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在本科生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eurology Cours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DOI: 10.12677/ve.2024.134150, PDF, HTML, XML, 下载: 18  浏览: 2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丙翰, 张海玲: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关键词: 课程思政神经病学本科生教育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urology Cours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摘要: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种创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体现教育在“立德树人”上的根本环节。如何将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全面融合并产生协同效应是目前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大学本科神经病学课程特点,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结构组成,从不同维度阐述了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施办法,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本科学员在融合课程中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效果提出了探索与思考。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nnov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link of education in “moral education”. How to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 medic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duce synergistic effect is the main problem of curren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aduate neurology cours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eurology course from different levels, elaborated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eurology course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put forward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effect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integration course.
文章引用:李丙翰, 张海玲. 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在本科生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 职业教育, 2024, 13(4): 924-928.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4150

1. 引言

课程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现有传统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层次及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在此之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阐述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明确了课程思政教育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一次从教学内容到教育方法的综合改革[3]。同时,课程思政也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一项实践活动,各类课程与政治教育如何形成有效的耦合反应以及协同效应仍有很大的建设空间,我们需要探索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构建方法,也是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风向与趋势[4]。但是,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教育需要自然的融入专业课程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相辅相成,避免在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上生搬硬套与牵强附会,这是目前大部分专业类课程思政教育上遇到的难点,也是在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中之重[5]

神经病学作为临床医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专业性较强,涉及内容较广,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对于医学本科生来说一直是高挑战性和学习困难的学科,是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6]。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教学模式如PBL、TBL等,在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的传授上进行了优化和完善[7],但在神经病学知识对本科生“立德树人”这一环节仍有所欠缺,这使得医学本科生这一特殊的受教群体对于神经病学的学习只停留在知识内容的浅层,不能深入理解内在的医学使命和职业认同。因此,在神经病学课程中强化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及政治思想素质作为思政元素教育十分关键,也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神经病学课程为例,对本科生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与思考。

2. 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结构组成

基于目前老龄化社会趋势,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8],神经病学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未来从医生涯中会起到关键作用,而思政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协同,则能让这种专业知识更好的被记忆并理解,这要求我们提前在课程实施前,明确此课程的结构由教师–本科生–教学载具三部分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我们对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讨。

2.1. 教师层面

本科生神经病学教学课程属于二级学科教育,其涵盖的内容复杂,教学难度相对较高,再进一步与思政教育融合后,教学难度则会进一步提升[9]。这意味着对神经病学专业教师的要求也会增加,所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则在于神经病学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低,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上下限,如何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更新的思维、更高的站位、更贴近时代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几个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和意义的方法供探讨:① 坚持查阅学习相关信息化电子资料,深入理解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是一个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知识。② 通过所在工作单位政工部门进行书面、线下、会议学习,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学习专业政治工作人员在处理相关问题的内涵与方法。③ 增强与附属大学或其他教育部门政治思想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学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技巧和实践能力,这也是促进学科交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水平的重要措施。④ 基于教师中党员骨干,参与教师团队内部服务、管理及监督职责,确立以立德树人为发力点,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的建设工作,为整体教学贡献力量。⑤ 教学过程要坚持以实际素材作为出发点,以具有代表性的正面时事案例作为抓手,引导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肯定和理解,避免纯理论的灌溉型教学,要体现精准靶向教育。

2.2. 学生层面

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中,受教育者也是重要的一环,以“00后”为主体的新时代医学本科生有着更多的信息接触渠道,同时也有着对经典政治理论的新见解与新问题,如何让学生主动提升自己的学习性很重要。在许多研究中均表明,存在良好互动的师生群体或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教育,其效果均由明显提升[10]。本文也提供了在课程实施前,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参与互动的方法:① 提前上传相关学习的音频、视频资料,并提前依靠学生团体中思想要求进步,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骨干组织课前学习。② 要求学生在课程中贯彻自我教育,这是一个实现医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的必要过程,从自我要求到自我批评、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等一系列课程规则促进学生完全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课堂。③ 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小组合作探究,引导不同组之间的学生进行课堂问题回答、课堂案例展示及课后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量化评比,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意识及协作精神,同时让学生在正确思想指导之下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

2.3. 教学载具层面

教育载具作为连接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桥梁,除了传统意义的书本、电子教案,PPT等,线上的许多教学工具也能够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优质方法如:①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以及图文推送的展示效果,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优质文章能够更好的对思政教育知识传播进行辅助作用。② 智慧树、大学慕课等线上补充课程,进行交互式教学,促进课程思政在非教学时间也能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③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B站、抖音或快手等平台均能够成为教学的工具或途径,并且可以提升教学的亲和力与吸引力。④ 基于问卷星等平台的电子问卷可以反馈学生对整体教学课程的评价,同时也可以用来评估学生学习程度,而在课前也可以使用电子问卷对学生进行“肖像刻画”,了解学生整体的偏好倾向以及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靶向定位。

3. 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施

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普适性及特殊性两个特征,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医疗职业道德、医学伦理、科研探索热情、医患沟通能力、人生价值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等与其他的思政教育并无差别,但在如何融入、如何融合、如何挖掘以及如何形成课程体系有着其专业特殊性。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切入,阐述如何设置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讨论。

