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走向“循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优化的循证研究
Moving from “Experience” to “Evidence”—An Evidence-Based Study on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Group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DOI: 10.12677/ae.2024.1461105, PDF, HTML, XML, 下载: 18  浏览: 7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诸 慧: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幼儿园,上海;施为萍: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夏 雪*: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
关键词: 循证研究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专业发展Evidence-Based Teaching Group Teaching Activiti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摘要: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循证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强调了教学活动必须基于坚实的证据进行的重要性。文章首先明确了循证研究的三大核心方面: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并逐一展开讨论。在科学性方面,循证研究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依据幼儿发展特点和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确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科学性。在系统性方面,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均需循证操作,包括问题识别、证据搜寻、最佳证据的选择、基于证据的教学实施和反思改进。实用性方面,则突出了循证研究在实际教育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强调了教师需要将教学艺术和科学理论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循证研究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通过教研一体化的方式,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和反思,实现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teaching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ground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 solid evidence. It first clarifies the three core aspects of evidence-based teaching: scientificity, systematicity, and practicality, discussing each in detail. In terms of scientificity, evidence-based teaching requires educators to bas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n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children and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ensuring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se methods. Systematicity is demonstrated by incorporating evidence-based processes in every stage of teaching, including problem identification, evidence search, selection of the best evidenc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based on this evidence, and reflective improvement. The practicality aspect highlight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vidence-based teaching in actual educational practic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teachers to integrate the art of teaching with scientific theories creatively to solve real-world teaching problems. Additio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promote professional growth among teacher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llowing teachers to continuously study and reflect with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thereby achieving a perfect blend of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teaching.
文章引用:诸慧, 施为萍, 夏雪. 从“经验”走向“循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优化的循证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6): 1494-150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1105

1. 问题的提出

1.1. 教师的困境

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在常规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对“优质课程”的评估涉及多个维度: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适宜性、教师对学科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幼儿年龄特征与能力水平的了解、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师生互动的灵活性与效果,以及教学成果的趣味性与影响力等。然而,我们观察到在教学设计与选择过程中,教师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擅长或认为有趣的内容,而忽视了幼儿的现有经验和接受能力。此外,教学过程常常呈现出过度程序化,缺乏针对幼儿当前表现和问题进行即时师生互动的灵活性。教学成效通常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即以孩子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掌握了技能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现象的核心问题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教育理念更新迭代的缓慢。基于此,笔者认为当下的幼儿园教学环境中需要从循证研究的视角去深入剖析与审视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

1.2. 教研的困境

为了持续优化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相关研究从未停止。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课和观摩、评课常被视为关键平台,以此帮助教师从第三方观察者的视角,提升其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然而,评课过程往往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例如,评价通常倾向于以“打统帐”式的方法聚焦在大多数孩子的表现上,忽视了对个别差异的关注。同时,评价过程中经常依赖教师的主观感受,如“我觉得”或“我感觉”,这种基于个人经验的评课方式显得缺乏客观的评价依据和明确的评价抓手。

这种现状指出了对教学评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理想的评课机制应当包括更全面的评价标准,不仅考虑学生群体的整体表现,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进步和需求。此外,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模型,引入量化的评价工具和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主观判断的干扰,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诊断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出更精确的改进措施,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1.3. 困境分析与思路

分析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因素:首先是“学科经验”的缺失,其次是“儿童视角”的缺乏,以及“科学经验”的不足。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目前的教育实践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忽视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看,常常忽略了幼儿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错误地将孩子视为一张未经书写的白纸。这种观念缺乏对幼儿作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价值认同。此外,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的效果来看,目前还存在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以及对幼儿识别和分析能力提升的需求。

随着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我们认识到评价体系不仅应基于明确的标准,更应关注对幼儿的真实观察,强调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和过程性学习。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并通过基于证据的评估来判断:“孩子的学习真正发生了吗?”

