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Dilemma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DOI: 10.12677/ve.2024.134159, PDF, HTML, XML, 下载: 49  浏览: 54 
作者: 丁东翊, 何家玉: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关舒庭: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潘文杰: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广东 广州;焦月秋: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职业启蒙教育初中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摘要: 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激起学生职业兴趣、找到职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广州市多所初中学校、职业院校进行问卷调研,对各行为主体进行深度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认识到初中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必要性,并分析出当前职校重视、市政支持、教育形式多样、学生主动性等因素有利于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同时也面临各主体的认知和做法较为被动、师资和课程资源不足、资源保障性不高、实施效果欠佳等问题。由此,建议通过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方案、增强职业启蒙教育内外生动力、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多元化、从多方面建立保障机制等措施促进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
Abstract: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arousing students’ vocational interests and finding career directions. Through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various actor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multiple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zhou, the necessity of conducting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s recognized. Factors such as the current emphasis on vocational schools, municipal support, diverse forms of education, and student initiative are analyzed to b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problems such as passive cognition and practices of various subjects, insufficient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low resource guarantee, and poor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establishing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s, enhanc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of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establishing guarantee mechanisms from multiple aspects.
文章引用:丁东翊, 何家玉, 关舒庭, 潘文杰, 焦月秋. 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4): 983-993.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4159

1. 引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职业启蒙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范畴,广泛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劳动素养和生涯认知成为了共识。

然而,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学生的职业体验、职业认知等各个层面启蒙教育还不够成熟,还存在着社会整体认知度缺乏、运行机制不够顺畅等问题[2]

在理论层面,明确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施策略对于构建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多数学者多关注职业启蒙教育的起初阶段小学以及逐渐成熟阶段高中,因此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少。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革新,新政策理论的引领冲刷固有的理论认识,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教材规划、名师培养等国家政策文件正成为新导向。

落到现实层面,本研究能够为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落地实施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本研究聚焦于职业启蒙教育在初中的开展状况,调查影响其展开的主要原因,并借鉴已有的国内外优秀成熟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职业启蒙教育在初中开展的有效策略。

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深入访谈各行为主体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式,了解当前职业启蒙教育实施形式,评估当前职业启蒙教育成效与不足,探究当前职业启蒙教育实务领域的进展;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启蒙教育相关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对新时代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挖掘新时代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的优势与困境,并尝试提出本研究的见解与建议;通过实务工作与现状深入研究,通过系统综述、概括现状与实务工作,从而提高社会对职业启蒙教育现状的认知与初中学生对职业的亲身感悟,助力职业启蒙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普职协调发展

普职协调发展是我国在2022年新提出的概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指出,普职协调发展是为了转变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性转向,将重点放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质量,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的普职关系探索的新路径。普职协调发展的在国外被划归到双轨制(Dual School System)和单轨制(Monorail System)的研究中,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本国运用的学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分析和对其他学制的探索研究。国内对普职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分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宏观层面,主要从“普职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视角、新法颁布和教育公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兼顾与其他国家普职协调发展的比较。如艾巧珍(2022)、刘忠燕(2023)、牛国兴(2024)等。

职业启蒙教育可以推动普职协调更好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普职协调发展的政策背景下,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将变得更有活力。

2.2. 职业启蒙教育

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在普通基础教育中通过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课程、劳动技术课程以及通过活动课程、普通学科课程的渗透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职业准备教育的预备教育[3]。“职业启蒙教育”在国外与之类似的是职业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在20世纪初期,凯兴斯泰纳提出的“劳作学校”思想具有职业启蒙教育的意蕴;美国著名生涯理论研究学者舒伯(Super)从人的终身发展角度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的划分正好与我国的学制相契合。

我国国内关于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14年以后。纵观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前期研究主要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主,如黄晟扬(2014)、李蕾(2017)等;中期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职业启蒙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后期主要集中在对与职业启蒙教育有关的家校社不同主体角度的研究,如陶俊杰(2023)、刘晓(2020)、高山艳(2021)等人。

中国现代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启蒙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大职教观视野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内部延展性。可以说,职业启蒙教育并不是真正的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而是职业教育的预备教育。

2.3. 综述

结合上述文献研究,证明职业启蒙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探索,但是仍然有待挖掘。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各自国家的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已经基本完善,而国内关于本国的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和实践研究切入角度上仍然稍显不足。因此,本研究结合当下普职协调发展政策对初中学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要求,对现有广州市内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现状和路径进行分析,将研究内容划归到探寻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成果、困境与可提升之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层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与实地观察法,通过线上线下问卷与深入访谈进行资料收集。本研究团队首先对广州市内某教育基地校长及管理层进行访谈,了解广州市当前职业启蒙教育实践相关情况,以进行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与访谈中的问题既关注到各个学校具体的职业启蒙教育相应活动内容,也没有忽视组织群体教师与接受群体学生对于这类活动的感受。

