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Discourse 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DOI: 10.12677/ml.2024.126492, PDF, HTML, XML, 下载: 19  浏览: 64 
作者: 刘春芳: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语用身份研究概述多维分析Pragmatic Identity Research Overview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摘要: 身份,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议题和热门探讨点(陈新仁,2013),历来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从多个维度出发,即身份的定义、分类以及语用身份建构的视角,系统梳理语用身份建构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初步展望,以期为语用身份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迪。
Abstract: Identity, as a core topic and a popular point of discussion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hen Xinren, 2013), has traditionally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linguistic research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discursive 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mensions, i.e.,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dentity as well as pragmat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alys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make a preliminary outlook on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discursive identity research.
文章引用:刘春芳. 多元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综述[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492-49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92

1. 引言

在身份研究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将身份视作一种内在的、静态且固定的属性。然而,随着学术探索的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身份实际上是建构的、动态的,并具备选择性。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语用身份的概念,即特定社会身份在语言交流的具体情境中的实际呈现(陈新仁,2013) [1]。这一视角侧重于研究身份在话语互动中的动态构建、协商、管理以及传播,从而对传统本质主义身份观提出了挑战(陈新仁,2018) [2]。基于此,语用身份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从中国知网经高级检索的到,时间跨度为2014~2024。检索条件为:(1) 以“语用身份”为主题;(2) 发表时间不限。经检索共获得数据485篇文献,手动剔除不相关文献,获得准确相关文献共422篇其中包括期刊论文(含辑刊论文、会议论文、报纸论文) 258篇和学位论文176篇。本文基于以上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旨在更精确地揭示语用身份研究的当前状况与趋势。

(二) 研究方法概述

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研究领域的文献状况,我们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广泛搜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计量法对期刊数量、发表时间、期刊级别、作者学术背景、研究成果等多维度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与分析,获得了该研究领域较为全面的数据。

3. 身份的定义及分类

() 身份的定义

Hecht (1993) [3]指出,身份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交流过程,它随着动态语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由个体主动塑造。在会话分析领域,Stokoe (2009) [4]深入探讨了真实社交互动中身份的分类与话语实践;而在语言学研究中,Zimmerman (1998: 87-91) [5]提出了“身份作为会话中的语境元素”的观点,主张在特定语境下研究情境性身份。Tracy (2002) [6]亦强调了身份的动态性,认为它是会话场景的产物,并随不同场合而转变。语用学家则从话语和交际的视角出发,研究如何在语言中动态地构建、传达和协商身份。袁周敏 (2011: 13) [7]指出,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动态地塑造了一个即时的身份,这种身份构建过程被称为语用身份建构。基于这些研究,陈新仁(2013: 27) [8]正式定义了语用身份,即语言使用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特定语境下指称自己或他人的身份,或在话语中提及的个人或群体身份。这一定义目前在国内语言学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接受。

回顾上述关于身份定义的探讨,我们可以观察到学者们从多个维度对身份的核心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解析。首先,身份具有多元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其次,身份与特定的交际语境紧密相连,是交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后,身份在语言学中展现为一种动态的构建过程。这些学者对于身份的定义和阐述,为我们当前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 身份的分类

鉴于身份研究跨越多个领域,其分类方式亦呈现多样性。然而,本研究将焦点置于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分类。Zimmerman (1998)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身份类型:话语身份(如提问者、应答者)、情境身份(如临时担任的团队领导)以及伴随身份(如性别、种族)。他强调,话语身份与伴随身份在交际中始终相互交织。情境身份则是由活动参与者根据特定场景有效构建和维持的,反映了不同身份间的层次和排序(Zimmerman, 1998: 90)。尽管此类分类考虑到了环境对身份的影响,但未能充分凸显身份建构的动态性,且分类逻辑有待进一步明晰。相较之下,Tracy (2002)的身份分类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认可,其将交际中的身份分为主要身份(如性别、宗教)、互动身份、个体身份(如个人特质)以及关系身份。然而,Tracy的分类似乎缺乏统一标准,因为互动身份与动态情境紧密相关,而其他两类则更多地指向稳定的个人属性。

中国学者在身份分类上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袁周敏(2011)通过分析医药咨询会话的语料,识别出咨询顾问在会话中构建的三种主要身份:同伴身份、专家身份和销售代表身份。他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咨询师的预设身份,而较少探讨在动态互动中衍生出的身份。随后,陈新仁(2018: 26-28) [2]对语用身份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分类,将其分为默认身份和变异身份。在特定的交际场景中,交际者通常会选择符合该场景的默认身份,即语用身份与交际情境的匹配呈现出一种默认的倾向。然而,在非传统或特殊情境下,交际者可能会选择构建与常规不同的非默认身份(即偏离身份),以适应变化的交际需求和场景,从而达成特定的交际目的。

4. 多维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

身份建构不仅是一个自我定义的过程,更是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塑造与构建。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探究身份建构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还能深入剖析身份在交际互动中如何动态演变,以满足特定的交际需求。这一领域的研究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对身份建构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涵盖了日常会话、制度性话语和书面语篇等多个领域。

日常会话中的身份建构:为了明晰交际者在交流语境下通过言语塑造的身份与其固有的社会身份之间的差异,Ditchfield H (2019) [9]以Facebook Messenger互动的实时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用户如何利用“在线发布”这一形式来构建和展现其独特的语用身份。