为了突破传统的“经验型”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局限,2019年笔者启动了课题《导向幼儿探究性学习的循证实践——以幼儿园集体科学探究活动为例》,并在2021年,我们的后续研究《探究性学习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循证改进》获得上海教育科研立项课题。通过“循证研究”方法,我们能够基于实际证据来分享智慧,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并形成了众多优秀的教学实例。今天,我将集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我们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实施“循证”研究的过程。

2. 循证的概念界定:什么是“循证”实践?

循证教学的理念源于循证教育的思想,这是一种教育和教学领域中基于证据的研究方法。循证教育的概念最初由剑桥大学的David Hargreaves [1]在1996年提出。在他的报告《教学作为基于研究专业的可能性和前景》中,Hargreaves教授指出,教师在决策实践中的复杂判断与医生极为相似,即同一疾病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多位学者也对循证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释。例如,任维平等研究者[2]认为,循证教学是教师在实践中识别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寻找并评价现有的最佳证据,进而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杨文登[3]在其著作中描述,循证教学是教育者在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文化和价值观后,依据研究者提供的最佳证据或教育指南,在管理者的协调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崔友兴[4]则主张,循证教学是教师基于个人经验、智慧及证据,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锤炼思维及提升品行的一种实践活动。

总体上,循证教学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教育实践,其中教师通过整合相关专业智慧和可获取的最佳实践性证据,来指导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决策和实践活动。

3. 循证案例分享

在本次循证案例分享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个具体的实践例子,即大班集体科学探索活动《蜗牛探秘》。该活动由上海市青浦区帕缇欧香幼儿园的教师董婉君执教。本案例精选的目的在于展示如何通过循证教学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兴趣。通过对《蜗牛探秘》活动的详细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模式,展示教师如何基于证据做出教学决策,并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3.1. 活动前的循证

3.1.1. 活动内容来源

图1可知,活动《蜗牛探秘》的设计源于观察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菜园里自发地探索和对蜗牛的浓厚兴趣。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并饲养了白玉蜗牛,展现出对蜗牛不同特征的好奇心。一些孩子被蜗牛缓慢的爬行速度所吸引,而另一些则对其外形特征感到好奇。蜗牛作为一种生活在孩子们身边的小生物,虽常见却仍带有一定的神秘感,因此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在与蜗牛的互动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蜗牛的壳如果破了该如何处理、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是否也会在白天睡觉等。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孩子们对蜗牛生活习性的好奇,也显示了他们探究自然界的积极态度。因此,设计《蜗牛探秘》这一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系统地了解和探索蜗牛的生物特性,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回答他们在实际观察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生物世界的探索兴趣和科学思维。

Figure 1. Teaching activities about snail

1. 蜗牛主题教学活动

(1) 蜗牛小调查

Figure 2. The survey of snail

2. 蜗牛小调查

为了进一步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并加深幼儿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我们与家庭合作,开展了“蜗牛小调查”活动(图2)。通过这项活动,我们旨在了解蜗牛偏好的生活环境和食物,同时收集幼儿在日常观察中提出的关于蜗牛的各种问题。此外,我们在幼儿园设置了一个植物角,让孩子们在那里照顾蜗牛,鼓励他们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与同伴及家庭成员分享这些经验。这个过程不仅增强了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兴趣,还帮助他们学习记录和沟通交流的技能。随着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对蜗牛的喜爱日益浓厚,对蜗牛的了解也逐渐深入,他们提出的问题更是日益增多,显示了他们探究能力的增强和对生物多样性认知的提升。

