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文纪录片的字幕英译研究——以《港珠澳大桥》为例
A Study on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ocumentaries into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摘要: 随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不断推进,中文纪录片在国内外影视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种题材层出不穷。2019年5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出品的工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一经播出便收获了热烈的反响。该片以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八万吨沉管E30的安装过程为主线,歌颂了超级工程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它是西方充分了解当下中国,展现当下交通大国、交通强国的绝佳范例。本文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对《港珠澳大桥》的英译版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从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三个维度的转换对该纪录片的字幕英译进行了案例观照,以期为中文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给中文纪录片字幕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city, our documentarie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film and television markets, with various themes emerging one after another. In May 2019, the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an engineering documentary jointly produced by China Media Group,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Authority, China Film Corporation Limited, Guangdo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and Zhuhai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received positive feed-back upon its release. The documentary take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80,000-ton immersed tube E30, the last section of the bridge undersea tunnel, as the story line. It praises the self-reliant and arduous spirit of the super project builders. It is a perfect example for the West to fully understand current China and for China to show our current transportation power. Based on the eco-translatology proposed by Professor Hu Gengs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and makes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ubtitles of the documenta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nguistic ecology, cultural ecology and communicative ec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subtitle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ocumentaries and offer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subtitle translation.
文章引用:吴明珠.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文纪录片的字幕英译研究——以《港珠澳大桥》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365-37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75

1. 引言

为推进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传递更为客观的“中国印象”,纪录片成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记录、思考与对话的文化使命。为了实现更好的对话,促进文化的融通交流,2001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提出了把中国声音传向世界的目标和任务。2019年上映的《港珠澳大桥》是家喻户晓、“走出去工程”的优秀纪录片代表,一经播出就备受关注。该片在海外传播的成就离不开字幕翻译工作者对于纪录片中专业术语的准确表达和中国文化的倾情演绎,但关于该纪录片的字幕英译研究鲜少有之,且据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显示,建筑类题材的翻译研究也鲜见报道,笔者希望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可以给此类中文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生态翻译学

(一)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背景

2001年,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其专著《翻译时应选择论》中正式提到了“生态翻译学”概念:这是一种生态学途径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1],可以理解为一种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作为中国本土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融合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经典智慧,从文化、交际、语言三个维度聚焦翻译方法的运用,强调“整体综合”,受到了诸多译者的推崇。2009年,孙茜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特殊译语现象的流行[2];2010年,焦卫红和符蓉分别从生态翻译学视角重新解读了严复的《天演论》和英译版《道德经》[3] [4];2011年,刘彦仕开始在生态翻译学框架下研究红色文化外宣资料的英译[5];2022年,刘军平教授提出生态翻译的宇宙论、知识论、伦理观三大哲学价值功能[6]。随着该理论探讨问题的日益广泛与深入,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呈蓬勃兴起的趋势(见图1,中国知网–生态翻译学发文量年度趋势)。但截止目前,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中文纪录片的字幕英译较少,其中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见图2,中国知网–生态翻译学研究内容分布)。

Figure 1. CNKI—Annual trend of publications in ecolog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1. 中国知网–生态翻译学发文量年度趋势

Figure 2. CNKI—Content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2. 中国知网–生态翻译学研究内容分布

(二)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概述

胡庚申教授在《生态翻译学解读》中将生态翻译学解释为“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生态翻译学是一门横跨翻译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认为翻译是整体的、和谐的,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强调以译者为中心,且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

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7],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8],理论上可粗分为宏观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观的翻译生态环境和微观的翻译生态环境,即大环境、中环境和小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具有层次的,从宏观层面而言,翻译应考虑国家利益、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等形而上的问题;从微观层面而言,翻译应考虑语言文化环境和文本的语言形式。为适应这些政治社会环境和语言文化环境带来的制约,译者则需要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策略用于操作实践,在语言、文化、交际层面实现三维转换,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3.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字幕英译的生态环境

(一) 宏观翻译生态环境

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主要与政治社会环境相关。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文化走出去”工程,旨在拓展我国文化发展空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世界认识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自那以来,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纪录片的对外推广日益增多,《港珠澳大桥》则是一部优秀纪录片代表。该影片纪录了一座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桥梁建造过程,是西方充分了解当下中国、展现中国交通实力的绝佳范例。

在上述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下,该片双语字幕的翻译和制作需重视政治社会因素对译本产生的影响,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效果。

(二) 微观翻译生态环境

微观翻译生态环境主要与语言文化环境相关。

字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字幕翻译具有口语性、简洁性、文化性、即时性等特点[9]。不同于其他翻译类型,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通常面临最大的制约是时空限制——由于声音图像持续时间较短,观众浏览字幕的用时不长,译者需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时刻注重字幕与画面的同步切换。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中传递源语信息是译者需要适应的微观翻译生态环境。

