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DOI: 10.12677/ap.2024.147453, PDF, HTML, XML, 下载: 11  浏览: 38 
作者: 刘月明: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家庭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庭影响Family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Influence
摘要: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鉴于当代大学生正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引导他们以正确的视角审视和应对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家庭教育作为塑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其影响深远而持久。父母的教育策略、家庭的组织结构以及家庭的氛围环境,都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需深入探究家庭教育的多重影响,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widely concerned about, especiall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facing many pressures and challenge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guide them to examine and deal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rom a correct perspectiv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not be ignored that family education, as the core element of shaping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has a far-reaching and lasting impact. The educational strategies of the parent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and the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family all have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we need to deeply explore the multiple influence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more effectively.
文章引用:刘月明.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7): 56-62.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7453

1. 引言

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心理成长的首要场所,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首位引路人。然而,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已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数量攀升、程度加剧的新态势。全国高校中,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其数量持续上升。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困难、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冲突、网络成瘾、自杀倾向等(陈涛,张艳,薛海平,2023)。

2. 关于家庭教育的内涵与地位

2.1. 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监护人为确保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而进行的在道德品质、体格素质、生活技能、文化素养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引导与熏陶。这一教育过程应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共同肩负起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使命,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要尊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个体差异,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尊严,保护其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再者,应依据家庭教育的特性,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确保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相互衔接、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最后,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以满足不同青少年的成长需求。

2.2. 家庭教育的地位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石,对个体后天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塑造具有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力。在家庭教育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和方法,而是强调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表现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家长需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施加积极影响,旨在引导孩子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发展。为了确保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必须树立全面的教育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进而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2.3. 家庭教育对成人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为孩子日后接受成人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可以学习到基本的社交技能、情感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成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家庭教育会去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这有助于孩子在成人阶段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加之成人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自学能力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与他们在家庭教育阶段培养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

同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可以学习到尊重他人、诚信正直、勤奋努力等价值观念,这些品质在成人教育中同样重要。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成人学习者,会相易于在成人教育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而且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有助于他们在成人阶段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公共事务。成人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而家庭教育则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2.4.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深受精神卫生学理念的启迪,尤其强调心理健全的重要性。它深入探讨了心理健康与个体自我认知、情感流露以及人际关系的紧密联系,同时揭示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也聚焦个体在生命各阶段的心理成长,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等不同群体的心理特性。发展心理学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针对各年龄段的个性化指导原则与策略。此外还有认知行为理论着重探讨了认知过程对行为的深远影响,认为情绪与行为问题往往源于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通过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可以有效缓解情绪与行为困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一理论,引导个体辨识并修正不良思维,从而优化心理健康状态。

2.5.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层面上普遍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他们欣然接受新兴事物,并对外部压力展示出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然而,随着从高中步入大学,他们在适应大学环境、处理情感、学业挑战以及构建社会关系等方面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学业压力、就业选择、专业兴趣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源头。

面对这些困扰,多数学生倾向于自我调适,通过运动、游戏、倾诉或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支持来排解心理困扰。同时,我们认识到内在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直接依赖于他们是否拥有足够且有效的支持系统。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尚待加强,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

从本质上来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较差的心理素质与现实问题发生碰撞,内心产生矛盾和冲突,自身无法消解而产生的。家庭是大学生形成自身人格的基本环境,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李冰寒,张辉,2019)。一个人的性格、三观、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等都与其家庭有着不可避免的关系(刘赪秀,2018)。

3.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常见模式

3.1. 强制式家庭教育

强制式的家庭教育,其核心特点在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过于强调权威和控制,倾向于采取压制、限制甚至是强制性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源于父母强烈的控制欲,对子女的行为要求过于严苛,导致了家庭内部民主氛围的缺失,进而促使子女形成叛逆、消极、内向等不良性格和行为特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在城乡家庭中均有所体现。

