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armers’ Happiness and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DOI: 10.12677/ap.2024.147456, PDF, HTML, XML, 下载: 26  浏览: 70 
作者: 赵雅楠: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农民幸福感现状分析提升策略Farmers’ Happiness Status Quo Analysis Improvement Strategy
摘要: 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看,我国总人口约14亿,城镇常住人口约9亿,农村常住人口约5亿,农民是我国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关乎国民生计,是党和国家切实关心的重大问题,而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做到以人为本,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幸福感却远不及经济的增长速度。国家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是我们追求幸福的手段,并不是目标本身,而幸福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民幸福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民的幸福感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农民幸福感提升策略。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ata released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in 2022, China’s total population is about 1.4 billion, urban permanent population is about 900 million, and rural permanent population is about 500 million. Farme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social population.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concerns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is a major issue of real concern to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while the people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so we should unswerving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and do people-oriented, meet the demand of farmers for a better life, improve farmers’ happiness.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material life of farmer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happiness is far less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economy.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income are our means to pursue happiness, not the goal itself, but happiness is the ultimate goal we pursu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farmers’ happiness,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farmers’ happiness, and formulates the strategy for improving farmers’ happiness.
文章引用:赵雅楠. 农民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7): 80-87.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7456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主义新时代,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20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实现了全面小康。但经济的迅猛发展并没有让国民有同等的幸福感,我们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幸福度却没有显著提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农民幸福感造成了很大影响,进而会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到的问题。

目前,不少领域的学者对幸福感展开研究,不同的理论相互融合发展。但是,农民幸福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是对我国农民的幸福感现状切入,探究我国农民幸福感的提升策略,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幸福感理论。同时,促进农民幸福感提升是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的实践要求,更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农民的幸福问题,关乎我国民生与经济社会稳定,农民幸福感提升,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缓解“三农问题”,形成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因此本文从农民角度出发去探究当下农民的幸福感现状,并找到原因所在提出提升农民幸福感的策略。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学者关于幸福感含义的研究

一种观点认为幸福感是人的一种主观判断。幸福感是一种广泛的现象,包括人们的情感反应,领域满意度以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整体判断(Diener, 1984)。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幸福感是一种现象。有学者认为幸福感,被概念化为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现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Inoguchi, & Shin, 2008)。国外学者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对于我们研究农民幸福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启发我们农民幸福感是农民群体的主观感受,这只能够幸福感表现出一种综合型的特点。

2.1.2. 国外学者关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研究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研究是国外学者们研究幸福感的重点。然而,学者们的观点各有不同,有学者认为幸福感与人的性格、情感体验等心理因素有关,即幸福感与人格有关(Pavot et al., 1997)。有学者认为幸福感与人的健康、教育和经济有关。人的健康和教育是预测幸福感的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人们的健康水平会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受过教育的人的幸福感与未受过教育人的幸福感不同。同时,经济收入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McKenzie & Campbell, 1987)。还有学者认为幸福感与人们的生活有关,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有信息、工作、关系、生活、投资、教育等等现实的因素(Graham & Nikolova, 2013)。也有学者认为幸福感与婚姻有关,研究发现,配偶与幸福感有一定关系,他们运用PWB测验表明,人格心理因素、成长环境、个人健康状况等方面都有联系(Schmutte & Ryff, 1997)。他的研究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与配偶相处、更容易享受生活、更容易得到幸福。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学者关于幸福感含义的研究

学者们对幸福感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国心理学者在《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中指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邢占军,2005)。我国经济学者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居民民生保障、收入增长与幸福感:水平测度及其优化》中指出幸福感是对个人或家庭的总体综合认知的感觉体现(蒲实,袁威,2019)。

2.2.2. 国内学者关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研究

农民是否感到幸福,应与其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关联性(王文龙,2007)。农民的幸福感与其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有很重要的关系。影响人们幸福感获得或期望值实现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主客观条件的状况,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的体能与智能,客观条件包括国家政策所提供的条件与机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民主法治的深入等(贺青梅,李海金,2013)。

根据以上论文的观点可以看出,第一,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是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统一;第二,农民幸福感是由农民的物质基础来决定的,其中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其决定性因素;第三,农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个体认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越高,幸福感也就越强。因此,分析农民幸福感变化离不开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分析。

