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理论视角下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ounty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y Theory
摘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县域义务教育的发展对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近年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不过,在教育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为“上好学”。在此诉求下,我国县域义务教育还未完成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本文从教学理论有关教育活动的内容出发,结合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对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future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mong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ounty areas is of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compulsory education work.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ounty areas has achieved a lot of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new stag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 demand of the people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shifted from “having access to education” to “having access to quality education”.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ounty areas has not yet achieved the goal of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theory and combines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educator, the subject to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media.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quality in county areas ar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optimization path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is.
文章引用:范思怡. 教育学理论视角下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7): 118-12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7572

1. 引言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1]。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均衡发展,实现了从非均衡到教育普及、从初步均衡到基本均衡两次飞跃,现正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征程。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即“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事关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结合教育学理论,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的发展为切入点,探究其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我国县域义务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路径,以期助力我国县域义务教育走出发展困境,推动其向更加优质、更加均衡的方向迈进。

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必要性

2.1.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基于对义务教育公益性、公平化的考虑,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调配资源,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向受教有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可以分为权利平等、资源均衡和优质均衡三个阶段,分别体现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有结果公平。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均衡是前提,优质是关键,其内涵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优化和提升,指向教育质量的优质与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高位、高质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保留底线、保留差异的均衡发展。学者对此做出进一步解释,崔红菊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三层内涵:一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为受教育者提供获得学业成功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三是促使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2]。翟博指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公平公正这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3]

2.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1) 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提出到2035年要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同时《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在新阶段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次,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另外,教育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新阶段,义务教育朝优质均衡的方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能够促进教育为学习型社会服务,培育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发展差距。

2) 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同时,作为教育现代化内涵的教育现代性具有以下特征:理性认知、人本追求、根治大众、终身关怀[4]。在此指引下,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现状,推动落实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推动新阶段我国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出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合理整合与分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解决教育发展难题,优化义务教育模式,提高教育发展质量。

3) 适应我国教育工作的特点

教育具有阶级性,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我国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主要表现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强有力的工具。同时教育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不同时代教育的目标存在差异性,目前我国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努力提高绝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准,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另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由此可见,教育目标对义务教育优质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一需要适应了教育本身阶级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4) 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基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旨在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不论家庭背景、地域差异或身体条件,都能接受到基本而平等的教育机会。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为每位学生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教育,使得每位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此外,教育是化解社会矛盾、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有力工具。通过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可以减少由于教育不公带来的社会问题,如辍学率上升、青少年犯罪等。教育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同时,教育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包容性和多元文化的共存,加强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沟通,进而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 教育学理论视角下县域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3.1. 教育者:师资建设质量较低

高质量教师是影响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5]。我国多项政策都对高质量师资建设的方向给出了概括性建议,主要包括师资队伍规模、师资队伍结构、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离不开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和优化,首先,对于师资队伍规模的建设,我国目前面临着中小学师资规模不均衡的问题,中学教师相对充足,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欠缺,教师在地区间的流动性较差,因而小学教师在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其次,师资队伍的结构主要是各所学校间骨干教师的配置情况,我国县域中小学教师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校际配置问题,中学骨干教师比例远高于小学,同时城乡骨干教师的拥有量差距大,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的意愿较高,难以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的合力。最后,有关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教师学历、职称、资格证书、是否为骨干教师等,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着教师专业能力“患不均”的局面,城乡教师教学能力差距较大,加大了城乡师资队伍建设的鸿沟,同时,教师参与的专业能力培训不足,职后培训是教师入职后按照规定应完成的专业素养提升任务,不过培训内容的枯燥、培训管理的混乱以及培训资源的短缺,都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

3.2. 受教育者:生源两极分化严重

目前来看,我国义务教育的学生资源分配不均,首先,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家长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镇或者较为发达的地区接受义务教育,这使得城镇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不断减少,生源流失严重,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因而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生生源所面临的现状是“城镇挤”、“乡村弱”。以山西省A县为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该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随父母进入城市,导致农村生源不断流失,而县城学校却生源爆满。据调查显示,该县80%以上的中小学生聚集在县城学校读书[6]。其次,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部分贫困家庭不能真正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贴补家用选择辍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地区生源的流失。最后,生源两极分化严重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而且体现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择校热”是这一现象的主要表现,受升学率、教师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名校风”在义务教育中间流行,助长了社会上对学校过分追求的风气,使得生源集中涌入少数学校,从而导致学生资源在自主分配中出现两极分化。

3.3. 教育媒介:桥梁作用发挥有限

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两个方面,例如:教科书,相关影视、音频等信息载体,多媒体、教学工具等教育物资。教育影响在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物质保障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物资配置并不均衡,教育影响的中介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对《意见》的解读中讲到:“当前义务教育面临着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差距,要着力完善政策措施,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由此可见,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阻碍我国教育均等化,特别是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成为缩小教育差距的重点,这对现阶段义务教育的建设投入提出新要求,致力于缩小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之间的教育硬件设施,重点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由此更均衡地发挥教育影响的桥梁作用,平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拉动我国县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4. 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困境的原因剖析

4.1. 城乡二元结构阻碍

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最早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并存着农村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其核心是城乡户籍制度。这种制度安排把城市与农村人为分割,使得非农业户口附带了各种特权和福利,形成了城乡不对等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教育作为社会体系的子系统,它与社会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育结构上,而且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方面。有关“以农村为中心”和“以城市为中心”的观点争论不休,在前者的影响下教育者着重培养新型农村人才,不过这种“固农”思维会忽视受教育者的多样化发展,难以满足城乡人才流动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后者的影响下教育者追求培养适应城市建设需要的人才,而忽略我国城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忽视了农民存在的长期性和农村发展的漫长性,受这两种观念的约束,我国县域义务教育难以取得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城乡二元分割格局使得农村和城市呈现较大的发展差异,农村人口对市场经济的追随不断增多,义务教育逐渐呈现“城镇化”的流动趋势,多数农村家长选择送子女进入县城接受义务教育,使得城乡生源两极分化严重。

