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Kite Runn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DOI: 10.12677/ml.2024.126479, PDF, HTML, XML, 下载: 19  浏览: 5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荣梅: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顺应论《追风筝的人》对比分析Adaptation Theory The Kite Runner Comparative Analysis
摘要: The Kite Runner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自2003年出版以来十分畅销。其简体中文译本《追风筝的人》也深受广大中国读者的喜爱并获得巨大成功,为了探讨该小说李继宏译本与李静宜译本在语言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本文选取杰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框架,分析了李静宜和李继宏两位译者所译的《追风筝的人》,着重从两位译者的翻译特色出发,结合顺应论的顺应文化语境、顺应心理世界、顺应交际语境、顺应语言语境,最终得出结论,顺应理论的运用有助于读者对于不同异域文化的理解,为翻译工作的进行提供相关借鉴与帮助。
Abstract: The Kite Runner is the first novel by Afghan-American writer Khaled Hosseini, which has been very popular since its publication in 2003. Its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追风筝的人》 is also loved by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readers and has been hugely successful.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linguistic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between Li Jingyi’s and Li Jihong’s translations of the novel, this paper adopts Jef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 as a framework,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Kite Runner by translators Li Jingyi and Li Jihong. It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translators, and combines adaptation theory’s adaptation to cultural context, psychological world, communicative context, and linguistic context. I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helps readers understand different exotic cultures and provides relevant references and assistance for translation work.
文章引用:杨荣梅. 顺应论视角下《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392-40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79

1. 引言

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不仅需要走向国际舞台,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更优秀的解读和翻译能力。文化承载在不同国家的文字之中,从古至今各国文字传承了前人的文化,并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替中不断沉淀和升华。然而,若想让文化传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则必须走向世界,与外界交流;而对文本文字的理解和解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此,翻译一定是要基于文本整体的结构、文章的情感内容、文章的主题思想、审美等内容的不断深入挖掘所产生的。而在当前商业市场文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快文化”不断席卷着文化市场,三天读懂一本历史、九天带你看完一百本小说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人们变得愈加浮躁,同时对于翻译的内容,也逐渐变得机械化,以往需要专业的翻译人员经过数月才能够凝练出的内容,在快文化的工具使用下变得粗制滥造,成了没有情感内涵而堆砌在一起的冰冷文字,这一点不仅是对翻译专业的亵渎,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否定。

文化的交流过程与翻译的过程必然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对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基于顺应论的应用和两个版本之间翻译方式的解读,以此对相关内容进行展开叙述,将小说中的文本内容和具体的理论相互结合,提出相应的使用场景和策略,丰富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案例,同时将两种译本作为研究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同步到文本内容的一种解读,使该理论的使用更加具有实际内容的支撑。在分析的过程中,思考该理论的应用场景和方式,以期能够更好地为文本的翻译和解读指明更好的发展方向。

2. 顺应论与翻译

1987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会长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s Adaptation首次提出顺应论。耶夫·维索尔伦指出,在进行语言的使用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对语言进行选择的一个过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语言的功用能够满足于当前的社会交际需要,通过精准把控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从而更加容易的使文字和内容更能够深入人心,进入读者的内心[1]。对此,语言的使用一定是要顺应读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去接受相应的内容,这就是语言上的顺应性。当然对于读者或交际者的内心世界情况而言,往往需要通过其个性、情感、意图、信念等诸多方面进行入手,同时针对于不同阶层、不同社会际遇、不同宗教信仰、秉持不同社会文化的人群,也必然需要全方面去考虑。而语言的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传播的内容、接受人群、风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这些复杂的环境情况,也使得语言本身就具备了多种多样的性质,例如语言具备的三大基本特性,变异、商讨以及顺应;在语言传播过程中,为了使传播效率最大化,传播者往往会将一些晦涩难懂的语句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小句,使读者、使受众人群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其内容,也就更容易大范围的传播和普及,如语言之间的翻译就可以理解为最常见的一种变异性。基于商讨性的存在,顺应性的出现便是想让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情感表达等内容,变更更加合理化,不至于在描述之中显得过于突兀,也能够使得语言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

