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创新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Path of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DOI: 10.12677/ae.2024.1461068, PDF, HTML, XML, 下载: 19  浏览: 4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沈月琳:南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关键词: 三全育人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工作创新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Work Innovation
摘要: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成效关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对于如何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全面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从中探索出新模式新方法,给出就业育人工作创新路径。
Abstr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ir employment. Integrat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to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system, enhancing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problems th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face in cultivat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new models and methods, and provide innovative paths for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work.
文章引用:沈月琳.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创新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6): 1243-124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1068

1. 引言

高等学校不仅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武装青年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毕业后何去何从,是否能实现顺利就业,毫无悬念的成了高校、家庭及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而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日渐攀升的数量,使得就业压力逐日加大,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又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引发了新一轮思考,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中,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来指导高校就业教育开拓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这不仅是国家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提高思政教育时效性的内在诉求。而同时,“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推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新媒介及新道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育人指明了新方向,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教育相融合人的育人体系。而如何做好新时期青年人才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价值引领及就业育人工作是新时期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握新特点、抓住新契机、跟进新目标,做好高校思想价值引领及就业育人工作也是当下高校立德树人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对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工作创新路径展开研究。

2. 新时期“三全育人”理念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的指导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育人教育是在大学生的整个大学教育阶段,推进新时代的就业育人理念与“三全育人”理念相结合,将“三全育人”理念全面融入就业育人过程,形成完整就业育人体系并完善提高,才能更好的把握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导向,来满足他们的就业需要,以及在过程中达到稳扎稳打全面取得成效的目标。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学教育需要抓住以下两方面的重点。

1) “三全育人”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的多维性的相辅相成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育人模块多样,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是其中的一部分,与其他模块相比,就业育人的受教育群体及内容更为多元更加复杂。分层分级不仅要考虑从大一到大二到大三再到大四的纵向人群,还要考虑各类就业困难:比如学业困难、家庭贫困等各方面横向人群。而就业教育教学内容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所需所愿。并且针对创业、就业、求职、升学、入伍等各个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教学。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创新创业培训、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考研政策解读、入伍相关咨询。除此之外,在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内容上,要明确教学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引领,从而引导他们能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劳动观。所以,“三全育人”理念在指导就业指导教育教学中,与就业育人的多维性高度契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收教群里的全员,施教群体的全员,全方位则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全方位育人,不仅从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教育平台,还要整合各类资源来给予支持,而全过程则是抓住在校学生的各级各段给出适合的就业教育指导。综合起来,用完整的,科学的,行之有道行之有效的“三全育人”理念来指导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教育教学理念,从而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 “三全育人”理念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工作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全育人”理念不断被赋予的时代感,让教育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而就业指导就业育人的改革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三全育人”理念的融入,让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育人方向更加明朗,也让学校的育人模式更加明确。而就业工作的全面改革也需要根据“三全育人”理念和学校的实际来打造适应新时代的各类就业指导教育活动。让就业指导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及导向性。同时,也要让“三全育人”理念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不仅要从学生出发,也要从老师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全面深化改革。所以,新模式、新概念的就业指导教育改革应当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是“三全育人”理念深化改革的重要载体,不仅能激发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内驱力,也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路径。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改革也一定是“三全育人”理念在实际中的有效运用,是到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时效性改革,同时也将成为对其他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模板。

3. 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的现状及问题

1) 全员育人理念未能达成共识,教师缺乏新形势下的就业经验,影响学生对就业行业的正确认知。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程内容吸引力不强,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性较弱[1]。特别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这导致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第一课堂、学生活动第二课堂、学生生活第三课堂,合力不够,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知识技能教授,轻素质培养。而思政教育过多偏向于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和班主任,就业指导教育的主力担当也是青年辅导员或者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专职老师,辅导员虽身具教师和管理者的身份,但在工作中因各类繁杂琐碎事务缠身,使得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碎片化,教育效果甚微,并且大部分辅导员因职业特殊性都是刚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就业专职老师则是长期稳定在固定岗位上早已没了接纳信息的敏锐性,两者都缺乏丰富的职场经验。其余教职员工则对就业育人工作热情不够,力度太小,普遍流于形式,虽然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点问题,但是很多老师并不具备就业指导相关的学习背景,因此,在就业育人的专业指导方面也是缺乏具有事实依据的实践指导,对行业发展及变化多端的社会现状少了点实战经验,并且业务不精、现学现卖、半路出家等现象也导致了就业指导教学中这方面的教学知识老化,从而无法及时将最新政策分析转达给有需要的学生们,而照本宣科的理论知识使得就业指导教学思维固化,导致就业教育教学脱离实践,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教学培养模式目标不明确,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缺乏实效性,并且在就业育人过程中,教学人员群体的单一性也很显然,整个大环境的全员育人理念未能达成共识。

