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的高校: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环境建设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ing the New Era: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DOI: 10.12677/ap.2024.147461, PDF, HTML, XML, 下载: 20  浏览: 30 
作者: 宁子昂, 于忠卉: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空间行为自然元素校园建设Educational Psychology Spatial Behavior Natural Elements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展,高校校园建设日益注重采纳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新的规划理念的引导下,高校建设设计必须更有效地利用物理环境进行育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本文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中的空间行为、自然元素,探讨了这些理论在高校建设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并总结了运用环境心理学原理对设计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ampus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reasing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adoption of humanistic and scientific education concep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new planning concept,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make more effective use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for education, and have a potential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y studying the spatial behavior and natural elements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theories in college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o the design of college construction.
文章引用:宁子昂, 于忠卉. 面向新时代的高校: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环境建设[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7): 119-125.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7461

1. 引言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带来了对学习和住宿空间的需求增长。为应对这一挑战,许多高校纷纷兴建新校区和大学城,这已成为当前的普遍趋势。然而,观察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新建校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校园景观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一些大学校园内的广场和草地缺乏生机与活力,设计上缺少创意与规划,导致这些空间往往被师生视为过客,缺少停留和互动的吸引力,长此以往,这些景观逐渐成为了纯粹的装饰品。此外,不少高校的建筑设计仍沿用传统模式,缺乏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意境表达。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建筑和景观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忽视了校园景观建设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部分大学在建设新校区时,设计者未能深入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未将其真正融入到校园景观建设设计中。

2. 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2.1.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探讨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人的感知、认知、情绪和行为,以及人们如何影响并塑造自身的环境。环境心理学最初只是应用在建筑学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和设计理念的更新,被更多运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郑志元,2012)。该领域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目标在于优化人类的环境适应性,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涉及“环境”和“行为”的广义理解。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如山川、植被和水体,也包括人造环境,如建筑、城市和工作空间。行为则涵盖了从简单的个体行为到复杂的社会互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验室研究、田野调查、案例研究和跨学科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如城市规划、工作场所设计、灾害管理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实际问题。总之,环境心理学提供了一套理论和方法,用于评估和优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理解这种动态关系,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人性化、有效和可持续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提升人类的整体福祉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2.2. 空间行为理论

空间行为理论是环境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探讨个体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如何表现其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与空间特性相互作用。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不仅受到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还显著受到其所处空间环境的制约。空间的布局、尺度、形态与功能等因素都能影响人的行为模式。空间行为理论强调,环境可以被视为行为的催化剂,不同的环境设置可以激发或抑制特定的行为。例如,开放式和互动性强的空间布局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封闭或隔离的空间则可能导致社交行为的减少。此外,空间的私密性、可达性和可视性等属性也是影响个体空间行为的关键因素。通过应用空间行为理论,环境心理学家和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而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促进积极行为模式的环境。这种研究空间和个体心理变化规律关系的理论,称为空间行为理论,主要探索空间内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习惯,研究使用者对于空间反应的基础模式(徐秋耒,2020)。

2.3. 自然元素

自然元素理论是环境心理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它探讨自然界的元素如何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理论基于生物恢复说的观点,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偏好,这种偏好与现代人对自然元素的正向心理反应密切相关。自然元素理论强调,自然环境如绿地、水体、植被等,能够显著提高人的心理恢复力,减少压力,增强心理福祉。研究表明,仅仅观看自然景观或在自然环境中度过时间,就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提高心情和注意力。此外,自然元素的存在还能增进社会互动,提高人们的社会支持感和社区凝聚力。通过整合更多的自然元素到日常生活环境中,可以创造更健康、更具吸引力和更可持续的居住和工作空间,从而提升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这种理论的实践应用促进了环境设计向更加人本和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

3. 我国高校环境建设的现状

3.1. 高校环境建设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高校在校园环境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反映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环境对学生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尽管近年来中国高校的校园建设在规模和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影响了校园环境的整体功能和教育效果。首先,忽视了用户的需求和心理体验。在许多高校的校园设计中,存在对学生、教师和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心理体验考虑不足的问题。设计决策有时过于强调视觉效果和建筑形式的宏大,而忽略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和空间的实用性;其次,自然元素不足。尽管现代校园设计中开始重视绿化,但在一些高校,自然元素的整合仍然不够,特别是在城市高校中更为明显。缺少足够的绿地和自然景观可能导致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压力,缺乏足够的心理恢复机会;再次,忽视了社交与休闲空间的建设。学生社交互动对于其学习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然而,一些校园设计没有提供足够的社交和休闲空间,或者这些空间设计不具吸引力,不鼓励学生停留和交流。这可能影响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进而影响其学业和个人发展;最后,对文化和身份的表达不充足。高校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设计应反映和强化这一点。然而,一些高校的设计可能过于统一或缺乏文化特色,未能有效表达学校的历史和文化身份,或未能激发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2. 问题和挑战对学生的影响

