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的比较视域下中国哲学发展道路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DOI: 10.12677/acpp.2024.136189, PDF, HTML, XML, 下载: 25  浏览: 63 
作者: 李 鑫: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中西哲学对比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摘要: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涉及到人类对世界、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文化中最深沉、最本质的部分。中西方哲学,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哲学体系。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中西方哲学在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思维方面,西方哲学注重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而东方哲学则更强调直觉和悟性。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解决问题和看待世界时有着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而哲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较和研究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Abstract: Philosophy is the soul and core of culture. It involves human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issues such as the world, life, and values, and is the most profound and essential part of culture.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ies have unique ways of thinking and philosophical systems. By comparing, we can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reby enhanc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cosmology,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other aspect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is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of the world. Western philosophy emphasizes rational thinking and logical reasoning, while Eastern philosophy emphasizes intuition and comprehension more. This difference has led to different ways and perspectiv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solving problems and viewing the worl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promoting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philosoph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ulture, its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have profound significance.
文章引用:李鑫. 中西哲学的比较视域下中国哲学发展道路探析[J]. 哲学进展, 2024, 13(6): 1263-126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6189

1. 引言

中国传统哲学注重“意”,对世界的认识注重对其整体的感悟,而西方哲学则注重“理”,即通过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认识,就其中西方哲学各自特质,造就各自对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的认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比较的重要性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思想融合,以及推动哲学研究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各有其独特之处和价值,比较的目的并不是要评判优劣,而是要寻求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思维和哲学认识的差异性分析,探寻中西方哲学发展中中国哲学发展的出路。

2. 中西哲学比较性生成的历史逻辑

自近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家接触到西方哲学以来,中国思想逐渐形成了两种思潮,一种是崇洋的西化,一种是复古的中国化,然而,中国哲学的出路所在,无论是单纯的“西化”还是“复古”,均很难阐明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路径,故而进行中西哲学比较,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哲学发展规律的。“哲学”的形式含义就意味着任何一种民族精神的中心,意味着该民族精神之多方面的表现始终围绕着旋转的枢轴,尽管这一精神整体连同它的哲学都更深刻地植根于特定民族的现实生活过程之中[1]。因而在哲学比较中交流融合可能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想理清中西哲学的对比脉络,就必须要明晰中西哲学的思维逻辑差异性生成的历史逻辑。中西哲学的可比较性是基于中西哲学的强烈的思维逻辑生成的相关性。即“意”和“理”,何为“意”,何为“理”?在对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考察中,整体思维和非理性思考是其重要的、绕不开的思维特质。

在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道是最具奠基性意味的语汇,也是在内涵上最为模糊的,它无法被准确地定义[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何为“天下之母”,即“道”,在这里,老子认为的“道”在天地出现之前,就有一物混然一体的形成,它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循环运行而不止。可见,老子对“道”的体悟是由先对天地为一体的整体感悟,天人之间是一种合一的关系[3],进而对天地人为一体的运行体悟,终而明悟“道”的生灭规律。在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思想,通过体悟自然之道,而达到超越理性的境界。其中,道不可道,只能暗示。语言的作用不在于它的固定含义,而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去领悟道[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这种整体思维和非理性思考体现了“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多用“觉”“悟”“观”等单词形式来称谓后来所谓“意”[5]。“意”即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的体悟把握,它强调的是把一切个别的事物看作是一个整体,注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思维方式的关键在于对整体思考和全局观察,而非片面和局部的观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非理性思考的成分并非完全排斥理性,而是强调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情感、直觉、体悟等非理性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领悟。当然,科学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也是因为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存在[6]