3.1.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关乎如何将神经病学与课程思政巧妙融合,如何以“点”到“面”,从小案例出发,展示宏大精神内涵是关键。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我们探讨并使用以下数种内容作为切入点:① 我国神经病学发展历史以及我国在全球神经病学领域的贡献,这种基于历史发展的眼光,可以让受教育者迅速代入角色,增加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② 以急性脑血管病案例作为切入点,其起病紧急危重、进展迅速、致残率死亡率高,从此类患者的发病,到就诊处理,到后续管理,均可以结合医患沟通技巧,疾病治疗方案选择等多种思政教育内容。③ 以慢性病阿尔茨海默病案例作为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目前老龄化社会下国家养老的相关问题思考,同时也可以从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但此类患者仍然需要社会关怀的角度出发进行讨论,可以增加学生医学人文关怀,以济世救人作为使命,增加学生社会责任感。④ 以罕见病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案例作为切入点,可以从天价罕见病特效药是否进入医保为探讨点,结合相关时事热点,如以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发言“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等出发,培养医学生人民优先的价值理念,从内心理解“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的内在含义。⑤ 正向案例的引导激励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反面案例的引入也是必要的,可以使用发生在身边实际通报的医疗事故为案例,也可以使用社会热点如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让学生从中提炼出具有反思警示的思政问题,引导学生对事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在医术、医德、医学伦理等问题上得到深刻的记忆。⑥ 以最前沿的神经病学科学内容作为案例,如塞尔久·帕斯卡在Nature上发表的人脑细胞成功移植至大鼠大脑,这意味着人类类脑器官在动物大脑里生长成为现实,在未来研究人类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中,这一选择既能符合伦理,又能取得突破进展。这一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科研探索热情,对相对枯燥的专业知识获得学习的动力

3.2. 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思政教育项目的建设中,评价体系作为最后一道门槛,直接关乎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效能,是课程思政这辆“轿车”在发展优化之路上的“底盘”,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让整个项目产生迭代式的自我更新。但目前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机制仍在被广大教育学者探索建设,尤其在医学专业领域,并没有一套现成可借鉴的模板,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仍存在较多不足,如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方法片面、忽视教学过程评价、评价激励缺乏等,无法客观评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吸纳程度,也无法准确评估教师及教学载具在课程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同时,而在融合神经病学专业课后,传统的评价体系更无法体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综合考量以及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运转良好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提高主观能动性,教师也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避免“一套PPT走天下”、“篇幅越长越吃香”的教学误区。在此处我们提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的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和策略:① 在学生专业知识及思政基本知识点考察的基础上,应该制定更具体的评价目标,要挖掘专业课与思政教育交叉下的隐藏点,如医疗职业道德、医患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人生价值观等内容。② 在考核人员的选择上,也应该包括专业思政教育人员,神经病学一线工作人员等,细化评价指标,这样能够从更多的维度,更专业的视角对学生及教学进行全面评估。③ 除了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建设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寻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及时优化更新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与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其评价应该包括:教师–学生互评体系、上级教务部门对课程设置及实践的全面评价、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评价、临床高年资专业医生的评价。④ 完善评价的奖励/惩罚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增强评价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使评价者更加重视评价这一收尾过程,由始及终。这种奖励/惩罚机制也能够提高教师对于教学内容优化的积极性,让学生摆脱评价老师就是“意思意思”、“走个流程”的心态,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3.3. 对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育在本科生教学的展望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正在高速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是基础[11]。作为教学改革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其开展的方法至关重要,能够完善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将对高校甚至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起到关键作用[12]。对于神经病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在本科生教学的开展和课程规划是必要的,但这种课程内容的设置一定是与时俱进,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被融合进入专业课程教学,这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库,真正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让学生在医疗职业道德、医学伦理、科研探索热情、医患沟通能力、人生价值培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等方面真正深入理解并得到成长。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变化之际,全球医学领域的格局变化也在悄然变动,更多杰出的中国医生正在走向世界医学舞台的中心。作为医学教育的起始阶段,本科医学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所提供的探索讨论与实践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优化和提升空间,但让专业教学充满思政内涵,坚持学生为中心、产出培养为导向,持续改进、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课程思政教育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广大高校教师需要持之以恒的最根本教学初心。

基金项目

上海人才发展资金(2021064)。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 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 43-4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OL]. 中国政府网, 2017-02-27.
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2024-07-08.
[3] 中共教育部党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7-12-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024-07-08.
[4] 高燕.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Z3): 11-14.
[5] 韩宪洲.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17(2): 1-6+15.
https://doi.org/10.16255/j.cnki.11-5117c.2019.0029
[6] 容伟, 熊静, 殷梅, 等. 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12(18): 76-78.
[7] 刘洋, 黄莹, 许德超, 等. 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线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 13(31): 105-108.
[8] 朱凯.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251/d.cnki.gnjdc.2021.001461
[9] 崔国红, 刘建仁. 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 15(2): 25-30.
[10] 崔莉, 刘敏, 张慧, 等. 思政教育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8): 186-189.
[11] 李国娟.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Z3): 28-29.
[12] 胡洪彬. 课程思政: 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 重庆高教研究, 2019, 7(1): 112-120.
https://doi.org/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9.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