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Ubiquitous Information Age
DOI: 10.12677/ces.2024.126413, PDF, HTML, XML, 下载: 27  浏览: 44 
作者: 朱清超*, 宋晓鸥, 雷 妮:武警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毛诗思:湖北总队参谋部,湖北 武汉;毛莎莎:山东总队青岛支队,山东 青岛;周雅兰:武警工程大学研究生大队,陕西 西安
关键词: 泛信息时代价值纠偏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Ubiquitous Information Age Value Correction Trinity Talent Training Mode
摘要: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岗位胜任力在泛信息时代浪潮中劣势日趋凸显。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全面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以泛信息时代学生呈现的新特征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为对象,以塑造学生专业化、体系化、向心力为目标,基于文献查阅法、调查法、归纳法等方法,提出“一干一基四支”复合型培养模式优化模型,构建职业化、时代化、实践化培养优化机制,设计反馈式五级结构胜任力培优模型,创建泛信息时代价值塑造纠偏模型,研究以机制促创新的三位一体螺旋上升机制,以期提升学生岗位任职能力。
Abstract: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tradit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l in student job competenc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wav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response to this issu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era education policy a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take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presented by students in the pan information era and their impact 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as the object, and aims to shap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systematization, and centripetal force. Based on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survey, and induc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the “one stem, one foundation, and four branches” composite training model, constructs a vocational, modern, and practical training optimization mechanism, designs a feedback based five level structure competency training model, creates a value shaping correction model in the pan information era, and studies a three in one spiral upward mechanism that promotes innovation through mechanisms,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job competency.
文章引用:朱清超, 宋晓鸥, 雷妮, 毛诗思, 毛莎莎, 周雅兰. 泛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6): 479-48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6413

1. 引言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质量监控、学习效果、声誉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学生任职能力和发展潜力,达到了服务社会、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和终端的普及,网络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已然步入泛信息时代。泛信息时代为学生的学习和资源利用提供了便利,但也冲击着人才培养的效果、模式、结构,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学习和生活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基于近三年网络问卷调查数据,以新时代教育方针为准则[1]-[3],研究泛信息时代学生呈现的时代特征,分析其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及成因,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提升泛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2. 泛信息时代学生呈现新的行为特征

泛信息时代作为无处不在的网络衍生品,使人们更加习惯“指尖上的生活”,享受“电子化的便捷”,喜欢“快餐式的阅读”,追求“平视性的交流”,促使受教育群体产生独特的认知习惯、思维方式和话语结构,专业教育亦然,这取决于泛信息时代催生了学生新的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内容、进度和效果。为此分析他们新的行为特征,可为揭示泛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指向性对策奠定理论基础。

2.1. 泛信息时代学生呈现的积极行为特征

1) 开放探索的积极行为特征。随着生活条件、文化水平、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学生接触的网络终端越来越多,对泛在网络接触的广度和深度也随之增加。伴随泛在网络的加持,学生获取即时信息和生活服务更加便捷,思想更加灵活前卫,创新探索精神更加强劲,信息汲取、价值塑造、求知积极性更高。他们畅游在泛在网络中,在多元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等虚拟环境中自由阐述观点和见解的开放探索活跃度增加,促进了学生开放探索的精神和身心的健康成长[4]。问卷调查中占比约85.2%的学生认为某些专业知识可通过线上教学资源(如慕课)、搜索引擎(如百度、必应)等途径加深理解,利用CSDN、博客、文心一言等平台探索疑难问题,采取微信、抖音等即时交流平台分享学习心得,均反映了学生开放探索的行为特征。

