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和路径创新研究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Path Innovation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DOI: 10.12677/ass.2024.136535, PDF, HTML, XML, 下载: 22  浏览: 49 
作者: 刘包汶, 王立军, 张 毅: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One Village One Produ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Value Implications
摘要: “一村一品”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一种重要模式和组织方式,能够快速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村人才集聚、农业绿色发展。新征程上,坚持“一村一品”的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推动经济发展,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本文以“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着力探究“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及现实发展困境,深入研究贯彻新发展理念下“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力图为全面理解和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参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Abstract: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is an important model and organizational method for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es, which can quickly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industries, the gathering of rural talents, and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On the new journey, adhering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we must fully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lways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internal unity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ness, and sharing, and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a better life of the people with high-quality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is article takes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value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of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deeply studi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strives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文章引用:刘包汶, 王立军, 张毅. “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和路径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6): 574-58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6535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国际国内出现的复杂局势,立足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党和国家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极端重要性。实施“一村一品”发展策略,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是响应党和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2. “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等现实情况,结合农村广大人民切身利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管全面、管长远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一村一品”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途径,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村人才集聚和农业绿色发展,同时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区域经济,为乡村振兴奠定重要基础。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2],1979年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基于日本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人才大量流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这一背景,主张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资源、产业等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产品,引导多个村庄在各种不利条件下,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产业,形成品牌效应,提振农村经济。美国、德国、韩国等借鉴日本“一村一品”发展经验,将“一村一品”项目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给予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广,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西方国家更早进入工业化时代,他们的农村产业发展也更早的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乡村发展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和深入,对乡村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多。如美国学者Hayashi认为,各国、各地区要想借鉴“一村一品”经验,必须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的政策,同时还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真正使“一村一品”帮助本地发展;Tabita Adamov针对乡村观光产业发展做了全面研究,指出了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应将本地资源和特色产品与农业观光相结合,制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为其提供支撑。实际上一村一品是一个由资源转化为产品、产品升级为商品、商品提质为名品的过程,是一个品种–品质–品牌的逐级跃升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开发地方资源带动产业兴起、实现农民创收、振兴地方经济的过程[3]

中国进入新时代迎来新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不平衡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国情农情和日本大分县发起“一村一品”运动有相似之处。进入新时代推动“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利于快速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村人才集聚、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同时有助于打造名牌,形成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基地,助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缓解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5]。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质量发展要靠领军人才的创新实践来实现。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其中重要一环,是创新驱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一村一品”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才聚集,从党支部领头人到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环保技术人才等,“一村一品”项目的实施对人才的汇聚起着不可估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据统计在各个“一村一品”示范村中由人才的引进,汇聚引领的项目高达8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唯有此才能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人与自然呈现出和谐唯美的画面,否则人类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引进以来,尤其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产业绿色发展以来,我国各个村镇集中力量和智力开发特色产业、依托本村镇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大批绿色产业,如大理州祥云县的生猪、肉牛、蔬菜、蚕桑等多个高原特色产业、武汉市新洲区的莲藕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拔山村的龙井茶种植业。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6]。”要坚持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坚持主动开放,乡村应敞开开放之门,不断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推动优质农产品出口,培育畅销海外的农产品品牌。坚持双向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一方面注重吸收国外农村发展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推广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经验,加强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强内外联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7]。“一村一品”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各个区域联合发展,多个村镇构建“党支部 + 合作社 + 党员 + 村民”发展模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开放与联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集约效应。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区域经济,打造名牌,形成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基地,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村镇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有创新、有特色、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村集体经济,形成了500栋猴头菇大棚的壮丽景观,延长产业链创立了猴头菇咖啡、猴头菇预制罐等相关产业,截止2023年7月底,当地猴头菇产品占据全国40%以上市场份额,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村民年户均增收10万多元,合作社获批国家级示范社。

