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视域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优化策略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DOI: 10.12677/ae.2024.1461053, PDF, HTML, XML, 下载: 22  浏览: 43 
作者: 吴青云: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关键词: 教育传播教学策略中小学英语线上教学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Strateg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Online Teaching
摘要: 众所周知,互联网思维理念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应用的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社会信息接收和网络传播知识的重要方式,也催生了我国各中小学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网络辅助教学方式。在互联网这一新时代教学技术大变革的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学传播效果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发挥各自优势,以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专业知识素养,并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教学与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同时,我们还应共同协作,构建学习服务线上云平台,建立终身教育学习云服务合作共同体,为学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本文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审视了中小学英语线上教学的现状,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Abstract: 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hinking and modern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s has significantly altered the primary ways of information reception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n our society, and has also spurred the emergence of online assisted teaching methods for all stages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technology in the new era of the Internet, the optimiz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dissemination effe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we need to fully utilize the resources of mobile Internet, combine offline and online teaching modes, and leverage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bility,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ster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learning service online cloud platform and establish a lifelong education learning cloud service cooperative community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learning resources and servic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online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redict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iming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文章引用:吴青云. 教育传播视域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优化策略[J]. 教育进展, 2024, 14(6): 1133-113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1053

1. 引言

一些学者们近来已系统地从不同专业的理论角度出发对于所谓教育的传播学问题作出了另一些具体定义,如下:所谓教育的传播学是综合运用西方传播学观点、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系统综合地进行研究工作和研究探讨各种教育实践过程系统中常见的媒介传播及其现象、规律特点的这样一门新型综合性科学范畴。教育信息传播学主要是应以这样的基本假设方法为科学基础展开的,即教育传播信息过程对每任何一部分内容都可单独进行调查研究,信息传递的全部形式结构和基本内容也都至少应对此进行一次分析,以便能够不断地改进教育数据信息的信息传播,最重要、惟一可行的一个目标则是能促使每个特定年龄段的所有受教育者能在各种特定的信息情景传播中最终达成预期中的共同学习教育目标。

从传播学角度去探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及其规律,不仅有着它的必要性,而且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1]。教育技术传播学理论主要研究社会教育的传播及系统技术的信息传播演变过程及其与媒体传播相互作用规律,指导当代人们在实践中合理选择运用研究和合理开发的一切可教育信息媒体,传递有效教育传播信息,以有效发挥教育最优化及教育传播效果研究。教育的传播学思想是如何综合协调运用各种传播学原理和比较教育学方面的传播学理论技术和技术方法,设计、实施、评估教师学习行为和指导教学工作全媒介过程,以逐步实现教学目的和整个教育工作的目标最优化。从中我们又可以初步发现一个教育信息传播学术语的合理定义,首先应符合这三个逻辑要素:一、揭示出一个教育与传播学工作者是必须综合分析运用一切教育技术与新闻传播诸学科之间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分析运用现代传播学新的教育理论,来深入探讨现代教育及信息新闻传播教学活动发生的历史过程原理与科学规律等;二、指出教育工作者要注意通过如何综合研究运用这些教育理论与信息传播方面的先进理论研究成果来正确指导一切教育活动的教育实践研究活动;三、实现的最终学习目标即已达成或预期完成的最佳教育、教学、学习等目标或其最优化使用效果。对当前教育传播学发展的三涵义和界定,应充分综合地考虑好这三个主要因素,并善于将相关理论分析与社会实践运用相结合,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好教育和传播学关系的实质,在移动信息技术应用快速普及发展的宏观背景前提下,从现代教育技术传播学新的理论视域重新观照当代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数字化线上课程教学及其实践,审视当今中小学英语在线教学研究的应用现状、预测以及其学科未来发展趋势走向,可以进一步为课程中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课程的结构优化构建提供新思路。

2. 作为传播系统的英语教学

教育传递是一种行为,其中,教育工作者根据特定的目标和需求,挑选出适宜的信息素材,并利用高效的媒介渠道,将知识、技巧、思维、理念等传递给特定的受教者。教师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把学生看作是纯粹的信息接收器,把教学内容填鸭式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2]。自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实施后,我国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经历了一些转变。比如,教师更加注重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并且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参与,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他们更加关注听说教学,因此,学生的听说技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提升。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埃弗里特·罗杰斯认为,一般来说改变态度的方法就是说服,说服即是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等各种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使其态度发生改变,并且促使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它基本上相当于态度改变[3]

