从高校美育视角看民间美术面临的问题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Aesthetic Education to Look at the Problems Faced by Folk Art
DOI: 10.12677/ve.2024.134160, PDF, HTML, XML, 下载: 49  浏览: 55 
作者: 张金凤: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江苏 泰州
关键词: 民间美术高校美育课程融合探索Folk Art University Aesthetic Education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摘要: 高校美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并建立积极正向的审美观。民间美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承担了在美育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艺术经典教育的作用。通过长时间的教学体验,强烈感受到民间美术目前面临发展困境,本文从课堂教学视角讨论民间美术的传承及市场问题,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议,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是高校目前主要的美术教育目标。
Abstract: University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s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ies, satisfying their aesthetic needs and establishing a positive aesthetic outlook. Folk art represents a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 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mphasizes the education of artistic classics within aesthetic education. Extensive teaching experience has highlighted significant developmental challenges currently faced by folk art.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transmission and market issues of folk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ffers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preserv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represents a primary objective of university art education.
文章引用:张金凤. 从高校美育视角看民间美术面临的问题[J]. 职业教育, 2024, 13(4): 994-999.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4160

1. 民间美术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

凭借我国特殊的环境和文化特点形成的民间美术,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与沉淀,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美育课堂引入民间美术,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搭建其与多种学科之间的桥梁,使其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有必要通过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来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创新。

1.1. 展示多元民俗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中国传统美术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以文人为代表的精英美术,其二便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民间美术,二者分别代表了中国美术两种方向的精神。民间美术大多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其品种极多,目的、用途也不尽相同,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如年画、剪纸、皮影等;也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如刺绣、染织、漆器等,均是制作精美、造型独特、色彩丰富的艺术品。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不同信仰、情感、文化和其他精神内涵,彰显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类生存的的影响。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它们不仅记录了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认知变化等方面的信息,也反映了不同地域间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精神。同时,民间美术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育通过对受众审美能力、意识、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其个人修养,是一种针对大众的教化行为。[1]高校美育课的开展,其目的不应局限于技能的传授与学习,更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审美取向、精神力量、及民族价值观,都可以作为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丰富资源。学生通过美育课堂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学习,能直观地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的巨大魅力。不仅如此,通过学习民间美术还能够唤醒学生对于民族审美趣味的原始记忆,构建民族自信及认同感。因此,高校美育课堂融入民间美术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自发的将民间美术传承下去,使其逐渐成为一种义务和社会责任。

1.2. 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审美能力

民间美术与高校美育有机融合,在理论上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审美价值观,在实践中注重学生对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实地调查与挖掘,使其对于本地区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进行更深的了解。依托这两条路径可以构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有助于拓展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及可能。

民间美术作品,是数千年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汇聚成的一个又一个智慧结晶,通过丰富多变的造型、斑斓多姿的色彩、极富个性的造型、充满寓意的表现,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其作品还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原理,是先民在经验积累基础之上摸索、总结的成果,是民众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智慧探索,展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逻辑。民间美术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点,对于弥合美育的艺术与科学分裂是有效的。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利用极为有限的物质条件创造出了众多精彩的民间美术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富创造性工作。

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培养其综合素质是基础教育中美育的重要内容。[2]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一个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观念;还能通过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从中汲取营养,将传统技法与观念与信息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1.3. 丰富高校教育资源,为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构建框架

民间美术的特点之一是有较强的地域性,由于各地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所以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和体系的民间美术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时代的变迁,制作精美的作品及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都是高校美育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与教科书相比,民间艺人的示范、作品的观摩,能沉浸式实现对“美”的体验,高校应当从分布和演变方面入手,做好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了解和利用,保证民间美术教育具有充足的教学基础。

高校美育中融入,有助于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地方民间艺术。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对民间美术的重视,使其难以得到良好的传承,既缺少相关的发展生态,也没有充足的学科资源。高校的责任之一就是科研工作,在师资和科研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很好的缓解树立民间美术的发展困境,为民间美术构建相应的发展框架,有助于对地方民间美术的做出系统性分析,为其得到保护和传承提供相关文献和学科理论。

2. 高校美育课堂常见的民间美术教学途径

2.1. 作品赏析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将已有的民间美术作品通过对其工艺技法、创作思维等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发展的历史,了解民间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从而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在国家规范、法律、行业标准的范围内,完成具备美学与设计理念的作品,在以后的工作一线能付诸实施,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