2) 猎奇涉险的积极行为特征。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不仅是互联网、流媒体、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也是社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化媒体发展进程中,各类碰撞交织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在该信息环境中,学生接触新兴事物或理念后,受趋同心理影响,主观上将所接触的知识付诸实践的愿望强烈,冲击了现有知识体系框架,追求个性解放、勇于挑战规则的猎奇涉险行为特征凸显,其实践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新媒体素材,推动着泛信息时代的向前发展[5]。同时他们心性也得到锻炼,自控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升,为其毕业后更快更好地融入岗位起着积极的作用。问卷调查中占比约79.1%的学生猎奇涉险意愿强烈,认为这些实践行动实现知识的内化理解,助其对泛在网络中信息的去伪存真,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敢作敢为的积极行为特征。泛信息时代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自小便被传输优胜劣汰的强烈竞争意识,时常自我审视,严格自我要求,拥有更自信的心态、更强的实践能力、更乐观的性格、更积极的生活热情和期待[6]。物质和精神上的丰裕使得学生尊崇楷模、学习楷模、模仿楷模,以敢作敢为的时代特征实现个人价值,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问卷调查中约75.6%的学生认为敢作敢为可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2.2. 泛信息时代学生呈现的消极行为特征

1) 自我的行为特征。泛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冲击了学生信息资源池和思维方式,促使学生试图规避机械式教育、整齐式管理、照本宣科式培训等格式化生活,抵制自认为“僵化”“古板”式的教育,追求标新立异吸睛式创新模式,重外在表现轻内在关联,侧重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立意识、个性特性、事物呈现的第一感受,以是否产生直接效益作为评判标准,缺乏站在整体角度、他人角度的通盘考虑,集体意识、大局观念降低,强化自我认知,该自我行为特征降低了共情能力、互惠互利和体系化知识结构[7] [8]。问卷调查中46.9%和17%的学生分别认为职业课程对工作帮助较大,因此近半数学生倾向职业课程专项学习,忽视人文课程的学习,呈现蹩脚式专业结构的特点。

2) 自恋的行为特征。泛信息时代学生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且不成体系,需要学生具备数据甄别、去伪存真的能力[9]。但学生处于价值观和知识体系塑造阶段,信息把握与区分能力不足,繁杂网络信息干扰着学生的思维定力,涉猎广但学艺不精的现象显著。这也导致学生产生什么都懂的认知错觉,无法做到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发强烈的个性化和自我表现欲,催生个人主义,缺乏对自身作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恋特征凸现,知识深化学习、学术科研创新及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制约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问卷结果中17人次认为岗位与自身能力不符,76人次自认为涉猎广泛学习动力不足,这都是自恋行为的集中表现。

3) 自闭的行为特征。泛信息时代学生更趋向于将自己的内部感情和价值感受,在独处的网络虚拟世界中讨论交流,缺乏面对面直达心灵的良性互动,没有面对面的表情察觉体验,无法考虑交流双方的现实感受,形成强烈的个人独体意识和人际边界,现实有效交流减少,乐群性降低,信息茧化程度增加,对网络的情感价值依赖度急剧增加,形成了强烈的自闭空间[10] [11]。问卷调查中92人次集中于网络社交,50人次问题网络查询而不与人讨论对错,33人次认为与社会环境严重脱节,这些都是自闭行为的外在体现。

3. 泛信息时代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及成因分析

虽然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成效良好,但受泛信息时代引发的学生行为的变化,培养质量、学习效果和声誉影响等方面呈现新的特征。在人才培养九种能力目标中,需求单位重点关注政治、管理、技术等人才培养质量,泛信息时代环境正对这些能力产生着深刻的影响[12]-[15]。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深层次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五类。

3.1. 能力导向偏移

共性能力包括管理、专业、政治、思维、特质、品质等九方面,前三者为需求单位关注的重点。泛信息时代的自恋行为特征,促使学生追求大而广的视野,忽视小而精的能力素养塑造,形成了能力与需求的不匹配,能力导向日趋偏移。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该行为特征的考量,于是学生对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和人员队伍的变化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凸现。如何以能力需求为导向,培养政治领悟力强、管理理念超前、专业技能过硬的学生队伍已成为泛信息时代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

3.2. 培养目标弱化

当前“云网一体、公专协同、天地泛在”的泛在网络覆盖了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承载着自媒体(如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如直播、短视频等)、电子图书(如ireader掌阅、汉王等)等业务,学生涉猎范围越来越广,猎奇涉险和自我的时代特征冲击着专业体系结构和知识逻辑性,使得专业设置、育人机制、实践试验等阶段性培养目标边界日趋模糊。如何强化培养宽度、广度和深度,以应对职业化岗位需求,更好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是人才培养过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3. 胜任力逐年递减