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交行为和心理健康。环境心理学强调环境条件与个体福祉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不足的校园设计可能在多个层面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首先是学习效率的降低。校园环境设计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缺乏安静、舒适的学习区域,或教学设施布局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噪音过高的学习环境、光线不足的阅读区域,或者座椅和桌子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都可能导致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而影响学习成果;其次是社交障碍的增加。校园设计缺乏有效的社交和休闲空间,会限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缺少鼓励社交的开放空间或设计不具吸引力的公共区域可能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留在宿舍而不是外出交流,这不利于学生建立社交网络和发展人际关系技能,可能导致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增加;最后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加剧。研究表明,缺乏自然元素的环境会增加学生的压力水平,并减少心理恢复的机会。在高压的学术环境中,学生可能更需要自然和绿色空间来减轻压力和焦虑。如果校园环境设计忽视了这一点,学生可能会出现更多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症。总的来说,校园环境设计的不足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术表现,还可能阻碍其社交发展和心理健康。

4. 高校建设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的意义

高校景观空间不仅是学校的形象展示,还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贾德华,王万喜,2006)。高校建设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设计中寻求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科学的理解和应用,以确保校园环境不仅满足功能需求,更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交行为和心理健康。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而用、为师生服务(王义辉,2010)。环境心理学为校园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证基础,以形成一个促进学术成就、增强社会互动和支持学生福祉的校园环境。高校景观建设要有利师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增强师生的社会活动和内外交流,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机会,推动学校与社会的合作(霍光,霍维国,1999)。

高校建设在设计时融入环境心理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校园归属感和精神寄托,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效率,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1. 加强校园归属感

校园归属感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抽象环境和具象环境:抽象环境指人际关系、文化氛围、规章制度等;具象环境主要指校园景观空间,它可以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形成对整个校园的直观印象,对形成归属感起决定性作用(吴磊,2019)。校园设计和环境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连接和对学校的认同感。通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可以反映和强化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校园的独特性和文化深度。通过整合碎片化的景观元素与空间的整体性,可以创造出模块化的复合空间。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景观的连贯性,还促进了学生对这些空间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从而提升了学生在校园中的体验感。例如,通过保留和强调校园中的历史建筑、纪念碑、艺术作品以及特色景观,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和尊重。此外,创造多功能的社交空间,如广场、花园和学生活动中心,不仅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场所,也成为校园生活的共享记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这些设计策略,使学生在校园中的每一次互动和经历都可以加深他们对学校的情感投入和归属感,这对于学生的整体幸福感和学术成就都是极其有益的。

4.2. 获得精神寄托

环境心理学中,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体置身于空间,能激发人的精神斗志,延绵人的精神状态,使处在不同心境下的人获得多重心理辅助效果(郑晓茹,陆卫群,2012)。环境心理学通过理解空间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设计师创造出能够满足学生情感和心理需求的校园环境。这样的设计不仅提供学习和生活的功能性空间,更是精神和情感寄托的场所。例如,通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绿地、安静的阅读角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和建筑,可以为学生提供放松和冥想的空间,帮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平衡和安宁。此外,校园中的纪念性建筑和文化标志性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对学校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基于心理需求的设计理念使校园环境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提供了一种超越物理空间的精神支持,有助于学生建立更为积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4.3. 提高学习和认知效率

环境心理学通过理解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指导如何创建支持学习的空间设计。适当的空间布局、光照、色彩和声音管理等,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减少疲劳,从而优化学习过程。此外,通过创造多功能学习区,支持个体和团队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激发创造性思维和深入学习。这种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设计不仅优化了物理环境,更通过提供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学习空间,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效率和学习成果。

4.4. 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通过环境心理学的设计理念,创造出支持性、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次,高校建设中的环境心理学设计不仅关乎个体学习和生活体验,也涉及到校园文化的塑造和传承。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启发性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高校校园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优美的环境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才和资源的流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最后,高校建设中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设计还能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以及创造舒适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高校校园成为了城市内的绿色生态节点,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高校建设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促进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还推动了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建设设计中的应用及实际效果

5.1.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建设设计中的应用

5.1.1. 空间行为与高校建设设计

首先是学术功能的设计。在高校中,图书馆、教室和实验室等学术空间的设计需符合促进学习和研究的目的。空间行为理论指导设计师创造出既促进集中注意力,又支持交流与合作的环境。例如,设计可以包括灵活的家具布局,使空间既可以用于个人学习,也可以快速转换为小组讨论区。此外,考虑到噪声对学习的潜在干扰,教室和图书馆的设计应包括良好的声学处理,以减少声音干扰并优化学习体验。