2) 就业指导教学集中于大三大四,全过程育人未能贯彻落实,全程布局有待提升。

从新生入校后的入学教育到毕业离校的离校教育,全过程育人注重的是育人过程的连续性,但是在现今实际思政教育的育人工作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会在入学教育上下大功夫,而忽视了大二大三的学生,甚至弱化了毕业生离校的思想政治引领。导致大学生教育全过程育人工作落实不到位。首先,在学生的阶段性就业教育规划上不够完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目标不能匹配,其次,在整个就业指导教育的时间规划上,大部分就业相关的活动过多的集中在大四学年,直到就业季、招聘季才开始技能技巧等内容的填鸭式灌输,使得就业能力培养过于表面,职业能力培养及提升过于空洞,全过程育人目标未能贯彻落实。

3) 就业能力培养主体缺乏,就业指导教学课程体系未完善,全方位育人缺少协同联动。

全方位育人需要联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多元协同联动,但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老师、辅导员、和专业课老师包括就业指导老师等各部门工作都是各自为政,缺少完善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措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党政领导与专业教师团队和辅导员团队以及各环节各部门缺乏良好互动和有效的沟通,资源融合度不够。课程体系的建设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举措,而就业指导教学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教育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影响力,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对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缺乏系统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效率。而目前的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分看重眼前利益,择业观有偏差,无法考虑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时代利益相结合,做好长远发展。并且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存在对自我,对社会现状的认识严重不足的现象。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群,被大环境的求职氛围影响,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他们的就业热情。这部分因素的形成也说明了校园多元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全方位育人机制缺少协同联动。

4.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工作创新路径

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离校教育,“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贯穿青年学子的整个大学生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更要紧紧围绕“三全育人”的核心内涵,切实做到保障高校全员育人、推进学校全过程育人、落实环节全方位育人。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本着学生有出路,学校才有出路的初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恰当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就业教育落实,系统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纵横交错,多角度渗透,从而达到助力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形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契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达到学生开心择业,顺利就业目标。

4.1. 有效进行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资源整合,搭建全方位就业育人平台

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明确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育人体系,就应该明确这样的体系是一个各方面相互联动,各角度多元立体的,而不是独立在外的游离结构。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开展就业育人这个工作时,必须从思政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实践等多方面入手,考虑将市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访企拓岗与保障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日常校园管理相结合等等多方位联动起来的育人体系[2]。全力推进家校联动思政、校企合作育人,瞄准先立德后育人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做到与时俱进,用好新时期互联网科技,依托现代化聊天工具及自媒体特性,比如微博、微信、QQ、抖音、小红书以及各类短视频平台,根据平台特性发表各类涵盖就业育人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合理整合各类资源,以达到多元联动目的,指定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导师制度,来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精细化建设,从而构建“大思政”教育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做到在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下,净化校园政生态环境,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工作一起部署安排,同时检查评估,契合时机适时融入就业教育,实现全校上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互联互通[3]。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健全学生各方面考评机制,立德树人,加强德育学分要求,做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完善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要求,构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典范网络,努力营造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风气,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从被动教育者转为思政教育的主动传播者,这样,也有利于班级、学院、学校就业氛围的营造以达到良好的求职就业效果。

并且在以上基础上做好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经费投入,为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人群提供完善的激励与保障,稳定学生思政教育的科学供给。将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实际需求及时比对,紧跟最新就业创业各项政策,按照学生阶段性特征及时做出就业教育教学的调整,稳步实时教学规划,摒弃传统就业指导教学模式,灵活指定就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育人模式,推广导师制度,促进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用好学校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职业能力大赛等各类竞赛平台,有目的地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从而做到引领全校各部门各环节,全面整合教师教学及管理与组织各类资源,比如聘请高素质高水准的企业导师,让其真真正正地进入课堂传道授业解惑,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局面。搭建全方位就业育人平台,奠定资源整合基础,融合信息咨询、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多项功能集一体,帮助在校大学生切实提升自身的各项素养,以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追求职业及人生价值,以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4.2. 全力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三全育人”就业工作体系,多元协同明确全员育人重点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当前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同向同行,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队伍,引导专业课老师和辅导员一起树立协同育人理念,特别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积极加强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应该深入挖掘专业课老师的课程思政教育,将特色的专业教育活动中融入思政理念,引导专业课老师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及各类技能竞赛,打造全员就业育人工作体系,同时,把握“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重点,提高辅导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突出专业课老师的价值,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并且,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讲,校企合作是学校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一步,所以,在制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任务时,应当注意根据企业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来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线任务[5]。推动辅导员、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创新创业基础课、职业素养等课程的讲授与指导工作。这一举措,可以通过学校与优质企业的深入合作,联合教师与师傅的双方传授,他们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和理论课老师相对无趣的课堂不同,新鲜的案例和经验会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展开以培养技能为主的人才教育模式,由校企共同主导设立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及考核方案,这样的模式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形式,而在课程优化,教学任务的建立中,他们也能根据企业要求来给出更为合适的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及更多可行性经验,不仅让企业可以更便捷、更高效的接触到学生,也让学生能直面企业需求。企业指导老师的参与,使得就业指导教学课程内容更为丰富立体,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这样,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对学生来说,就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也培养也得到了加强。如此基于高校就业指导和企业互动培训的模式达到课程革新的目的。因此,促进校企合作就业指导模式,特别是校内外教师的联动显得尤为迫切。