就用人单位而言,政治胜任力体现了单位的稳定发展与治理效能,管理胜任力把握着单位的战略转型方向,专业技术胜任力决定着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各项胜任力,形成综合合力,方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泛信息时代资源的开放性和学生的自主性,自循环的刚性模式抑制了人才潜力的培养和释放,制约了学生多种胜任力的提升。如何强化学生胜任力提升,是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亟待解决的难题。

3.4. 价值观失准

信息是一把“双刃剑”,正能量影响一批人甚至一代人,负能量亦如此。随着大数据、推荐算法、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的信息逐渐茧化,形成分割的信息茧房。泛信息时代良莠不齐的资源和学生自闭的行为特征,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局部负能量信息茧房。负能量信息茧房影响的不仅仅是单个学生,学生毕业后其言语思维将会影响共同生活的群体,甚至蝴蝶效应,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如何避免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进入负能量信息茧房是当前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时代课题。

3.5. 创新力不足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在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泛信息时代环境中,培养有思想、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个性发展好的复合型高级信息技术人才,必须调整和完善适合学生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课程体系,推动人文素质教育,树立以教育改革促进综合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的理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挖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尊重学生自我个性化发展,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培养模式,更好地践行泛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4. 泛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人才培养作为院校的重要工作环节,必须坚持新时代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原则,向人才培养质量聚焦转型,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泛信息时代特性相适应、内容与胜任力接轨、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以及育人模式向时代化、职业化靠拢,紧盯内部成因及内生需求,向信息化、网络化、认知化借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政治、管理、技术等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4.1. “一干一基四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模型

以新时代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以增强政治胜任力、指挥胜任力、专业技术胜任力为价值导向,以提升学生管理、思维、素养、特质为目标,以强化学生个人创新力为驱动,以减轻泛化信息的负能量为突破,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创建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一干一基四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模型,如图1所示。“一干”融合个人创新、岗位胜任力、泛信息化要素、多维信息平台,构成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模型主干;“一基”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基础;“四支”涵盖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效果优化、价值塑造优化和创新驱动优化四个创新实践环节。构建“一干一基四支”的人才培养模式,期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岗位胜任力、价值趋同性和创新驱动能力,降低泛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冲击。

Figure 1. Optimization model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1. 人才培养优化模型

4.2. 职业化、时代化、实践化的培养体系优化机制

以用人单位和院校供需关系为牵引,构建专业设置清晰、育人机制适配、实践实战实训合理的渐进式培养体系。集中化、体系化、综合化专业设置强化学生专业清晰、体系清晰、要素清晰,夯实学生政治素养、管理素养、专业素养;院校主导、双师育人、社会协作育人机制提升学生科学化、职业化、时代化水准,提升岗位任职能力育人效果,缓解学生毕业工作能力不足的基础诟病;项目化基础实验、实效化单位实训、实地化基地实践优化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克服本领恐慌,增强学生攻坚克难、率先垂范的头雁精神。专业设置、育人机制、实训优化的培养体系将极大地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专业、更职业、更敬业的宽口径复合人才,如图2所示。

Figure 2. Optimization model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2. 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模型

4.3. 反馈式五级结构胜任力培优模型

以学生岗位胜任力为主线,瞄准用人单位政治素养、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等多层次人才需求,降低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量化误差,针对政治胜任力、管理胜任力、专业胜任力,差异化提出反馈、跟踪、培养的分体式反馈机制,构建了包括定位、培养、评估、待业、工作的五级胜任力培优模型。其中定位以岗位需求为牵引,清晰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以人才定位为基础,重心聚焦于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评估实现三者胜任能力的量化,能力未达标学生进行专项培养;待业构建达标学生的人才资源池,实现学生的待岗;工作按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单位需求、双选机制,完成学生的岗位选定及就业。反馈式五级结构胜任力培优模型通过查漏补缺、扬长补短、变弱为强,提升综合素质,降低庸才、废才概率,强化人才资源池储备质量,提升整体培养质量,符合泛信息时代人才培养初衷,如图3所示。