3. “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原则;要发挥“一村一品”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注重“一村一品”的高质量发展。虽然近些年我国许多地区借助“一村一品”的发展,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暴露了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3.1. 特色产业发展定位不够准确,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需求;在中央农业部门指导下,许多地方都推行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但许多地方定位不够准确,创新性不足,这是当前“一村一品”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部分地区实施“一村一品”建设往往集中于传统农业、基础性农业、乡村旅游项目上,当地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与开发;而有些“一村一品”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以贵州省辣椒为例,贵州省是我国最大的辣椒种植区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6.6%,但未能将资源有效整合,而贵州全省共有1509个村镇,目前贵州省获批辣椒“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量仅为7个;“一村一品”产业设置过程也存在短视现象,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待考量,如有些项目只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没有得到兼顾,甚至出现过度开发的现象,如云南省滇池开发。

3.2.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紧密,新业态产业有待开发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积极举措促进三产融合,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当前“一村一品”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还是不够紧密。我国许多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未加工、粗加工产品占比较大,受技术、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加工缺乏创新性、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等问题比较严重,以蔬菜加工为例,在加工环节,我国蔬菜平均加工能力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 [8],可见一二产业融合度不够高;从一三产业融合角度看,休闲旅游业日益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热门产业,但旅游项目开发同质化严重,甚至出现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从南昌的凤凰沟景区到新余的昌坊镇,从南昌安义千年古村到吉安燕坊古村,呈现出发展定位相同、建设规划相似、整体布局相仿的特征;从一二三产业融合来看,一二三产业未能有效融合,或是一二产业融合,或是一三产业融合,未能真正实现三产协同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未能形成规模化发展。同时,农业发展水平本身就低于二三产业,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化、经营规模化等都未能真正实现,且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知名度不高,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成本高。此外,在电子商务、大数据、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发展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因此,农业发展不能乘上二三产业发展的快车,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3.3. 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人才引进有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增大,成果显著,但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后期维护和管理机制有待健全。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黄茅镇的农村道路建设为例,部分农村道路前期建设标准较低,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道路出现断层、开裂现象,尤其是发展“一村一品”的乡镇,产品运输压力增大,运载时间增长,农村道路损伤更为明显,而要发展“一村一品”,产品销售是重点,畅通无阻的农村公路是产品走出去的关键。同时,水利基础设施农闲时未能及时修缮疏通,导致部分水渠出现拥堵,水资源利用效率大打折扣。此外,冷链物流输送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许多发展“一村一品”的乡镇主要还是以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为主,诸如生鲜蔬菜等农产品则需要快速高效的冷链物流运输。而大部分农村的冷链运输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体系化、一体化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尚未形成,相应的设施设备未能真正投入使用。最为重要的是,具备冷链物流管理能力的人才存在大量缺口。“一村一品”想要长效发展,人才引进是关键。而现实情况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外流,老龄化趋势明显,全国乡村人口10年间减少24.38%,乡城流动人口到2020年达2.49亿人[9]。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不愿返乡,同时,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留存率不高。