3.2. 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了广州市8所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作为对象,旨在真实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和学校职业教育水平。

3.3. 问卷调查

3.3.1. 问卷设计

问卷共设计22道题,16道单选,5道多选,1道填空,经巴特列特球形检验以及KMO采样适应度检验所得效度p值为0.764,alpha系数为0.7448,说明本问卷信效度符合标准,具体问题与相应序号如下表1

Table 1. Questionnaire structure design

1. 问卷结构设计

项目

问卷题目编号

人口学基本信息

1、2、3、4、5

职业启蒙程度:自我认知与思考

6、7、8

对职业启蒙教育的态度

9、10、11、12、13

教育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家长方情况(外方作用力)

14、15、16、17、18、19

职业启蒙教育实施效果

20

职业启蒙教育实施建议

21、22、23

3.3.2. 数据分析

(1) 问卷回收情况

问卷回收情况如表2所示。

Table 2. Questionnaire collection status

2. 问卷回收情况

发放量/份

回收量/份

有效问卷量/份

回收率

300

295

278

92.7%

(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选取职业启蒙教育实施效果作为测量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得分的因变量,将师资、课程与家长等外方作用力中题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两者的相关性,如表3。将剩余题目进行描述性分析,尝试找出不同实践、不同认知与态度下的数据特点以及内里所蕴含的发现。

结果显示,控制性别与年级,“你目前就读的学校是否属于重点学校”对“职业能力综合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是否重点学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否说明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亦或是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影响了其职业教育实践?不同的职业教育实践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影响路径又是如何产生的?

由此,研究选取问卷调查对象中省重点初中、市级普通初中两所具有差异性学校内的教师、学生开展深度访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

Table 3.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data table

3. 多元线性回归数据表

变量

职业能力综合得分

系数

标准误

t统计量

你目前就读的学校是否属于重点学校

2.084***

0.716

2.91

你的父母有没有给你介绍有关职业启蒙教育的知识

0.0972

0.206

0.47

你的老师有没有给你做一些和职业有关的介绍

0.199

0.293

0.68

你所在的学校是否开设或举办过帮助你进行职业选择的课程或活动

−0.716***

0.253

−2.83

性别

0.0484

0.648

0.07

年级

0.0208

0.705

0.003

R-squared

0.074

Observations

278

3.4. 访谈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探讨普职协调发展背景下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行现状与影响因素并运用扎根理论随文字资料进行分析。扎根理论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提炼概念与范畴,从而上升到理论的一种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广泛地运用于各研究领域。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以获得差异最大化的访谈结果,受访者主要为学校教师,需满足以下条件:第一,熟悉职业教育且与初中学校存在联系;第二,善于交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本研究最终确定了5位访谈对象,分别来自广州市4所初中和职业学校,体现了样本的多样性,提高了调查结果的概括性,访谈者信息见表4

Table 4. Interviewer information

4. 访谈者信息

访谈对象及编号

主要工作及职务

访谈方式及时间

老师A1

校长

面对面访谈2023.3.27

老师A2

劳育中心主任

面对面访谈2023.3.27

老师A3

/

面对面访谈2023.3.27

老师A4

普通教师

面对面访谈2024.4.2

老师A5

普通教师

面对面访谈2024.4.23

访谈提纲是在文献综述、小组讨论以及老师指导的基础之上设计的,确定初中学校对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学方式等,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您是怎么看待职业启蒙教育的,您认为中学生是否有必要接受职业启蒙教育?您觉得贵校对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怎么样?访谈过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使受访者能够公开、诚实地讨论他们观念里的初中职业启蒙教育。受访者职业有校长、主任、教师,访谈时间20~60分钟不等。最后,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访谈记录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本文通过访谈总结出了目前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各类影响因素,如表5所示。

Table 5.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junior high school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5. 初中职业启蒙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核心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

必要因素

发展关键期

群体庞大

规划需求

信息需求

内心茫然

外界影响

信息繁杂

社会期望

新兴职业

促进因素

职校重视

专职设置

送教到校

师资专业

市政支持

经费支持

硬性要求

构建垂直体系

教育形式多样

自我探索式

活动体验式

实地体验式

校内选修式

课堂渗透式

学生主动性

学生积极咨询

阻碍因素

初中积极性低

升学压力

重视程度低

排斥心理

初中自身建设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专门课程规范

实施不规范

4. 困境与原因分析

4.1. 困境分析

4.1.1. 各主体的认知和做法较为被动

尽管初中生、家长、学校教师等多主体均表现出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认可,但在积极性方面仍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认知较为模糊,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足够的重视。