但现阶段民间美术课程并没有统编的教材。由任课老师自主选择的教材,其课程体系中的传统艺术虽然占比达60%,但重技法、轻价值引领的倾向还是非常严重的。在教学内容上也相对简单,无法结合地域特色进行授课,课程的传授上也依然是“填鸭”式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达不到教学目标。

2.2. 借助主题活动了解民间美术作品

美育课程的开展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系列主题讲座或创作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活动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作品表现形式。借助主题活动进行作品创作,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的工艺技法与自己的原创性设计相结合,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与现代审美情趣的作品,而不是只做单一的作品临摹,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用。

主题活动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突破性,但不能做到日常化、持久化,其延续性稍差,想单纯借助此种途径收获高水准教学成果没有现实意义。

总体来说,我国民间美术教育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有一定成绩,但不足方面也较多。如,课时相对少,高校美育对民间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同时,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教学内容陈旧,主要还是集中在对于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造型、技法、材料等基础知识的讲授,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产业化等问题成为了被忽视的重点内容。

3. 从课堂教学视角观察民间美术的困境与问题

3.1. 城市化、全球化对人们审美的冲击

纵观民间美术史可以发现,民间美术在近代进入衰落期。一方面原因是外来的产品和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进而影响了审美习惯;另一个原因是现代城市的新兴与崛起。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乡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原来的农业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加入工业生产的行列,使得民间美术的主体转型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民间美术流失了它强大的原始创作群体。城市文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快速的生活变迁。因此,城市文化催生的审美方式成为了工业时代的审美源头,对乡间文化产生辐射、产生影响。靠近城市的地区,民间美术生态就愈式微。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城市化带来的文化现象。

更强烈的变异发生在当代。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媒体、网络、科技、生活方式、快时尚等,都对民间美术发起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美术形式处于濒危或已经消亡,另一部分依然“活着”的民间美术大多以小商品、玩具、纪念品等零散商品的形式存在,商品化是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艺术,在文化层面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

民间美术应该承载民族情感与精神。因此让传统审美回归是当前民间美术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2. 作品市场萎缩,民间艺人边缘化

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3]历史上,民间美术曾经具有强大影响力,从事民间美术的艺人是一种成熟的职业,各类工艺及作品也随丝绸之路等途径传到阿拉伯地区及欧亚各国。在不同时期,民间美术作品都焕发过强有力的生命力,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审美趣味的改变,使民间美术在当代的价值和功能逐渐弱化,市场也大幅萎缩,受关注度严重下降。

目前以制作民间美术作品作为谋生手段的民间艺人屈指可数,且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且收入偏低,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这些艺人基本都是从小开始学习手艺。在工业化环境下,为了维持生计,这些艺人只能改行从事其他职业,只有在年节时才会出去做生意。这些艺人的现状艰难,缺少保障。

制约民间美术发展的原因,不仅是其工艺的局限,大部分的民间艺人都只是传承,作不到在旧的题材或工艺上进行创新,文化层次不高、创作条件困难,也从客观上制约了民间艺人的创新。

3.3. 民间美术形态发展滞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美术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大高校的系科及课程设置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都得到很高程度的重视,有专业的师资投入及课程体系,从基本的理论技法到成熟的作品创作,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学习过程,培养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优秀的创作者及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各高校还加大了科研投入,不断的有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互长的良性循环,在这样的教学形态下,会不断地涌现各种流派,引发出各种思潮碰撞,推动这些美术种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而民间美术没有这样的教学生态环境,有的高校只把它作为一门选修或考查课程让学生去了解,即使有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感兴趣,也无法像学习油画或国画那样接受系统全面的学习过程,这导致青年一代的继承和创作者非常缺乏,民间美术的传承基本还是师徒的方式,候补梯队相对不足,专业研究者比较分散且缺乏,受重视程度与其他画种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导致民间美术形态发展的长久滞后。

4. 探索民间美术融合高校美育课程生态体系新路径

4.1. 补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民间美术在高校美育教学中资源较为匮乏,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民间美术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也会让大批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民间美术可以有效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对民间艺术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除了通过互联网、博物馆、书籍等常规手段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源之外,还可以通过走访、调查、观摩艺人工作室的方式,补充更直观、更详实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第一手材料的调研,虚心学习民间美术工艺和技法,有助于创作或设计出具有纯朴民俗情趣的美术作品。在考察创作期间,应当为传统技艺和文化赋予新的能量与生机,在学习的同时注重民间美术开发和应用,为传统技艺开拓新的市场,在现代社会中,所有作品尤其是设计作品必须依附于商品经济,将设计作品与民间文化或技艺相融合,赋予民间美术全新的生机。基于此,课程应当以开发民间美术为目标,配合课程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既能完成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让民间美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另外还需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互相交换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和教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2.“大师进课堂”转变教学模式

