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DOI: 10.12677/ae.2024.1471120, PDF, HTML, XML, 下载: 19  浏览: 28 
作者: 单丽萌: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劳动教育策略研究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Labor Education Strategy Research
摘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对于个体成长、语文改革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价值。目前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认知偏差;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缺乏有机结合;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由此提出的优化路径包括:加强宣传引导,拨乱认知偏差;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劳动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劳动技能。
Abstract: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of great value for individual growth, Chinese language refor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clude: cognitive bias; Lack of organic integration between labor education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ack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he optimization path proposed here includes: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and guidance, disrupting cognitive biases;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with textbook content and cultivating labor skill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ipline.
文章引用:单丽萌.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7): 32-3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120

1. 引言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该把我国的教育方针修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比原来的教育方针完善了劳动教育。从此,我国新一轮加强劳动教育的风潮袭来[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由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2]。同年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特别是语文等人文学科在教学中要渗透劳动知识、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懂劳动之义、明劳动之理,让学生在认识劳动的基础上塑造自己、回馈社会、建设国家[3]。语文课程是各个学科中的基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当充分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以语文教育为立足点,以劳动教育为结合点,实现劳动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深度对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2.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国家大力倡导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但高中仍普遍存在“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首先是由于人们对于“劳动教育”及其价值的认知错误。笔者认为劳动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行为等施加影响的活动。其价值有:

(一) 个体价值

1) 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积极投身劳动。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等美德,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主动投入劳动实践。

2)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科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将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 社会价值

在新时期,我们强调培养有理想、懂实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强化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同时有助于青年一代掌握实际劳动技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实现劳动品德的提升和劳动智慧的增长,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强健体质的新时代劳动者,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3. 目前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认知偏差

1) 教育功利性导致劳动教育边缘化。功利性教育是指抛开对人的心灵、理性的培养,一味强调为当前分数或是将来职业做准备。在这种应试教育教育的模式下,语文教学更关注与考试相关的读写能力,劳动教育因其不涉及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往往被视为非核心、非必要的教育内容。

2) 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首先,部分语文教师对五育融合发展的理解不足,认为自己只需要培养和促进学生语文方面的智育即可。另外不少地区在高中单独设立了劳动课程,这导致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劳动教学是劳动教师的职责,劳动教育是完全独立的学科,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不需要渗透劳动教育。其次,很多承担班主任职责的高中语文老师将劳动视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这导致学生从心底厌恶排斥劳动,避免因犯错造成的强制性劳动。长此以往劳动被蔑视、鄙视。

3) 学校轻视劳动教育。首先是教育制度的影响。目前学校教育仍是以分数为导向,以升学为目的。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高中学校学习负担过重,劳动教育被排挤到学校外,导致学校轻视劳动教育。

4) 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第一,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偏差。一些家长自身的劳动观念有误,认为体力劳动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不愿意让孩子参与体力劳动。第二,家长成才观的片面和单一,过分追求孩子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家长的溺爱也是导致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的原因之一,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二) 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缺乏有机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往往被割裂开来,缺乏有机的结合。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将劳动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附加内容,而没有深入挖掘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点。具体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第一,很多语文教师在自己作学生时并没有接受完备的劳动教育,在教研培训中也没有深入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导致其缺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识。第二,目前的语文教师的师范教育、职前培训、学科教研都未涉及劳动教育的内容,因此大多教师尚未具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能力。第三,由于高中语文教学本身就包含繁重的任务,一些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

(三) 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

1) 教学内容脱节。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和语文教学往往被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缺乏紧密的联系。语文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文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而劳动教育则注重学生的劳动认知和劳动技能的培养。这导致两者在教学内容上缺乏连接点,未能形成有效的互补融合。

2)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融合劳动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结合课文中涉及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知识讲解,忽视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和探究精神,无法真正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4.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 加强宣传引导,拨乱认知偏差

