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国产动画字幕翻译研究——以《中国唱诗班》为例
Subtitle Translation Study of Domestic Ani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Chinese Poem Choir
DOI: 10.12677/ml.2024.127528, PDF, HTML, XML, 下载: 15  浏览: 32 
作者: 熊 璟: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关键词: 《中国唱诗班》字幕翻译多模态话语分析Chinese Poem Choir Subtitle Translation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摘要: 动画作为影视的主力军之一,在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至关重要。近年来“国漫”的崛起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声名鹊起。如何利用“国漫”传播好中华文化,如何让海外观众准确理解中华文化,动画字幕翻译是重中之重。本文以《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短片为例,使用多模态认知话语分析对其字幕翻译进行解读,发现其利用语言、文化以及语境等多种符号结合,传达出丰富且有内涵的中国诗歌文化形象,弘扬了孝顺感恩,不怕挫折,爱国等中华传统美德。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对《中国唱诗班》一片字幕翻译提出了三方面建议。本研究旨在通过该动画短片以小见大,探究如何利用多种模态来提高国产动画字幕翻译的质量,更好地讲好中国文化。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ain force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is crucial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 comics” has mad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amous overseas. How to utilize “national comics”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and how to make overseas audience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subtitle transl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Chinese Poem Choir animated short film series as an example, and use multimodal cogn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to interpret its subtitle translation, and find that it uti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culture, context and other symbols to convey a rich and connotative image of Chinese poetry and culture, and promot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of filial piety and gratitude, not being afraid of setbacks, and patriotism.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also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for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m Choi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imation by utilizing various modes to better tell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is animated short film.
文章引用:熊璟.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国产动画字幕翻译研究——以《中国唱诗班》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7): 90-9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7528

1. 引言

近十年来,中国的国际关注度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形象好感度持续上升。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再接再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显得愈发重要。动画作品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大多根植于本国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恰好为中国动画提供了巨大而宝贵的资源库。现代影视的发展和“国漫”的崛起,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而国产动画走向海外面临的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的转换。字幕翻译是海外观众了解中国动画,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好的字幕翻译有利于塑造全面有深度的中国形象,有利于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因此什么是好的字幕翻译,怎样做好国产动画的字幕翻译,提高国产动画中字幕翻译的质量,是动画创作者和翻译工作者都应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另一方面,动画本身作为集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多模态的综合性艺术。它不是简单的文字文本,而是一种需要综合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进行理解与欣赏的文学作品,它带有多种符号特征。因此在我们对动画字幕进行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时,需要将动画字幕的语言与其他模态的符号相结合,考察译文对原文信息的传达的同时,注重其他模态符号的辅助作用,看语言符号如何与其他模态符号结合,相辅相成,深入挖掘多模态话语信息,更好地通过字幕译文传达。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从多个层面出发,同时以上海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系列原创公益动画片《中国唱诗班》字幕翻译为例,探索国产动画字幕翻译的英译策略,以促进国产动画字幕翻译质量的提高。

2. 《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短片简介及语言特点

《中国唱诗班》是上海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系列原创公益动画短片,创作灵感源自于作曲家易凤林2010年出版发行的同名音乐专辑。动画《中国唱诗班》于2015年12月出品首部作品《元日》,其后几年又分别出品了《相思(上)》《游子吟》《饮湖上初晴后雨》《夜思》和《咏梅》五部作品,截止至截至2022年1月,这部动画共出品了六部动画短片。2017年,“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之《相思(上)》获得新光奖最佳动画短片奖、获得TBS Digicon 6亚洲数码大赛中国区金奖。2018年,《中国唱诗班》成为“上海嘉定800年”政府重点文化项目之一。

这六部作品类型迥异,但都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技巧,表达中国文化价值。目前其中进行了字幕翻译的动画短片只有后四部——《游子吟》《饮湖上初晴后雨》《夜思》和《咏梅》,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后四部动画作品。《游子吟》讲述的清史学家王鸣盛少年求学时期因家境贫寒,被同学嘲笑其穿着寒酸,母亲连夜为其缝制棉衣赶考的故事,将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歌《游子吟》融汇其中,呈现出一个普世千年的母爱故事。《饮湖上初晴后雨》故事蓝本为嘉定才子娄坚,他少年成名,才华横溢,众人称羡,但不慎科举失利,导致心情沮丧,一蹶不振。一次他与朋友航船夜游,一同赏月,饮酒赋诗。朋友们用《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的故事对他进行劝导,用诗词歌赋鼓励娄坚,娄坚懂得了即使面临失意也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道理,动画融合了苏轼的诗歌。《夜思》是关于中国近代外交家顾维钧前往东北调查“九·一八”事件和伪满洲国成立真相的故事,片名《夜思》取自李白的古诗《静夜思》,表现了顾维钧对祖国深切的思念,传达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咏梅》戏剧化地讲述了清代著名书法家、竹刻家周颢追寻“世间至美”,辗转一生却发现自己的青梅竹马梅娘才是所寻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且情感丰富,诗词取材于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一集一首诗,一个故事,动画中的每个故事都引人入胜,民族配乐,唯美诗意,主人公形象丰满,刻画细致入微,其将中国古诗词完美的和嘉定名人雅士的历史典故相串联,细腻的画风中透露着气韵流动的传统美,以一种新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