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农民的概念

“农民”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明确具体的概念界定,基于不同角度,农民有不同定义。从职业角度出发,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从属地角度出发,农民是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从城乡二元制度角度出发,农民则是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

3.1.2. 幸福感相关概念

幸福难以被界定,更难以被衡量。通常幸福的衡量被划分为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两类。客观标准是基于观察到的一定事实,主观标准则是基于人们的主观感受和真实体验(佩德罗·孔塞桑等,2013)。百度百科对幸福感的定义是“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农民幸福感的含义。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农民幸福感是“反映我国农民目前的生活状态和质量的一个指标体系(谢超凡,2019)。”也有研究者认为:“农民幸福感是以农民为研究对象的个体,根据自我感受的标准对自己所过生活的物质经济环境、精神文明环境、生态自然环境、福利保障状况、基层民主完善程度等的整体感受和评价(赵亮,2012)。”

3.2. 幸福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3.2.1. 社会比较理论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在对自身认知缺乏时,会将他人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幸福感高低取决于自己是否比他人优秀。研究指出与更幸福的人比较会降低自己的幸福感,反之则会提升自己的幸福感(Larsen et al., 1985)。有学者将主观幸福感的社会比较理论和期望理论相结合,提出自我比较和自我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王嘉顺,2012)。

3.2.2.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指出幸福感是人类的主观体验,客观环境因素要通过主观中介对个体产生作用。人格特质影响个体的幸福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助力个体幸福水平的提升。研究指出性格外向者对正向情感较为敏感,非神经质且具有稳定个性者对负向情感不敏感,性格外向者和非神经质且有稳定个性者具有较高的幸福感(Diener et al., 1999)。

3.2.3. 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指出目标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目标的实现会提升个体的幸福感。目标让人更好的认识生活的意义,进而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幸福感(Diener et al., 1999)。目标理论包括目标取向和需求取向两部分,目标取向认为期望目标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水平,实现期望越高的目标,个体幸福感水平越高;需求取向则认为只要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幸福感水平就会提升。

3.2.4. 动力平衡理论

动力平衡理论动力平衡理论指出,个体平衡生活事件的能力建立在相对稳定的个人特点之上,不同个体的平衡机制作为各自人格的协调因子对幸福感起作用,不同个体的幸福感水平有不同的基线水平,平衡机制通过调节手段将幸福感水平维持在平衡状态。基于动力平衡理论研究发现,长期工作的人比失业的人幸福感水平更高,这是因为能长期工作的职业安全感会给个体带来幸福感体验(Pavlova & Silbereisen, 2012)。

3.2.5. 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指出,幸福感不是来自活动的结果,而是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活动是获得幸福的桥梁,对幸福的研究须从研究活动入手,一方面要研究不同活动的特性,另一方面要研究不同人格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与个人能力相当的活动会让人幸福。

4. 我国农民幸福感现状分析

4.1. 影响农民幸福感提升的影响因素

4.1.1.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民幸福感提升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滞后,阻碍了农民幸福感提升。对于中国农村,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首要问题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农村自然跳进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也有较大差异,在经济收入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地区,农民幸福感较低。另外在一些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农民的居住条件较差,交通、水利设施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幸福感。

4.1.2.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落后影响农民幸福感提升

社保体系不够完善,社会管理亟待加强,阻碍了农民幸福感的提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框架以初步形成,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全国范围开展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也给老年人养老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还很不均衡,社会治理也存在一定问题,不够完善,影响着农民幸福感的提升。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病致贫依然普遍存在,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仍需向深层次推进。另外,农村安全隐患较多、社会治安案件也时有发生,社会稳定的调控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些都影响着农民幸福感的提升。

惠农政策落实不够,民主权利保障不力,阻碍了农民幸福感的提升。现阶段,农民所享受到的民主权利和在社会中公平竞争的机会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村干部老龄化严重,而大多数青壮年纷纷出门务工,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困难;二是村级组织经费困难,村干部待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不能切实为村民做事,也影响着村民的幸福感;三是由于支农惠农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4.1.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乏力阻碍农民幸福感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乏力,文化生活相对匮乏,阻碍了农民幸福感的提升。当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足,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农民对乡土文化归属感减弱,又难以完全适应现代文化,因此深感痛苦。当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常住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大型集体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不容易开展,另外由于农村政策的改革,公共性质的文化投资减少,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缺失,原因的设施也因管理责任、无维护经费等丧失功能,使得农民的日常文化精神生活匮乏,文化素质下降,很多民间技艺也因无人继承在逐渐失传。

