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创造”素养的古诗教学策略探索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of Ancient Poetry Based on “Aesthetic Creation” Accomplishment
摘要: 2022版语文新课标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推荐了135篇古诗文,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0篇。同时,新课标对古诗教学提出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深厚的情感美,独特的意境美,入胜的画面美,和谐的音韵美等魅力,穿越千年,至今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古诗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古诗之美是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基于古诗教学审美体验的基础上,简要阐述笔者关于古诗教学策略方面的几点思考。
Abstract: The 2022 version of the new Chinese curriculum recommended 135 ancient poems and texts for student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cluding 75 for grades 1~6 and 60 for grades 7~9.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Recite ancient poetry, and consciously improve their appreciation and aesthetic taste in the accumulation, perception and application.” Ancient poetry i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its profound emotional beauty, unique 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 fascinating picture beauty, harmonious phonology beauty charm,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it still arouses the resonance of readers. A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ow to let students perceive the beauty of ancient poetr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a problem worthy of deep thought and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author’s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ancient poetry.
文章引用:解晓艳, 苏静. 基于“审美创造”素养的古诗教学策略探索[J]. 教育进展, 2024, 14(7): 230-23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150

1. 审美素养与古诗教学的关系阐述

“审美素养是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积淀内化的审美素质涵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表述为“审美创造”。它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而古诗作为文学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要素,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志和审美品质,涵养审美观的重要媒介(如图1)。

Figur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accomplishment and learning of ancient poetry

1. 审美素养与古诗学习的关系

学生通过初步感知古诗,获得一定的审美经验,而审美经验又会反促学生对古诗的深度理解并促成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的发展,在这样的多轮交互与良性循环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阶发展。

2. 指向审美素养培养的古诗教学

基于当前审美素养缺位的古诗教学现状,本文将从古诗的情感美、意境美与音画美三维度分析教学策略,推进古诗审美教学的多元发展。

2.1. 知人论世,链接情感美

知人论世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学生品味诗人文字中蕴含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古诗词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人生境遇下完成的,涵盖了诗人彼时的思绪与情感。只有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与人生遭际,学生才懂得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它背后的意蕴是什么。正如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学生学了作者的诗句,却不了解作者的为人,诗背得都很好,却跟作者都不是朋友,又怎么去亲近他,怎么去亲近他的作品,怎么去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美呢?

因而,在古诗词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当下不少学生对学过的古诗“知其诗意而不知其诗情”的浅层学习现象,笔者主张,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不妨将诗人的人生境遇加以绘色地组织,以“故事”方式讲给学生听,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关注点,助力学生知人论世,深刻地品味其中的情思之美。同时,在讲解过程中伴随着与学生的互动问答,和学生共同梳理古诗的时代背景、相关事件和关键人物等一些主要的脉络,学生们会在无意识的“听故事”中高效习得相关知识点,并初步感知诗句中作者的人生际遇、情感体验、人格魅力与人生智慧。借助一堂堂课的前后串联讲解问答,学生们逐渐捋顺各个人物、事件之间的情感逻辑,在不断的成长积累中,他们或倾佩作者的独特秉性,或赞叹诗中深厚的情感,或以其中的含义隽永的典故为共鸣点,真正读懂了诗情,真正感受到那份情谊之美,从而与作者灵魂共舞,情意相通!这些美好的情感也将化作汩汩泉水,在不朽的时光长河中不断滋养他们的生命。

恰如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析诗后背景,讲述柳宗元与刘禹锡“二十年来万事同”的深厚情谊与“以柳易播”的动人故事,相信学生会识得柳宗元的立体形象,读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饱含的心志美。倘若教师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这些“编外”内容进行前后链接、延伸,当学生们在中学时读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时,学生也许会回想起曾经学过的《江雪》中渔翁的孤独、坚毅的心境,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情感链接,更深刻地领悟柳宗元在文中表达的孤独情思之美。