制度话语中的身份建构:在探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法庭话语和新闻话语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例如,Helen D (2018) [10]则聚焦于一名资深教师与两名督导之间的反馈会议,通过分析会议数据摘录,进一步探讨了身份在话语中如何形成和呈现。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身份建构在特定语境下的运作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书面语篇中的身份建构:Li Y与Deng L (2019) [11]则致力于界定立场、声音、自我和身份这四个核心概念,以明晰它们在学术书面文本中的独特作用,旨在为学术写作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并深化对作者身份建构的理解。

相较于国外在身份建构领域的广泛研究,国内对此课题的探讨起步较晚,但已有一定的学术成果涌现。总体而言,国内关于语用身份建构的研究可以划分为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两大维度,从而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梳理。

① 理论层面:陈新仁(2013)进一步提出的语用身份论,则为学者在身份构建方面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语用学视角和理论支撑。

② 应用层面:中国学者对语用身份建构的研究聚焦于多个维度。首先,他们关注医学领域的语用身份研究。例如,袁周敏和陈新仁(2013)基于顺应论视角,分析了咨询顾问在构建语用身份时的语言选择,强调了其协商性和可变性。其次,学术领域的语用身份研究也备受关注。例如,钟家宝(2018) [12]在解析学术英语语用身份内涵的基础上,借助后现代建构主义语用身份理论,论证了新时代研究生学术英语语用身份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其建构路径。孙莉(2021) [13]则深入探讨了元话语在权威应用语言学期刊论文各章节中的应用,揭示了英语本族语者如何通过元话语构建组织者、评价者和对话者等身份。最后,政治领域的语用身份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姚梦(2022) [14]则聚焦于“奥运”话题,通过运用不同的话语策略,成功建构了五种独特的语用身份,并指出这种建构反映了社会因素的制约和新闻媒体对新媒体语境的积极适应。

5. 对未来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审视国内外语用身份建构研究的演进路径,学者们从多个维度和层次进行了深入探讨,显著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研究仍面临一些局限。

从宏观视角分析,国内语用身份建构研究起步稍晚,其影响力尚未广泛扩散。尽管该领域取得了一定进步,研究数量逐渐增加,但相较于其他热门领域,其关注度仍显不足,高质量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且多数发表于影响力有限的期刊。以CNKI知网数据库为例,当以“语用身份建构”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中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2014~2024年,仅检索到21篇核心论文,表明该领域缺乏长期且有影响力的学者引领。从应用层面看,当前研究多倾向于重复性探讨,且研究内容和视角较为局限,缺乏创新性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多数研究集中在语用身份在日常会话中的功能,而对政治语篇特别是外交会话中的语用身份建构关注不足,同时缺乏对特定话语类型中语用身份建构的深入探讨。

针对上述挑战,国内学界需致力于构建更为系统、全面、科学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体系。首要任务是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构建跨学科的语用身份研究理论框架。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不仅局限于中英对比,更应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超越传统语言学范畴,进行跨学科的探索,以形成稳固的研究人才基础,共同推动学科进步。其次,应鼓励开展实证性、对比性和应用性研究,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尽管当前研究已尝试与语料库结合,但多数仍依赖于手工分析,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最后,尽管现有研究已涉及翻译、课堂和语篇等领域,但仍有许多新兴领域如生态语言学和多模态等尚未涉足。因此,国内外学者需携手合作,共同拓展语用身份建构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以促进其在国内的蓬勃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语用身份建构的研究领域成果显著且势头强劲。从研究范围来看,该领域的研究对象正日益广泛,涵盖了日常对话、制度性交流、书面文本乃至学术篇章等多个方面。其中,学术写作类文本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而学术口语语篇的研究虽然相对较少,却也展现出不断拓展的趋势。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不同领域中元话语的功能实现和知识构建模式,并探究各领域内语用身份研究的独特使用特点。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和建议,旨在为语用身份建构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启示与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新仁. 语用身份: 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 外语研究, 2013(4): 27-32.
[2] 陈新仁. 语用身份论: 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3] Hecht, M.L., Collier, M.J. and Ribeault, S.A. (1993) African American Communication: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4] Stokoe, E. and Edwards, D. (2009) Accomplishing Social Action with Identity Categories: Mediating and Policing Neighbour Disputes. In: Wetherell, M., Ed., Theorizing Identities and Social Action, Palgrave Macmillan, 95-115.
https://doi.org/10.1057/9780230246942_6
[5] Zimmerman, D.H. (1998) Identity, Context and Interaction. In: Antaki, C. and Widdicombe, S., Eds., Identities in Talk, Sage Publications Ltd., 87-106.
[6] Tracy, K. (2002)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 Guilford Press.
[7] 袁周敏. 语用身份建构的动态顺应性分析[J]. 外语教学, 2014, 35(5): 30-34.
[8] 陈新仁.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9] Ditchfield, H. (2019) Behind the Screen of Facebook: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Rehearsal Stage of Online Interaction. New Media & Society, 22, 927-943.
https://doi.org/10.1177/1461444819873644
[10] Donaghue, H. (2018) Relational Work and Identity Negotiation in Critical Post Observation Teacher Feedback. Journal of Pragmatics, 135, 101-116.
https://doi.org/10.1016/j.pragma.2018.08.002
[11] Li, Y. and Deng, L. (2019) Writ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Revisited: Stance, Voice, Self, and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ten Discours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42, 327-344.
https://doi.org/10.1515/CJAL-2019-0020
[12] 钟家宝. 新时代研究生学术英语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 中国外语, 2018, 15(5): 62-66.
[13] 孙莉. 语用身份论视角下的元话语使用研究——以应用语言学国际期刊论文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4(1): 79-86.
[14] 姚梦. 新媒体语境中新闻媒体的语用身份构建分析——以“奥运”赛事博文为例[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2, 40(1):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