“理”即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西方的哲学思维形成的历史逻辑是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哲学就此确立了逻辑学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逻辑推理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推理和证明等各种哲学观点。西方哲学家们通过逻辑推理来推导结论,确保论证的严密性和合理性。这种逻辑推理的方法使得西方哲学在理论上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理性分析也是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强调通过理性思考和客观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西方哲学家们注重运用理性思维来探究事物的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强调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和理解。这种理性分析的方法使得西方哲学在探索世界本质和规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此外,西方哲学还注重实证精神和科学方法。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方哲学开始关注实证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哲学家们开始运用实验、观察和归纳等方法来探究自然规律和现象。这种实证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应用使得西方哲学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哲学的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特点体现了其对理性思维和客观认识的重视。这些特点使得西方哲学在推动人类思想进步和科技发展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些特点也使得西方哲学在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复杂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由此可见,理清中西哲学思维的历史逻辑是探究中国哲学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也是考察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中西哲学的比较分析就具有了显著的现实性意义。

3.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分析

3.1. 思维方式: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非理性思考与理性分析的对比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传统哲学更加注重整体和大局,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注重内在的逻辑和规律。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为“往复循环式思维”,它认为事物始终在往复变化中,这种运动是普遍且重要的。中国哲学中所强调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思想,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的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哲学非常推崇直觉体验和直观式思维,对事物的认识超越了感性和理性的界限,倾向于通过直觉和体悟来把握事物的本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认识事物和构建哲学体系时,往往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强调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与经验保持着直接关系。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更加注重个体和局部,强调事物的细节和因果关系,注重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关注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为“线性思维”,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线性顺序进行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西方哲学家们在面对哲学问题上,更加注重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认为个体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来追求真理和知识。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求事物发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2. 哲学体系:物质世界与理念世界统一与割裂的对比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被视为相互贯通、和谐统一的。中国的先哲们充分领悟到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并用这种规律来考察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相依相成”思想。关于“相依相成”思想,中国先哲们比较赞同“物无孤立”的观点,认为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联系。老子认为祸与福、有与无、难与易是两种对立的事物,但是他们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联系。北宋思想家张载揭示了事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提出了 “物无孤立之理”的哲学命题,认为万事万物相互依存,没有孤立行在的道理[7]。它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是相互呼应的,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它注重通过调整人的内心状态来达到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例如,道家强调“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因此,“道”是最高的法则,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不做违反自然的事。这种思想体现了对大自然敬畏和尊重的态度,也提醒人们要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的法则,不妄加干预或强制管理。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应该采取温和、理性的方式,让事物自然发展,避免过度干预或强制手段导致不良后果。这种思想体现了对自由、和谐的追求,也提醒政府和社会应该更加关注民生福祉,而不是过分追求GDP等指标。道家重视生命的价值,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再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与礼,一个体现天地万物的和谐,一个反映天地自然的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为同,由中出,故静。其指向无怨、相亲、和睦——仁;礼为异,由外作,故文。其指向无争、相敬、秩序——义。乐,表现的是自然的和谐,源于人的内心,人可以通过乐表达情意,消弭内心的郁结怨恨,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和睦相处。礼则表现事物之间的差异。人通过礼化繁为简,化争为和,使人们相互尊重相互敬爱[8]

无论儒家思想强调“仁”与“礼”,还是道家思想强调“道”与“自然”,都是通过调整人的内心状态和行为规范来实现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西方哲学则在探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与割裂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开始探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亚里士多德则抛弃了柏拉图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他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唯物主义的因素[9]。亚里士多德在《后分析篇》中对知识的描述如下:知识是对事物原因的描述,是必然的,是通过三段论证明获得的。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专门讨论知识的一章中,同样强调了这样几个关键点:对象不变、由于必然性而存在、永恒,或以演绎方式或以归纳方式被传授[10]。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西方哲学逐渐倾向于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割裂开来。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强调了精神世界的独立性和优先性。康德则进一步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本体界,认为人们只能认识现象界,而无法认识本体界。

3.3. 现实与超越:立足现实生活与侧重对客观世界剖析解释的对比

中西方哲学在对待现实与超越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更加注重立足现实生活,强调实践哲学和道德伦理。它倾向于将哲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追求人生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儒家哲学强调仁爱和礼仪,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道家哲学则强调自然和无为,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这些哲学思想都着重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道德指导和人生智慧。