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同步进行,不断创新培养的方式方法及路径手段。形成完整的就业育人指导体系[6]。将职业生业规划教育、专业认知与就业形势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择业就业教育、就业压力疏导及就业心理帮扶等进行合理整合,搭建就业教育指导网络,从而更全面更加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就业管理、从签约、违约、档案派遣等就业基本流程的熟知,到求职面试、简历制作、生涯规划等技能的培养各方面的都覆盖到位,以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所以,学校更应当注意善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相关指导老师及时妥善的处理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以及做好相关学生的压力疏导工作。并且要稳定联合学生家庭,一起营造及构建良好的就业育人氛围。联系家长积极配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关注学生的实时就业诉求,引导家长尊重学生意愿,和学生平等沟通交流,不强加自身的单方面意向逼迫学生,主动配合学校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难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以达到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的目标。

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中应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特别是在就业育人的过程中努力开拓思路,联合各类优质企业配合用好校内平台,建立校企联动就业指导模式,努力构建全员就业育人多元协同格局。

4.3. 突破陈旧教育难点,制定分段就业育人教学目标,有序推进全过程精准精确育人

全过程育人注重的是育人过程的连续性,就业育人应贯穿整个高校育人过程,从开学第一课到学生活动第二课堂到毕业最后一讲,就业育人传播活动应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找准社会热点作为思政切入点,协调学生走向社会的现实需求,以生涯发展教育为主,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通过技能竞赛,文化活动等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子的成长全过程,比如:大一学生注重就业指导理论教育,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水平和自我分析的能力[7]。帮助学生经过适应、学习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使得他们逐步掌握顺利切换学校与社会角色的操作密码。到了大二,学生开始萌生就业想法就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大三学生对实习、就业、考研、考公已经有了较明确的目的,则可以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加以引导,适时对考研考公学生给出相关政策解读及报考技能指导,以及对正常就业择业创业的学生给出简历撰写、求职技巧、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到了大四,很多学生开始面临就业焦虑,这时候的就业指导教育就该帮助他们来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以及做好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这样结合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身心特征、学习目标以及实际就业指导需求来,开展合适的就业教育,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价值引领和心理辅导,从而形成逐渐形成、规划先行、目标导向、服务保障等环节,以实现全过程育人目标。

当然,课程思政强调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其他各科课程当中,所以就业育人除了要打造既便捷又人性化又能适应新时代还要具备新手段的能深入学生心扉的就业指导教育好课,来实时引导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及法律意识,还要花时间下功夫来备好就业指导教育课的核心内容,将就业指导教育课切实转向在课程中在过程中进行就业教育思想政治引导,从而将就业指导教育元素连续的融入渗透到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去。要如何做到就业育人科学化,就业育人有效化就应该去更深入的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工作涉及到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再结合“三全育人”理念体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契合了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因时而进,合势而行,守好立德树人本心,抓住思政育人核心,紧靠“三全育人”根本,带领全校人员直面新时期带来的新挑战,引导每一位教职员工成为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从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就业育人与三全育人理念的内在适应性,顺利搭起“无人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立体的就业教学指导育人体系,一步一步以顺应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优化教育教学,以达到培养具备坚定共产主义理念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及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长远目标。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通理工学院“职路琳航”辅导员工作室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楠.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路径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44): 49-51.
[2] 李翔, 王虎挺.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入路径探索[J]. 就业与保障, 2020(5): 58-59.
[3] 谷月.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教育优化策略[J]. 现代交际, 2020(16): 176-177.
[4] 李小燕.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J]. 现代交际, 2020(9): 129-130.
[5] 沈月琳. “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J]. 新一代, 2021(11): 59-61.
[6] 姚奎栋. “三全育人”在就业育人中的作用与实践路径[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5): 38-42.
[7] 吕晋. 从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探析“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J]. 科教导刊, 2020(11): 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