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中“洋泾浜英语”词汇的变迁研究
A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Pidgin English” Vocabulary in Shanghai Dialect
DOI: 10.12677/ml.2024.126493, PDF, HTML, XML, 下载: 4  浏览: 8 
作者: 袁令羲: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洋泾浜”外来词上海方言上海话“Pidgin English” Loanwords Shanghai Dialect Shanghainese
摘要: 洋泾浜英语在上海已经发展了一个世纪有余,如今已经成为了上海方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部分曾经常用的洋泾浜英语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不再被使用。本研究以《上海通俗语及洋泾浜》附录中所录外来词列表为书面语料,结合访谈内容作为口头语料,旨在通过对不同年龄区间上海方言使用者进行访谈,梳理上海方言中洋泾浜英语及其简化而成的英语外来词词汇使用的变迁过程及缘由。研究发现,过半数以上的洋泾浜英语及其简化而来的英语外来词已从上海方言中消失;多数留存在上海方言里的洋泾浜英语或外来词也已被多数人遗忘;只有少部分词汇仍在被使用。为延缓洋泾浜英语的衰退和灭亡,相关部门应尽可能地这些洋泾浜英语介绍并推广开来,并尽可能地留存洋泾浜英语词汇的语言材料,如其音译汉字读音、录音和词典等。
Abstract: Pidgin English has been developed in Shanghai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Shanghai dialect. However, some of them used to be commonly used has been no longer u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times. Using the list of loanwords recorded in the appendix of Shanghai Colloquial Language and Pidgin as written data and interviews as oral data,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changes and causes of the use of pidgin English and its simplified English loanwords in Shanghai dialect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Shanghai dialect user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It is foun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pidgin English vocabulary and its simplified English loanwords have disappeared from Shanghai dialect; most pidgin English or loanwords survived in the Shanghai dialect have also been forgotten by most people; and only a few words are still in use. In order to delay the decline and extinction of pidgin English in Shanghai dialec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introduce and promote pidg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keep the language materials of Pidgin English vocabulary as much as possible, such as the pronunciation of transliterated Chinese characters, recordings and dictionaries.
文章引用:袁令羲. 上海方言中“洋泾浜英语”词汇的变迁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497-50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93

1. 引言

鸦片战争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随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格局也逐渐演变为受资本列强控制的半殖民对外贸易关系。中国被迫打开了市场贸易通商口岸,殖民地上涌现出大批外国人,其中不乏商人与船员,迫使中国商户与外国人的交易往来更为密切。中外商人之间交往存在语言障碍,仅靠手势和表情无法满足沟通和商务需要,因此一种“中外混搭语”问世于两方之间。葡萄牙人是第一批来华的外国人,因此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洋泾浜语是诞生于葡萄牙殖民地中国广州口岸的“广东葡语”(Cantāo Portuguēs),但随着英美两大经济巨头在海上对外贸易中的占比逐渐提高,这种中英混合语,即“广东英语”(Canton English)逐渐代替广东葡语成为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外来词。

虽然洋泾浜英语形成于广东省,但却在上海地界使用更为普遍,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上海达到鼎盛时期。鸦片战争以后的一个世纪,上海从一个普通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外贸口岸,中外语言的碰撞和融合机会增加。起初是由广州等地通商口岸的通事们来上海承担与外商的翻译和商务等工作,将广东的广东英语传至上海,但很快上海就本地化了这种语言,将上海话与英语融合起来形成一种蹩脚的英语便于上海本地人与洋人之间交流沟通,即“洋泾浜英语”(Pigin English) [1] (周毅,2005)。所谓的洋泾浜就是上海城北一条横贯东西的小河,后被划分为英法租界的交界,上海话和英语的语言融合起初就是在这块地界上产生的,因此这种混合语言就被后人称作“洋泾浜英语”。后中国的洋泾浜英语多为上海洋泾浜英语与广东英语转变而来。后中国的洋泾浜英语多为上海洋泾浜英语与广东英语的集合。洋泾浜英语中许多词汇后被收录至汉语书面语中,成为了汉语文化的一部分。

洋泾浜英语在上海已经发展了一个世纪有余,如今已经成为了上海方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部分曾经常用的洋泾浜英语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不再被使用。本研究以《上海通俗语及洋泾浜》这篇于民国34年(1945年)由上海龙文书店出版与杂志《上海通》的文章中所录外来词列表及访谈内容作为语料,旨在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上海方言使用者进行访谈,梳理上海方言中洋泾浜英语及其简化而成的英语外来词词汇使用的变迁过程。