再比如以作者——陶潜链接的诗文情感共鸣。提到陶渊明,或许很多同学能背出他的诗文名篇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但这些描述下的陶渊明似乎很高冷,离学生们的生活有些远,在教学中就难以让学生走近作者,与其交友。因此在教学陶渊明的相关诗句时,教师不妨多元拓展,还原历史时空下陶渊明的真实形象,领略其为人魅力。《陶渊明传》曾记载“他在做彭泽县令期间念及妻弱子幼,给家里介绍一个劳力时曾嘱托家里人:‘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陶家里来了一个劳工,陶渊明没有急于嘱咐家人可以把什么活儿交给劳工做,却跟家里人说,他也曾是父母的心头肉啊,要好好待人家。这无疑会开阔学生的眼界,原来隐逸山水、看起来高冷的陶渊明私下是一个如此善良、温暖、友爱之人,离学生与现今生活中的普通人并不遥远,学生在情感上自然会产生亲近之感,从而在对“好友”深度了解的基础上,走进他笔下诗文的情思与境界。

2.2. 入境会意,品悟意境美

意象解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即作者融入情感的外物,而将诗句中的多个意象组合成的画面——即意境,亦蕴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入境会意中的“入境”,即在教学古诗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情感激发等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赏析古诗的诗情画意[1]

我们以部编版小学古诗《江雪》和与之有相同意象(渔翁)的《渔舟子》对比,借助品味渔翁的不同心境,引领学生品读两种人生态度。“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图中的渔翁于冰天雪地中坚守在江边垂钓,体现着一种在绝境中坚持自我、独立人格的精神,颇具儒家“仁者”处江湖之远仍心系家国的责任与担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细雨图中的渔翁身着青绿蓑衣仿佛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惬意地垂钓,他不在乎有没有鱼儿上钩,只在乎“万物与我为一”的感受体验,合乎道家自然无为的心性。再到柳宗元的另一首《渔翁》“欸乃一声山水绿”,渔夫摇橹,山水澄明。诗人的笔墨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江雪》中的黑白色,到《渔翁》中的青绿,诗人的心境由独钓江雪的坚毅孤独转变为对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同样的意象,不同的韵味,这是教师教学要重点突出的节点,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愿做哪一类渔翁,引导学生品读、比较不同诗中意境之美,将诗人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领略到精悍的诗词所隐含的意蕴与魅力。

入境会意中的“会意”,即在学生初步感知意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内涵的进一步联想,从而获得与作家和作品“心有戚戚焉”的共鸣。语文教育家温儒敏先生认为,这种“会意”有时可能是模糊的、直觉的、印象式的,不是能说得很明白的,但作为诗歌欣赏,又是很重要的[2]

以《春晓》这首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境,使内容贴近学生的感知。不妨引领学生自然想象在春天里恰逢下了大雨的某个夜晚,诗人睡了美美的一觉,清晨不知天色何时亮起,在鸟儿的啼叫声中慵懒地醒来,一切那么美好,睡眼惺忪的他回想昨夜的风雨,感慨不知吹落多少花儿。也许学生轻松地就会意了诗人的情感。若学生联想到自己在某个细雨蒙蒙的周末,没有课业的烦扰,终于可以惬意地睡个懒觉。惊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句诗早已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闲适安逸之感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传递出来,顿觉与诗人情感共鸣,知音相和。教师若能做到启迪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诗词内容有所会意,就会使古诗教学妙趣横生、卓有成效。

而所谓“诗无达诂”,每个学生对诗句的解读或许未必符合作者原义,或由于经历、情感不同而不同,而出现个性化的意境解读。因此教师不要以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回答,鼓励学生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联系自身,形成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标准答案不过是一种解释,拒绝唯标准答案是从,在读诗过程中生发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感受是最为重要的。

又如王崧舟老师《江雪》的教学案例中,他引导学生思考“渔翁真得在钓鱼吗”这一问题时,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起来,从渔翁为什么要在寒冷的天气里垂钓的浅层思考到寻味垂钓背后的文化意蕴,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高阶思维,学生以自身的个性经验为依托,真正进入了渔翁的内心世界。有学生说他钓的是意志,因为在冰天雪地里可以锻炼意志;有学生说,他钓的是孤独,因为每句诗的头一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还有学生说他钓的是春天,因为冬天到了,春天就不远了。看到这堂课的教学,相信不少老师会被学生们的回答所震撼,学生们的解读视角独特而富有新意,甚至是“师者所不能及”。这极大地启迪了老师们在引领、点拨的基础上,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尽情地解读心中的“渔翁”,品赏诗词意境之美。

2.3. 以美启思,领略音画美

如前文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审美创造”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古诗等文学作品,深入感受和理解其中的审美要素,如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画面美等。但对于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而言,让学生们感悟到诗文的意境美与情感美相对有难度,然而低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在古诗教学中,可以以美启思,即以美的感受为引子,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领悟古诗的内涵。