如何提升学生的全面语言应用技巧?事实上,每个人在掌握一门新的语言时,都会经历一个“知识、技巧、应用技巧”的进化阶段。首先,我们需明确知识在个体能力发展中的基础性、重要性及必要性。然而,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过度强调了知识本身的作用,将英语仅视为一种知识体系进行传授,而非着眼于其作为交际工具与能力培养的维度。这种做法显然忽略了语言的实际应用与交际功能,有悖于语言教学的初衷。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知识可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涉及事实、概念及原理的识记与理解,是知识体系的基石;而程序性知识则侧重于技能、方法与策略的掌握与运用,是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英语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其教学理念与方法,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使英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陈述性知识就是有关语法规则的知识,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来获得,而且这种知识通常是“被记忆了的知识”[4]。例如,现在进行时的定义,虽然学生能够牢记并能够重述,甚至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得准确无误,然而,这并未代表他们能够应用现在进行时。另一方面,程序化的知识,即利用语言规则的知识,被称为“内化的知识”。尽管这种技术已经发展为一种技巧,但其实质并非真正的应用技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巧,有两个关键的步骤,首先是“自动化”,其次是“再构造”。首先,“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变需要“自动化”。对于学生来讲,进行多样化的语言技能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这正是“自动化”的关键途径。我们需要“重塑”从“程序化知识”到“应用技能”。面对这些纷繁和复杂多样的多媒体网络和学习型教学的资源,教师具体该知道如何高效筛选、运用数字化教育网络信息,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利用各种信息化和教育化的媒介,有效地向网络中的每一位学生传递网络教育和信息,以及确保其能够实现预期的传播和效果,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网络教学以其独特的教育传递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创建了一个相对公正的网络教学氛围。这种去中心化和去等级化的趋势“改变了传统课堂的主导权,消除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性质”,突出了教育媒介的影响力和受教育者的核心角色。

3. 信息传播方式变革下的英语教学动因

互联网浪潮和整个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持续和飞速的向前发展将进一步地改变了学校教师信息的传播途径的和方式。媒介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5]。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育信息的传递方式也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分散的网络状态。从传播 者角度来看,在新的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讲授者,而是一个引导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这里,他淡化为一个虚拟形象,是远程教育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日渐形成“后台力量”[6]。正如麦克卢汉所指出的,媒介就是信息,网络教学将使学生紧密地接触到互联网传播媒介。

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社会,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化媒体传播的技术正日新月异的迅速得到最迅猛地发展,人类知识需求将以每年呈几何级数地急剧的激增。随着发生上述的这种内容结构发生剧变,知识载体自身的信息内容及其生成、存储处理过程方法及其进行信息的传播渠道等的方式结构等自然也将相应而发生了出的了某种较为有根本性特征的根本性结构改变,其内容结构特征、形态结构等亦必然的也就在随之的急剧变化。观察知识的属性,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广泛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性”等属性,已经逐渐转化为“文化性”、“境遇性”、“价值偏好”等属性。从推动人类知识资源的快速增长与新获取方式迅速转变趋势来看,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人类新知识资源的迅速增长和新认知方式,从过去积累式的知识资源的快速增长并迅速转向拼盘式新知识资源的迅速增长,也已经逐步充分体现与显示体现出了资源共享性知识与倍增式知识学习模式的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从人类知识载体的基本形态演变来看,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人类知识信息存储工具数字化、载体结构多样化,动态且多元的信息多元的存在表达方式已经取代掉了过去传统的静态单一的知识信息表征的方式。历来,教授知识的方法并未能达到现代社会的需求。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英语教学需求和真实的教学环境之间的鸿沟,这是所有从事英语教育的人需要深入探讨的议题。接下来是关于学习模式的转变,这种模式是指学习者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选择的特定策略,这种策略符合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最优的学习成果。有研究人员把这个概念总结为:包含了学习者在各类学习环境下所选择的各种不同的动机、思维处理能力以及学习成效的学习手段和方式。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是在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也被誉为“数字一代”。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方法有所不同,因为它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有了显著的转变。因此,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新的知识获取和交流模式的转变,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构建全新的学习文化氛围,调整教育方法,以适应“数字一代”的英语学习需求。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我们必须摒弃旧有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数字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同时,我们也需要确保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能够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扩大教学资源,因为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束缚,这为我们的教学资源的开发、拓展和运用创造了可能性[7]