近年来关于顺应论在翻译中的运用研究较丰富,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电影字幕翻译、顺应论指导下文学作品翻译研究、文本类型翻译策略研究等,如李惠翔在“顺应论视角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一文中,作者从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三个方面着手研究了顺应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的翻译[2];黄敏以电影《卧虎藏龙》为例,探讨了顺应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3];刘璐,薄红昕在“顺应论在《伊豆的舞女》汉译中的应用研究——以女性描写为例”一文中,从结构选择与顺应和语境选择与顺应两方面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翻译的选择和顺应,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4];胡朝丽,刘治妤以顺应论为指导,选取本文以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英文译文为材料,探讨了立法文本翻译过程中三种适应策略的具体应用:“形式一致的意义”,“部分符合整体”和“选择性符合意图”[5];刘美荣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科技英语翻译加以研究,探讨了农业科技文本的翻译策略与技巧[6]。研究发现,尽管众多学者从不同维度对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但较少有学者在顺应论指导下对文学作品译本对比分析,鉴于此本文将探讨顺应论在译本《追风筝的人》的具体应用,以期对相关翻译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翻译的本质是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顺应论下的翻译就是译者不断合理选择翻译方法达成对目的语语境的顺应,以语言的转换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行为[7];同时,由于文字语言的一些局限性,在描述和说明的过程中,往往有所限制,对于内容的呈现往往不能如原文一样符合全貌,由此也会使得不同的译本中对于统一情节、同一景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说明和描述,因此需要译者根据实际语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商定讨论,从而更好的进行语言的灵活运用。顺应理论的运用能够更多的从实际生活层面出发,来建立相应的理解架构,能够更多维的为读者建立理解模型,更为切合的开展语言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集中在语言使用习惯、情感表达、思维逻辑、文化价值观认知等方面,语言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是为了便于传达,还更应该侧重于顺应的进行,在相同的背景环境下顺应论的开展会更加便捷的交流,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下,若不能建立相互对等的文化交流环境,将不能够有效的运用顺应论,使其开展的难度变大。对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语境关系的顺应和运用,只有做好语境关系、语言逻辑、文化背景等情况的对等,才能够使翻译的内容更好的嵌入到这层背景里面,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对此,本文将重点从顺应语言语境分析、顺应交际语境分析、顺应心理世界分析、顺应文化语境分析等四个方面对顺应论的使用作综合性的分析,以期对相关专业及相关领域提供借鉴与帮助。

3. 《追风筝的人》译本对比分析

3.1. 李静宜版《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一书在国内的文化市场上已经发售,便火爆海峡内外,其版本主要是以李静宜和李继宏两人的译本为主,其中李静宜其字体大多数为繁体字,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并不看好。李静宜在其译后感言中就提到,这部小说不是靠精雕细琢的文字,也不是靠曲折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字里行间给人一种质朴淡然的感觉。她认为正是这样的简单易懂的文字里蕴藏了感动人心的力量,激起了人们的共鸣。而李继宏的版本为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发行,为简体重译版本,对此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相对较高,对于其研究的文献也相对李静宜版本较多,虽然二者在阅读文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其文学理念和内涵的传达,两位文学巨匠都是通过大量的时间探索,凝聚心血将《追风筝的人》一书翻译的淋漓尽致,在细节之处可圈可点,无论是其对于阿富汗文化的表达、译者身份的表达、翻译理念的说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表达体现上都是具有很独特的见解的,对此也为小说的可读性增加了深厚的文学色彩底蕴。