《中国唱诗班》中人物台词句式简单,语句通俗易懂,大都较为口语化和大众化,同时融合了中国的方言,古诗特色,具有古典美,多引用中国古诗词。古诗词既作片名暗示故事主题,又作内容参与意义建构,还作音乐烘托情感氛围。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译者灵活地选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来对语言进行转化,配合运用意译、省略等翻译技巧,帮助海外受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悟中国古诗词的核心之美,传达中国精神。

3.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字幕翻译研究

影视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字幕翻译是影视翻译的重中之重,字幕翻译的最终目标是让影视翻译为国家文化走出去发挥作用,推进我们的软实力建设[1]。进行字幕翻译时,译者必须结合影视的画面和声音再进行语言的转换,这是字幕翻译固有的特性。例如有时人物想表达的准确情感和意味仅仅通过单纯的文字字幕进行传达是不够的,还要辅之以人物的语调,神态表情或肢体语言等进行表达才能更加准确。而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话语分析不仅关注语言本身,还关注与语言相关的其他符号资源。只有对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充分关注,才能让话语研究更加的全面。张德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框架,指出多模态话语可以从文化、情景、话语意义、语法、形式和媒介等多个层次进行研究,这个框架分为四个层面: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2]。本文拟分别从这四个方面研究《中国唱诗班》动画字幕翻译,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该片,弘扬动画影片中的诗词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3.1. 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使多模态交际成为可能的关键层面。交际的传统、交际的形式和技术都是由这个层面来决定的[2]。翻译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包括文学)之间的交流,这是翻译的基本性质。翻译与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作中不可避免地包含原语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原作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产品;译者是另一文化的携带者,他对原作的解读过程,就是与另一文化的接触过程[3]。译者进行字幕翻译时,字幕原文中可能会蕴含一些特定文化术语或是具有特殊语境的词语,简单直译会导致目的语观众难以理解,这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的。同时就出现了这些词语的处理问题。而字幕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语言的理解和转换,将源语文化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传达,从而让目的语观众理解和领悟源语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在第三部动画《游子吟》一片中,小秀才王鸣盛的妹妹对他说道:“明天恰好是你第一次考童子试”,以及影片结尾王鸣盛对他的四个孩子说道:“他不仅考过了童子试,还考中了秀才,考中了进士,到了北京做了官。”这里的“童子试,秀才,进士,做官”都是中国历代选才取士所采用的科举制度下产生的专有名词,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选拔士人的考试制度。它起源于隋朝,成熟和广泛应用于唐宋明清等朝代,被延续了一千多年。译者分别将它们译为了“apprentice exam,undergraduate degree,master’s degree和civil servant”。其中童子试就是科举制度中的初级考试,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个朝代制度略有差异。通过童子试就是通过资格考试,等同于是读书士子得到晋升的第一步。参加考试的考生不限年龄,不论年龄大小都是童生。如果仅仅按照字面意思,将其直译为“child exam”,可能会导致目的语读者的误解,不理解其真正含义就罢,还会误会应试者有年龄限制。而将其译为“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to admit scholars”又不免太过冗长,不符合字幕简短以及时效性的特点,字幕通常出现时间短且空间有限,在影片底部不过一瞬。译者将其译为“apprentice exam”,“见习考试”,“apprentice”通常指的是一个没有任何资历的人,但他们正在学习某种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工作。而“apprentice exam”也就是检验学徒学习成效的资格考试。童子试是为了晋升的入门考试,和见习考试具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检验学习水平的资格考试。海外观众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大多数并不了解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译者将其进行合理的转化,便于目的语观众理解。而“秀才”就是通过了童子试的录取者,“进士”就是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做官”就是成为朝廷政府官员,译者分别将其译为“undergraduate degree,master’s degree和civil servant”,“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公务员”,按照中国科举等级的理解进行翻译本应为“certified students,imperial scholars和official”,但翻译为这些需要有文化背景才能进行理解的等级词汇,海外观众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而采用归化策略译为现代中西都具有的大学和政府体制词汇就能帮助观众快速理解其等级地位,更好的欣赏动画影片,理解中国文化。

