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非遗文化“走出去”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Going Abroad” of Tongl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摘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中简称“非遗”)是历史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见证。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继续推进中国非遗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笔者所在的安徽省非遗文化的传播现状出发,分析非遗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应从明思路、定目标、转观念、变传统出发,抓实抓牢当前非遗文化繁荣时期的关键点,认真做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引领,不断创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助力实现中国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most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left to mankind by history, and it is also a historical witness to the splendid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 5000 years. At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how to tell the Chinese story well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world stage is a practical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dissemination statu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nhui Province where the author is locate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start by clarifying ideas, setting goals, changing concepts, and changing traditions,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the current prosperous period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arnestly carry out the planning and guid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constantly innovat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o as to help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文章引用:王倩, 张欣冉. 安徽非遗文化“走出去”的路径研究[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6): 1504-1509.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6173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力量源泉。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全世界的文明进程,带领世界领略不一样的中国底蕴。近年来,中国非遗文化在传播中华文化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培育国家之间的互信,化解国家间的文化冲突,另一方面在世界舞台上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树立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然而,当前我国在文化对外宣传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近些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世界格局的演变。在未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契机的背景下,文化“走出去”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安徽省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徽商的发源地,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的徽商文明,显得尤其重要。据统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中国43项遗产项目,总数位于世界第一[1]。在中国非遗文化受到世界广泛关注的当下,如何恰当地传播安徽省的非遗文化成为重中之重。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推动安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安徽非遗文化对外宣传的基本现状

2.1. 非遗文化的门类众多

安徽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安徽文化主要由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庐州文化等构成。安徽在戏曲、文学、美术方面发展独具一格。安徽省非遗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网站公布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安徽省总共拥有9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680项省级非遗项目、119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覆盖传统技艺类、民俗、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众多领域,其中安徽非遗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类,如阜阳剪纸、紫金砚等。

2.2. 非遗文化的区域保护

为保护和传承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十几年来,安徽省陆续出台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促进非遗的保护。其次,根据安徽省非遗区域集中分布的空间特点,黄山和宣城两市非遗数量居全省前两位,形成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安庆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保护载体,为区域性非遗保护做出了贡献[2]。同时,结合安徽省非遗保护特点,通过健全非遗传承人名录体系和加强非遗传承人群进高校培训等措施,帮助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安徽省创新性实施“名师带徒”工程,将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与非遗爱好者结对,开展相应的教学培训,促进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与发展。

2.3. 非遗文化的传播途径

安徽省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但就目前安徽省现状来说,主要保护与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仅仅停留在地方政府或者民间机构,投入费用不足,也是导致非遗文化对外宣传的广度与力度不够。从目前正式出版的英文出版物仅有三本,分别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鼓灯(英汉双语版)》《黄梅戏经典唱段(汉英对照本)》以及由赵一凡翻译的《天仙配》[3]。相比较安徽省整体非遗数量来说,非遗传播成果不甚理想。同时,在仅有的英文出版物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英译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非遗文化的正面形象[4]

从走访安徽省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情况来看,安徽省部分博物馆的部分项目是附有英文说明的,但也局限于名字的点对点翻译,并没有详细的英文介绍,也没有设置专门负责介绍的相关人员,这也对外国游客了解非遗文化项目造成了困难[5]。另一方面,从对话安徽省部分非遗传承人的结果来看,非遗传承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水平有限,大部分传承人无法熟练地使用英语翻译相对应的非遗项目,当地政府也没有配备专业的外宣翻译人才,导致大部分非遗传播仍停留在起步阶段[6]。随着文化外宣倡议的逐步加强,对非遗文化有了解需求的非母语人群的数量逐步增加,但现有的传播路径和效果都不能满足需求,这跟非遗文化本身的特殊属性有一定的关系。

3. 安徽非遗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问题

3.1. 非遗文化的基础教育薄弱

家庭、学校和媒体是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方式。从家庭方面来看,家庭的非遗文化教育基础非常薄弱,非遗传承理念淡薄,无法满足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了解需求。安徽省大部分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采用“父传子”的传统模式,传承人的老龄化以及传承人的培养缺乏支持使得非遗文化无法得到可持续发展。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缺乏对非遗文化的针对性学习,部分学校开展了与非遗文化相对应的兴趣班,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以及学生需求等方面的原因,无法达到非遗文化长期输出的作用。

