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归”与有“归”:《渔家傲》与《如梦令》之比较阅读教学
Without “Return” and with “Return”: The Comparative Reading Teaching of Yu Jia Ao and Ru Meng Ling
DOI: 10.12677/ae.2024.1471156, PDF, HTML, XML, 下载: 4  浏览: 9 
作者: 张好玲:佛山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 佛山
关键词: 比较阅读李清照教学法Comparative Reading Qingzhao Li Didactics
摘要: 传统古诗词教学中的单篇“精读精讲”模式潜存着割裂诗词与关联诗词的链接关系、僵硬化诗词外显内容与内隐意蕴关系的弊端,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诗词背后的意蕴。然而教师却能借助诗词比较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整体认知与深层把握诗词内容,不断丰富自身对诗词的独特审美体验。
Abstract: The single mode of “intensive reading and intensive speak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separating the link between poetry and related poetry, and rigi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licit content and implicit implication of poetry, which cannot make students truly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 behind poetry. However, teachers can use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reading of poetry to help students with the overall cognition and deep grasp of the content of poetry in comparative reading, and constantly enrich their own uniqu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poetry.
文章引用:张好玲. 无“归”与有“归”:《渔家傲》与《如梦令》之比较阅读教学[J]. 教育进展, 2024, 14(7): 267-27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156

1. 引言

在传统语文诗词教学中,诗词常以“单篇阅读”的形式呈现,教师依据单篇诗词的内容与特点,带领学生“逐词拆句”式地解读诗词的表层内容,再由解读的表层内容机械地提炼出诗词所蕴含的深层情感、主旨。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割裂诗词与其关联诗词之间的链接关系,从而导致诗词外显内容与内隐意蕴之间的僵化,同时也忽视了诗词教学的整体性,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体会诗词的意蕴,令诗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诗词比较阅读是一种打破当前诗词教学“读精讲精”的单篇教学传统的有效教学方法,即“把内容上有所关联而又有所不同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以期体会作品的手法、风格,以及寓于作品的作者情感的不同。”[1]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诗词,学生可以在比较阅读中,对诗词内容进行整体认知和深层把握,由此丰富自身对诗词的独特审美体验。现以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具体阐述诗词比较阅读。

2. 解文本,寻“比较”切入点

诗词比较阅读是指将相关的诗词作品进行对比,通过求同或者求异的方式解读诗词内容。“比较”切入点会帮助读者深层次地解读两首或多首诗词的相同处与相异点。

《如梦令》与《渔家傲》两首词皆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前者成于词人少年时期,后者则为词人步入垂年时的“沥血”之作。《如梦令》短小却有“魂”,词人借少时夏夜出游的经历,抒发了自己对自然、对生活以及美好事物的热爱。《渔家傲》成于北宋灭亡,词人南渡流离之时。李清照于词中述梦中奇境,祈愿逐入理想的精神境界。梳理两首词,可以发现,两首词虽创作于不同时代,词中却都出现了“归”的字眼,“归”于《如梦令》是“沉醉不知归路”,而在《渔家傲》两次出现的“归”却成为“仿佛梦回归帝所”和“殷勤问我归何处”。

虽两首词中“归”的发出对象皆是词人李清照,但两首词成于不同时期,带着词人不同的感悟,因此由“归”之所引申的词人的“归”之所见、“归”有所思和“归”向何方自然不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辨析《如梦令》和《渔家傲》两首词背后的同与异,探索两首词中“归”字背后的不同意蕴,感知词人的不同情感,在对这两首词进行比较阅读时,教师可尝试以“归”字为切入点,借助细品语言、知人论世等方法,比较分析两首词中词人的“归”之所见、“归”之所思和“归”向何处。

3. 读美词,比较“归”之所见

诗词之美流于词人的笔尖,更宣诸于读者的口中,诗词朗读是诗词学习的重要步骤,以读促情感的共鸣,可谓“因声求气”。因此在教学《如梦令》与《渔家傲》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初读诗词(可自由朗读,也可全班齐读)的形式进入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快速地进入诗词教学之中,教师亦可在学生的朗读中完成正音、纠停顿与节奏的工作。学生初读完诗词,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聚焦于两首词的共同字眼“归”字,并由“归”字引出词人在两首词中的“归”之所见,填写相应的表格(见表1)。

Table 1. Combing the table

1. 梳理表格

“归”之所见

《如梦令》

《渔家傲》

“溪亭”“舟”“藕花”“鸥鹭”

“云涛”“晓雾”“星河”“千帆”