《游子吟》的开头,王鸣盛的几个孩子在打闹玩耍时,不小心打翻了东西,其中一个小孩说道:“爹回来肯定赏你个小佛头。”这里的佛头指的是佛教中的念珠,念珠中的“母珠”则称为“佛头”,一般由陶瓷,琉璃或者树脂等硬物制成,佛头象征着平安,将佛头佩戴在身上可以得到佛祖的庇佑,保养自己一生平安喜乐,同时佛头也代表着乐观开朗,长期戴在身上能够给人带来正面、乐观的形象。赏佛头指的就是弹脑瓜的意思,比如小孩子做错事了大人就说这句话,是用中指弯起来敲人头,表示惩罚,是独有的中国文化。译者此处译为了“teach you a lesson”,如果直译,海外观众定是不能理解赏佛头的含义,译者采用归化策略,译为了“教训你”也十分贴切。

3.2. 语境层面

在具体的语境中,交际要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同时,这个过程还要实现所选择的体裁,以一定的交际模式进行[2]。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一现即逝,这种实现信息功能的特定方式,对字幕翻译形成了制约。译者必须保证这种递进式的信息的衔接和连贯,保证观众能以最少的努力获取最清晰的信息[4]。从侧面来看,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要时时注意语境,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5]。语境对翻译具有重要意义,语境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原语、获得功能对等翻译的关键。

因此对字幕进行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对翻译进行合理的信息删减或增加。例如在第五部的《夜思》中顾维钧代表坐上前往东北的火车,一夜未眠,天快亮时,助手小李走进来对顾维钧代表关心的说道:“您太操劳。得紧着些身体跟小日本斗呢。”译者将其译为“You must not wear yourself out. Save some stamina to fight the Japs.”在汉语中原文是不包含否定意味的,但根据上下文语境,译者译为了“您不能让自己太操劳”,表达出了助手小李对顾维钧的关心和担忧,也更加符合当时的情景语境。以及在顾维钧和小李刚下火车时看到重兵包围他们,小李说“岂有此理”,和后文顾维钧被日本本庄将军挟持,小李说“你们胆敢绑架国联代表。你们贼胆包天。”,这里的“岂有此理”和“你们贼胆包天”,译者都译为了“Outrageous!”“岂有此理”是中国的四字成语,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和“Outrageous”意味一致。而“你们贼胆包天”根据小李说话时的情景以及上下文语境,想要表达的含义是日本人绑架顾维钧的行为是离谱至极的,因此译者同样译为了“Outrageous”。字幕翻译结合了当时说话人物的语境,神态以及情绪,刻画了一个愤怒的人物形象。

在第六部短片《咏梅》的开头,幼年周颢保护梅树,阻止其他孩童伤害梅树时,与孩童们起了争执,他们对话道“给我打/Say it to my fist”“你们干嘛呀/Why are you hitting me”“看脚,让你多管闲事/And my kick. You asked for it”此处译者将“你们干嘛呀”译为了“你们为什么打我”,根据主角发生冲突的语境进行了翻译的调整,当时的动画画面演绎着周颢被几个孩童打翻在地,手中的笔墨,竹片散落一地,他说这句话时正在挨打。译文译出当下主角的心境,更能让观众带入其中。以及后文周颢的师傅走过来说道:“You’re being playful and lazy again/又贪玩耍懒”,周颢回答:“没有师傅/No,master;是这梅花/It’s about the plum blossoms”,师傅说:“Plum blossom/梅花;What about the plum blossoms/又怎的碍着你了”,译者此处在进行字幕翻译时增添了主语you,原句本来没有,此处译文加上,更符合当时的情景语境,以及师傅说梅花怎得碍着你,译者根据上下文语境译为了“梅花怎么了”。

3.3. 内容层面

在张德禄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中,内容层面包含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意义层面指的是话语的意义,其中又包含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而形式层面指的是形式及关系,形式比如语言,图觉,声觉,感觉,不同模态的形式特征相互关联,共同体现话语意义[2]

例如在第四部动画《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主人公大才子娄坚科考失利后,精神颓废,几位好友为宽慰他,邀请他泛舟夜游,在船上,娄坚一脸沮丧,双手撑面,这时伙伴小曼说道:“大才子,你拖着腮帮子的样儿,真是给自己加了一捺”,此时影片中伴随出现了“才”字加一捺变成“木”字的动画,语言配合图觉,让人很快就能了解汉字的文字游戏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促进营造了动画的幽默诙谐氛围。而在字幕翻译中译者很难将汉字的奇妙在短时间内以简短的语言完全的表达出来,这里译者将其译为了“Mr. Big Scholar, how you hold up your chin really turns good into wood.”,虽然没有将语言与图像相结合,但还是很巧妙的将文字转换这一点译出。才字变为木字,暗含了大才子变成木头的意思,表达了小曼说娄坚心情低沉,像块木头,虽然海外观众无法准确理解中文的文字游戏,但译文也融合了词汇的转换,将“good”与“wood”结合进行阐释,忠于原文且颇具妙处,也同样帮助观众进行了剧情理解。