在城市家庭中,由于家长通常拥有较高的经济水平,他们更可能对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关注。然而,这种关注有时却伴随着过高的期望和严格的管控,使得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在农村家庭中,由于生活压力较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以及教育经验的缺乏等,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期望更高,希望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取得更好的成绩。总而言之,不论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这些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也因此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在这种强制型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进行体罚或暴力教育,将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强加给孩子。这种教育形式容易造成儿童在父母的暴力威胁下产生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龚伯韬,2022)。

3.2. 溺爱型家庭教育

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即家长对子女的过度溺爱,导致其失去自主生活与劳动能力,进而影响其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的家庭教育模式。具体体现在,家长对子女的照顾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让子女在生活中无需面对任何困难,如无需自己洗衣做饭,缺乏基本的家庭劳动体验;在学习上,家长过度保护,不愿让孩子面对学习上的挑战与困难,害怕孩子因努力而劳累,担忧孩子成绩下滑,更害怕孩子因成绩不佳而遭受他人的排斥与嘲笑。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缺乏理性和深思熟虑,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过度溺爱容易使子女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竞争力。尤其进入大学后,他们在集体宿舍生活,会出现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的现象,唯我独尊,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出现问题,慢慢地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李雪晶,张婷,2021)。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溺爱型家庭教育无疑带来了显著的消极影响,需要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深刻反思。

3.3. 放纵型家庭教育

放纵型家庭教育模式指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必要的管教和约束,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等方面不加以引导和指导,甚至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放任态度。在这种模式下,家长缺乏对孩子具体的教育要求和措施,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效果不佳,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对孩子的要求和标准缺乏一致性,这往往会使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迷失方向和目标。放纵型家庭教育与溺爱型家庭也有着一定联系,有部分家长因溺爱而放纵孩子的行为。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除了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专业知识外,更应重视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健康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加以一定的管束。

3.4. 民主型家庭教育

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家庭教育形式,其特点在于父母与子女间平等的关系建立。在这种模式下,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尊重为前提,进行平等沟通、民主讨论,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不仅注重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与理解,更强调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既重视子女的教育,又关注其个性化发展。通过民主型家庭教育,大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品德素养。

4.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1. 管教过于严厉,缺乏有效沟通

在探讨家庭教育的现状时,我们注意到一个普遍现象,即部分父母在管教子女时采取了过于严厉的方式,却忽视了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深入分析这些家长的行为模式,我们发现他们往往对子女设定了过高的期望。一旦子女无法达到这些高标准,父母便容易流露出失望和愤怒的情绪。而子女在面对父母这样的情绪反应时,往往会感到害怕、恐慌和无助,从而滋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会进一步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孩子会因惧怕家长的责备而选择隐瞒或自己另辟蹊径去解决。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妥善解决,孩子可能会对问题变得愈发敏感,甚至产生逃避或抗拒的心理。

4.2.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理念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家庭教育观念呈现出滞后的状态,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理念。许多家长过分强调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而相对忽视了对孩子性格、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的全面培养。此外,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们的关注度普遍不足,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有效疏导,这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盲目拔高孩子期望,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值,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如自卑、沮丧、抑郁等。过度焦虑,使孩子无法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也会导致孩子产生负面行为(陈继旭,王翔,赵志毅,2022)。因此,我们亟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引入更为科学、全面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4.3. 家庭环境不稳定,缺乏安全感

家庭环境的稳定性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和谐、积极且稳定的家庭环境无疑能够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相反地,一个充满冲突、不稳定和消极氛围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大学生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大学生经历父母离异或频繁的家庭搬迁时,他们往往会在遭遇困难时感受到更多的恐惧和焦虑。同样,长期分离的父母关系也可能导致大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间的疏远,从而降低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引发孤独、冷漠等消极情绪。此外,父母离异还可能使大学生在社交环境中遭遇挑战,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难以融入新环境,难以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进而在人际交往中频繁感受到孤独和焦虑。这些负面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5.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支持,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三者必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李国强,2009)。