2. 文献综述

2.1. 洋泾浜语

洋泾浜语、或称皮钦语(pidgin language)是在两个或多个无语言使用交集的群体之间以沟通交流为目的而开创的一种语法简化的语言。这种语言几乎没有任何语法和发音要求,不存在时态区分,且往往以单个的词汇、短句等形式出现。发音多为一个辅音加上一个元音的组合,少有多个辅音的集合[2] (Fasold, 1990: 180)。洋泾浜语有着有限的词汇量、语法构成和语言功能范围。洋泾浜语的使用者通常以自己的母语为主要使用语言,只有在必要时才会选择使用洋泾浜语(包括但不限于地方商业、跨国贸易、土地纠纷、通婚谈判等) [3] (Stockwell, 2002: 18)。

洋泾浜语往往出现在沿海地区,通常出现在曾受殖民的近赤道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受帝国主义殖民、奴隶制压迫、种植园劳工迁移、因战争而爆发难民聚集的地区内以及大型贸易港口城市内。因此,洋泾浜语多基于欧洲国家的语言,如葡萄牙语、英语、法语等等[3] (Stockwell, 2002: 19)。然而,即使洋泾浜语对旧时代的本族人和外族人之间沟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多数的洋泾浜语已经随着时间流逝和政治因素逐渐消亡了。如毛利人在新西兰地区曾使用的一种洋泾浜语已经因教育问题被标准英语所代替;新中国成立之后,澳门、上海地区洋泾浜语的使用规模和频度也逐渐减少。

2.2. 上海洋泾浜英语的特点

从19世纪末上海开埠直到二十世纪初,上海洋泾浜英语承接“广东英语”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自己特有的语言特点。作为一种外来词和上海本地方言在互相接触和融合中产生的语言,上海洋泾浜英语有着以下三个特征:混合性、口语性、简化性。

2.2.1. 混合性

根据上海洋泾浜语的成因可知,上海洋泾浜语是混合了上海本地方言、广东英语以及各式英语(例如,英式英语、美式英语、葡式英语、印度英语等)而产生的一种混合语言[4] (周毅,2005)。因此,上海洋泾浜语的其中一个特性就是混合性。

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洋泾浜英语词汇量约为700词左右[5] (吴义雄,2001)。而其中上海洋泾浜英语约为230词左右(据《上海通俗语及洋泾浜》附录所录外来词统计),十分有限的词汇量使得一个词汇在不同的场景下被反复运用,被运用者赋予了新的含义,融合了上海方言中独有的特点和含义。然而其中部分词汇的使用方式与含义与英语中的原义相去甚远[6] [7] (尹可,2018;施光,2003)。例如,上海话口语中存在万能量词“只”,当时的上海商人和码头工人也从英语中找到了所谓的万精油量词“piece”并大量使用,如一个女孩(one girl)在上海洋泾浜英语里是“a piece girl”,一只苹果(an apple)被说成“a piece apple”,一栋楼(a block of building) 被称作“a piece building”[6] (尹可,2018)。

2.2.2. 口语性

上海洋泾浜英语的传授方式是口口相传,并没有创生出新的书面形式,其记载或是日常标记使用的是其音译后的汉语,通过编口诀、编顺口溜等方式记忆常用的简单英语表达的发音方式和含义[6] (尹可,2018)。对于上海使用洋泾浜的人来说,洋泾浜英语大多使用于商务贸易等沟通交流场合,因此只需要学会听说不需要学会读写;同时,当时进入中国的外国人大多都是殖民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在中外交流中属于强势地位,摆出的往往是高姿态,因此很难要求他们学习属于从属地位的中国人的语言,并且汉语之复杂也难以在短期内熟练掌握。而洋泾浜英语虽不正宗但却实属一种折中的方法,既能满足两者之间沟通的需求,又能被这些外国人所接受和使用。汪仲贤在《上海俗语图说》中记载了一个由上海方言和粤语组成的洋泾浜英语顺口溜,其中有几句尤为生动[8] (汪仲贤,1999: 2):

来是“康姆”(come)去是“谷”(go),

世四铜钿“吞的福”(twenty-four);