综上,在生态翻译学的视域下,译者需要适应纪录片《港珠澳大桥》的宏观翻译生态环境和微观翻译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制约,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策略,实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个层面的转换,强调整体翻译效果,才能产出优秀的译本。

4.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的“三维转换”

(一) 语言维转换

汉藏语系的中文重视意合,印欧语系的英文重视形合,根据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中文的分句之间很少用语言形式手段(关联词和连接词)连接,通常叙述分层,可断可续,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自行领会,结构松散,话语精简,尤其纪录片中的中文字幕因为有了音画作辅助描述就变得更为精短;而英文十分重视逻辑关联词的使用,常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分句,依靠大量的词缀和关系词来表达语法含义,结构严谨,逻辑鲜明。因此,译者在《港珠澳大桥》的字幕英译过程中需充分掌握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语言维层面的转换。

[例1]

原文:我们一定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向三地政府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译文:We will complete the task successfully and satisfy the governments and people in the mainland, Hong Kong and Macao.

该句原文“完成任务”和“交出答卷”两个动作呈并列关系,中文字幕并没有运用逻辑词连接,而英文字幕则用“and”显化了这层关系。

[例2]

原文:我们选到这,利用这两个岛的天然屏障,花了最小的代价换得一个最好的出坞环境。

译文:We chose it and used its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most cost-effective methods to create the best undocking environment.

该句原文几个分句之间并没有使用关联词连接,但具有明显的先后关系和目的关系,因此译者在英译时选择添加“and”表示承接,增译“to”表目的,使得前后几个短句的逻辑更为清晰。

[例3]

原文: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为战胜干旱,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锨两只手,硬是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全长70多公里的红旗渠。

译文:In the 1960s, to fight drought, the people of Lin County in Henan spent 10 years digging the 1,500 km long Red Flag Canal from the face of the sheer cliffs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using their bare hands.

该句原文也是由几个没有关联词的分句构成,译文利用介词“to”、现在分词“digging”“using”等划分了译文中的主次结构,表现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之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原文中文基本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表示并列、目的、顺承等关系的联系词,但译者根据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借助连接词、介词、现在分词等语法成分突出了英语的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适应了中英语言维层面的转换。

(二) 文化维转换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限于语际间的符号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根基。如何在保留源语文化特色的同时使译文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和接受原文,是译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港珠澳大桥》虽是一部纪录桥梁建设的影片,但其中不乏出现很多载有独特民族内涵的文化负载词,凝聚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译者在翻译时可通过释译、直译、意译等方法进行文化维的转换,尽可能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

[例1]

原文:在港珠澳大桥最高的主塔上,耸立着一个造型优美的中国结

译文:On the tallest pylons of the HZMB, there is a beautiful “Chinese Knot”made of steel.

该例句中,译者将“中国结”直译为“Chinese Knot”,并在后面作了补充说明“made of steel”,这是文化维层面双语转换的典型案例。由于维基百科上“Chinese Knot”的定义“a decorative handcraft art that began as a form of Chinese folk art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in China.”,英文读者很容易将“Chinese Knot”视作手工艺品(handcraft),但港珠澳大桥主塔上的“中国结”显然并非指传统意义上手作“中国结”,而指的是呈“中国结”形状的钢铁结构,因此译者进行了追加解释。

[例2]

原文:2015年2月24日,大年初六,E15管节在遭遇第一次失败后,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准备再次出征。

译文:On February 24 of 2015, the sixth day of the lunar year, three months after the first failure, tube E-15 set out again after intensive preparation.

该例句中,中国的农历以月亮的变化为依据,农历新年“大年”被译为“the lunar year”准确描述了中国传统历法的实质,便于外国读者理解。

[例3]

原文:中国工程师们苦战14000多个日夜,32节沉管被依次沉放,在海底深处像绣花一样成功对接。

译文:Chinese engineers spent 1,400 days working day and night to install the remaining 32 segments one after another, carefully putting them into place underwater.

该例句中,“绣花”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指以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图画或文字。“像绣花一样”指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句中强调的是32节沉管对接精细,译者对此并未进行直译,而是选择用副词将其核心含义表达了出来,达到了文化维层面的转换。

[例4]

原文:七百年前,文天祥在此留下了“人数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篇。

译文:Over 700 years, Wen Tianxiang wrote his famous poem here: “All men are mortal, but my loyalty will illuminate the annals of history forever of history forever”.