(2) 问题的收集

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生成了一系列关于蜗牛的问题(见表1),这些问题体现了幼儿对蜗牛生态和行为的深刻好奇心,涵盖了蜗牛的生理结构、生活习性、环境偏好及生存策略等多个方面。问题从蜗牛的壳的起源和功能,到它们的行为习惯,再到它们如何适应和影响环境,展示了幼儿对于这一小型生物的全面兴趣。这些问题不仅说明幼儿希望了解蜗牛的基本生物特征,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它们是如何与环境互动的,还表达了关于蜗牛社会行为和生理机能的探索。此外,这些问题也反映了孩子们观察细致入微的能力,以及他们将观察转化为具体问题的思考过程。这种广泛而深入的询问不仅促进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也为教育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和学习兴趣点。

Table 1. Summary table of Snail theme activity question collection

1. 蜗牛主题活动问题收集汇总表

孩子们的问题

1. 蜗牛一出生就有壳吗?它会褪壳吗?

21. 蜗牛在我国分布在哪里?广东有吗?新疆有吗?

2. 蜗牛为什么要背着重重的,大大的壳?

22. 蜗牛爬的本领大吗?

3. 蜗牛的壳破了怎么办?

23. 蜗牛是怎么爬的?

4. 蜗牛为什么黏在盒子顶上却没有恐高症?

24. 蜗牛怎么清洁自己?爱洗澡吗?

5. 蜗牛为什么分泌粘液?

25. 为什么蜗牛爬行会有粘液?

6. 蜗牛为什么爬在尖尖的地方不会磨伤肚子?

26. 为什么蜗牛爬行会留下“足迹”?

7. 蜗牛为什么爬起来那么慢?

27. 蜗牛最爱吃什么?

8. 蜗牛的壳上为什么有条纹?

28. 蜗牛喜欢怎么样的环境?

9. 蜗牛的脚有多大的本领?

29. 蜗牛是男生还是女生?

10. 蜗牛怎么交朋友?

30. 蜗牛身上有细菌吗?

11. 蜗牛怎么睡觉?

31. 蜗牛有骨头吗?

12. 蜗牛为什么在下雨天会出来?

32. 我们怎么养蜗牛?

13. 蜗牛触角上圆圆的,有点黑是什么?

33. 蜗牛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14. 蜗牛晚上在干什么?

34. 为什么蜗牛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15. 蜗牛怎么吃东西?

35. 蜗牛有些什么品种?

16. 蜗牛的嘴巴在哪里?

36. 蜗牛的粘液为什么可以帮助它爬行?

17. 蜗牛是怎么样保护自己的?

37. 蜗牛为什么一碰就缩进去?

18. 蜗牛为什么喜欢爬高,还喜欢吊着?

38. 蜗牛为什么喜欢倒立吸在树叶下面?

19. 蜗牛要很多很多的牙齿有什么用?

39. 蜗牛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

20. 蜗牛为什么总是缩在壳里?怎么让它爬出来看看。

40. 每只蜗牛都有两对触角吗?短短的触角是嘴巴吗?……

(3) 问题的梳理

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使用之前图画记录方式来记下他们产生的问题。随后,在集体讨论中,我们通过投票的形式确定了幼儿最感兴趣的问题,并将其归纳为三个主要内容:蜗牛的习性、蜗牛的饲养和蜗牛的结构。具体来说,我们探讨了蜗牛偏爱潮湿和下雨天气的生活习性,它们的喜好食物,以及适宜的饲养材料和方法。此外,我们还研究了蜗牛的生理结构,如蜗牛的壳、触角和腹足等。这些问题的探索在班级中以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形式进行,特别是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

(4) 新问题产生

在开展《动物大世界》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深化幼儿对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蜗牛探秘》被设计为一个专题,专注于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这个专题作为《动物大世界》中“不同的家园”小主题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具体的动物研究,加深幼儿对动物适应性和生存策略的认识。《蜗牛探秘》活动不仅补充了主题的内容,使幼儿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来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蜗牛的观察难题,培养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这种方式确保了幼儿能在享受探索的乐趣中,理解和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1.2.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循证”依据