……

爹要“发茶”(father)娘卖茶(mother);

丈人阿伯“发音落”(father-in-law)。”

2.2.3. 简化性

在洋泾浜语中,形态系统和语音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简化[7] (施光,2003)。英语系统中有着十分严格且复杂的形态变化,尤其是词汇系统,具有各式各样并且不规则的屈折变化和发音变化。但对于当时普遍文化水平低的国人来说,想要在不识外语的情况下系统地厘清并掌握词汇语音和形态上的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当时国人与洋人之间的沟通注重高效性和信息准确性,不拘泥于每个单词的规范发音或变形[9] (季压西,陈伟民,2002)。例如,上海方言中只有三个元音[i]、[a]、[u],如soup、shop、soap、ship、sample、sheep等,在上海洋泾浜英语中,一律读作“哨破”。因此洋泾浜英语简化了英语的形态系统,不遵循英语的语音和语法规则,依据汉语的习惯进行表达。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访谈法,即研究者通过与被访谈者进行沟通交谈,从交流中获取有效信息[10] (李玥,2021)。本研究者通过分别采访不同年龄段共计20位上海方言能力者(0~18岁,5位;18~39岁,5位;40~59岁,5位;60岁及以上,5位),对其就洋泾浜英语及其简化而成的英语外来词词汇的了解程度进行访谈,并获取不同年龄阶段熟知、曾使用过以及现在不再使用的英语外来词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上海方言中洋泾浜英语及其简化而成的英语外来词词汇使用的变迁规律。

3.1. 访谈对象

本研究共计20位访谈对象,分别属于不同年龄段(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不同职业、不同常住区县以提高访谈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中18岁以下少年共五位,其中高中生三位、初中生两位;18~39岁青年人五位,其中大学生一位、社会人士四位;40~59岁中年人五位,其中社会人士五位;60岁以上老年人五位。其中男性8位、女性12位,年龄跨度为14至72岁,平均年龄为38.85岁。访谈对象户籍地均为上海,分别常住于上海各区(包括普陀区、静安区、虹口区、青浦区、长宁区、浦东新区等),有一定的识文解字水平且能熟练掌握上海方言进行交流。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全程使用上海方言与对方进行沟通,以确保访谈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3.2. 访谈问题

访谈问题的设置基于《上海通俗语及洋泾浜》附录所录外来词(后简称附录)统计,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

1) 上海人眼中的“洋泾浜”;

2) (在未出示附录的前提下)有哪些熟知且常用的洋泾浜英语词汇和外来词(给予提示,如:萨拉 salad);

3) 在附录中是否存在曾使用过或听得懂,但不知晓其来源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

4) 附录中是否从未使用过甚至完全陌生的词汇;

5) 导致部分洋泾浜英语词汇和英语外来词不再得到使用的原因。

访谈过程中,访谈内容循序渐进自然过渡,避免生硬地直接提问。

3.3. 资料分析

访谈前,研究者经被访谈者同意之后对访谈全过程进行录音。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将访谈录音转写成文字并通过Microsoft Excel存档,并通过访谈的聊天内容对访谈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归类,以保证访谈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结果分析

4.1. 上海人眼中的“洋泾浜”

访谈结果显示,20位访谈对象中18位对“洋泾浜”的理解是片面的;有2位对“洋泾浜”该术语稍作了解,但也不甚准确。他们对“洋泾浜”的概念普遍为:上海话讲得不标准的人,尤其指上海话讲得不标准且日常用语为标准普通话的人。

1998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呼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推动推广普通话工作向纵深发展。自此,全中国就掀起了一场长达十几年的“学说、只说普通话”的风潮。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上海孩子从小就接受普通话为主的学校教学,有些家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选择用普通话与孩子进行对话。孩子与上海方言的接触面骤然变窄,导致很多孩子长大之后只能做到听懂上海话;但说不标准,甚至听不懂也说不出。这样的“洋泾浜上海话”与“洋泾浜英语”的产生原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其他处于强势地位的语言(方言)与本地语言(方言)之间产生碰撞后,形成的一种虽不标准,但也能受强势语言(方言)使用者和本地语言(方言)使用者共同接受并理解的混合语言。

4.2. 上海方言中现今常用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

Table 1. Word frequency of various age groups of Pidgin English words or loanwords commonly used today

