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语言的使用样态、传承困境及发展路向——以湖北恩施小茅坡营村苗语使用为个案
The Use of Ethnic Languages, the Inherited Dilemma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thnic Langua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Language Use of Miao Villages in Xiaomaopoying Village, Enshi, Hubei Province
DOI: 10.12677/ml.2024.127520, PDF, HTML, XML, 下载: 11  浏览: 3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玉平: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民族语言使用苗语传承困境发展路向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Use of National Languages Hmong Inherited Dilemma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摘要: 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民族语言也能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本研究以湖北恩施小茅坡营村的苗语使用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揭示了小茅坡营村苗语在家庭、教育、社会活动等领域的使用现状,指出苗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标识,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文化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苗语面临的传承困境,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在于挖掘和利用好民族语言的价值,在节约交易成本与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之间寻求平衡。希望通过有效策略的实施,可以促进小茅坡营村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ethnic languages can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resource to promot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use of Miao language in Xiaomaopoyi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Miao language in the field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activities through fieldwork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ointed out that Miao language,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symbol,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enhancing national pride and promoting cultural diversity.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herited dilemma of Miao language, and proposes that one of the keys to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ethnic areas is to excavate and make good use of ethnic languages, and seek a balance between saving 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ethnic language and ethnic culture.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strategi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Xiaomaopoying Village and even the wider region can be promoted, and a solid cultural support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文章引用:张玉平.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语言的使用样态、传承困境及发展路向——以湖北恩施小茅坡营村苗语使用为个案[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7): 31-3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7520

1. 引言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在脱贫攻坚阶段,“语言扶贫”等政策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出语言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语言资源具有信息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政治价值[2]。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多种价值决定了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同样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语言助力乡村振兴存在文化、社会、制度和经济等四重内在逻辑[3]。在乡村振兴阶段,语言可以作为知识载体、信息载体、文化载体实现助力[4]

自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推普扶贫”、“语言扶贫”等政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探讨。但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民族地区脱贫和振兴的作用上,较少有关于少数民族语言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及其作用的研究成果。然而,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资源,且每个地区因政治、经济、地理等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具有特殊性。因此,各个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深入挖掘和利用好民族语言的价值,对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截至2020年,随着湖北省全省58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恩施州也实现全面脱贫摘帽。当前,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该地区的工作主线。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考察数据,发现小茅坡营村存在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11年全村贫困户高达76户,贫困人口289人[5],在全国脱贫攻坚战略的引领下,全村已经全部脱贫摘帽。在语言文化资源方面,据资料记载,1996年,全村60%的村民会讲苗语,其中一组和二组男女老少都会讲苗语,第三组40岁以上的人会讲苗语,其他两组只有个别人会简单的苗语词汇[6]。根据2003年的调查,全村能用苗语交流的有300余人[7]。2012年的调查显示,一二组有近200名村民男女老少都会说苗语[8]。2020年的调查显示,全村基本掌握苗语的有90余人[9]。总体而言,以苗语作为工具用于交流的人数与日俱减。然而,苗语作为小茅坡营村苗族世代相传的语言,不仅仅承担着族群交际的功能,也承载着当地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在发展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本文结合小茅坡营村语言情况的调查,说明民族语言的活跃使用与传承对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具体的发展路向。

2. 研究概况

2.1. 调查对象

位于恩施州宣恩县高罗乡的小茅坡营村,是湖北省境内唯一一个保留苗族语言风俗习惯的苗族村庄。村内共有5个村民小组,现如今主要有冯、龙、石、杨四大姓氏。冯、龙、石姓苗族是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先后从湘西花垣董马库迁来的[6]。至今已经两百多年的历史。据当地政府干部及村民介绍,杨姓原本不是苗族,由于长期接触与通婚,生活习惯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在归并民族成分时将小茅坡营村居住集中的杨姓村民也都列为了苗族,并世代相传。通过可获得的书面资料及口头资料,暂无杨姓苗族使用过苗语的记录,所以本次调查未将杨姓苗族纳入考察范围。

2.2. 调查方法

2023年9月~10月,笔者在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高罗镇的小茅坡营村开展实地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以入户访谈为主,共选取了三十个家庭作为户访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及深度访谈,了解当地苗族的苗语使用现状及语言态度。