3.2. 李继宏版《追风筝的人》

李继宏版本的《追风筝的人》在语句的运用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短句的形式将文章所表明的内容更加简洁明了的展示给读者,使读者在短时间内,通过语句的阅读更好的产生心灵和精神上的共鸣,体现了文字语言运用的精准性。对于顺应理论的运用也更加具有目的性,为了使原作者的意图更好的表达出来,李继宏版本的《追风筝的人》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通过最短的句子、最小的逻辑推理让读者对于主要内容产生更好的关联性,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对应的情节发展方向,对此在顺应理论上采用的也就是对于意译法的使用。译者并没有完全的拘泥于原文中的结构和表达,而是通过合理的顺应方式转变为读者更加易于理解的内容和框架,而李继宏在采用短句的使用上更加注重言简意赅,体现了语言的凝练性。

3.3. 两种版本内容分析

在阅读了两个版本的小说以后,能令人非常印象深刻的就是,李继宏版本在文中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描述上更加近乎与中国大陆的理解,而李静宜版本的文化体现,多由于文化内容的不同而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近几年随着交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两岸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两位译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也就导致了文中对于教育、经济、政治等内容的理解上存在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这也是商讨性的一种体现,不同的教育情况对于译者的翻译呈现效果也会有所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后续顺应性论的应用;文中有几处明显之处,其一便是体现在文中原作者卡勒德·胡赛尼对于波斯词语的运用,由于译者对异国文化的不同理解,所以顺应论的使用以及译者的教育情况也给出了不同的解读:李静宜版本多数集中在词汇的丰富程度上,其运用叠词、小品词的次数远超于李继宏的版本,短句之中的信息含量极大,能够用很短暂的几句话承载信息量极大的对话和故事,对于读者而言需要有很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够理解,同时对于原文作者的尊重,文章译本中的原用单词也没有做过多的说明,一方面保留了异域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阅读上的难度。

反观李继宏的简体版本,一方面在阅读上存在优势,另一方面采用的语言策略也比较合适,语句的变化上显得简单,其语言内容的集中程度并没有李静宜版本所选取的丰富,其更加注重读者阅读时的一种体验,难度相比较而言较小。采用了减译、合译等翻译技巧,将文中的重点信息进行了顺序上的梳理,使得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把握住文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多采用四字成语和俚语,便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4. 顺应论在两种译本的《追风筝的人》的应用

4.1. 顺应语言语境分析

顺应论认为:语言和语境的适应是双向的。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必须适应上下文,词语的选择直接影响反映语言的上下文。对于说话者来说,在使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时,为了准确而生动,除了遵守语言结构的规则外,还应该注意选择语言策略和使用一些恰当的表达方式,便于接收者共鸣和接受[8]

例1:李继宏版《追风筝的人》:

原文:But it rained the afternoon Baba took Ali and Hassan to the bus station. Thunderheads rolled in, painted the sky iron gray. Within minutes, sheets of rain were sweeping in, the steady hiss of falling water swelling in my ears.

李继宏版本的译文为:但爸爸送阿里和哈桑去车站那天下午,天下雨了。雷轰电闪,天空灰沉沉的。顷刻之间,大雨倾盆而至,哗哗的雨声在我耳边回荡。

在通读了原文之后,作者并没有按照原文的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在理解以后,结合适合的逻辑,将文章中的内容顺序进行调整,通过合理有效的理解逻辑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其意境和内容,同时采用的四字成语等内容使得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更加体会到了文章的语言上的层次性,更加具有冲击性的语言描述也更加容易让读者体会到和主人公感同身受的情感体会;

例2:no tanks rolling up and down the streets of my city,… (Hosseini, 2007: 123)

没有坦克在我的城市里面耀武扬威,…… (李继宏,2019:109)

沒有坦克在我們城裏的街道繞來繞去,…… (李靜宜,2014:101)

在这一段里面,更多是描述了阿米尔主人公和其父亲在逃难过程中的一些心里独白,两位译者对于其翻译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李继宏的翻译方式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式,通过坦克、城市这样的鲜明对比,更好的体现了自己家园故土被占领以后碎心的感受;而李静宜则采用了归化的译文方式,通过极为简单的表达方式,体现出了一种淡淡的哀伤情感在其中。