1. 现今常用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各年龄段词频汇总

词汇

英语原文

释义

各年龄区间/频次

总计

18−

18~39

40~59

60+

咖啡

coffee

咖啡

2

3

3

3

11

冰淇淋

ice-cream

雪糕

3

4

3

0

10

巧克力

chocolate

巧克力

2

2

2

2

8

嘎三胡

gossip

闲聊

1

2

2

3

8

吐司

toast

烘焙方面包片

1

2

2

2

7

沙发

sofa

弹簧垫洋椅

0

2

2

2

6

差头

charter

出租

0

1

2

2

5

摩登

modern

时尚

0

0

3

2

5

三明治

sandwich

夹肉食之面包

1

2

2

0

5

腔势

chance

浑水摸鱼

0

1

1

2

4

维他命

vitamin

维生素

0

2

2

0

4

水门汀

cement

水泥

0

0

1

2

3

老克拉

collar

绅士

0

0

1

2

3

续表

白塔油

butter

黄油

0

0

1

2

3

老虎窗

roof

窗子

0

0

1

1

2

拷贝

copy

抄袭、复制、复印

0

1

1

0

2

雪茄

cigar

雪茄

0

0

0

1

1

打开水

kiss

接吻

0

0

1

0

1

白兰地

brandy

白兰地酒

0

0

1

0

1

高而富

golf

高尔夫球

0

0

1

0

1

麦琪林

Margarin

人造黄油

0

0

0

1

1

阿司匹林

Aspirin

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药)

0

1

0

0

1

总计:

10

22

32

27

91

受访者在无提醒的情况下能够自发性意识到的上海方言中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能够一定程度地体现出上海方言中保留至今并仍旧频繁使用的洋泾浜英语词汇。

研究者根据受访者能够自发性意识到的上海方言中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得出上海人常用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如表1所示)。表1种列出了所有受访者自身储备的常用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及其英语原文和释义。20位受访者共提供了22个洋泾浜英语或外来词词汇。此外,表1还列明了每个词汇的出现频次、不同年龄区间受访者对此的熟悉情况,并按照频次倒序排序。不同年龄区间对外来词的了解程度依次为:40~59岁中年人 > 60岁以上老年人 > 18~39岁青年人 > 18岁以下未成年人。虽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相对其他年龄区间,距离洋泾浜英语的产生及盛行时间更近。但40~59岁的中年人接受的教育更为系统,不仅耳濡目染了长辈们曾使用过的词汇也能够更快地接受新事物产生的新词汇。然而,40岁以下的青年人与孩童距离洋泾浜盛行的年代已太过久远,相对熟悉的词汇往往属于已被收录于书面语的直译外来词,只有少部分洋泾浜英语词汇被传承给了这两代人。

为更直观地观察并分析这些词汇的特点,研究者将其按属类进行分类汇总,如下表所示。

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Pidgin English words or loanwords commonly used today

2. 现今常用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分类汇总

属类

数量

词汇

食物

9

咖啡、冰淇淋、巧克力、吐司、

三明治、白塔油、雪茄、白兰地、麦琪林

形容词、动词等

3

摩登、腔势、拷贝

器物

3

沙发、水门汀、老虎窗

交际

2

嘎三胡、打开水

医学、药品

2

维他命、阿司匹林

交通

1

差头

人物

1

老克拉

文娱、商业

1

高而富

总计

22

表2可见,上海人常用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分布很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数量排序依次为:食物 > 器物 = 形容词、动词等 > 交际 = 医学药品 > 交通 = 人物 = 文娱。民以食为天,洋泾浜英语中有关食物的词汇融入上海方言并流传下来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幸免于被时代淘汰,上海人幼年时见过、甚至少部分人现在仍在使用的生活用品和器物。一些不便也无需翻译的药品名也被沿用了下来。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形容词、动词以及人物形象词汇也因极具特色而常被人们所使用。

4.3. 上海方言中不常用但尚未淘汰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

研究者让受访者对附录内所收录的词汇进行辨别,挑选出曾使用过或曾听老人长辈说过,但不知晓其来源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这些词汇能够一定程度地体现出现今已不常用但尚未淘汰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

Table 3. Pidgin English words or loanwords not commonly used but not obsolete in Shanghai dialect

