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
Research on the C-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Xinji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摘要: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态多样,种类众多,其外宣翻译研究不仅能够向世界传播新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敬的中国形象,更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展,推动多样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支撑,从平衡和谐原则和以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为主的多维整合原则出发,对新疆非遗进行研究,以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存和长存。
Abstract: Xinjiang is home to a varie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i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conducive to telling Xinjiang’s and China’s stories well and establishing the respected image of China, and further promoting and develop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orldwide, which drives exchanges and learning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co-translatology,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Xinjia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balance and harmony principle and three-di- mensional integration principle as the main guidance, aiming to stimulate cultures to co-exist and last forever.
文章引用:郭梦, 陈国静.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352-35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73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展现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可观,共1557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610个子项;品类丰富,共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1]。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需要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相关工作,逐步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由此可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工作刻不容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走出去”,中国故事要做到“讲好”,都需要外宣翻译构建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维护好国家的文化主权,推动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 新疆非遗翻译现状及重要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边疆要塞,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至今一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新疆是多民族的聚集地,共有56个民族,可见其文化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之一。这种文化是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多种文化类型并列的复合型文化,因此也是一种多元文化[2]。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交融的文化特色为这一片土地孕育了丰富且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资文化资源。新疆非遗不仅汇聚着新疆各族人民的智慧,反映着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更体现着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新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觉意识,更有助于当地少数民族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脉络,主动参与文化传承的工作,实现各族人民民心相通,共建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之下,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彼此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机制为主要任务,其中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建设更可谓重中之重。新疆非遗文化的同行甚至先行,有助于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读心、暖心、通心工程,促进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价值认同,做到文化相通、民心相通,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的文脉支撑。

但是,新疆非遗文化如何“走出去”,新疆故事如何“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如何为世界所了解和欣赏,如何持续发展,这已然成为研究的热点。据新疆文化厅官网显示:截至2023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4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5项。大量学者对新疆非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保护开发、资源分布、立法保护、传承机制、时代价值、非遗传承人等方面,并取得较为可喜的成果[3]。杨静等学者在《2009~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及外宣研究综述》中指出,在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理论主要为生态翻译理论、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传播学理论、译介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及外宣理论[4]。但是根据关键词“新疆”、“非遗”和“英译”的知网收录数据显示,新疆非遗的相关翻译实践研究可谓凤毛麟角,同时可参考且能够查阅到的相关英文文字、影视资料等,都十分匮乏。相关翻译实践研究的欠缺和不足桎梏着新疆非遗走出去,同时制约着新疆非遗的深度挖掘与开发,严重阻碍着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文本将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进行分析与研究,期许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3. 理论阐述

3.1.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发祥于中国本土,以西方生态主义、东方生态智慧、生物适择学说为理论来源、以“翻译即文本移植”的思维方式来实现“文本生命”的诞生、生长与存续、发展[5]。具体而言,生态翻译学强调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6]。该理论核心是从“适应”和“选择”视角,要求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翻译的过程、原则和方法等进行阐述,重新解读翻译这一活动。在这一原则之下,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结合目的文本和源文本之间的差异分析译语语境和源语语境,以翻译生态环境为视角系统地把控翻译的进程,充分了解目的语读者的表述习惯和思维方式,从翻译生态、文本生态、翻译共同体生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适应与选择,采取以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转换的翻译方法,最终实现中外两种语言地位和文化的生态平衡和交流传播。

3.2. 生态翻译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理论遵循“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的关联序列,注重翻译工作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联作用,强调源文本能在目的文本语境中长存,同时能够保持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和翻译群落生态(译者)之间的和谐和平衡。如何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存共生共发展,是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立论核心。这和非遗的外宣翻译活动不谋而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决定了在对外宣传翻译中,翻译文本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都应当紧紧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同时其民族性和独特性也要求译者在外宣翻译中,注重源语言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和差异性,做到有效衔接,既能够使我国非遗走出去,又能符合目的语的表达形式和特点,实现翻译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本文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外宣翻译的特征,从翻译生态平衡和多维整合原则两方面分析和指导新疆非遗外宣翻译实践工作。

4. 生态翻译学对新疆非遗外宣翻译的启示

新疆自古至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特点鲜明。新疆非遗具有典型的民族性、独特性、多元性、活态性和传承性等特点,承载着丰富的民族、历史、地理和文化等知识,体现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如阿凡提故事、维吾尔族服饰、新疆社火、玛纳斯、麦西热甫等,都极具浓郁的新疆文化特色。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工作中,其外宣翻译却存在短板,制约着新疆多元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强调,既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性,又要实现整体关系的平衡性,达到文化交际的合理转换。

4.1. 平衡和谐原则

生态翻译学中平衡和谐是要实现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和整体内部之间达成平衡,主要体现在译本、译者、译境之间的平衡和谐。翻译生态(译境)指作者、译者、读者、语言、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这些因素共同发挥效用以达成翻译生态的平衡和谐,从而有助于翻译实践活动有序地开展。文本生态(译本)的平衡和谐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和交际方面。翻译群落生态(译者)平衡和谐指翻译活动中以译者为代表的“诸者”,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译文审查者、翻译赞助者、译著出版者、编辑等人的妥协让步、宽容变通、协调平衡[6]