政府和学校应该借助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教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宣传途径包括:第一,宣传栏。政府和学校可以在车站、图书馆电梯间等宣传栏上发布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海报、通知等,引导民众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第二,学校官方网站。学校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劳动教育的详细信息,包括意义、学生参与方式、直接和间接途径等。通过学校官网的宣传,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更方便地了解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第三,宣传册。学校可以制作劳动教育的宣传册,发放给家长和学生,让他们更详细地了解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优势和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的宣传,让教师和家长深入认识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 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劳动教育

语文学科有自己的学科逻辑,要让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深度嵌合在语文素养的培育之中,避免生搬硬套[4]。具体方法如下:

1) 挖掘课文中的劳动要素,实现劳动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劳动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这些文章中的劳动元素,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以《项脊轩志》为例,很多教师把重点放在诸父异爨、年幼失母、大母赠笏、爱妻远逝四件悲事,而忽略了首段中修葺项脊轩的语句,其实首段包含着劳动教育的元素,不能忽略。老师可以先提问学生项脊轩前后变化的原因和具体状态。让学生认识到作者归有光通过“稍为修葺”将一个狭小、老旧、破陋、阴暗的“阁”变为一间幽雅、宁静、惬意、明亮的“轩”。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有类似经历。让学生结合实际,回想自己收拾房间、打扫教室等等相关经历,深入感受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结合主题单元,深入劳动教育。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劳动”,教师在进行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将“劳动最光荣”的人文主题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泥腿子院士”袁隆平、“一抓准一口清一团火”张秉贵、“探界者”钟扬三位劳动模范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学习《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深入体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爱岗敬业的劳动内在精神品质;通过《芣苢》《插秧歌》的学习认识普通劳动者的风貌,体会劳动本身的滋味。

(三) 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劳动技能。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写作、阅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1) 教师可以在阅读训练中提升学生劳动本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劳动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劳动元素,如劳动者的形象、劳动场景、劳动工具等,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和技能。

例如,《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以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农村为背景的小说,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人物、事件和现象。在这部小说中,劳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贯穿了整个故事,并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劳动是小说中人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中的主人公孙少安是一个勤劳的农民,他通过不断的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同时也通过劳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弟弟孙少平也是一个热爱劳动的青年,他在煤矿工作,用自己的汗水换取生活所需。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劳动方式和劳动经历,这些劳动经历不仅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也影响了他们的命运。其次,劳动在小说中也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小说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劳动经历,展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如孙少安在办砖厂的过程中,不仅经历了艰辛的创业过程,也面临着市场的风险和政策的变化,这都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和挑战。最后,劳动在小说中也体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小说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都是通过劳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的,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也感染了周围的人,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动力和信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平凡的世界》时,应抓住劳动元素,体会小说中展现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进而感受人性的美好和力量。

2) 教师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领悟劳动真谛。为了促进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深度结合,语文老师应注重写作教学,以劳动为核心积极推进写作教学工作的创新设计。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劳动主题单元,让学生根据自身真实的劳动经历进行写作,描述劳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既能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劳动经历,加深对劳动的认知,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写作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其次,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而培养他们勤奋劳动、善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最后,教师在评价学生写作作品时,要关注学生对劳动主题的理解和表达,劳动精神的体现。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中更加关注劳动教育,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例如,在学习完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主题的课文后,教师可以参考单元学习任务一“专题研讨和劳动相关的话题”,要求学生写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参考单元学习任务四“写一个生活中平凡劳动者”,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劳动者,尊重其劳动精神,学习其劳动实践。在学生写作后,教师带领学生到街头或社区观察和采访劳动者们,深入体会其真实的劳动活动和劳动感受,在此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文章。最后,教师抓住劳动主题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的作文。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学生理解劳动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落实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以及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队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加强宣传力度,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促进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深度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落实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018-09-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020-03-26.
[3]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2023-06-21.
[4] 苏丹. 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素养教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银川: 宁夏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