Figure 3. Optimization sketch map of training effect

3. 培养效果优化示意图

4.4. 泛信息时代条件下的价值塑造纠偏模型

以泛信息时代产生信息茧房为突破,瞄准目标与价值的一致性,构建价值认同塑造、议程设置纠偏、值守阵地发声的闭环价值塑造模型,实现泛信息时代负面价值观的价值纠偏。价值认同塑造提升个人信息抵抗力,议程设置纠偏强化院校信息领域的意识形态塑造,值守阵地发声重在用人单位主动进攻,三者合力弱化负能量信息茧房偏移,实现价值培养的趋同化,如图4所示。

Figure 4. Sketch map of values shaping

4. 价值塑造示意图

4.5. 以机制促创新“三位一体”螺旋上升创新机制

以个性发展增强创新竞争力,以机制鼓励个性发展,构建制度、环境、个体三位一体的螺旋上升创新机制。体系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等制度的创新增强顶层机制、过程、成果设计的权威性;经费保障、场地保障、平台保障等保障措施的创建提升创新土壤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兴趣爱好、奖励实施、比赛竞赛等创新动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提升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创新驱动并非因循守旧,而是动态更新,螺旋上升,如图5所示。

Figure 5. Optimization sketch map of innovation

5. 创新驱动优化示意图

5. 模型存在的难题及对策

5.1. 模型局限性及对策

模型各个环节并非独立运行,相互之间存在内部关联,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胜任力培优会促进职业化、体系化优化,创新力可改善能力弱化问题,反之亦然,模型设计中缺少各要素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差异化的考量。针对该不足,后续可按三步加以改善:一是对模型分解,提取共性要素和个性要素;二是对共性要素,统筹优化,避免顾此失彼;三是对个性要素,进行实质化区分,逐一设计差异化优化机制。后期将针对上述局限性展开针对性研究。

5.2. 实施难题及对策

模型在实施过程不仅需要学生配合,而且需要对用人单位适时调研反馈,还要协调实训、实验、实习等场地,各个环节除了定性结论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定量评估模型,这都是模型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上述难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紧盯学生学习积极性、价值观、创新力等效果,使其按照既定模型开展,以达到精确衡量模型的目的;二是借助信息网络手段,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为模型的进一步实证研究奠定数据基础;三是以各类实验室建设、学术会议等为契机,做好教学模式、场地、内容的讨论与见习,拓展学生的视野;四是深化定量评估模型研究,以确定影响模型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点,为后期模型的优化奠定基础。

6. 结束语

本文以全面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以泛信息时代学生新的行为特征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为切入点,以塑造学生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化、向心力为目标,开展泛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分析在泛信息时代下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以期提升学生岗位任职能力,并指出模型和实施难度,提出下一步改进策略及研究方向。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俊杰, 罗如芳. 肩负新时代民族院校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4): 5-10.
[2] 陈婷.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广西轻工业, 2011, 27(7): 182-183.
[3] 丁瑗. DY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经贸大学, 2019.
[4] 周丹.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初探[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 17(26): 272-273.
[5] 张璐. 泛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异化的干预机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4.
[6] 王瑞. “信息茧房”的实质、成因与突围之道[J]. 青年记者, 2020(36): 23-24.
[7] 范海健, 颜廷秦, 周燕, 等. “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9(5): 20-24.
[8] 李广. 高职院校通信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探讨[J]. 信息通信, 2014(2): 273-274.
[9] 黄勤英, 张海全. 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轻工科技, 2022, 38(6): 111-113.
[10] 张晶, 吕少胜, 于京生, 等. 基于三位一体化的应用型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石家庄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 17(6): 88-91.
[11] 吴蓓蓓.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自媒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与优化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12] 房奕. 甘肃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8.
[13] 白晶.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案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大学, 2009.
[14] 李欢. A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15] 张蓉. X金融科技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进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宁: 广西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