4. “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创新

4.1. 找准发展定位,凸显本地产业特色

找准发展定位是“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导开发具有本地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农业产品是实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找准发展定位的过程中,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村一品”绝不能盲目跟风,要充分调查研究本地的实际情况,摸清楚,搞明白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结合本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资金情况,综合分析技术条件与市场条件,发展有地域特色和广阔市场的农业产业和产品。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实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农产品产出是基础。要充分研究当地的气候、水源、土壤等区域条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性发展,综合分析该地最为适宜种植的作物,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规模化种植。此外,还要积极倡导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种植理念,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协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要注意实现差异化发展。“一村一品”发展要摒弃同质化的发展模式,根据季节变化衔接种植农作物,充分合理利用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实现差异化种植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地理位置条件发展畜牧业,努力做到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三是要坚持质量为先,提高品牌发展意识,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产品质量建设是重中之重。要以提升农产品品质为核心,对选种、种植、养护、收割、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严格对照质量标准,围绕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四个环节加强统一管理。注重优质农产品质量认证申报,注重品牌建设,以优良品质铸就优质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4.2. 善用科学技术,实现农村三产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科技创新是实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推进“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0]。示范村镇要加强与当地科研院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条件,加大适用当地农业种植的农机设备的研发;要加强与农机企业的合作,加大农机设施设备的引进,确保农机设施设备的稳定供给;要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机设施设备的使用培训,以此来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农业低效等问题。要推进“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选择农产品的优质品种是重点。品种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示范村镇一方面要强化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与试验示范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加大相关优良品种的引进。努力实现自己研究与外来引进双线联动,过好“一村一品”农业、畜牧业品种选育第一关。要推进“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核心。没有信息技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示范村镇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对品种选育、生长检测、生产加工、质量监控、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努力打造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种养殖基地,通过创新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多样化生产,将农业与第二产业紧密结合;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打造“一村一品”文旅账号,将示范村镇种养殖基地、生产加工基地、村容村貌通过文旅账号宣传出去,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实现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整合三产资源,打通三产之间的障碍壁垒,努力实现三产集约式发展。

4.3. 强化党建引领,完善设施吸引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11]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实现当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为载体,统筹干部资源,上下联动组建以地方党政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和主产区乡镇领导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建立专门分管机构,充实分管人才,明确工作职责,划分管理区域;坚持党建引领“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实现村、镇、县、市五级党组织书记逐级联管。同时,“一村一品”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后期维护更是需要政府部门引导和投入人、财、物等资源;“一村一品”的规划设计同样需要符合政府顶层设计。因此,要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相关部门体系与规章制度,切实落实示范村镇的公路养护、水利维护、网络基建、物流构建等工作,加强农业发展相关度较高的配套建设,协调各方,顶层设计与项目落地双向联动,为“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提供完备的后勤保障。“一村一品”的核心是人,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要更加注重对各类农业人才的培育。一方面,要推进经营主体的培育,坚持专家“请进来”与经营主体“走出去”相结合。要积极邀请专家到项目基地进行“点对点,一对一”技术指导,同时示范村镇要联络相关农业论坛会议及培训,积极组织经营主体参加,鼓励经营主体前往学习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人才引进。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人才机制及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岗位安置、创业支持等方式吸引农创客、返乡大学生、乡贤以及农业企业家等“新农人”投身发展“一村一品”。此外,要通过政策引导、返乡宣传、乡情维系,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后投入家乡建设。

“一村一品”发展前景可观,发展潜力巨大,对提升农村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实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并非易事,需要统筹全盘,整体布局,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久久为功,才能取得一定成效。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农村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别,要实现“一村一品”的创新发展,需要立足当地,着眼实际,构建全国一体规划、各省全盘联动、各市县创新发展的战略布局,实现国、省、市、县、镇“五级”战略部署。不容忽视的是,对“一村一品”的学术研究也应着眼于各个地区的农村现状,结合实际开展研究并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方案,协同助力“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 (日)平松守彦. 一村一品运动——日本振兴地方经济的经验[M]. 上海: 上海翻译出版社, 1985.
[3] 韩锋. 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村一品”政策实施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23.
[4] 习近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01).
[5] 蔡之兵.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J]. 共产党员(河北), 2024(4): 8-12.
[6] 秦富, 钟钰, 张敏, 王茜. 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0(8): 4-8+110.
[7] 李玉萍, 叶露, 梁伟红, 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热带农业, 2023(5): 63-70.
[8] 曹军会, 贾军战, 海江波, 等.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 24-27.
[9] 周皓. 中国人口流动模式的稳定性及启示: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思考. 中国人口科学, 2021(3): 28-41.
[10] 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90.
[11] 李永鑫. 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J]. 支部建设, 2023(28):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