当前,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不但要跟随时代科技的发展与全国教育改革的步伐,而且要在思想上努力更新教育理念。[4]

民间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设计与实施之间脱节。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民间美术实践经验不足、技艺不精,缺乏对制作流程及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导致设计制作与方案落地间缺乏科学合理的承接。基于这些因素,高校美育课程可以请民间美术大师进入课堂并指导教学活动,实质是由大师和任课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师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早在包豪斯就已经开始,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独到的形式语言。在双师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的艺术修养和教学经验;民间美术大师精湛的技能和民间艺术修养,不仅能从技能上指导教学,还能给学生以民间艺术审美的启迪,使传统美术得以发掘和传承。从这方面讲,民间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可谓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

双师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大师具有丰富的专业创作和实践经验,但对课程目标、教学大纲等内容较陌生,讲解理论知识不注重系统性。因此,任课教师需对课程理论部分进行系统讲解,也要把握课程进度和教学效果。

其次,大师技能娴熟,且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在专业创作上也有着独到见解和认识,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大师的教学意见,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大师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如课时数量是否利用业余时间增加,课程教学目标是否需要拓展延伸,课程理论知识是否需要扩大,可以将民间美术的生态现状、文化传承、表现形式、未来发展等内容都列入课堂内容中,让学生收获比课程预期更多的成果。

最后,可以在大师的带领下组织参观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博物馆及工作室等,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进行提升文化认同感。在后续的时间里,可以请大师再以讲座或其他的交流形式巩固学生对民间美术课程的映像。

“大师进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专业的浓厚兴趣,由原来传统授课改为双师教学,在校内学习基础上增加了参观、交流的学习内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增进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

4.3. 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系统

作品创作想要获得灵感,是不断借鉴、学习、创新的过程,民间美术与许多艺术作品息息相关,如与建筑、物理和化学等知识都会产生密切交叉,如果学生想深度了解并学习民间美术,就需要穿梭在各学科之间,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多个学科之中融入民间美术,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还可以确保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具有良好的发散思维。

现代高校课程强调以个性化、智慧化等特征,非遗与美育融合,本身就是传统造物与多学科知识背景串联,信息时代多元化、数字化、网络化、云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技术都可以作为创作元素与民间美术深度融合。尤其对于我国的艺术领域来说,只有将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进行融合,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价值,才能推动艺术设计行业朝着更高水平发展。[5]

4.4. 将地域特征与课程深度融合

地方高校应根据地域特色制定课程内容,突出地域性特点,拓展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范围,让地方高校成为研究地方民间美术的一个基地。可以通过建立民间美术教研室开展教学科研任务,由本校教师和当地的民间艺人来共同完成研究工作。让民间美术作品遗产零距离接近学生,激活作品的时代价值和当代生命力。把作品工艺或技能作为主要的课程目标,由浅入深的进行系统学习:从模仿–掌握–创新,这一连贯完整的非遗遗产学习技能,是地域属性的特色非遗实践工作坊的明显特色优势。

5. 结论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是流传于我国劳动人民中的美术,民间美术作品的形象、色彩、造型,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都得到了全面的呈现。民间美术想要解决目前的发展困境不仅要扎根乡土,也要借鉴最新的科研学术理论,关键就是突破既往的单一局面走向多学科发展。现代工业文明与信息化技术对民间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但我们应该在危机中寻找民间美术的创新之路,为其未来发展抓住机遇。

课题项目

2023年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110)。

参考文献

[1] 李冰, 史妍, 胡华. 民间美术美育价值解析与实践路径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24(4): 70-72.
[2] 郭晓冰, 周跃兵.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究[J]. 新美域, 2024(2): 124-126.
[3] 杨旭东. 民间美术非遗之再生: 与本土艺术设计的融合与数字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2): 148-151.
[4] 白鹤, 闫海涛.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探析[J]. 美术教育研究, 2024(4): 135-137.
[5] 张辉. 新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研究[J]. 大观, 2024(1):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