4.2. 顺应交际语境分析

在进行语言的交际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必然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讲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有效交流,顺应的交际语境必然是要包括对等的社会等级、平等的民族和种族、权利、宗教和教育背景等方面,例如在进行婚姻的探讨上,作者认为婚姻是一种社会或习俗公认的合法的配有结合,从社会化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婚姻也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统一化。

在文章中,有一段主人公和仆人之间的对话内容:

例3: “Homera and I are against the world. And I tell you, Amir Jan, the world always wins in the end, that’s all.”… “But that’s probably for the best,” Rahim Khan said, shrugging. “She’ll be humiliated, and my family will never treat her as an equal. You don’t order someone to shine your shoes and then call her ‘sister’ later in the day.”

在李静宜版本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内容如下:

“我跟荷麦拉对抗着整个世界。并且我告诉你,亲爱的阿米尔,到了最后,总是这个世界赢得胜利,就这么回事。”……

“不过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拉辛汗说,耸耸肩,

“她会受辱的,我的家人将永远不会平等对待她。你不会下令让某人替你擦鞋子,而当天晚些时候管她叫‘姐妹’。”

要知道在许多异域的国外,很多的种族、性别都会收到歧视,而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社会地位,以上文中提到的婚姻内容来讲,仆人拉西希望通过眼见得事实去让主人公理解这一层含义,但是由于主人公并没有明确的理解到这一点,因而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作为读者在没有经历过这些,或是没有了解到这些内容以后,是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的,对此李静宜的版本中采用了批注的方式进行了说明,指出正是因为在阿富汗这个社会环境里,哈扎拉人是遭到普什图人的歧视,并且一直作为他们的仆人。社会准则之一就是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永远不可能是朋友,更不可能结婚。拉辛汗的爱情悲剧源于这个社会准则,让读者更容易理解那些内容,而在李继宏翻译版本中译者并没有进行批注性说明,所达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

4.3. 顺应心理世界分析

心理世界的描述在各类小说当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小说语言的运用的过程也是作者和读者思想之间的交流过程,作者希望通过语言的运用讲述一个让读者满意的故事,对于小说当中的心理描述,最直观的几个部分包括了周围环境变化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内容等,都是顺应人物心理世界的一种体现。

在李静宜版的《追风筝的人》当中,就曾多次出现用短小词汇的运用来体现心理世界的变化如:

例4:“那个词是什么意思?”

“哪个?”

“昧。”

“你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吗?”我一脸坏笑地说着。

“不知道,阿米尔少爷。”

“可是这个词很常见啊。”

“不过我还是不懂。”

从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之中不难发现,主人公认为仆人势必一辈子都要成为奴隶,作为读书、识字等内容是无法改变他的命运的,对此主人公通过欺骗、嘲讽的方式,误导仆人的理解,但是作为仆人的他却似乎听懂了一切,却也不做任何的辩解,仍让很配合的乖乖配合,从而侧面的反应了此刻的环境也顺应了主人公的心理。

4.4. 顺应文化语境分析

语言的意义和有效性是基于文化共识和共同理解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在语境顺应论中,语言的使用必须与特定文化背景相顺应,才能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对于原文阿米尔父亲帮忙求婚的过程有如下的内容描述:

例5: “We are honored to welcome the son of a man such as yourself into our family,” he said. “…We are honored that your family and ours will be joined.”