2.3. 族际通婚情况

在正式调查前,首先对当地通婚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一位68岁的冯氏苗族提及,苗族有不与外族通婚的传统习俗。然而,限于当地苗族仅有四大姓氏,受同姓不婚原则的制约,年轻人在本族中难觅合适结婚对象。其次长期与其他民族共处,交往频繁,加上婚姻中的感情基础的增强,自主选择婚姻的趋势逐渐增多。因此,传统的通婚限制渐趋宽松。调查显示,目前该村落中的婚姻已不再受到传统习俗制约,族际通婚现象普遍存在。

3. 小茅坡营村苗语使用和语言态度样态

3.1. 语言整体使用情况

根据小茅坡营村支书冯大华介绍,该村分为五个村民小组,现今仅有两个小组的居民仍能使用苗语,这两个小组中仅约一半的人口保留了苗语能力,总人数不足百人。苗语使用者主要是年长群体,中年和青年群体中使用苗语者寥寥无几,儿童更是少见。

苗语教师冯大文指出,过去小茅坡营村的苗族居住较为集中,大部分人能够运用苗语进行日常交流。随着部分村民迁至山下居住,苗族居住得越来越分散,远离村落中心,苗语使用者也越来越少。

3.2.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在苗语习得方面,研究表明,最先学会苗语的多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大多数人最先学会的是当地的汉语方言。其次,对被调查者现在能够运用的语言进行了调查,其中会说苗语的多是50岁及以上的中年人,且人数不多,受到外出务工及网络、电视的影响,除了少部分老人表示自己不会说普通话外,大多数人都会说普通话,所有人都熟练掌握了当地方言,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只会说苗语的单语者,但有少数人仅会说当地方言。

3.3. 语言学习途径

在小茅坡营苗族社区的访谈中,反映出家庭教育对苗语传承的重要性。调查发现,小茅坡营苗族主要通过家庭内部及社会交往来习得苗语,少数对苗语有兴趣的苗族则通过自学。根据文献记载和访谈核实,小茅坡营苗族曾有一项祖传规定,即苗族子孙必须会说苗语,不讲苗话,不是“苗子”。这一祖训让老一辈苗族特别注重后代苗语的教育和培养。在谈及学习苗语的途径时,56岁的龙姓苗族回忆道:“我们小时候是被逼着讲苗话的,日常交流不讲苗话,长辈们都不回答。”60岁的冯姓苗族在谈及小时候学习苗语时回忆道:“以前家里的长辈认为连家养的猪、牛、猫、狗都是能听懂苗话的,我父亲非常重视讲苗话,不讲苗话就要挨打。”

3.4. 语言行为

语言行为是个人在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它体现出个人在不同场合中的语言选择。本次调查分家庭语言使用和社区语言使用两个场合对当地村民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表明,在家庭中,会说苗语的人都会跟长辈说苗语,但不少的被调查者都会跟同辈和晚辈说当地的方言。据一位68岁的冯姓苗族解释:“儿子和女儿可以听懂一小部分苗语,但是都不会说,孙子18岁了,完全听不懂苗语,也不会说苗语了,所以跟他们基本都只能讲当地方言。”

在社区交流中,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除了在与本民族邻居或熟人交流时选择苗语外,其他场合都无一例外地选择当地方言。小茅坡营村地处被当地汉语方言包围的“苗语孤岛”,村民赶集、办事需前往距离15公里的高罗镇。一位56岁的龙姓苗族表示:“去政府办事、去街上买菜肯定要讲方言,讲苗话别人也听不懂的,而且村里面的苗族也有很多人不会讲苗话了,我和能讲苗话的人交流就讲苗话,和不会讲苗话的人,那就只能讲方言了。”

3.5. 语言态度

3.5.1. 语言重要度

研究发现,大多数苗族认为苗语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而方言在家庭和社区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几位苗族老者表示:“讲苗话听起来亲切,是我们苗族自己的语言,但是别人听不懂苗话,所以我们都要会讲方言。”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普通话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出去打工时,在外边问路、买菜,不管干什么都要说普通话,不懂普通话就没办法交流。”