其次是社交和休闲空间、私密与公共的平衡。校园内的社交和休闲空间,是支持学生社交互动的关键区域。依据空间行为理论,这些空间应设计为开放和邀请性的,使用舒适的家具和温馨的色彩,以鼓励学生停留和互动。透过灵活的布局和可移动的家具,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交活动需要进行空间配置,从而增加这些空间的使用率和功能性。在校园设计中实现私密与公共空间的适当平衡也是空间行为理论的一个应用焦点。私密空间如研究小间或心理咨询室,需设计成支持安静和隐私的环境,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同时,公共空间如广场和走廊应设计成促进最大程度的视觉连通性和可达性,以支持更广泛的社区交流和活动参与。

最后是安全性、可达性、可持续性。校园的安全性和可达性设计也是空间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应确保所有学生(包括残疾人士)都能安全、便捷地访问校园设施。此外,通过合理的照明和景观设计,可以增强校园的夜间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可持续性设计也是空间行为理论在高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使用可持续材料、优化能源使用和增加绿色空间,不仅支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改善校园的整体环境质量,促进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福祉。

5.1.2. 自然元素与高校建设设计

首先是绿色空间的创建。绿色空间,包括校园内的花园、草坪、树木和水体等,不仅为校园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地,还提供了学生和教师压力缓解和心理恢复的场所。例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广泛利用其宽阔的绿地和水系,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体验和休闲散步的场所。

其次是生物模拟设计。生物模拟设计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形态、材料和构造原理,来设计建筑和景观,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空间的舒适度。例如,一些高校的新建建筑采用了自然通风系统,模仿鸟巢和蜂窝的结构,以提高能效和室内空气质量。

再次是可持续景观和生态水景设计。在校园规划中,采用本地植被和可持续景观设计不仅减少了维护成本,还强化了地方特色,增强了学生对本土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尊重。此外,这些植被还可以改善城市微气候,为校园提供必要的阴凉和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水元素被广泛认为能够产生心理上的平静效果。很多高校在其校园设计中引入池塘、喷泉和小溪,这些水体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提供了声音和视觉上的放松效果。

最后是户外教学和休息空间。通过创设户外教室和休息区,学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社交,这种设置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功能,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交互动。自然光和新鲜空气的引入被证明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并减少疾病。

5.2.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建设设计中的实际效果

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的高校建设应用,产生了多方面的实际效果,显著地改善了校园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首先,这种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校园内更加自在和愉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动机。通过合理设置的绿化植被、自然光线和良好的通风设计,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和疲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其次,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的高校建设应用,创造了更具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氛围。通过打造富有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景观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例如,艺术装置、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的引入,为校园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对艺术和创意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此外,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的高校建设应用,也加强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创造有利于师生互动和社交交流的场所,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校园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例如,设计具有人文历史特色的校园景观和建筑,能够激发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校园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最后,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的高校建设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创造适宜的运动和休闲场所,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团队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静心空间等,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的高校建设应用产生了多重实际效果,从改善学习环境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都对高校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提升了校园的整体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结语

在新世纪,我国的景观设计必须突破简单模仿的限制,转而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为人设计”的理念。这要求设计师更多地关注和满足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深化对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研究。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微缩社会,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场所,其景观设计也承载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校园不只是塑造形象的地方,更是文化的象征,赋予师生强烈的归属感。师生的心理和行为需求直接影响校园景观的设计,而校园环境也持续地塑造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从而激发出如良好学习习惯和积极的体育活动参与等行为。环境心理学研究揭示,一个优美的环境能够对人的身心产生塑造作用,久而久之,这种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知觉。创建一个支持性、包容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支持性环境能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施,促进学生的学术成就和个人成长。这种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提供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被赋能和支持。其次,包容性环境确保所有学生无论性别、种族、文化背景或身体能力都能平等参与学习和社区活动。这种环境通过消除障碍、鼓励多样性和推广平等机会的原则,强化了每位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这对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和社会身份认同至关重要。启发性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探索新知和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创造富有挑战性和鼓励创新的环境,学生能够在探索未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我驱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需不断整合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关注并满足师生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建设一个符合新时代理念的大学校园。这种设计不仅优化了学习和生活环境,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霍光, 霍维国(1999).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新趋势. 华中建筑, (4), 64-66.
[2] 贾德华, 王万喜(2006).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 144-146.
[3] 王义辉(2010). 国内外校园景观设计的比较与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科技大学.
[4] 吴磊(2019). 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pp. 27-36).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建筑大学.
[5] 徐秋耒(2020). 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7(1), 70-75.
[6] 郑晓茹, 陆卫群(2012). 浅谈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题. 南方论刊, (8), 60-62.
[7] 郑志元(2012). 基于人的行为模式下的城市绿道景观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