一方面,借助诗文的画面美来积累审美体验是很好的选择。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色彩明艳的诗句尤其适合画面美的感知与品悟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视频——两只黄鹂鸟驻足在翠柳枝上欢快鸣叫,白鹭在蓝天中自由飞翔,更加直观地感知黄翎、翠柳,白羽,蓝天搭配在一起的清新、亮丽之美,让学生亲身地感知到这幅明丽清朗的春日画卷。从而在感受、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生发对美的感悟体验,与诗句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情思所共情。此外,要外显学生对画面美的表达可以借助诗文配画这一形式。教师不妨引领学生在观察自然景物之美的同时,鼓励学生在心底保留对自然的那一份柔情。再度回归课堂时,鼓励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分享在接触自然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分享内容,不可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对其审美品格的潜在推动力。教师要赞许绘画春日嫩芽破土而出的孩子,因为他曾久久注目那颗嫩芽,感悟生命向上的力量,深切地感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意描绘;教师也要欣赏描绘秋日落叶的孩子,因为他曾细细观察叶脉的纹路,抚摸过叶子走过的生命历程,真切地感悟“萧萧梧叶送寒声”的浪漫氛围。

另一方面,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除了画面美感知教学外,音韵美的赏析培养也不可忽视。古诗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平仄、韵律节奏上。平仄的交错使用,使得诗句在诵读时如同音乐般抑扬顿挫,既有节奏之美,又富有和谐之感。而韵律的运用,则让诗歌在声音上更加悦耳动听,令人回味无穷。正如《毛诗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入短韵长”等朗诵规则,用声音传递诗句的抑、扬、顿、挫,引领学生在动情诵读体会诗词的婉转悠长之美。

在韵律平仄方面,现代汉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叫作“入派四声”。其中阴平、阳平可以归为平声,上声、去声字可以归为仄声。古代汉语的入声(以p/t/k收尾的字)则归为仄声。我们以《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例,可以发现鸠(iu)洲(ou)逑(iu)的韵脚一致(iu是iou的简写)且都为平声字,需要重读且声音延缓拉长,而“淑”为仄声字,需要读得短促一些,声音往下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集体诵读,男生诵读,女生诵读,师生共读,在一遍一遍地诵读中,把韵脚中独特的“韵”给读出来,帮助学生对“韵”的感觉有所提升。

同样在韵律节奏方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文,再渗透节奏韵律,比较不同的停顿节奏之间音韵美感。在部编版低段教材中古诗,古诗的节奏韵律都比较明显,五言律一般分为二二一律、二一二律,七言有二二三节奏,也有二二一二节奏。要掌握好节奏,老师也要引导学生把古诗的韵脚大声地念出来并且适当延长音[3]。如五言诗《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种节奏的划分是“二二一”律;七言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种节奏的划分是“二二三”律。通过节奏分明的停顿,降低了第一学段学生朗读的难度,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感受古诗的抑扬起伏,并在模仿、读通诗句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传递诗歌的韵律和谐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美的意识与能力。

3. 结语

以上内容基于课堂教学观悟,并结合2022版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这一要素的启迪,笔者尝试分析古诗审美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希望能为中小学的古诗审美教学增添活力。但由于笔者缺乏实践经验且研究能力有限,部分表述较为抽象,选取的诗文内容具有主观性;同时鉴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教学实施的生成性,本研究分析对一线教师而言较难形成普遍意义上的指导。但对未来的古诗审美教学作出如下展望: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认知古诗词之美的意蕴的基础上,善于选用适宜的策略实施审美教学,实现古诗词的美育价值。勇于打破“樊笼”[4],将情、境、音、画、文结合,引导学生步步进阶,实现对古诗之美的感受、品味与融通。具体言之,即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善于描绘诗词背景,知人论情;引领学生想象情境,入境会意;借助诵读,以声传韵;运用画面,以画映美。如此,学生方能逐步领略诗词之美,感受其真挚的情感、高远的意境、悠扬的音韵与生动的画面,在诗词的美学陶冶下,学生的审美情志与审美能力得以深度涵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美虹.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古诗审美教育[J]. 新课程, 2020(34): 230.
[2] 温儒敏. 小学语文中的“诗教” [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39(6): 4-10.
[3] 林桂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审美教学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 8(15): 119-121.
[4] 林富满. 音画文情意——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五美”元素的渗透[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2(13):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