4.2. 农民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4.2.1. 农民的物质幸福感缺乏经济支撑

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涨幅缓慢。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农民的收入也不断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并不是稳步提升,有逐步放缓的趋势,再加上农民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目前收入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另外,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有所较少,但依然差距很大,容易造成农民的不平衡心理,农民幸福感缺乏经济的支撑(邵威佳,2022)。

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质量有待提升。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等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让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不果腹和衣不蔽体的贫苦现象逐步消除,农民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得到满足,农民也可以体验到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和物质满足。但仍有诸多耐用消费品未普及到每一户农民家庭,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总体不足,且质量不高,使农民幸福感缺乏物质保障。

4.2.2. 农民居住幸福感有待提高

农村的基础设施增多但存在着总体供给不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各部门积极推动农村硬化道路建设,同时国家关注农村电网等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力和通讯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新能源。电商配送站等依然普及程度不足。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不深入。当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人们开始愈发重视人居环境的质量。农村很多疾病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受污染的环境里而造成的,农民幸福感与环境也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水工程,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同时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并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但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厕所革命仍需继续推进。

4.2.3. 农民的精神幸福感相对匮乏

农村的文化建设较单调,文化活动较少,无法满足农民需求。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农民群众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渴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迫切,幸福感作为主观层次的体验,文化精神生活对其的影响不容忽视农民群体享受着比以前更多元更丰富的业余生活,但从整体上看,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拥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和体育健身场所的村子占比不高,农村文化建设还处在不完善的阶段,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专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当注重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4.2.4. 农村社会保障难以满足农民需求

农村的社会保障无法满足农民需求,相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较于城镇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于城市职工可以享受医保、失业保险等多方面保障,农民所享受的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还有很大发展,拥有养老机构的乡镇比例也不高,农民养老缺乏保障。

5. 提升农民幸福感的策略

5.1. 发展经济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根本

发展特色经济,打造品牌化产业,结合“互联网+”做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传统的农村经济总是局限于“多了砍少了赶”的循环模式,无法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综合考虑地域差异、风俗民情等多重因素,科学细化地区发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突出重点产业,打造出精品特色的品牌化产业,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可以聚焦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结合各地农民实际打造品牌化的特色农产品,也可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地方特色名片,吸引人才返乡创业,推动落实农民就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增多了,自然就有了幸福的经济保障。

科技兴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阶段,可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以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王倩,胡军华,2021),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另外,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幸福的创造者和享有者,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发挥农民群众自身的能动性。因此需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的实用人才。“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发展,使农民拥有了吃饭的技能才能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始于农村,但在市场化进程中,农村被甩在了城市的后面,土地交易市场、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各种产权交易层出不穷,极大地推动了生产要素的流通。然而在农村,依然只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这一初级市场形态,因此要想实现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首先就需要关注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组织,推动农村产权交易的进一步发展(熊彩云等,2014)。

5.2. 强农惠农,通过政策倾斜提升农民幸福感

加大农村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完善,农民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基础问题上缺乏保障,直接影响着农民幸福感的提升。国家应当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设法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农民生活保障资金,进行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储备,保障农民幸福感的提升。

教育上,国家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医疗上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就业问题上,对农民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促进其稳岗就业,鼓励支持在农村地区创业办厂,切实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农村养老问题上,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资金和设施投入,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收入,鼓励农村养老机构的循序发展,推进社区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解决农村地区的养老难题。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格局,提升农民社会地位。农民的处于弱势地位成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即为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结构是根据户籍、身份等方面将农民和城市居民进行人为划分,户籍制度的存在,让农民和城市居民在身份上产生了差异,致使在收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农民均处于劣势地位,农民缺乏社会尊严保障,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幸福感水平。

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为农民创造平等竞争的公平环境,如增加农民人大代表的比例,保证农民群体的政治参与权利,保障农民工群体利益。此外,要想从根本上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让国民群体实现一体化,真正意义上改善农民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国民群体也应深刻意识到农民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为农民群体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农民的参政议政渠道较为狭窄,其利益诉求表达不畅,压抑了农民的幸福感。为此,可通过制度创新,确认一定数量的农民人大代表或农民政协委员,让农民代表走进“两会”,加强国家政治机构中农民的话语权。同时,应努力建立和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广大农民群体是农业和农村的根基,要解决农民问题,关键在于农民自身,要让农民对自身的权益有所认识,能够凝聚起来,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努力,不断提升农民的参政热情、水平和生活幸福感。