(1)《动物大世界》主题开展

随着《动物大世界》主题的展开,我们特别强调了“不同的家园”这一小主题,旨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常见动物的独特特征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此主题不仅致力于增加幼儿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而且旨在激发他们对动物生活习惯和生态系统的探索兴趣。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幼儿将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动物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以及这些环境是如何影响它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此外,这一主题还促进幼儿对生态平衡的初步理解,引导他们思考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2) 幼儿情况

大班幼儿在年龄特点上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的复杂因果关系。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们主要通过具体形象思维来认知世界,因此,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科学学习。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对抽象概念的初步认识,从而为今后更高层次的思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设计富有创造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活动,使学习过程既富教育意义又充满乐趣。

(3) 理论依据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了通过实践参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以及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5] [6]。这些指南推荐使用观察、比较和实验验证等方法,以便幼儿能在互动和语言运用中深化对动植物特征及其环境适应性的理解。特别是在探究动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时,能够察觉和理解这些生物的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关键。

基于此理论基础,我们设计了《蜗牛探秘》活动,旨在通过实际参与和实验方法引导幼儿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活动开始于孩子们在菜园寻找蜗牛的经历,引出幼儿对蜗牛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孩子们被鼓励大胆提出假设,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观察蜗牛的行为,如尝试让蜗牛爬出壳。这不仅是一种科学探索,也是一次语言和社交技能的练习,因为孩子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此外,通过引入实验材料和记录工具,孩子们学习如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这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随后的阅读和资料查找环节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蜗牛特性的理解,并使他们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活动的最后阶段,通过延伸问题和提供继续探索的资源,如书籍和iPad,确保了学习的持续性和深度,鼓励孩子们继续探求知识,展现了循证教学在实际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符合教育政策文件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体现了循证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3.2. 活动中的循证

3.2.1. 前测

在开展《蜗牛探秘》活动之前,我们进行了一项前测,旨在深入了解幼儿对蜗牛的已有经验以及他们提出的问题。前测采用了定人观察的方法,其中教师们会在幼儿的背面贴上一个学号,以便于记录和追踪每个孩子的表现和反馈。

为了确保观察的全面性和随机性,观摩研讨的教师按照男女各半的比例,两两组合随机选择幼儿进行对话。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教师们提出了一系列前测问题,例如询问幼儿在观察蜗牛时有何发现,以及他们对蜗牛有什么具体的问题或疑惑。这种对话形式不仅有助于收集幼儿的直观反馈,也为活动的进一步设计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确保活动内容能够紧密连接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点。此外,这种前测方法也促进了幼儿表达思维和语言交流的能力,为随后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2. 中测(教学活动中循证)

在《蜗牛探秘》活动中,中测环节旨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并收集关于他们自我经验建构的关键数据。为此,我们采取了对前测中同一组幼儿进行视频实录或现场记录的方法,详细记录下他们的学习状态,包括举手、发言、动作、表情以及与教师和其他幼儿的互动情况。此外,参照《科探活动中幼儿行为发展观察指引》提供的观察工具表,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以此评价他们在科学探究能力上的发展。这为教师提供了专业的理论依据,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在记录内容方面,我们特别关注幼儿在《蜗牛探秘》活动中的表现,这些记录详细反映在《集体教学活动观摩记录表》中。记录重点包括:幼儿对探究问题的猜测和预设及其理由、他们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对实验过程的记录、合作情况,以及在活动结束时分享交流的情况,特别是他们表达探究方法和结果的态度及清晰度。通过这种系统的观察和记录,我们能够详尽地捕捉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行为和思维发展,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3.2.3. 活动后的循证后测

