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相融合的路径研究
The Teaching Practic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OI: 10.12677/ve.2024.134155, PDF, HTML, XML, 下载: 14  浏览: 3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荆馨文, 江秋丽*: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调查资料传统文化教学实践软实力文化自信Survey Materials Traditional Culture Teaching Practice Soft Power Cultural Confidence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不应忽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研究一手调查资料,探讨传统文化的传统教学现状,并从多个层面提出教学实践对策,以期达到增强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ization,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However, in this process,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our own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aims to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survey data,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rom multiple level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ivate stud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enhanc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文章引用:荆馨文, 江秋丽. 传统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相融合的路径研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4): 954-963.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4155

1.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催生了对外语人才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上的迫切需求,推动了外语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育议题上升。同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外语专业学生,他们不仅是我国与世界连接的桥梁,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者。然而,当前的外语教学多聚焦于语言技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和融合尚显不足,这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削弱了他们作为文化使者的潜力。

2. 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在今日的教育领域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挑战与困境。

2.1. 教材方面

尽管已有众多关于传统文化的教材问世,但其中许多仍显得零散而不系统。它们或是精选了几篇经典篇章,或是汇集了各领域的文化碎片,却往往缺乏深入浅出地解读与引导。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多数教材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往往只是文化知识的堆砌,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

2.2. 师资方面

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但仍面临着专业培训不足的问题。许多教师虽然热爱传统文化,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学术背景和教学方法,难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2.3. 在课程安排方面

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尚未占据核心地位。高校课程以语言教学课为主,专门文化教学课少。[1]虽然有一些学校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程,但往往因为时间有限、内容庞杂等原因,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从而难以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传统文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学生态度方面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渴望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但同时也追求时尚和潮流。受现代文化冲击,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缺乏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动力。因此,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吸引学生的关键。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虽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几乎全数的学生都普遍认为有必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95.24%的人认为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开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仅有4.76%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应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人认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见图1)

Picture 1. Do you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offer cours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foreign languages

1. 您认为,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有没有必要开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Picture 2.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current impact of Western culture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China

2. 您觉得目前在国内,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有何影响

总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图2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有一定冲击,但影响不大。而有近四成的人认为影响较大,人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甚至高于我国传统文化。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认为几乎没有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此外,只有极少数人不清楚。因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确实有一定影响,但并未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文化。1

3. 调查研究内容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专注于新疆地区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群体。研究框架涵盖样本筛选、调查主题确定、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关键环节。旨在深入探索新疆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热情、学习需求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状况。通过调查,希望了解学生对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态度,以及他们在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方面的选择倾向,同时评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看法和影响因素。旨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通过持续探索和实践新型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增强传统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相融合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并为相关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3.1. 调查对象

大三学生人数最多,大四和在读研究生人数较少。这些结果可能对进一步的教育研究、学生服务和校园活动的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见图3)

Picture 3. The grade level of the survey subject

3. 调查对象所处的年级

3.2. 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

超过一半的人(37.8% + 29.13% = 66.93%)认为这些传统文化节目非常好或者好,而只有0.79%的人认为不好。此外,有7.87%的人认为这些节目一般,而剩下的25.4%的人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节目的评价是积极的,这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程度比较高。(见图4)

3.3. 当代学生在平时的选择倾向

阅读方面:在本题有效填写人次中,阅读国内经典较多的比例为82.38%,高于阅读外国文学较多的比例(42.38%)。说明参与调查的人更倾向于阅读国内经典作品。看电影方面:在本题有效填写人次中,看国产电影更多的比例为54.76%,高于看欧美电影更多的比例(43.33%)。(见图5)说明参与调查的人更倾向于观看国产电影。综上所述,参与调查的人在阅读和看电影方面更倾向于选择国内的作品,无论是阅读国内经典还是看国产电影。但是呢,外国文学和欧美电影的比例也并不低。

Picture 4. Recognition and fondness for traditional culture

4.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程度

Picture 5. For choices such as reading books, watching movies, and watching TV dramas

5. 对于看书,看电影、影视剧等选择倾向

3.4. 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的看法

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看法的三个选项的分布情况。充满信心:50.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受到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推崇。这可能反映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有信心但保持担忧:46.6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信心,但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持担忧,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反思,认为仍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国漫总跳不出哪吒、孙悟空的圈)需要解决。不太积极:只有2.3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未来不太积极,认为传统文化可能就此保持现状,缺乏新的突破。(见图6)综上所述,大多数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持有积极的看法,但同时也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这一分析结果可能与当前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推广力度有关,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发展的期望和担忧。

Picture 6. What is your view on the fu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6.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

3.5. 当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态度逐渐冷漠(或是积极)的原因

“社会节奏过快,无暇顾及”占比70.48%。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内容枯燥,不感兴趣”占比42.38%。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可能相对枯燥,难以吸引现代人的兴趣。“选择过多,不知从何开始”占比41.9%。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选择众多,可能不知道从何开始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的影响”占比52.38%。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和日韩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可能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产生一定影响。“教育的缺失”占比36.19%。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如果教育体系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学习渠道的缺失、乏味”占比45.71%。提供给人们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的学习渠道不足,或者这些渠道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也会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至于“没有冷淡,而是越来越积极”这一项,虽然只有10%的填写人次选择,但这是一个积极的反馈。也许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让传统文化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接触,以激发更多人的积极态度。(见图7)