3.5.2. 行为倾向

多数被调查者希望后代能够学会苗语,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情况常常偏离期望。一位苗族谈及儿童学语言时说道:“以前村里有一个孩子,家长只教他讲苗话,到五六岁要上学的时候,在学校听不懂老师和同学说话,最后大家都不敢让孩子只讲苗话了”。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理解孩子在家不说苗语的情况,也有人部分苗族长辈被迫接受了这一事实。在访谈时,一位苗族老者说道:“当然希望后代能学会讲苗话,但是孙子都是儿子儿媳带去城里读书了,他们讲不讲苗话我们也管不着,人老了,说话不中用了,也没有办法。”

3.5.3. 家庭语言态度案例调查

本次调查中,经过当地人的介绍和引荐,调查到小茅坡营村中苗语保存得最好的一个家庭。小茅坡营村冯姓村民X,男,苗族,现年60岁,农民。X在婚后三年教会了其侗族妻子使用苗语,并教会儿子女儿熟练掌握苗语,至今苗语仍是他们日常交流用语。据介绍,X的父辈非常注重苗语的传承,上辈严格恪守不与外族通婚的传统,对子女的苗语教育也非常注重。X的妻子补充道,她们当年有三位外族女子嫁入苗族家庭,但只有她学会了说苗语,其他两位仍然使用自己的方言。她表示:“很久以前,苗族长辈会对不会说苗语的儿媳不满,但现在老人们已经更加开明,不再像以前那样固执。”

4. 语言经济学理论下小茅坡营村苗语传承困境

发展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必须充分利用当地与众不同的语言文化资源,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在于挖掘和利用好民族语言的潜力。苗语是小茅坡营村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当前小茅坡营村的苗语传承情况不容乐观。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剖析语言功能,所有的语言都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信息载体和传播功能,二是文化符号功能[10]。在小茅坡营村,随着经济、社会和语言自身的发展,苗语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代际传承危机。其次,苗语作为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功能的范围在不断缩小,作用也在不断弱化,主要起着从语言上表征苗族文化特色的作用,有成为单纯文化符号的趋势,这是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其本质是交易成本的节约。然而,从人的主观需求而言,保护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族群追求民族独特性和民族归属感的具体要求,也是传承本国丰富多彩文化的国家战略要求。

基于小茅坡营村的调查,结合语言经济理论,笔者认为,该地区苗语传承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

4.1. 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成本偏高,学校教育中苗语教育处境堪忧

语言推广和发展中备受关注的就是成本和收益[11]。对小茅坡营苗族来说,学校教育被视为通向城市社会、获得稳定工作的有效途径[12]。于1952年创建小茅坡营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小学,2015年,随着小茅坡营小学唯一的老师冯万清退休,小茅坡营小学也不复存在,村里的孩子被迫转至山下就读。2017年起,高罗镇中心小学成立苗语社团,苗语课程作为兴趣班由学生及家长自主选择,冯大文老师负责教授苗语,每周上两节课。为激发学生学习苗语的积极性,将汉语诗歌、歌曲等翻译成苗语,组织学生朗诵和演唱,并积极参与演出和比赛。然而,当前苗语课堂有较多的时间用于教授和练习歌曲,苗语教学时间相对减少,这就与苗语传承教育的初衷相悖。对苗族家长及学生而言,在学校学习苗语的时间成本偏高,对政府及学校而言,需要投入资金聘请专业苗语教师、编制苗语教材。但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苗语教学的实际收益极其有限,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经济行为,不符合语言经济学的价值和效用均衡原则。

4.2. 家庭语言规划的实施存在障碍,语言人力资本投资意识不足

博纳德·斯波斯基将家庭语言规划划分为家庭语言管理、家庭语言意识形态和家庭语言实践[13]。家庭语言规划能够为家庭成员的语言观念、语言选择、语言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据调查,尽管在小茅坡营村有“不讲苗话,不是苗子”的祖训,但实际上,苗族长辈难以贯彻其传承苗语的期望。首先,普遍的族际通婚使得苗族家庭内部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小茅坡营村,丈夫出门打工,妻子留守责任田和照顾孩子的家庭分工模式是当地一部分人的共同选择[14],这种家庭分工模式使得孩子从出生到上学阶段主要与不会苗语的外族母亲接触,导致苗语的自然习得受到严重影响。其次,家庭权威结构发生了变化,苗族长者话语权减弱。传统的苗族家庭中,长者对家庭中的决策有着重要的、甚至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力。然而,现代教育的普及使得年轻一代拥有了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老人们逐渐将决策权交由年轻一代,长辈们逐渐无法左右其孙辈是否学习苗语。其中一个老者表示:“我们当然希望能将苗语传承下去,但年纪大了,说话不中用了,孩子们多在外面上学,他们学不学苗语我们管不着了。”