“…, I welcome you to my home as a son,… Your pain will be our pain, your joy our joy…” (Hosseini, 2007:182)

“像你这样的男人的儿子成为我们的家人,我们很荣幸。”他说,“……你家和我家结成姻亲,这让我们觉得荣幸。”“……,我欢迎你到我的家里来,你是我们的女婿,……今后我们休戚与共。……”(李继宏,2019:163)

“我們很榮幸能有您的公子成為我們的家人。”他說,“……我們很榮幸能與您的家族結合。”“……,我歡迎你成為我們的公子,……你們的痛苦會是我們的痛苦,你們的快樂會是我們的快樂。……”(李靜宜,2014:151)

在求婚这样的场景下,原作者运用了两次同样的单词“son”,根据不同的语境,李继宏采用了更加贴切我国文化的已经,将“son”翻译成为了“女婿”,李静宜则是根据台湾的文化情况,采用了较为正式的“公子”的说法,这一点其实也能够看出两位译者对于阿米尔父亲和索拉雅关系的一种判断,能够采用“女婿”必然是关系足够好,已经能够登堂入室的交流了,而李静宜版本的“公子”说法变现的略有生疏,二者之间的关系相比较而言变少了那么一层意思,当然虽然两位译者采用的角度不同,但是内容的翻译也是经过了多角度的分析才形成的,根据不同语境文化获得的不同表达。

不仅如此,为了表现出异域国度之间的文化风情,通过阅读原版小说在表达上也试图通过主人公的经历、理念向世界展示了哪一个不为人知的阿富汗,使人们能够在阅读文章之后一改往日对于阿富汗的陈旧观念,从这一点上看,小说语言的运用更加体会除了沟通和指导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为了尊重原著,同样也通过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好的理解这样的理念。作者通过顺应论的选择,更多的保留了阿富汗伊斯兰教、阿富汗民族内部的一些文化特色,譬如出现了很多常见的阿富汗词语,这也只有在读者自行百度或是查看文中标注解读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的融入文化环境中,译者在保留了原文意图的情况下,也给予了对于读者能够理解异域文化的期望,对于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活动的体验。

例6:对于“panjpar”这一词语的翻译;

该词语是阿富汗当地的语言,是描述了当地的一种扑克游戏,而在李继宏的版本当中,通过异域文化文字的选择,将这个词语翻译为“潘吉帕的扑克游戏”,这样的做法,让读者更加容易的体会到异域风情的感觉,对于异域文化产生更好的思考和兴趣,同时在文中的标注和解释,也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欲望,这也是顺应理论运用的一种极好体现。在文字的解读过程中,没有距离感,让阅读的过程更加流畅,同时为了使异域文化更容易理解,译者还通过本元化的方式将抑郁的一些晦涩难懂的词汇转化为本地能够理解的内容,更加符合当前的思考方式;

例7:Read it again please, Amir agha. (Hosseini, 2003: 16)

再念一遍吧,阿米尔少爷。(李继宏,2006:29)

再念一遍,拜托,阿米尔大人。(李静宜,2006:31)

agha是伊斯兰教中对平民或军官的尊称。李继宏选择“少爷”这是仆人对主人的称呼,反映了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关系。李静宜译为“大人”,主要指贵族、长者和配偶。这个词在过去也指中国大陆的高级政府官员。如果“大人”出现在中国大陆的版本中,有些读者会感到困惑。此外,为了加强语气,李静宜把“请”翻译成“拜托”,但李继宏省略了这一细节。

再譬如,在原著中作者层多处引用《列王纪》中的古典英语,以其中的一段为例:

例8:“If thou art indeed my father, then hast thou stained thy sword in the life-blood of thy son”

在本句当中,表达了一种杀伐果断、英勇善战的品质,从而凸显阿富汗人民良好的品德,这样的品质仅仅通过几个词汇是很难以传达的,但是通过让我们熟悉的俚语、成语内容便很好地很容易的去联想去思考其中的关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便是通过了引用的方式,将我国耳熟能详的文言文进行了有效的嵌套和说明

“若汝果为吾父,血刃亲子”

这样的翻译内容一经阅读,便瞬间能够感受到那种不卑不亢、杀伐果断的感情分为,同样也能够增加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文化氛围理解到位,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感受。