透过表格,可知词人于《如梦令》中的“所见之物”有“溪亭”“舟”“藕花”“鸥鹭”,于《渔家傲》中“所见之物”为“云涛”“晓雾”“星河”“千帆”。值得注意的是,前者“所见”皆为词人身处真实情境中的物象,而后者“所见”则多为词人沉于梦境的幻物。到这儿,学生或有疑问,都是写“归”之所见,为何两首词中所见之物却大相径庭?顺着学生的疑问,教师便可以引出“意象”的概念,“意象即寄托着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2],带领学生从意象入手,比较分析词人潜藏于两首词中意象背后的“归”之所思。

4. 析意象,比较“归”之所思

词人所“思”隐于其归之所见。在上一学习环节,学生在读美词中已找到李清照在两首词中的不同所见:词人在《如梦令》中的所见之物有“溪亭”“藕花”和“鸥鹭”,在《渔家傲》中的所见之景有“云涛”“晓雾”“星河”“鹏鸟”。结合教师补充的有关“意象”概念的知识,学生明白词人在两首词中的所见之物皆是凝结着作者情思的意象。想要探得词人寓于这些意象中的“归”之所思究竟是什么,教师则须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助读系统或补充资料解读两首词中意象的深层含义。

首先是探析词人寄于“溪亭”“藕花”“鸥鹭”等意象中的“归”之所思。通过阅读助读系统中的材料,学生简单理解“溪亭”“藕花”等意象的字面含义,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意象,将自己带入词人的回忆中去:“溪亭”点明地点,“日暮”点明时间,但这又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而是通过它们表现忆中之景越来越清晰、回忆之情越来越浓烈的心理流程[3]。想起“溪亭”,词人便想到那个夏夜的傍晚,自己伴着酒兴乘舟来到“溪亭”,烈日降下,依着“溪亭”的栏杆,享受着凉风的惬意。到这儿,学生会明白词人在《如梦令》中的“归”之所思是发生于她少时出游,“归”家途中的,“溪亭”所寄托的情思便是词人对年少出游经历的回忆。纵观全词内容,可知李清照的情思并非单一的凝于“溪亭”,于是,教师还需继续引导学生通过重绘诗词画面,进一步探析词人的“归”之所思。夕日欲坠,词人带着酒醉的乐意欲乘船而归,可醉的太开心了,却不想撞进了满是荷香的“藕花”深处,纠缠于摇曳生姿的荷叶、亭亭绽放的荷花,词人并不惊慌,“争渡!争渡!”待要出来了,忽的一下!惊扰了栖于“藕花”处的沙鸥与白鹭,扑腾扑腾便齐飞了起来。试想,归家途中,看到如此悦目的风景,经历如此妙趣的乐事,词人所“思”怎会不溢满欢愉?由阐释“溪亭”等意象的字面含义再到描绘意象画面,学生便可知:“溪亭”“藕花”“鸥鹭”本是普通的物象,经年真实地存在于自然界,也经年累月地存于词人的回忆,它们承载着词人少时出游的回忆,它们更寄托着词人沐着余晖、泛舟“归”家时的欢愉、从容、烂漫的情思。

接着是探析词人寓于“云涛”“晓雾”“星河”“鹏鸟”等意象中的“归”之所思。学生细读这首词,会发现词中两次出现的“归”的指向略有不同,“归帝所”是指词人的魂魄归向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归何处”是言天帝问词人要归向何方,前者反映出词人认为自己本属于“帝所”,后者则又强调词人不属于“帝所”,为何前后矛盾?如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围绕意象,梳理出整首词的内容:词人梦回“帝所”,这里天云相接,雾气迷蒙,银河流转,茫茫一水间,好似千帆竞舞,词人驾着小帆船船行于这虚幻的梦境,突然,天帝传来一声情意恳切的问候:“汝来自何方,又将归向何处?”词人只向这普世的天帝抒发“路长日暮”的慨叹,道尽“谩”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辛酸与苦楚。到这儿,学生发现“归”牵扯出了两个主体,一个是天帝,一个是词人,词人游历星河壮景,慨叹帝所美好,与自己少时拥有的一切别无二致,自然觉得自己是“归”到了自己该去的地方,突然,“帝所”主人天帝的发问却让词人明白她并不属于“帝所”,词人所“归”只是妄想。带着这份理解,结合教师补充的《逍遥游》中“大鹏”典故,学生便更能理解李清照在词中所述为何她想像那展翅翱翔的大鹏鸟,纵情恣意于天宇,为何她想有疾风吹着蓬舟,将她载“归”到那满是美好的“帝所”去?因为没有,所以词人才想尽一些办法想拥有。只可惜是日日思“归”却无“归”,此处雄浑磅礴的“帝所”终只是幻境,词人以为“归”到了“帝所”,听到了“帝语”,却不想这一切就如“三山”般虚幻,梦一醒,便什么都没有了。如是,她只好将自己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的情思寓于“云涛”“晓雾”“星河”“千帆”“鹏鸟”等意象。