5.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提高农民幸福感

尊重农民追求自由与民主同时加强其道德文化建设。农民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其幸福感程度休戚相关,而婚姻关系在家庭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相关文化部门应加强婚姻道德的宣传教育,使农民认识到社会、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舆论压力的量,来引导两性道德走向一条积极阳光的道路。

关注农民心理健康,注重改善其精神文化生活。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农民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关注到农民的心理健康,国家和政府应当给予农民更多心理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引导农民科学舒缓压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农民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才能拥有幸福人生。

国家和政府应继续健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以提升农民道德文化素养,积极维护和巩固传统文化地位,保护、弘扬和发展现有农村传统文化,增强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建设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完善农村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好的社会氛围助力农民幸福感的提升。

5.4. 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幸福感

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建设宜居生态。人居环境关系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的治理要遵循绿色、可持续的理念,,各级政府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对农村地区进行环境治理,重视村庄的绿化问题,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着重治理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解决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将厕所革命、房屋改造等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的举措进行到底。

根据村庄地域特色,挖掘特色文化,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独具一格的美丽乡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吃、住、游等乡村融合发展、两点突出的特色品牌(祝曰胜,2020)。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民生产生活,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农民的日常生活受制于投资和供给等多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问题和短板,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水利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应在保证饮用水安全的同时,积极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同时,完善农村电网设施建设、道路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此外,政府应积极推动农村能源结构升级,倡导农民使用绿色低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推动着生态宜居新农村的建设,让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进而促进着农民幸福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贺青梅, 李海金(2013). 社会化视角下农民的经济压力与幸福感. 兰州学刊, (7), 159-164.
[2] 蒲实, 袁威(2019).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居民民生保障、收入增长与幸福感: 水平测度及其优化. 农村经济, (11), 60-68.
[3] 邵威佳(2022). 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烟台: 烟台大学.
[4] 王嘉顺(2012).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 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65-72.
[5] 王倩, 胡军华(2021).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幸福感提升路径研究.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3), 86-91.
[6] 王文龙(2007). 再论农民的幸福感问题.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3(1), 116-119.
[7] 谢超凡(2019).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幸福感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
[8] 邢占军(2005). 测量幸福: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 人民出版社.
[9] 熊彩云, 孟荣钊, 史亚峰(2014). 我国农民幸福指数的实证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35(12), 33-40.
[10] 赵亮(2012). 农民幸福感问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
[11] 祝曰胜(2020). 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幸福感——冶源街道乡村振兴发展调研. 广东蚕业, 54(8): 139-140.
[12] 佩德罗∙孔塞桑, 罗米娜∙班德罗, 卢艳华(2013). 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理论动态, (7), 10-23.
[13]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95.3.542
[14]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276-302.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5.2.276
[15] Graham, C., & Nikolova, M. (2013). Does Acces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 People Happier? Insights from Well-Being Survey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44, 126-139.
https://doi.org/10.1016/j.socec.2013.02.025
[16] Inoguchi, T., & Shin, D. C. (2008).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onfucian Asia: From Physical Welfare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92, 183-190.
https://doi.org/10.1007/s11205-008-9352-2
[17] Larsen, R. J., Diener, E., & Emmons, R. A. (1985). An Evalua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Measur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7, 1-17.
https://doi.org/10.1007/bf00354108
[18] McKenzie, B., & Campbell, J. (1987). Rac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America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25, 43-61.
https://doi.org/10.2190/k35g-mawe-mnbr-ah48
[19] Pavlova, M. K., & Silbereisen, R. K. (2012). Age, Cumulative (Dis)advantag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Employed and Unemployed German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7, 93-104.
https://doi.org/10.1037/a0026426
[20] Pavot, W., Fujita, F., & Diener, E. (1997).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Aspect Congruence,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2, 183-191.
[21] Schmutte, P. S., & Ryff, C. D. (1997). Personality and Well-Being: Reexamining Methods and Meaning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549-55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3.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