5. 结论

本文通过李静宜和李继宏两位译者《追风筝的人》的版本进行分析,分别从二两位译者的翻译特色上出发,结合顺应理论进行顺应文化语境分析、顺应心理世界分析、顺应交际语境分析、顺应语言语境分析等内容的分析,最终可以得出结论,顺应理论的运用是有助于读者对于不同异域文化的理解的,顺应理论在进行分析小说的对话上是非常有效的,能够更好地通过逻辑内容、行为动机、社会文化等内容更好地把控主人公的性格思想。要知道在任何一部小说当中无论是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理念、社交世界都是相互关联的,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出发,两位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李静宜版本在对一些文化背景和习俗的解读上更为严谨和传神,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李继宏的版本则更加注重保持原著的风格和氛围,对一些文化差异和细微之处的处理可能显得更为直接和原汁原味。总之,《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在不同的中译本中呈现出不同的魅力和风貌,值得读者深入研究和对比。希望未来的翻译者在翻译这样优秀的作品时,能够更好地平衡原著的风格与翻译的传达效果,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对比两个中译本的优缺点,可以发现,一方面,李继宏版本的翻译使用了更贴切的词语,更好地传达了原著的意境,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李靜宜版本在翻译中可能更注重了句式和修辞的美感,使得阅读起来更加流畅。在评价各自优劣和翻译效果时,需要对比两个中译本的语言表达和对原著情感的还原程度进行深入剖析。此外,也要考虑到读者对中国文化和背景的理解,以及对于书中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把握是否准确。综合指出每个中译本的独特之处,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展望和改进中译本的建议,以期望读者可以更好地领略原著小说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种国际合作理念,旨在强调全球社会各国共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共享着共同的未来和命运。这一理念强调了国际社会应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实现共同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它倡导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摒弃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强调共同责任,要求各国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承担共同的国际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关系和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向外宣传中国脱贫攻坚成果对于加强国际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提供以下参考建议。

首先,讲好中国故事。要在翻译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需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尊重原文情感,注意文化差异,采用清晰词汇和多媒体,着眼人物情感,传达多角度视角,遵循文化敏感性,经常校对反馈,确保结构清晰,以吸引目标受众的兴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忠实于事实,坚持以真实、客观的姿态讲述中国的故事,从情感上提升译者的政治素养译者应该保持对原著的忠实和尊重,尽可能保留原著作品的情节和意境,避免随意删减和改动。其次,翻译者应该注重对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适当调整语言表达和风格,使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最后,翻译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和文学修养,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做出更好的翻译作品。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可以借鉴第一个译本的忠实原著风格以及第二个译本的流畅自然表达,在尊重原著情感的基础上,尽量使译文更加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保持对原著的敬畏之心。希望未来的中译本能够在准确传达原著意境的同时,使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原著的魅力,感同身受。

基金项目

贵州财经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贵州脱贫攻坚成果对外传播中译英研究(项目编号2022ZXSY135)。

参考文献

[1]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55-56.
[2] 李惠翔. 顺应论视角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研究[J]. 电影评介, 2022, 36(6): 110-112.
[3] 黄敏. 顺应论与《卧虎藏龙》字幕翻译刍议[J]. 电影文学, 2014, 12(10): 154-155.
[4] 刘璐, 薄红昕. 顺应论在《伊豆的舞女》汉译中的应用研究——以女性描写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 8(5): 6-9+62.
[5] 胡朝丽, 刘治妤. 顺应论视角下立法文本汉英翻译策略探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北大法宝英译本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3(1): 67-79.
[6] 刘美荣. 顺应论视域下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策略研究——评《农业科技英语》[J]. 中国食用菌, 2020, 39(5): 33.
[7] 杨惠英. 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与翻译的选择和顺应[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0(2): 56-60.
[8] 高艳红. 语境顺应与语言的选择和解读[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2(5): 72-7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