3.2. 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单一

非遗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是媒体和网络,就目前安徽省非遗文化外宣情况来看,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字化保护体系。就各大短视频调研来看,只有部分知名度较高的非遗项目开通了短视频平台,包括黄梅戏、庐剧等,并且大部分账号未形成了稳定的文化输出[7]。官方账号例如“宿州非遗”、“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提供了一定水平的文化传播效应,但是在外宣方面没有涉及,没有相对应的英文翻译或者英文介绍[8]。对于非遗传承人或者非遗领域的从事人员,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力较小,没有办法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播,更不用谈提供外宣价值了。

3.3. 非遗文化的人才严重不足

非遗文化的外宣是较为特殊的翻译,不是传统语言上的汉译英,还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因此缺乏文化底蕴的翻译,只能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安徽省目前的非遗文化外宣需求与非遗人才数量不成比例。大部分外宣资料由翻译人员承担,这些翻译人员包括省内高校工作者、公司翻译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甚至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参差不齐的翻译水平使得安徽省非遗文化外宣无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甚至存在一些外译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安徽文化形象[9]。安徽省由于无法形成非遗外宣的制度化,也影响到了高素质外宣人才的引用与培养。安徽目前没有像山东、江苏等省一样有专门人才的引入机制,使得非遗文化的外宣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非遗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非遗文化的外宣要求翻译者对翻译的非遗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非遗文化的渊源与发展过程熟悉,还要对非遗文化中一些特殊文化项有一定的认知,这对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的要求颇高[10]。由于安徽省缺乏非遗文化项目与非遗文化外宣人才的对接平台,导致翻译者无法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特色,这对非遗翻译者恰当地翻译非遗材料增加了困难。总之,非遗文化人才的短缺是非遗文化无法“走出去”的根本原因,也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需求。

4.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播的途径与思路

安徽省作为文化大省,一直以来在文化输出方面存在不足,这些潜在的文化输出的因素影响了安徽省非遗文化外宣的脚步,针对目前安徽省非遗文化外宣的发展的现状以及其他省市的非遗外宣的多元尝试,提出以下几点传播路径策略,以期促进安徽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世界文化大环境中“走出去”。

4.1. 积极推动非遗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文化旅游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让受众亲身感受非遗文化是宣传安徽非遗文化最有效的途径。目前六安市创新融合非遗 + 旅游的模式,在景区景点搭台,创新开展“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非遗进景区”等系列品牌活动,精选葫芦烙画、大别山民歌、庐剧、手工挂面等20余个特色非遗项目走进28家4A级景区,现场展销非遗商品、品尝非遗美食。线上推出非遗插画作品展、非遗摄影作品征集、非遗纪录片鉴赏等文化活动17期,发布非遗主题线路14条,“寻艺六安”非遗之旅入选全省十大非遗线路。这一系列举措为安徽省其他地区开展非遗文化旅游提供了参考。

但安徽省在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建立方面仍处于尝试阶段,因此根据安徽非遗文化呈区域式发展的现状,从非遗种类数量较多的地区开始,设置相应的主题旅游路线,配备专业的翻译人才,打造特色文旅路线。以安徽寿县为例,寿县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为了吸引更多外国旅客前往,可以首先打造部分观赏项目,例如抬阁肘阁、淮词、寿州大鼓等,随行配备当地的专业翻译导游,辅助外国游客欣赏当地非遗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宣传非遗文化,也可以使得中国的一些政治思想、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形态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其次设置一些体验式项目,例如八公山豆腐制作,让外国游客在亲身体验之后,理解中国技艺。同时,根据当地特色打造不同的IP,形成连带效应,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了当地部分就业岗位。在目前就业形势收紧的状况下,不失为一种创新拓展路径。

4.2. 发挥新媒体宣传导向的创新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交互性与时效性为非遗外宣提供新的保护模式。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共同主办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已连续举办三年,安徽省推荐的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活动当中,如汪满田鱼灯、《宏村年味》短视频等,让网友感受到安徽非遗年味,同时也是安徽致力于推进非遗传承与传统节目的深度融合的初步实践。安徽在近年来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并通过新媒体等平台进行展播或直播,让广大群众感受安徽非遗项目,这也是安徽省初步推进以新媒体为保护模式的创新举措。