3. 上海方言中不常用但尚未淘汰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汇总

词汇

英语原文

释义

领子

leads

暗示

项三

on sale

受人攻击

罗宋汤

Russian

俄罗斯美食

马达

motor

发动机

德律风

telephone

电话

法西斯

Fascism

法西斯极端主义

菩萨

Buddha

佛、菩萨

迪斯科

Disco

迪斯科

麦克风

Microphone

扩音器

车胎

tire

橡皮轮胎

阿弥弥

minimum

一点点

瘪三

Partisan

无赖之徒

赤佬

chiromanist

玩弄手段的人

模特

model

模特

那摩温

number one

第一名

霓虹灯

Neon Light

氖气灯

啤酒

beer

麦制酒

苏打水

soda water

气泡水

席梦思

Simmons

弹簧床垫

香槟酒

champagne

香槟酒

芒果

mango

芒果

纳粹

Nazi

极端种族主义分子

达令

Darling

爱人

洋盘

young baby

婴孩、后延伸为外行

酒排间

bar

外国酒店

大拉司

dollars

钞票

华尔滋

waltz

漫步舞

探戈舞

tango

大步舞

吉他

guitar

七弦琴

扑克

porker

纸牌

沙蟹

so far

倾尽所有

续表

康乃馨

carnation

石竹花

派对

party

舞会

法兰西

French

法国、词不达意

司泼林

spring

弹簧锁

鸦片

opium

罂粟浆制药

歇斯底里

Hysteria

神经衰弱

幽默

humor

滑稽

排沙汀鱼

Sardine

挤如罐中之鱼

骚来

sorry

对不起

Table 4. Classification of Pidgin English words or loanwords not commonly used but not obsolete in Shanghai dialect

4. 上海方言中不常用但尚未淘汰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分类汇总

属类

数量

词汇

文娱、商业

12

迪斯科、麦克风、华尔滋、探戈舞、

吉他、扑克、康乃馨、派对、霓虹灯、酒排间、大拉司、沙蟹

人物

7

瘪三、赤佬、模特、纳粹、达令、洋盘、那摩温

食物

5

罗宋汤、啤酒、苏打水、香槟酒、芒果

形容词、动词等

5

领子、项三、阿弥弥、幽默、排沙汀鱼

器物

4

马达、车胎、席梦思、司泼林

政治、宗教

3

法西斯、菩萨、法兰西

交际

2

德律风、骚来

医学、药品

2

鸦片、歇斯底里

总计

40

表3列举了受访者们受附录提示后辨别出的曾使用过或听得懂,但不知晓其来源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共40项。为更清晰直观地观察这些词汇的特点,研究者将其进行分类汇总(如表4所示),按照数量排序依次为:文娱、商业 > 人物 > 食物 = 形容词、动词等 > 器物 > 政治、宗教 > 交际 = 医学、药品。

在这些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中,部分词汇所指代的物品已经过时,如德律风,指的是老式旋转号盘电话机;司泼林,指的是一种老式弹簧锁;大拉司,是上世纪在上海流通一时的货币美元,后延伸为钞票含义。时过境迁,动荡局势改变、科技更新迭代,这些物品或是说法也随之淡出大众视野,只留存在少部分人的记忆里。

除此以外,由于洋泾浜英语的标准程度较低,因此留存下来的洋泾浜词汇并不一定能与其英语原文发音相似,加之人们口口相传版本更新迭代,使得一些洋泾浜英语词汇的现存版本已与其英语原文相去甚远,其来源自然难以分辨。如瘪三,英语来源为“Partisan”原义为会过分偏护的、盲目拥护的人,而现今含义为“无赖之徒”,与原义毫不相干。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受访者难以自主说出一些在汉语书面语中尽人皆知的洋泾浜英语演化而来的,如芒果(mango)、吉他(guitar)、模特(model)等。对此,研究者猜测正是因为这些洋泾浜英语词汇因高使用频率而被收录进汉语书面语,使这些词汇在学校普通话教育中先于在上海方言日常沟通中被接触到,上海方言使用者误将这些词汇当成是本土词汇,因而对其来源不甚了解。

4.4. 已从上海方言中淘汰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

上述附录中收录的外来词仍还留存在现今上海方言中,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外来词早已停止使用。