[例5]

原文:开国领袖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盛赞武汉长江大桥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译文:When chairman Mao Zedong swam in the Wuhan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he hailed the 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 which spanned the north and south, turning a deep chasm into a busy thoroughfare.

例4和例5是《港珠澳大桥》中典型的诗词翻译,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节奏鲜明,韵律婉转,相比于其他文学形式,译者需要用精炼的语言准确传递出原诗丰富的情感,两个例句中译者均未遵循原文的对仗结构,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以形象代替抽象,独具文化特色的“丹心”、“汗青”、“天堑”和“通途”分别被译为“loyalty”、“the annals of history ”、“deep chasm”和“thoroughfare”,体现了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中的碰撞和交融,这是译者在该片中从文化层面进行的适应性转换。

(三) 交际维转换

所谓的交际维转换,指的是“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8)。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在译文中要保证核心信息的有效传递,让译本通俗易懂,必要时适当迎合读者,达到交际的目的。影视字幕通常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港珠澳大桥》属于纪录电影,其语言更加正式且专业,为避免语句太长语义太复杂而导致观众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译者则需进行灵活处理,兼顾译文的通俗性和专业性。

[例1]

原文:工程师老王是一位资深摄影发烧友

译文:Wang, one of the engineers, is a keen photographer.

[例2]

原文:中间这两个人是老两口

译文:Mr. and Mrs. Feng are in the middle.

[例3]

原文:这种笑容摆拍拍不出来。

译文:Nobody can fake that smile.

在例1、例2和例3中,“摄影发烧友”、“老两口”和“摆拍”都是中国流行的口语表达,在英语中并没有固定的对应词,为了不影响信息传递,译者联系上下文分别意译为“keen photographer”、“Mr. and Mrs. Feng”和“fake”,准确译出了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

[例4]

原文:他五年了,我两年多。

译文:He’s been here for 5 years, and I for 2 years.

例4来自影片中一位桥梁工程师的自我介绍,当时的他正在向镜头展示自己和身旁友人的工作年龄。原文口语表述极为简洁,省略了工作年龄这个关键信息,前后句子并不连贯,但不妨碍原意的传递。译者对原文进行了整理,在准确把握原文所要传达的交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增译。

[例5]

原文:燕子焊完的活免探伤,一次性合格,一次性过。

译文:Her work was exempt from crack detection and had a pass rate of 100 percent.

[例6]

原文:注意船的吃水变化啊。

译文:Notice the ship’s sea gauge.

[例7]

原文:因为基槽突发泥沙回淤,林鸣团队曾遭遇了两次失败的困境。

译文:Lin’s team failed twice as the footing groove suddenly silted up.

[例8]

原文:E15管节第三次浮运安装,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请您指示。

译文:All set for the third towing and installation of tube E-15. Your instructions?

[例9]

原文:津平一号,中国目前最大的整平船

译文:The Jinping 1, China’s largest rubble-leveling ship.

[例10]

原文:工程师们决定采用钢箱梁结构

译文:Engineers decide to use steel box girders.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字幕中存在很多工程术语,专业性强,具有科普意义,如上述例5至例10中的“探伤”、“吃水”、“泥沙回淤”、“浮运安装”、“整平船”和“钢箱梁”均有特定的专业表达,为了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简洁性和专业性,译者通过直译的方法达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5.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日趋得到重视,《港珠澳大桥》纪录片在国外的大获全胜离不开字幕翻译者的努力。纪录片的字幕翻译与其他翻译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译者需考虑时空的限制,兼备口语化和专业化的特点。从生态翻译学来看,译者除了需要掌握这些特点,还应分析原文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适应性转换。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以《港珠澳大桥》为例研究分析中文纪录片的字幕英译,希望能丰富生态翻译学对影视字幕翻译的指导意义,为以后中文影视的外宣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 2008, 29(6): 11-15+92
[2] 孙茜. 浅谈Happy牛Year特殊译语现象的流行——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09(12): 221.
[3] 焦卫红. 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上海翻译, 2010(4): 6-10.
[4] 符蓉. 自然的翻译 翻译的自然——《道德经》英译的生态翻译学解读[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中南大学, 2010.
[5] 刘彦仕.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J]. 外国语文, 2011(S1): 74-76.
[6] 刘军平. 生态翻译学之三大哲学价值功能[J]. 上海翻译, 2022(1): 1-8+95.
[7] 胡庚申. 翻译选择适应论的哲学理据[J]. 上海科技翻译, 2004(4): 1-5.
[8] 陈延潼, 余光中: 高明“文字媒婆”、寂寞之译者——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文学重译研究[J]. 上海翻译, 2022(6): 79-84.
[9] 王雪玲. 英美影视剧字幕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 电影文学, 2014(6): 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