但安徽省在非遗对外宣传方面仍需持续耕耘,安徽非遗网的官方公众号于2018年8月正式上线,上线后仅推送了十几条有关非遗文化地图和非遗艺人的介绍性文章,目前的官方公众号没有设置任何互动的板块,更谈不上有任何对外宣传的部分。对此,安徽省应借鉴其他省市的优秀案例,从以下两个方面拓展新媒体保护模式。通过新媒体手段对安徽非遗文化进行记录保存,尤其是传承度较低的非遗文化,形成相应的数字化档案,以便于数据保留。如2023年初,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带领团队通过3D建模的方式将作品进行数字化储存。这一传承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满足了年轻人的审美模式。其次非遗的数字化离不开政府的助推,2023年8月由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帮助实现有“标”可依。明确采集什么、怎样采集以及如何著录等具体要求,提高非遗保护和记录效率。

未来安徽省要持续推进非遗对外宣传的规范化、制度化。手机端是未来非遗外宣发展的重要方向,值得安徽省非遗文化部门和相关人员关注及持续投入。可以在未来利用最新的“体验式”模式,依靠VR、人工智能等方式,让受众足不出户就能体验非遗文化,利用数据库中的上传的图片、视频等,根据受众的需求,呈现在用户面前。为了迎合对外宣传的需求,持续推进非遗文化宣传双语板块的建立。在原先宣传非遗文化的基础之上,逐步将非遗文化这种活态文化制作成相应的动态信息,例如宣传视频等,或者在原先宣传视频的基础之上添加英文字幕,将其发布在官方平台,吸引外国受众进行观看与讨论,增加非遗文化的受众面。在借助新媒体平台更新翻译材料的传播路径的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传递“多对多”的优势收到反馈信息,发现翻译材料中的漏洞,从而达到翻译校对的效果。

4.3. 利用高校助力非遗文化教育与传播

非遗外宣翻译实践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非遗外宣人才需求缺口较大,高校是输送非遗外宣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尽管安徽省高校众多,但尚没有设立传统文化或非遗文化翻译相关专业,甚至连相关的选修课都甚少开设,同时由于目前就业形势收紧,传统的专业就业存在一定困难,选择的人数比之前大幅度下降,像历史学、社会学这些逐渐成为冷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储备。在这种环境中,安徽省需要有领头高校创新性设立相关专业并对接畅通的就业渠道,保障学有所用,学有所值。其次在部分高校的翻译硕士专业课程,尤其是在当地非遗文化种类众多的高校,加入非遗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辟非遗翻译实训基地,通过深入与非遗传承人的对接,深刻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在最大程度上还原非遗文化的风采。

非遗文化传播可以利用高校这个媒介渲染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利用“非遗进校园”将本地非遗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进校园展示非遗文化,搭建高校翻译人才与非遗传承人的沟通渠道,尤其是对非遗文化集中的地区,更应该带头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为年轻一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区文化畅通渠道。其次,由政府牵头,设立专门用于非遗外宣翻译的专项基金,鼓励更多非遗传承人提供相应的素材,由专门组织的人员整理入库,并交与对相应非遗文化熟悉的翻译人才进行规范处理,便于之后在外宣场合使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5. 结束语

非遗文化本质上来说是跨文化传播,最大的障碍是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必须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实现差异化的文化传承。依托项目对非遗外宣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欠缺,非遗外宣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实证论证方面仍需加强。在新时代文化外宣倡议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应不断拓展非遗文化的对外宣传途径,使其真正走向世界。

基金项目

2023年安徽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383249)。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谭艳薇. 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作用机制研究[J]. 旅游纵览, 2021(16): 182-184.
[2] 方胜, 张佳齐.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2): 29-36.
[3] 苏涛, 黄焰结. 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介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 2019, 8(3): 51-54.
[4] 王元元. 非遗传承背景下河北省非遗外宣路径研究[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7): 46-48.
[5] 刘明彬. 徽州竹雕艺术文化形态与发展探析[J]. 怀化学院学报, 2015, 34(10): 8-10.
[6] 张慧, 闫正坤.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现状及对策探析——以花鼓灯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75-78.
[7] 孙圆. 新媒体背景下“非遗”外宣翻译与传播路径研究——以济南市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河北农机, 2018(8): 54-55.
[8] 储敏, 刘诗雨, 苗梦遥, 等. 可见与不可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科技传播, 2023, 15(9): 95-98.
[9] 杨勇, 黄玉香.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阜阳市为例[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27-32.
[10] 潘洁.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山东省非遗外宣翻译及传播路径研究[J]. 文化产业, 2022(14): 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