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外宣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有选择性地摘取适合目的语语言生态环境的输出文本资料进行翻译,其次对源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交际意图、意识形态和重点信息等文本内部因素进行思考和分析,慎重选择适合目的语语言生态环境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实现两种语言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为构建适合新疆非遗走出去的生态环境,译者必须始终保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文化立场,谨防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坚持文化平等、文化自信,确保在正确理解原文、尽量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遵守译语的语言规范,准确把握读者的思维模式和实际需求,以实现翻译生态的平衡和谐,“诸者”之间的共鸣,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求同存异”。

在翻译技巧的选择上,译者需要坚持平衡和谐选择,力求在新疆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和其影响力和接受度之间做出适应性的选择。新疆外宣翻译需要译者以多元文化为切入点,民族情感为依托,综合考虑少数民族语言转换问题、区域政治环境和国际背景等多方面元素,将新疆非遗文化“移植”到世界文化的生态环境之中。在外宣翻译中既要尽量保持新疆本土文化特色,又需要译文读者能够认同新疆非遗独特的文化魅力,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和独特性,感受其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4.2. 多维整合原则

多维整合原则指在翻译实践中,保证文本生态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中的“生存”与“长存”,即适应性选择转换——“三维”转换[7]

4.2.1. 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8]。语言形式的转换体现在语法结构、文体特征等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新疆非遗中包含大量特有且极具民族区域特色的文化专有项词汇。为了尽量保留民族文化特色,译者应该积极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尽量保留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让中华民族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失真,主要的翻译方法为音译 + 注释的方式[9]。但是外宣文本的受众群体是译语读者,汉语拼音的应用必然会对译文的可读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读者的理解,影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接纳。因此,翻译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之间如何达到平衡和谐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新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玛纳斯》史诗的英文译文为“Manas”。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著名的英雄和领袖,采用零翻译的翻译策略不仅凸显了柯尔克孜民族的民族特色,又推进了这一典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此外,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歌唱艺术,又称喉音唱法和浩林潮尔,其英译版本为“Khoomei, or Hooliin Chor (throat harmony)”。译者既保留了这种蒙古族民族艺术读音的同时,还采用了注释的方式,阐述了这种歌唱艺术需要运用的发声部位。

4.2.2. 文化维

要实现源语和译语文化维度之间的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保留源语的文化底蕴,又要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实现译语的可读性,实现中西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考虑到外国受众群体因所处文化体系不同,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风俗、生存环境和行为习惯都与我国民众存在巨大差异,为保证我国独特的非遗文化为其所接受,译者需要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在认可和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不仅要关注译语文本的可读性和译语读者的接受度,更要重视源语作者的文化自我。因此,译者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适当选择翻译策略,对源语文本内容适当删减和增加,最大限度实现文化的传播性和文本的可读性,达到非遗文化外宣文本的目的。比如维基百科在对新疆非遗满文的描述中提到Manchu language, the most historically influential of the Manchu-Tungus languages,译者采用增译的方式,补充说明了满文的渊源,以便外国受众读者理解源文的文化信息,弥补了文化空缺。

4.2.3. 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源文的交际意图有没有在译文中体现,即译语读者是否了解源文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是否产生情感共鸣。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特点要求译文能够准确明晰、简洁有效地传达源文的文化信息,实现语言交际目的。这一交际意图主要在于译者在介绍非遗传承意义、民族特色、艺术价值等方面信息时,需要时刻关注中国文化精髓的输出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维护,更需要激发译语受众群体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因此,译者在对源语文本的内容层面不仅要做到理解,更要做到透彻。以此为前提,译者需要适当变通,筛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化繁为简,并对源语文本进行编译,以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和实际需求,进而实现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之间的关联互动。比如那达慕大会的英文译文为Naadam Fair (ethnic sports events of Mongolian held in July or August),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向读者传递了背后的文化信息,实现了交际维度的转换,还确保了译语文本的可读性。

5. 结语

生态翻译学强调在源语文本理解、翻译内容选取、翻译方法和策略选择等方面,译者发挥着其主导作用,力求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之间的平衡和谐。译者需要确保译文行文规范、语言流畅自然;同时将非遗文化的文化特色和时代价值有效传播出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实现不同文化的共存和长存。但是目前新疆非遗的翻译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如今的文化发展需求远远无法匹配。在完善和系统化新疆非遗介绍之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希望本文能够对后续的新疆非遗翻译工作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课题项目

喀什大学2022年度校级科研课题:“讲好中国故事”思想观照下中国文化外译研究;编号:(2022)1771;喀什大学2024年度“一带一路”翻译中心专项:新疆文化遗产外宣中政治话语翻译研究;编号:24BRTSC002;2022年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研究;编号:22VZX012。

参考文献

[1] 高一波. 传播学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路径研究[J]. 文化遗产, 2024(2): 17-24.
[2] 仲高. 新疆文化知识读本[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9: 8.
[3] 李丽.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 7(21): 161-165.
[4] 杨静, 陈文凯. 2009-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及外宣研究综述[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 40(9): 93-100.
[5] 胡庚申. 以“生”为本的向“生”译道——生态翻译学的哲学“三问”审视[J]. 中国翻译, 2021(6): 5-14+190.
[6]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 建构与诠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7] 田亚亚, 孙雪娥. 生态翻译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启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10): 6.
[8] 胡庚申. 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 上海翻译, 2008(2): 1-5.
[9] 谭海晶. 生态翻译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5(5):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