4. 英语教学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首先,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教学,教学行为的传播者是教师,受传者是学生[8]。我们需要关注教育媒体的整合趋势,并尝试探索“线上 + 线下”的OMO教学模式。借鉴现有的在线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在线课堂上的基础知识以录播的形式转移到在线教学平台上,通过导学案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自我预习,以达到各个环节在不同层面上的在线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信息化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资源和专业水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客观条件[9]。在课程中,老师需要改变自己的职责和角色,由“传授”的方式转向“引导”的方法。通过基于线上大数据平台的实时分析,针对课后和学生课后在网上预习和课程实践中的经常要遇到的实际疑难问题并以此给予老师最科学有针对性最有效的教学针对性指导。同时,教师课堂亦还应进一步注重和充分利用课堂与线下以及学生课堂线上互动面对面交流沟通与交流课堂知识的同时空优势,营造富有学生互动良好教育氛围下的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的课堂情境,开展各种课外小组合作学习等交流探究活动,充分的注重如何发挥课堂学生主体作用。

其次,积极追求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信息化能力。新的课程和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知识的需求。教师迫切需要从繁琐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交流和进修等途径来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技巧。此外,“互联网 + 教育”的策略也需要教师保持适应性,具备卓越的信息搜寻、处理以及融合技巧。唯有持续增强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应对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教育冲击,并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寻找教育创新的出路。

第三,我们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来寻找并构建一个学习社区。这个社区可以在现有的学习团队中构建,也可以由教师决定或者由学生自行组织。这样的学习社区的形成,不只能提升学生的协作和研究技巧,还能促使他们互相借鉴优点,一起前行。借助在线互动平台,学习群体能够进行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能够利用预习记录、高品质的学习资料分享、经典阅读、即时解答问题等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建一种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小学和初中生都具备各自的心理属性和思维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运用数字化教育工具,并且有目标、有策略地进行分级教育规划。

5. 结语

教育本身是另外一种媒介传播文化现象,教育实践过程中无疑媒介就是教育传播实践过程。教育社会传播学研究的最初形成与发展就受到了其他传播学学科研究成果的很大的影响。哈罗德·拉斯韦尔,一位美国的传播学奠基人,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这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社会传播的三大职能,即监控环境、协调社会以及传承文化。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机构主要负责监控环境,政府机构则负责协调社会,而教育机构则主要负责传承文化。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社会传播的功能。然而,这仅仅是对教育传播与传播之间关系的肤浅理解。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传统课堂改革的主要驱动力。现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特性,改革中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包括在信息化环境中构建“主导”和“主体”相互推动的师生关系,整合“传统化”和“数字化”的优点和缺点的展示方式,形成“教材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各具特色的内容载体等。毫无疑问,我们也需要理解,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使其回归原始状态,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教育技术相互补充,推动它们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黄鹂, 吴廷俊. 教育传播学新探[J]. 现代传播, 2003(1): 46-49.
[2] 马丽萍. 基于传播学视角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播力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15): 30-34.
[3] 罗杰斯. 传播学史: 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4] 罗少茜, 龚亚夫.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知识, 能力与运用能力[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6): 39-44.
[5] 施拉姆, 波特. 传播学概论[M]. 陈亮, 李启, 周立方, 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4: 144.
[6] 徐楠. 远程教育传播的传受双方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3(2): 13-16.
[7] 邵晓霞. 数字化情境下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之缘由、理念及路径[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7(1): 78-84.
[8] 刘李娥, 盛杨, 王光文. 基于“5W”传播模式的高职通识课程在线教学应用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21(2): 49-52.
[9] 关杨. 传播学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在线教学: 传播特征、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9(6): 81-89.
https://doi.org/10.16433/j.cnki.cn41-1379.2023.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