小曼在众人吟诗作对后,提出自己也献丑一番,小曼唱到南曲《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前程事枉费心,钻研贤传圣人经”,唱曲的同时还配以优美的舞姿和娇柔神情,对娄坚进行劝导,这里动画结合了语言和曲艺听觉,动作,神情等构建话语意义。其中南曲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明清俗曲,南曲文词讲究、精致优雅,南曲素有“三分曲、七分词”之说,用词典雅。这里小曼唱到的两句其语句押韵,用词简短考究,其中一个尾字是“xin”,一个是“jin”,译者将其译为“My future is a troubling business. I learned the Confucian Classics”并未将中国南曲文化的精妙之处译出,没有再现原唱词句的韵律与格式。将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转换为对等或相似的西方文化本来就不容易,往往还具有不可译性,只能采取多种翻译手段变通,在此基础上还要辅之兼顾韵律和格式,更是难上加难。

3.4. 表达层面

表达层面主要包含媒体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动画和电影类似,在表达层面上主要依靠以字幕呈现、配音为主的语言符号和以音效、背景音乐、动画为主的非语言符号进行意义的传递。配音,字幕属于纯语言,语气语调、背景音乐、音效及字幕文字布局属于伴语言,都是表达层面的重要因素。译者进行字幕翻译时,需要综合考虑纯语言和伴语言因素,合理的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翻译出多方面完美配合的目的语,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例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片中,小曼在唱南曲时,字幕原文和译文都由白色变为了黄色,以彰显南曲的与众不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以及每部短片的末尾都会将主题诗歌改编为音乐播放配以结尾,再加上动画中主人公的中英文简介。还有《咏梅》中梅娘在模仿周颢师傅说话时也发生了语调变化,模仿了师傅的语调,“周颢,Zhou Hao,又耍懒you are being lazy again周颢Zhou Hao,又到哪顽皮去了where did you disappear to?”。这些都属于表达层面的技巧。

4. 结语

本文从张德禄教授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四个层面出发,以《中国唱诗班》为例,探讨中国动画的字幕翻译策略,在进行语言分析的同时结合像文化,语境,声觉,图觉等其他多个符号维度进行考察,探究怎样做好国产动画字幕翻译,以便更好的通过动画这一影视途径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其中就《中国唱诗班》这一动画短片而言,它无疑算是比较成功的字幕翻译,该片字幕翻译工作者将动画语言与动画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相互结合,通过字幕翻译向处于不同语言背景之下的观众巧妙地传递了动画中所弘扬的中国诗词文化和孝顺感恩,不怕挫折,爱国等中华传统美德。

同时,对该动画字幕翻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产生了以下几点建议:1) 《中国唱诗班》具有六部短片,但其中只有后四部进行了字幕翻译,前两部缺乏字幕翻译,而这两部短片《相思》和《元日》都是引起巨大反响和好评的动画,笔者认为其制作团队应当完善其字幕翻译的完整度,以便促进中国古诗,中国文化的传播。2) 其在后四部短片中存在部分翻译的缺乏问题,例如《游子吟》一片进行了片名翻译,而其它几部均未译出片名,以及每部短片融合的经典故事名,笔者认为也有必要译出。3) 每部短片中主人公中英简介的字号大小,字体格式等存在辨识障碍,有必要进行调整以便观众更加清晰的进行了解。最后,望本研究能为《中国唱诗班》提供新的观赏角度,促进该片的长远发展,以及为国产动画字幕翻译提供一些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周莹, 张静茗. 中国影视翻译研究三十年(1989-2018)——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上海翻译, 2019(2): 33-38.
[2]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 6(1): 24-30.
[3] 杨仕章. 略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 2001, 24(2): 15-19.
[4]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 22(4): 38-40.
[5] 姜海清. 语境与翻译[J]. 外语研究, 2004, 21(5): 54-56.
[6] 王婧. 中国传统风格电视动画的类型化叙事探索——以《中国唱诗班》为例[J]. 电影评介, 2022(5): 94-97.
[7] 杨玲霞. 归化异化视域下国产动画字幕翻译研究——以《中国唱诗班》为例[J]. 时代人物, 2023(24): 16-18.
[8] 张瑜.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川剧剧本英译——以川剧《巴山秀才》为例[J]. 四川戏剧, 2019(3):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