较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立足点,西方哲学更加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剖析解释,强调思辨和知识的追求。它倾向于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深入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寻求普遍真理和知识体系。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到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与哲学是不可分割的,学问本身是相互联系的[11],西方哲学始终保持着对客观世界的关注和研究。这种哲学传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4. 中国哲学发展道路探析

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直觉和体悟,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逻辑和理性,强调分析性和精确性。这种差异使得中西方哲学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浪漫自由与严谨整肃的对比。中国传统哲学倾向于浪漫自由的表达方式。它注重直觉、体悟和象征,强调通过感悟和领悟来把握真理。儒家哲学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概念,往往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来阐述,而是通过寓言、故事和诗歌等形式来传达。道家哲学更是以“道”为核心,通过寓言、隐喻和象征来揭示宇宙的奥秘。这种浪漫自由的表达方式,使得中国传统哲学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这种重视个人实践和直观体验,强调通过直觉来洞察事物的真相的思维方式。也使得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需要通过个人的体悟和实践来理解和领悟,这种认识经验往往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严谨整肃的表达方式。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哲学就形成了严格的逻辑推理体系,通过概念、范畴和命题等形式来探究世界和人生的本质。西方哲学的这种严谨整肃的表达方式,使得哲学思考更加严密、系统和客观,推动了人类对世界的深入认识和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注重形式化和精确性,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形成了西方哲学特有的学科体系和理论结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浪漫自由与严谨整肃的表达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对哲学思考和表达方式的偏好和追求,这种思维偏好也正是中西哲学其优势所在。随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西方哲学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对方的优点和特色。事实上,中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是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例如,中国传统哲学在强调直觉体悟的同时,也吸收了佛教、道教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哲学体系。同样,西方哲学也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引入了一些非逻辑和非理性的因素,如直觉、情感等,使得哲学思考更加丰富和全面。

通过对中西方哲学的差异性分析可知,在面对物质与精神世界和现实与超越的问题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发展各有其的文化根基,从而在思维表达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恰恰为其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无论是一味地崇洋“西化”,还是过于保留中国哲学主体性的“复古”,都难以维持中国哲学道路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紧靠全球化时代背景,紧跟时代化潮流,在中西哲学对比中不失中国哲学本身的主体性的同时,还应积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做出一定的改变,以此来取得中国哲学道路的更好发展。

5. 结论

中西方哲学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呈现出的互补性,也为此提供了融合的基础。由于中西方哲学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为双方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拓宽哲学的视野和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中西方哲学也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和学派,如中西哲学比较、中西哲学交融等,同却实异、异趣而不乏同[12],这些新的思想和学派为中西方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西方哲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中西方学者们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取到对方的哲学资源,参与到国际哲学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中,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这种交流不仅能促进中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和理解,也可以推动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明. 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由哲学的基本建制阐明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 64(2): 11-15+236.
[2] 程乐松. 重返经验的可能性——中国哲学的哲学史底色及其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 2023(10): 124-140+207.
[3] 李存山. 道统天人的世界——先秦道家对天人之道的理解[J]. 哲学动态, 2023(11): 44-49+125.
[4]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10.
[5] 王丽. 中国哲学“直觉”论内涵辨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26(1): 32-39.
[6] 王凯航. 对传统儒学文化的近现代问题的哲学思考[J]. 新楚文化, 2023(14): 4-7.
[7] 洪燕云. 中国传统哲学蕴含的辩证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中国民族博览, 2023(23): 14-16.
[8] 张轩. 先秦元典的思想内涵与精神意蕴[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0: 63.
[9] 吕纯山.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认知三阶段学说——兼与柏拉图的感知、推理和努斯三阶段论比较[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2(5): 23-32.
[10] 张家昱. 从形体到整体——论亚里士多德《论天》Ⅰ. 1对自然研究一般方法的实践[J]. 世界哲学, 2023(5): 44-51.
[11] 马国水, 李林燕. 中西方哲学差异性研究[J]. 时代报告, 2019(2): 92-93.
[12] 胡翠娥. 从整体主义哲学看中国古代哲学超越性概念与范畴的翻译[J]. 深圳社会科学, 2024, 7(2): 13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