由探析词人分别寄托于两首词中的“归”之所思,可知,词人于《如梦令》中的“归”之所思是对少时夏夜出游,沉醉地不想“归”家经历的怀念与追忆,而《渔家傲》中词人的“所思”却是彷徨于梦中虚境,找不到“归”路,进而发出的对自由美好精神境界的向往。

5. 知人论世,比较“归”向何处

不同的意象藏着词人的不同“所思”,那两首词中皆出现了的点明词人“归”的时间与“归”的搭载工具的“日暮”与“舟”又暗示词人“归”向何处了呢?如此,教师就不得不引入两首词作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借助“知人论世”,探寻词人的不同“归”处。

“南渡以前,李清照多写闺中女儿词,南渡以后,视野才逐渐开阔。”[4]《如梦令》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相传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彼时,还是少女(言传十六岁)的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感怀那些欢快生活的点滴,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小令。本就有少女的情思,错切复杂,或许有快要嫁为人妇的忧虑,或有困于汴京的不适,回忆从前,流露的自然是对过去欢快时光的怀念,此处的“归”处便是回忆的深处,回忆深处的“归”也是有家所归,因此“日暮”时的风是舒适的,吹得词人醉情于风景,撑着小舟,慢悠悠向家归去。

“时1127年,李清照四十四岁,四月,北宋亡。五月,高宗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之正厅,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建炎三年(1129),李清照四十六岁,这年八月十八日,明诚卒于建康。”[5]国破家亡,夫死人空,便是南渡李清照书写《渔家傲》的现实背景。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李清照曾历海航行,遇风涛之险,词中“云涛”“晓雾”“星河”“千帆”“帝所”以及“报路长”“嗟日暮”的“我”皆与这“海上历险”之感有关。词中所作多为幻境,“帝所”堂皇,“天语殷勤”,词人却怨嗔到长路难行,“日暮”障眼,自己历经险阻才回到自己的“归”处,李清照多想这一切是真的,驾着“蓬舟”,御着疾风,回到她来时的“帝所”,只可惜这一切皆是魂去身却在的空想,舟游,却无方向,词人此时已然失去了“归”处,梦里如此,梦醒依旧。恰如夏承焘先生所言:“人世间不自由,她找不到理想的境界。”[6]再看两首词,《如梦令》开篇“常记”与《渔家傲》上阙“梦魂”“天语”等词语都明示了两首词作皆是虚写,一首写回忆,一首绘梦境,只是前者所记是词人李清照少时所经历过的乐事,创作《如梦令》时与少时游玩时,作者皆是有“归”处的;而后者所历虽也源自于海上航行的真事,但词中所绘之景却是虚无缥缈,不可存现于真实世界的,因此词人用极华丽的辞藻来赘述梦境,梦醒便什么也无踪影,何谈“归”处呢?

不管是有“归”处还是无“归”处,“归”去的是实境还是虚境,白君易有云“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李清照在词中所述“溪亭”“藕花”等意象和“云涛”“晓雾”等意象皆是美好的事物,前者突出温馨恬淡,后者则彰示磅礴浩大,虽“云涛”“晓雾”等是虚幻、不可到达的,承载着词人身处乱世的苦楚,但两首诗词所涉意象都反映词人对理想精神世界的向往。哪怕历经人间沧桑,李清照的意志并未消沉,依然怀揣希望,豪情万丈[7]。所以,她在两首词中都写到了能搭载她飘向“理想”的工具——“舟”,这叶小舟载着词人那颗不变的“归”心,飘向她想要归去的那无拘无束的美好生活,归向那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6. 小结

本文以“归”字为切入口,通过“读美词”“析意象”“知人论世”等方法与途径,围绕“归”之所见、“归”之所思和“归”向何处等比读因素,对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渔家傲》两首词进行了比较阅读与鉴赏。通过品鉴诗词中“归”的异同,学生可了解词作人创作诗词时的不同心境与经历,也可透过诗词内容去感悟李清照不管有“归”处还是无“归”处,都始终保持向往美好的“归”心的精神内核。

参考文献

[1] 徐晓博. 诗歌鉴赏中的“四维比较阅读法” [J]. 吉林教育, 2015(1): 33-34.
[2] 池丽. 意象互文性与古诗词深层阅读——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J]. 中学语文, 2024(1): 49-51.
[3] 祝伟. 香远益清 婉丽可爱——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解析[J]. 临沂师专学报, 1990(1): 49-54.
[4] 张忠纲, 綦维.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J]. 文史哲, 2001(5): 38-42.
[5] 陈祖美. 李清照诗词文选注[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1.
[6] 夏承焘. 唐宋词欣赏[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
[7] 杜丽萍.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本解读[J]. 长江小说鉴赏, 2023(27):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