在《蜗牛探秘》活动结束之后,为了评估和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我们进行了一次详尽的后测。这一环节主要是询问那些在前测中参与的幼儿,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学习收获以及如何解答活动开始前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首先,教师与每位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交谈,详细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学习体验。通过询问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发现和学习,我们能够评估他们对蜗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科学探究技能的发展。此外,我们要求幼儿对照他们在前测中提出的问题,自我评估并解释他们现在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答案。随后,通过将前测时提出的问题与后测中幼儿的回答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能够具体看到每位幼儿在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的进步。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幼儿在单个活动周期内的学习成效,也帮助教师评估整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审视幼儿的记录表和其他文档记录,我们从幼儿的角度深入了解了本次活动的学习效果。这包括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展示,以及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挑战的应对策略。通过这些多角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能够全面评价活动的效果,并为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改进的依据。这种方法确保了教学的连续性和逐步优化,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

4. 循证教研

4.1. 教研流程

在我们的循证教研流程中,首先是通过《科探活动中幼儿观察指引记录表》系统地梳理和记录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这一步骤旨在捕捉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行为、互动以及反应,为后续分析提供详尽的数据基础。接下来,我们根据《科探活动中幼儿行为发展观察指引》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判断幼儿在科学探究能力和认知发展方面的具体进展。这一分析过程不仅帮助我们识别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强项和弱点,还能够揭示他们在理解复杂概念和应用新知识方面的成长程度。

最后,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我们综合各方观点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专业的辨析和判断。在这个环节中,教研团队会根据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具体表现,讨论并提出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具体改进建议。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也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方向,确保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学习兴趣。

4.2. 循证效果举例

在《蜗牛探秘》的循证教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并针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改进,从而优化了教学实践。首先,关于合作问题,A老师注意到在实验中,性格强势的幼儿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未能充分参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每位幼儿都配备一套完整的实验材料,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如何协作,包括设定明确的合作规则和制定具体的合作计划。其次,对于科学思维的问题,B老师发现,一位幼儿通过观察和等待的方式,展示出较强的科学思维能力,而另一位幼儿则急于尝试不同的方法,未能深入观察。为此,建议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实验结果,更应倾听和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思维表现。调整交流的提问方式,如将“你成功了吗?”改为“你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发现?”,以促进幼儿深入思考和分享。再者,关于独特的实验假设,C教师发现一位幼儿通过创新的“挠痒痒”方法来引导蜗牛行动,表现出独到的科学思考和实验能力。然而,由于记录表的格式限制,这些独特的方法和发现未能被充分记录下来。因此,建议调整记录纸为开放式格式,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记录的空间,以便捕捉和展示他们的创意和详细的实验过程。通过这种循证教研,参与的教师发现,借助观察工具表不仅使观察更为明确,而且评价也更加精确。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幼儿的具体需求,认识到他们在科学思考和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确认孩子们的潜能,并相信每位幼儿都是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制定并执行计划的能力者。此外,这种方法还强调了关注幼儿探究过程的重要性,让我们从孩子们的实验尝试中,即使是失败的尝试,也能看到他们的学习和进步,从而更全面地肯定每位幼儿的努力和成长

5. 循证实践的特点

循证实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表现出三个显著特点: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首先,循证实践的科学性体现在其对证据的严格要求上。循证教学不是简单地基于表面的信息或现象,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正如朱宁波和王志勇[7]所主张的观点一样,循证教学中的证据必须与所解决的问题相关,证据之间需要相互支持,且都应当经过科学的验证。此外,根据研究方法的严谨程度,这些证据还应进行适当的分类。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需评估、使用或创造证据,并运用自身的专业智慧做出适当且有效的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教师仅依赖个人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和决策的局限。

其次,循证实践的系统性体现在将基于证据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问题提出阶段,循证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多种因素,如师生特点、需求和课程内容等,以准确识别教学中的真正问题。在寻找证据阶段,教师应从“证据库”中筛选与问题相关的证据。在评价阶段,教师根据证据的分类和评价标准确定证据的严谨性和可靠性,选出最佳证据。在应用阶段,教师结合专业智慧,做出教学决策,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效果评价阶段,教师基于对教学中证据的观察和分析,进行总结和改进。