仅有9.71%的学生表示经常思考未来职业,而21.22%的学生表示从没有思考过,初中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认知尚且模糊。此外,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43.53%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楚,但也有34.17%的学生表示不是很明确,甚至有15.47%的学生表示没考虑过。这表明学生们在职业兴趣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仍存在部分学生职业认知模糊,自我规划意识欠缺。学校方面也存在着职业启蒙教育主动性不强的现象,不同学校间差异较大,一些学校会定时定期主动、自觉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比如与外校实践基地建立联系,或者主动组织学生开展进工厂、进企业、进职校的活动。不过,大多学校呈现被动接受的状态,对待课程也存在排斥心理。

4.1.2. 师资和课程资源不足

(1) 初中学校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初中学校职业教育领域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数量不足。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初中学校缺乏足够的职业教育教师。这使得现有的教师不得不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职业教育教师可能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这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此外,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也是一个问题。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但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降低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2) 初中学校缺乏专门职业启蒙教育的规范课程

出于应试压力、素质教育意识薄弱、社会压力、传统教育观念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学校普遍更加偏重于学科教学课时分配,尽可能压缩素质教育的比重。访谈中得知,在课程方面,广州市部分初中学校没有对职业教育进行独立的课程设置和配套教材,缺少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课时分配。不过也有做得不错的学校会与职业学校联合,开展选修课,让学生接触较为系统的职业启蒙教育。

4.1.3. 资源保障性不高

作为职业教育的建设高地,广州市为职业教育学校提供了专门的职业教育经费支持,以此鼓励、促进职业教育学校服务投放至初中学校、社区等地。由访谈资料分析得知,广州市部分初中学校尽管明知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与要求,但由于外界社会大都对初中学校持有升学率这一单一的评价标准,以及开展素质教育需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部分初中学校及其老师往往难以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4.1.4. 实施效果欠佳

尽管职业启蒙教育已经逐渐被各个学校所重视并开展了相关活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实施标准和评价体系,其实际效果参差不齐。从成效量表来看,60%以上的初中学生通过职业启蒙教育找到了兴趣爱好,感受到了职业的重要性,但只有大约1/3的同学能够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职业启蒙教育在引导学生形成具体职业目标和规划方面仍有待加强。

4.2. 成因分析

4.2.1. 各主体缺少职业启蒙教育的动力

(1) 缺乏具体实施的指导细则

政策引领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指导细则利于教育改革的准确落实。近几年,关于职业启蒙教育的关注度逐渐加强,下发了多项职业启蒙教育指导意见。一方面,国家对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提供了引领性的指导意见以及方案;另一方面,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可供参考,也缺乏长期的、有效的反馈、评估机制,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效果和问题所在,导致各地区落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广州市关于职业启蒙教育的政策文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2) 传统观念与应试导向

首先,在教育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主要体现在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大多数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仍然有“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科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开展其他活动是“浪费学习时间”,不理解、没兴趣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理念、方式。教育主体往往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学术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兴趣、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养。这种观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科知识,而职业启蒙教育则被视为“额外”或“次要”的教育内容。

4.2.2. 初中学校难以提供丰富的教师和课程资源

(1) 教师校本培训缺失

首先,在职业启蒙教育方面,老师本身需要具备更多关于职业本身和就业市场的信息,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背景知识,这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培训进行学习。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面向职业启蒙教育教师的校本培训,老师在提供职业启蒙时只能凭借自己的一些主观认知,这种认知可能具有滞后性、传统性,没有与时俱进进行更新,对学生形成完备的职业认知不利。更不用说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其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压力,就意味着他们自身就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职业启蒙教育。

(2) 课程挖掘、开发的缺失

在访谈中得知,广州市初中学校大多没有对职业启蒙教育进行独立的课程设置和配套教材,主要依靠教师零散、不成体系的教学,缺少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课时分配,存在严重的职业启蒙教育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的比例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此外,教材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有老师开展的职业启蒙教育口头化、理论性较多,结合生产实践内容较少,缺少企业专家或一线岗位技术人员的参与论证,针对性和现实性不强。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影响学习效果。同时,教材资源贫乏,新教材短缺,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进一步限制了初中学生在职业启蒙教育中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4.2.3. 职业启蒙教育的教学保障资源不足

(1)学校领导层的规划管理不成熟

学校往往更关注学科教学的成绩和升学率,在规划和分配教学资源时,职业启蒙教育往往被边缘化,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和投入。也很难有效规划职业启蒙教育,对如何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及如何监督和评估教学效果的方面考量不足。