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技能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语言资本投资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15]。民族语言是一种稀缺的语言资源,作为一种投资,学习和掌握民族语言既能带来短期利益,也能带来长期利益。但在小茅坡营村,当地苗族对语言人力资本投资意识不足。分析其缘由,首先在于学习苗语的直接收益并不显著。在当前看来,学习苗语并不会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反而是普通话能力强的人更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人们常常选择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普通话。其次,苗语的使用范围不断缩小,对苗语的使用需求降低。村内大部分苗族已经全部转用汉语,在村内日常交流和工作中,苗语的信息传递功能不断减弱。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和使用苗语成为了一种高成本而低收益的经济行为。

4.3. 村民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民族语言文化的价值转化不充分

语言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的特殊社会资源。对语言资源应当积极保护,科学建设,合理开发,有效利用[16]。由于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当地村民的外部交流和互动能力相对较弱,对民族语言资源和特色文化的价值认知不足。认知不足使许多人虽然希望传承苗语,却未采取实际行动。在被问及是否希望孩子学习苗语时,一位苗族表示:“虽然希望能把苗话传承下去,但是现在学校又不考,学了也没有用,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学好其他课程,要是苗语可以加分或者算一门考试,那估计就要重视起来了。”在当地村民的认知里,苗语除了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之外,没有其他的价值,所以在行为上并不重视苗语的传承和保护。当地苗族未认识到他们习以为常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更谈不上将其上升到产业发展的高度上,这使得民族文化向文化产业的转化受到了限制。

小茅坡营苗语作为当地苗族的交际工具,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当前其传承状况堪忧,会说苗语的人数逐渐减少,大多数青年人已经失去了对苗语的理解能力。青少年的语言使用趋势往往反映了该民族、该地区语言演变的方向。若不予以重视,可能导致代际传承的中断,苗语面临失传的威胁,进而影响文化振兴的根基。因此,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有效开发利用民族地区语言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5.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语言的价值体现及发展路向

把语言看成一种资源,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语言经济学看来,价值的产生必须从与其他事物产生相互关系中获得,所以语言资源的开发必须要促进语言的使用,价值预示着它的可利用性[17]。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价值体现在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文化层面,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在乡村振兴中,要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要留住乡音、记住乡愁,都离不开少数民族语言的助力。在经济层面,民族语言与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特色建筑一起构成的地方民族特色,是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一张响亮名片。在社会发展层面,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最重要工具。少数民族语言是族群内部交流沟通最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凝聚民族力量,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少数民族的主人翁意识,在乡村振兴中能够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家乡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借助语言经济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开发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资源,以在节约交易成本与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与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的双赢。基于小茅坡营村苗语传承困境的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三条发展路向,助力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5.1. 以产业振兴为导向,开发民族语言的经济价值

语言具有经济价值。当今时代,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具有价值、成本、收益和效用的社会和自然资源[18]。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资源,而且还是经济资源,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要努力发展语言产业和语言职业,赚取语言红利[19]。根据当前小茅坡营村的发展状况观察,尽管该地已经开始推进苗族文化之乡的旅游推广计划,但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内涵转化尚未得到充分实现。因此,本文建议针对该地区的具体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发展。

5.1.1. 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旅游和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小茅坡营苗语没有可以书面记载的文字,这使得发展语言文化产业存在一定挑战。可以通过将当地苗族的历史、民间传说、歌曲、舞蹈等语言产品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动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定期举办民族传统表演活动、销售民族文化相关的创意产品等方式,将村寨中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村寨带来持久振兴的经济基础。

据资料记载,2010年,当地村民曾自发请愿组建了苗歌苗舞表演队,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扩大队伍。随着宣恩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小茅坡营作为县内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村寨,可以借助宣恩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将苗族文化表演引入更广阔的观众视野,推动村寨民族特色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业的繁荣。

5.1.2. 实施国家通用语教育与利用新媒体传承民族文化的双轨策略

在进一步加强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教育的基础上,帮助村民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将本民族的语言、风俗文化推向公众视野,创建长期、有效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机制。本次调查显示,虽然受到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影响,当地村民能听懂普通话,但其普通话能力远低于当地方言语言能力,国家通用语能力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国家通用语能力的教育能帮助村民更好地传播和发扬本民族文化。