Table 5. Pidgin English words or loanwords eliminated from Shanghai dialect

5. 已从上海方言中淘汰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

属类

数量

词汇

人物

39

蜜斯-Miss-小姐

密斯特-Mister-先生

刚百度-comprador-买办

式老夫-shroff-跑街

雪司透-sister-姊妹、修女

三道头-sergeant-警长

尖头曼-gentleman-绅士

壳子-colts-追求女性

累得死-ladies-女士

咸水妹-handsome maiden-美少女

黑漆板凳-husband-丈夫

怀爱夫-wife-妻子

开必登-captain-(茶奴)领袖

达克透-doctor-医生、博士

……

文娱、商业

36

里报单-report-报告书

别儿-bill-账单

克姆赏-commission-奖励金、小费

勃罗克-broker-掮客

西哑提-C.O.D.(cash on delivery)-货到付款

欠客-check-支票

批霞娜-piano-钢琴

梵哑林-violin-小提琴

却尔司登-stop-停止

跑香宾-champion-锦标(跑马赛)

柠檬时间-lemon time-运动员休息时间

高尔-goal-球门

丢河司-deuce-不分胜负、平手

盖姆-game-终局

富而好施-full house-客满

……

形容词、动词等

14

派司-pass-过得去

麦卡-very much-富有

毕的生司-petty cents-穷

喔开-O.K. all correct-如意、算数

费尼许-finish-完了

豁根油河-what can you do?-不中用的(东西)

吃瘪-cheap-不值钱的

哈夫-half-瓜分

老爷-loyal-愚忠的

血汤-short time-短期、昙花一现

门甘别士纳斯-monkey business-猴戏

撬-chew-嚼

司麦脱-smart-壮丽

怕啊-poor-难看可怜

续表

交际

13

色白大餐-supper-晚宴

阿拉卡-A la carte-定菜

森克油河-Thank you-谢谢你

生发油买来卖去-Thank you very much-多谢你

纳浮埋因-Never Mind-不必在意

古老会-club-俱乐部

也司屋拉挨-Yes, all right-好

桂花-quaff-粗俗人物,桂花大姐

哥特罢哀-Good bye-再会

反司-face-面子

恩哥儿-encore-再来一个

恩格琪-engage-约定,订婚

扶轮-philathropic-大同互助

食物

9

腓利-veal-小牛肉

可可茶-cocoa-椰子汁

派哀浦-pipe-水管、烟管

考克透儿-cocktail-混合酒

赐保命-spermine-补药

吉根-chicken-鸡

麦克龙-macaroons-通心粉

杏利蛋-omelet-炒蛋

卜德纹-port wine-葡萄酒

交通

8

霍透儿-hotel-旅馆

特勃流西-water closet-厕所

吧尔狗-bull dog-大牡狗

摩托卡-motorcar-汽车

白司-(omni)bus-公共汽车

惠尔盘-wheel plate-汽车之龙头

鲍特-body-车身

水汀-steam radiator-蒸汽暖器

拉司卡-last car-末班车

政治、宗教

7

强门-German-德国

罗松-Russian-德国

德谟克拉西-democracy-民主

杀脱头-Saturday-星期六

生头-Sunday-星期日

法依尔-file-卷宗

牛司-news-新闻

器物

9

开麦拉-camera-照相机

但内木-Dynamo-电动机

帮浦-pump-唧桶

戤司-gas-煤气

司惠去-switch-开关

戤司林-gasoline-汽车用油

泡力水-polish-磨光用洋漆

白朗宁-browning-手枪

戳子-chop-印章

续表

医学、药品

4

因弗能柴-influenza-流行性感冒

买拉利亚-malaria-疟疾

虎力拉-cholera-霍乱

梯皮-tuberculosis-肺痨

总计

139

附录中至少一半的词汇都已从各年龄段所有受访者的上海方言词汇储备中消失,从上海方言中被永久淘汰。研究者将这些词汇汇总成表,并按照属类分类按照顺序倒序排序(如表5所示),按照数量排序依次为人物 > 文娱、商业 > 形容词、动词等 > 交际 > 食物 > 交通 > 政治、宗教 > 器物 > 医学药品。