(2) 教学资源被不合理闲置

中学对于引入外部教学资源可能持有一定的谨慎态度,由于学校内部的传统教育观念和管理体制的限制,一些学校可能更倾向于依赖自身的教学资源如自己的授课老师,而不太愿意尝试与职业院校合作。初中学校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发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共享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职业启蒙教育的专业性,减轻初中学校校内教师的工作压力;其实可以丰富初中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减轻前文提到的初中学校对于师资培训的压力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职业学校进校园都是单方面的“投怀送抱”行为。

5. 对策与建议分析

5.1. 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方案

内外生动力是指影响个体行为和发展的两种主要因素: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只有平衡好学生的内外生动力,才能促进个体的整体发展。

在内部层面上,学生应积极开展自我探索活动,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目标、价值观、优点和弱点,进行职业规划与未来规划。

在外部层面上,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① 将实践能力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② 推进市域、行业内的产教融合;③ 确立“职业日”,号召并倡导社会各界关注[4];④ 在官方平台及公共场所中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相关的科普。学校可以从多个方面塑造职业启蒙教育校园文化:① 将职业启蒙教育的理念融入学校的价值取向中。② 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助推作用迁移至职业启蒙教育上。③ 组织多元活动,提高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于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需要转变固有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为孩子提供职业探索的机会,引导孩子们平等地看待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5.2. 增强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外生动力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有了明确的培养方案,职业启蒙教育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5]

首先要明晰职业启蒙教育培养目标,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和焦点。根据心理学家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初中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培养目标应着重关注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探索和建立,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对自我的认识转化到职业的认识上,让学生自主产生规划未来的意识。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当下的认知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学评估上,根据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可从学生在学习时的职业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层次与深度和在学习后对于理论知识或启发感悟进行实践应用的可行性和能动性四个方面评估教学成效。

最后,要确定教育内容,职业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以主要是以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为主。同时,中小学校内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开发团队要立足于本学校的客观实际进行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6]

5.3. 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多元化

师资队伍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展和成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要落实培训,提高教师知识技能储备:① 调查和分析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② 提供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的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和体验的活动。③ 收集教师的培训反馈、学习成果和改进建议,定期评估培训的效果、影响和质量。

其次,要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增加教师储备,丰富教师队伍的层次。学校或政府可以引进职业启蒙教育研究专家,优化教师队伍构成;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安排家长到校演讲;还可以与校友、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参观工作场所。

最后,可以将职业启蒙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增加学科渗透。在必修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切实体验职业在生活中的价值及意义等。此外,还可以在学校劳动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启发学生对职业的思考和探索。

5.4. 建立职业启蒙教育保障机制

建立职业启蒙教育的保障机制,可以确保教育内容、方法和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

在制度保障层面,政府还要不断完善启蒙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和合作。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在组织保障层面,首先,要确定职业启蒙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和权限,明确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职业启蒙教育专家和管理人员,并为其提供专业培训、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提高团队的能力、效率和创新。最后,还要建立内部协调、沟通和合作的机制,加强各方的合作、协调和共享。

在资金保障层面,学校可以通过不同渠道、采用多种形式拓宽资金的通路。首先,可以定期申请政府教育项目、补助和资助。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校外机构、协会、职业学校、校友等合作,减轻活动支出。最后,还需兼顾效率化管理与优化配置,确保资金使用、效果评估和改进机制的透明、公正和有效。

在平台保障层面,学校需要统筹、规划多方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搭建更好的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平台。首先,学校可与职业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职业陶冶和职业探索的实践平台。此外,学校可以建设职业启蒙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优化中小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资源和条件。最后,学校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周边资源。

综上,本文依据目前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困境、成因分析以及优化路径,建立起如下模型图,如图1所示。

Figure 1. Research logic framework diagram

1. 研究逻辑框架图

6. 总结

总之,职业启蒙教育的地位与重要性愈加凸显,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劳动素养和生涯认知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本研究从实践困境出发,深度剖析成因,探索优化路径,通过对问题本质的深刻洞察,提出全面有效的对策,对职业启蒙教育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也为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落地实施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质性支持,有利于职业启蒙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耿协萍.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J]. 河南农业, 2020(30): 11-12+15.
[2]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N]. 人民日报, 2019-02-14(001).
[3] 陈鹏, 庞学光. 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 教育研究, 2015, 36(6): 70-78.
[4] 李名梁, 庄金环.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职业启蒙教育的驱动机制及实施路径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22(24): 33-39.
[5] 韩晓霞. 高等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2010
[6] 刘晓, 黄卓君. 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初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17(6):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