5.2. 以人才振兴为导向,激活民族语言的社会价值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小茅坡营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苗语的社会交往价值常常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这对苗语的传承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培养具备双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保留苗语交流的习惯成为该地区传承苗语的当务之急。对于少数民族而言,熟练使用本民族语言有助于增强其民族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青年留在当地,积极参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首先,应增强家庭语言规划和语言资本投资意识。鼓励家长将苗语作为家庭语言进行传承,让后代通过家庭教育自然习得苗语。当地文化部门及相关机构可根据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家庭语言教育理念,进行家庭语言指导,让当地苗族正确认识不同语言的价值和功能。其次,学校应当集中培养双语型高素质人才,加强乡土文化传承教育,增强年轻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回乡建设的热情。最后,政府应当给予政策上的引领和指导,保障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倾斜和引导,引导企业向乡村地区转移或建立产业,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他们留在家乡。

通过家庭、学校、政府的三级联动,共同培养有民族情怀、了解民族文化和社会主流经济发展的人才,激活民族语言的社会价值。

5.3. 以文化振兴为导向,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先振兴乡村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振兴乡村文化中起着塑形和铸魂的作用[20]。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振兴,不仅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要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字。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少数民族群体的语言能力。其次,需要深入挖掘民族语言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价值认识,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并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价值转化的途径。小茅坡营村的村支书冯大华表达了自己对苗族文化逐渐消失、苗语面临失传局面的担忧,并希望通过开办苗语夜校、穿戴苗族服饰、讲述苗族故事等措施来传承苗族语言及文化,但由于时间、精力和资金等条件的制约,这一愿景尚未实现。

6. 结语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一项的国家战略。本研究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湖北恩施小茅坡营村的苗语使用为例,深入探讨了民族语言保护、传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运用语言经济学成本与收益理论,分析了小茅坡营村苗语的传承困境,并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在于挖掘和利用好民族语言的价值,提出了三条发展路向:以产业振兴为导向,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发挥民族语言的经济价值;以人才振兴为导向,注重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留住乡音,重新激活苗语的社会价值;以文化振兴为导向,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通过有效策略的实施,可以促进小茅坡营村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基金项目

西南民族大学202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恩施多语互动下的苗语使用现状调查”资助(2023SYJSCX95)。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 范俊军, 肖自辉. 语言资源论纲[J]. 南京社会科学, 2008(4): 128-132.
[3] 黄龙光, 杨晖. 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 语言战略研究, 2023, 8(5): 21-31.
[4] 银晴, 田静, 苏新春. 语言何以助力乡村振兴[J]. 语言战略研究, 2022, 7(1): 25-35.
[5] 何伟军. 小茅坡营村调查(苗族)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5.
[6] 龙子建, 等. 湖北苗族[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9.
[7] 杨再彪, 毕晓玲, 吴雪梅, 等. 小茅坡营苗语音系与董马库、吉卫苗语的比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 5-10.
[8] 袁鑫, 何伟军, 李家新. 小茅坡营村苗语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2(5): 97-101.
[9] 吴秀菊. 湖北小茅坡营苗语孤岛调查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 2020, 22(5):85-94.
[10] 黄少安, 张卫国, 苏剑. 语言经济学导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11] 周芬芬, 张瑶娟. 从微语言发展看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开发——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 38(11): 226-229.
[12] 陈沛照. 变迁与调适: 苗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小茅坡营村的个案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68-73
[13] 博纳德·斯波斯基. 语言管理[M]. 张治国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14] 刘伦文. 从农民外出打工看苗族家庭生活变迁[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3): 25-28.
[15] 张卫国. 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 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 经济研究, 2008(2): 144-154.
[16] 陈章太. 论语言资源[J]. 语言文字应用, 2008(1): 9-14.
[17] 李茹, 何霜.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民族语言保护·开发·利用[J]. 语文建设, 2012(2): 75-76.
[18] 张卫国. 语言经济与语言经济学: 差异与互补[J]. 学术月刊, 2015, 47(3): 92-99.
[19] 李宇明. 语言也是“硬实力”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5): 68-72.
[20] 张卫国, 孙凤, 达瓦卓玛, 等. “语言与乡村振兴”多人谈[J]. 语言战略研究, 2022, 7(1):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