最后,循证实践的实用性在于其对证据的实际应用和综合反思的重视。循证教学不仅注重证据的搜寻和运用,也强调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教学实践的具体价值和目标。教师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利用各种手段寻找并选择最适合的证据,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和决策中,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和评价,以有效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6. 循证实践设计、实践与优化的路径

循证实践设计、实施和优化路径涉及多个关键步骤,每一步均致力于深化教学质量和效果[8],见图3

Figure 3. Evidence-based teaching practice model

3. 循证教学实践模型

首先,识别和明确待解决的问题是循证教学实践的初步阶段。这一步涵盖了教育实践中教育者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期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确立清晰的问题和目标是实践的基础。其次,搜寻证据的过程涉及多种数据源的挖掘,包括政策文本数据、教学研究数据和教学实践数据。政策文本数据提供了教育政策的指导,教学研究数据则涵盖了与教育学知识、学科知识相关的理论研究,这些数据不仅具有抽象概括性,而且其理论的建构过程科学且有效,可为教育者提供探索和改进教学实践的理论支持。教学实践数据则直接源自一线教师的经验,如优秀的课堂实例和教师的成长日记等。第三,审慎选择最佳证据是循证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教育者在选择证据时,应避免“唯证据主义”的陷阱,不仅要考虑证据的级别和质量,还需考虑如何将这些证据与教育目标和具体教学问题相结合,运用专业智慧进行教学决策。第四步是基于证据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这包括根据选定的最佳证据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活动,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证据。最后,观摩、反思和分析构成了循证实践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教师不仅总结当前的教学经验,也为下一轮的循证实践提供了改进的依据。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将重点评估所采用的证据是否恰当、教学设计是否基于证据实施,以及教学成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此外,教师的过程性记录,如撰写反思日记,是他们自我成长的宝贵资料,有助于持续提升其循证实践的能力。通过这种系统性的循环过程,循证实践不断地自我完善和优化,确保教学活动既科学又有效,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7. 循证实践的启示

7.1. 基于证据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的“循证”要求教师在实践中秉持“教必有据”的原则,确保教学活动基于坚实的证据进行。这意味着教师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征,参考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确保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真实学习表现,依据这些直接的学习反馈来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7.2. 有机结合艺术与科学

教学的“循证”也意味着教学必须有“艺”,将教学艺术与科学结合。怀特赫斯特曾指出,循证教学不仅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精准和高效。这种方法强调,在证据的指导下,教师应将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首位,融合自己的教学智慧,追求教学的最优化。循证教学打破了纯粹科学主义的局限,更加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不仅科学而且充满艺术性。

7.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最后,“循证”改进强调教必有“研”,即教学与研究的融合。在循证教学中,教师通过持续的自我学习和系统的教学研究,从而获得有用和有效的证据。教师深入课堂实践,不断地对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依赖经验的弊端。这种教研一体化的做法不仅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也让教师体会到研究的价值,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循证实践,教师能够实现从经验到证据的转变,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更有效地响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标。这不仅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2021295主持人:诸慧)。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Hargreaves, D.H. (1996) Teaching as a Research-Based Profession: Possibilities and Prospects (The Teacher Training Agency Lecture 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3-17.
[2] 刘颖, 任维平.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循证教学理念的思考[J]. 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10): 92-93, 109.
[3] 杨文登. 循证实践: 一种新的实践形态? [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4): 106-110.
https://doi.org/10.19484/j.cnki.1000-8934.2010.04.025
[4] 崔友兴. 教师教育者循证教学素养的结构体系与培育路径[J]. 教师教育学报, 2022, 9(5): 28-36.
[5] 何雅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策略研究[J]. 教师, 2024(4): 84-8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朱宁波, 王志勇. 循证教育取向下教师教学决策的现实审思与发展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13): 46-51.
[8] 宋萑, 徐珊珊, 温宁. 循证教学实践模型[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2):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