5.1. 社会层面

首先,积极推行结对帮扶机制,以共同培育健康和谐的家风为核心。秉持“智力扶贫,道德引领”的原则,聚焦于“智慧启迪”与“道德建设”两大领域,坚持学校、社会与国家三方协同、资源共享。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我们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与家庭教育指导能力,重点实施以下策略:组织杰出大学生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利用高校社团组织进行家庭教育辅导;调动校外资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励志助学基金”与“勤工俭学岗位”。

其次,借助社会媒体的力量,广泛宣传优秀典型,强化正面引导。特别关注并报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的感人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楷模,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同时,我们高度关注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与帮助。通过正面典型的示范效应,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我们致力于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成长观念,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讲解党和政府关于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指导家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形成科学、民主、平等、理性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理念;鼓励家长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相关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学会与学校老师、社会其他方面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边巧丽,刘轲,2022)。

5.2. 学校层面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作为核心育人场所,应发挥核心作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以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具体策略如下:

首先,高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并配置专业或辅助性师资团队,以确保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咨询空间与专业支持,从而提供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其次,高校应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配置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者,高校应定期举办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与教育,增强家长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重要性的认识。建议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发展的动态与特点,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同应对孩子成长中的挑战,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在家校微信群、网络平台等相应载体构建之下,让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出作用,为每一个家长提供助力,也让学校教育工作落实更好地拓展视野,形成崭新的教学思路和途径(吴晓晔,2021)。

5.3. 家庭层面

在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应秉持相互尊重的原则,避免无端批评与指责,学会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面对问题时,应展现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减少无谓的抱怨。特别地,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隐私,避免擅自查看孩子的日记、手机、书包等私人空间,并避免随意泄露孩子的个人信息。

为了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应时常倾听孩子的心声,展现关心与支持。此外,家长还需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关心与包容。若家庭内部频繁出现冲突与矛盾,不仅会影响成员间的关系,还可能对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要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刘云山,2014)家长应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为此,家长应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最后,家长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变化,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5.4. 大学生自身层面

在塑造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大学生需积极树立正向心态,并实现自我认知的深化。大学生应勇于面对自身不足,同时善于发掘并利用自身优势,对成功与失败持客观态度,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并妥善协调学习、情感、生活与家庭间的复杂关系。

此外,大学生还需提升沟通能力与自我调整能力。应学会恰当表达内心感受和需求,积极与父母、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释放消极情绪,以减轻心理压力。当面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应主动寻求家人、朋友、老师的支持,甚至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辅导。

同时,大学生应善于将学习与生活中的成功经验融入日常学习,保持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积极预期与信心。最后,大学生应学会合理释放情绪,增强抗挫能力。通过倾诉、运动、旅行等方式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实现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同时注重劳逸结合,确保充沛的精力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6. 结语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构成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性环节。在教育实践中,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积极倡导家庭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以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的优势,致力于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和自身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我们期望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 边巧丽, 刘轲(2022). 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中因材施教的理解——基于郑州师范学院2021级家政学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郑州师范教育, (5), 44-48.
[2] 陈继旭, 王翔, 赵志毅(2022). 大学生家国情怀特征差异与教育策略——基于浙江7所高校的调查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 (10), 39-46.
[3] 陈涛, 张艳, 薛海平(2023). 走向再塑: 第一代大学生家庭教育代际传递的双重效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111-126.
[4] 龚伯韬(2022). 由“情”入“理”: 中国家庭教育的实践机制——基于大学生教育叙事的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0), 47-53.
[5] 李冰寒, 张辉(2019). 家校合作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国医药导报, 16(22), 73-76.
[6] 李国强(2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理念与策略.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7(35), 46-47.
[7] 李雪晶, 张婷(2021). 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心理月刊, 16(2), 23-24, 56.
[8] 刘赪秀(2018). 原生家庭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科教导刊, 10(17), 166-167.
[9] 刘云山(2014).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3), 4-7.
[10] 吴晓晔(2021). 小学家校共育合作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家庭教育, (25),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