从上海方言中淘汰的洋泾浜英语词汇或外来词中人物名词、文娱商业用词和交际用语占绝大多数。究其缘由要追溯到洋泾浜英语的产生原因之一,即为与外商做生意而产生一种上海方言与英语的混合语。商务中最常用的便是称谓词、商业名词以及交际话语,因此在洋泾浜英语中这两方面的词汇十分丰富。不仅如此,这些词汇往往保留原英语含义,为求在交易做到信息对等。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大批国营单位和本土产业兴起,外商在中国失去竞争力地位骤降。随着大批外商退出国内市场,洋泾浜英语自然也就失去了使用的场合。又过了几十年,英美等国家拉开了全球化的进程,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中国教育也开始注重英语的标准化教学,而原先拗口、不标准的洋泾浜英语自然也被标准英语用语所代替。

5.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以《上海通俗语及洋泾浜》附录中所录外来词列表为书面语料,结合访谈内容作为口头语料,旨在通过对不同年龄区间上海方言使用者进行访谈,梳理上海方言中洋泾浜英语及其简化而成的英语外来词词汇使用的变迁过程及缘由。研究发现,过半数以上的洋泾浜英语及其简化而来的英语外来词已从上海方言中消失;多数留存在上海方言里的洋泾浜英语或外来词也已被多数人遗忘,需给定语境提醒或是告知其含义才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只有少部分词汇仍在被使用,且大多为已经简化了的外来名词,指代从民国时期至今仍旧日常使用的进口物品,如进口食物、器具、西药等。而这些词汇的淘汰原因可以分为四点。

第一,多数洋泾浜英语词汇被淘汰是由于历史的变迁。由于一些历史和政治因素,新中国成立之后,多数当时的事物在后来的中国已不再使用或流通,人们的生活相比起当时已相去甚远。这些老年人无需再使用这些词汇因此也并未将这些洋泾浜词汇教给下一代,这就导致了大部分洋泾浜英语词汇失传的原因。

第二,语言环境的缺失。这些词语的使用者(也就是老年人)已经逐渐退出主流社交舞台,年轻人基本不会特意去了解这些洋泾浜英语词汇。即使有小部分年轻人自主学习或由长辈传授了这方面知识,也很难在日常社交中找到机会使用,用进废退,会说的人越来越少便自然从上海方言常用语中消失。

第三,普通话的推广使用。全国推广使用普通话一方面规范了全国的语言统一性,但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许多方言的发展和传承。上海孩子从小接受到的教育中以普通话作为媒介的比例要远大于以上海话作为媒介的比例。加之上海如今容纳了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人们更愿意使用普通话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其中很多人只能听懂但说不来上海话,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上海青年人土生土长在上海,但一句上海话都听不懂。

第四,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英语已然成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通用语言,多数国际组织也将英语作为官方交流语言。中国也早将英语设置为九年义务制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科目之一。原本洋泾浜英语的产生缘由之一便是外商做生意而产生一种上海方言与英语的混合语,其标准程度低、沟通效率有限。英语在全国各地的普及度都相当高,不外乎本就是国际化都市的上海。上海从学前教育直至高等教育都十分重视英语教育,大部分人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当人们已经可以独立使用英语这门语言时,蹩脚、低标准化的洋泾浜自然也退出了沟通用语常用语中。

洋泾浜英语的退化已然是事实,而洋泾浜英语从上海方言中彻底消失也是能偶遇见到的未来。然而洋泾浜英语极具历史和地方特色,对上海甚至全国通商口岸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开展语言活动、并呼吁了解这些词汇和其来由的上海方言使用者将这些洋泾浜英语介绍并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鲜活且生动的历史和有趣的方言故事;更要尽可能地留存这些洋泾浜英语词汇的语言材料,如其音译汉字读音、录音和词典等,以延缓洋泾浜英语的衰退进程。

参考文献

[1] 周毅. 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J]. 中国文化究, 2005(1): 110-122.
[2] Fasold, R. (1990)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Blackwell Publishers.
[3] Stockwell, P. (2002) Sociolinguistics. TJ International Ltd.
[4] 周毅. 清洋经浜英语及其影响史——以1840年前后至1919年的澳门、广州、上海口岸为中心[D]: [博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大学, 2005: 55.
[5] 吴义雄. “广州英语”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J]. 近代史研究, 2001(3): 172-202.
[6] 尹可. 洋泾浜语言是语言污染吗? [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18.
[7] 施光. 浅析洋泾浜语的形成及其特征[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1): 56-59.
[8] 汪仲贤. 上海俗语图说[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9] 季压西, 陈伟民. 近代中国的洋泾浜英语[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5(1): 23-27.
[10] 李玥. 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语法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