4. 教学实践对策

为了应对传统文化教学现状中的挑战,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实践对策。

4.1. 完善教材体系

应组织专家学者,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编写一套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传统文化教材。这套教材不仅要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还应注重经典篇章的解读和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Picture 7. The reasons why contemporary people are gradually becoming indifferent (or positive) towa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7. 当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态度逐渐冷漠(或是积极)的原因

4.2. 加强师资培训

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不足问题,应设立专门的培训项目,提升教师的学术背景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应鼓励教师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做一个耐心的“追踪者”;通过艺术的熏陶,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内心有没有得到滋养,品性有没有些许的纯化,文化的传承有没有有效落地。[2]

4.3. 优化课程设置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应适当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将其纳入核心课程体系。同时,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精选和优化,避免内容过于庞杂,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

4.4. 创新教学方式

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创新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讲座、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倾向于多元化。从以下数据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学习方式都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书籍、音乐、影视剧、网络短视频等都是被广泛选择的学习方式。书籍和音乐是最受欢迎的两种方式书籍和音乐在总有效人次中占据了66.19%和66.67%的比例,显示出它们在人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书籍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而音乐则通过听觉的体验,使人沉浸在文化氛围中。影视剧和学习网络短视频的比例较高,影视剧和学习网络短视频的比例分别为76.67%和60%,(见图8)这表明这两种媒体形式在传播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观看影视剧和学习网络短视频,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其他选项的比例相对较低,其他选项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其他详细选项的比例相对较低。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学习方式并不是大多数人首选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总的来说,从这份数据中可以看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各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性。同时,书籍、音乐、影视剧和学习网络短视频等媒体形式在推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Picture 8. What is the preferred way to lear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8. 较倾向于什么方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4.5. 加强文化自信教育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我们需要从教材、师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文化自信教育等多个层面提出教学实践对策。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和软实力提升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调查了对于近来的外来文化入侵,如日韩文化等,当代学生的态度问题,根据该数据,其中60.95%的人选择了“理智看待”,23.33%的人选择了“很痛心,反感一味崇洋媚外”,15.24%的人选择了“支持外来文化,只是文化多元,算不上入侵”,仅有0.48%的人选择了“无所谓”。(见图9)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选择了理智看待,认为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多元化的,不应该被简单地称为“入侵”,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持有反感的态度。

Picture 9. Attitudes towards recent foreign cultural invasions

9. 对于近来的外来文化入侵的态度

5. 深化教学成效监测

为了强化上述教学实践对策的实施效果,我们需要详细规划实施步骤,并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教育评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评估工作中,正确把握评估的价值取向是首要而基本的问题,对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与反思,有助于及时甄别并修正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充分发挥评估的积极作用,实现评估工作正面效应的最大化。[3]

5.1. 教材的精细化研发与修订

组建一支包含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和文化传承人的教材研发团队。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和教师评价调查,对教材内容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更新。推动纸质教材与电子资源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选择。

5.2. 教师专业化培训与认证

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基地,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课程。实行严格的教师认证制度,确保他们具备教授传统文化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激励教师参与传统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教学技能。

5.3. 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教学改革

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学校的核心课程体系,并保障其教学时长和教学质量。推动跨学科教学,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如组织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4.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科技融合

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利用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为学生创造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如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提升教学效果。

5.5. 文化自信的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课堂讲解、文化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节、艺术展演、讲座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他们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和实践,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6. 成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建立完善的教学成效评估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实践对策进行持续优化。利用教育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估,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

6. 结语与展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调查、精心策划和实施有效的教学实践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为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创新发展,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无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还是积极开展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都是希望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4]

通过不断深化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对策并加强成效监测,我们将能够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更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繁荣发展。通过实施以上教学实践对策,可以有效提升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传统文化教育能在高校中得到更好地推广和实施,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传统文化底蕴的新一代青年贡献力量。

总之,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提出教学实践对策,以期达到增强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不仅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

基金项目

论文为大创项目《新疆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状况调查研究》(202310755089)的阶段性成果。

NOTES

*通讯作者。

1本文统计图表数据均由本文作者采用“问卷星”平台自行设计的《新疆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状况调查研究》问卷调查,该调查严格遵循保密与自愿原则,所有参与者均以匿名形式参与,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萍, 蔡萌萌, 马兴祥. 中国传统节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及其跨文化传播价值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9): 274.
[2] 杨威娜. 现状慎思·筛选重组·渗透印证——艺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及策略[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12): 71-72.
[3] 王永林. 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兼论评估制度的重构与监测评估的应用[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 朱云, 程微微. 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J]. 长江丛刊, 2018(30):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