4.2. 财力分配不均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观点和教育财政策略中,教育经费被视为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认为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财政投入的保障。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还未实现财政的均衡投入。一方面,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同一县域内,财政匮乏的乡镇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一般来讲,文化程度影响经济收入,在农村地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其经济收入也相对落后,同时教育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父辈的文化水平会影响子辈的受教育情况,农村地区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低于城市地区,因而城乡之间的经济收入呈现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受财力不足的影响,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在资源分配中呈现向“重点学校”倾斜的态势。我国义务教育的管理方式具有“以县为主”的特征,这就势必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县造成财政压力,导致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有心无力,不能兼顾县域内的各所学校均等享有发展资源,而是在有限的财政下,牺牲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把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财力投入到城镇重点学校和中心学校的发展,使得硬件配套设施在县域义务教育中的分配存在较大差距。

4.3. 观念消极落后

认识指导实践。在认知行为理论中,长时间累积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自动化思考”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自动化思考所产生的认知中不乏非理性的想法、荒谬的信念等,受部分错误想法的诱导,人们会做出一些超出意识和察觉之外的不合理行为。政府和教师算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领导人”,其认识、决策和行为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受部分政府和老师消极观念的影响,我国县域义务教育难以实现优质均衡发展。首先,部分政府的“趋利观”会阻碍县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他们认为将资源投入到城市义务教育中能更快更显著的取得成效。由于城市有更便利的教育发展条件,对其加以管理和支持能够较快提高县域的整体升学率,升学率的提升将直接转化为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阶段的“政绩”,这种在趋利观念引导下产生的“政绩”,会进一步加大城乡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加剧学生和教师分配不均衡的局面。其次,农村教师相对刻板的教育理念阻碍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培训,不过在农村地区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年长教师缺乏系统培训,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挫伤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这些教师很少能够“走出去”学习先进教学观念,从而导致可以“引进来”农村地区的创新教学模式屈指可数,使得城乡义务教育中的鸿沟难以跨越。

5. 教育学理论视角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

5.1. 平衡县域内教师和学生资源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生源的均衡发展是推动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构建城乡教师共同体为重要支撑和保障,从而促进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7]。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乡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制度急需改革,政策也需向乡村教师实质性倾斜,并在资金投入、待遇保障、薪资结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便利优秀教师和青年人才深入乡村教育,做到“敢下去、肯留住、效果好”弥补城乡学校师资配置不均衡的缺陷。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加乡村教师职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有才能的教师到乡村地区任教,同时良好的待遇保障和职业稳定性能够减少乡村教师的流失率,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在此助力下,乡村教师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另一方面,在平衡教育生源上,要打破城乡教育分割的二元固化格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要改革招生人学制度,优化学校生源体系,要注重教育生源的合理分配,制定合理的生源调配机制,防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流失,要完善农村学生资助政策,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和留守儿童给予关爱,并对就近上学的学生增加补贴。借助政策扶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间教育政策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减少家庭因择校而产生的额外经济负担,可以有效防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源流失,保障农村学校的学生人数和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5.2. 推动教育媒介标准化建设

制定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有助于教育媒介更公平的发挥作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合理配置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补齐薄弱学校的短板,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县域的实际情况,设立教育发展规模的上限和下限,下限即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底线,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扶持低水平教育地区未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学校,具体的指标体系须结合实际进行制定,对义务教育建设中的学校进行扶持,缩小硬件设施等的配备差距。以此来确保农村地区学校能够达到与城市相同的建设标准,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学生,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同时,在拟定标准化学校建设指标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外延式发展,也要重视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内涵式发展[8]。此外,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连接农村和外界的沟通,通过加大数字化设备的投入、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县域内教育局域网络等措施,来确保农村教学的数字化发展,有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教育数字化也有助于突破空间限制,在各所学校间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发展步伐,缩小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5.3. 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

发展理念的更新和灌输有助于引导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树立公平的教育理念。一是宣传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努力营造社会关心重视,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借助教育提高社会流动性和社会和谐性,减少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二是建立特色均衡发展理念。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各不相同,无论是“以城市的教育标准论农村”还是“以发达地区的教育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这既忽视了文化特色同时又忽视了文化尊重。因此,建立特色均衡发展理念,不同地区结合实际挖掘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有助于更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率。另一方面要突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科学规划县域教育发展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而科学规划县域教育发展就要立足县域教育一盘棋的高度,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城乡互补的新机制,突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形成县域教育城乡之间相互支持,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资源共享的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实施倾斜政策对于县域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予以扶持。借助针对性的投入,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国家各项指标的规范下,补齐诸多薄弱的“短板”,以防止城乡差距持续拉大,推动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 2022-10-26(001).
[2] 崔红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厦门: 厦门大学, 2009: 12.
[3] 翟博. 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J]. 求是, 2010(2): 43-44.
[4] 王一军. 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现代化的质量范型[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 32(22): 1-9.
[5] 吴建涛, 冯婉桢. 优质均衡视角下义务教育高质量师资建设的困境与进路——基于中部地区的分析[J]. 行政管理改革, 2022(10): 38-48.
[6] 范先佐, 战湛. 我国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6): 59-67.
[7] 丁向东, 李贵成.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实现理路[J]. 河南社会科学, 2022(9): 118-124.
[8] 齐亭亭. 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硕士学位论文]. 黑龙江: 东北石油大学, 2019: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