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中泛义动词的语义与语用——以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造”为例
Semantic and Pragmatics of Polysemous Verbs in Dialects—Taking the Polysemous Verb “Zao” in Northeast Dialect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l.2024.126469, PDF, HTML, XML, 下载: 3  浏览: 6 
作者: 董 楠: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造”语义语用Northeast Dialect Polysemous Verb “Zao” Semantics Pragmatics
摘要: 方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特色,而东北方言作为中国流行最广的北方方言,以极强的感染力和广泛的应用为世人所知。东北方言内涵丰富,离不开泛义动词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本文以“造”字为例,对其在东北方言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含义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呈现出东北方言的独特魅力,为方言研究提供参考,并试图引发学术界对方言文化的进一步关注与探讨。
Abstract: Dialect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national culture. As the most widely spoken northern dialect in China, the Northeast dialect is known for its strong appeal and wide application. This dialect is rich in connotation, which greatly depends on the key role played by polysemous verbs in it. Taking the character “zao”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orts out and analyzes its wide application and rich meaning in the Northeast dialect, so as to show the unique charm of the Northeast dialect.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ialect research, and try to arouse further attention to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of dialect culture in academia.
文章引用:董楠. 方言中泛义动词的语义与语用——以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造”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326-33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69

1. 引言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中国拥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2015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展示及开发利用[1]。这一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中国政府对语言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方言文化的广泛关注。东北方言是中国最广为流传的方言之一,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泛义动词的广泛使用密不可分[2]

1.1. 泛义动词

泛义动词是人类语言中一类特殊的动词,它们可以在不同语境中表达出一些宽泛而不确定的语义,在句法上代替某些具体动词,语言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3]。最早提出泛义动词概念的刘明瑞先生指出:“一个动词可以指称或代替许多具体动词,远远超出它自身而使用范畴宽泛,因此它的表意就比较浮泛而游移,朦胧而存在。似乎有很多很多的意义,但每一种意义或不知与本义是扩大、缩小,引申中何种关系,在每一次代替用法时或难确定究竟代替哪一个动词。就因这种宽泛和浮泛的特点,我们称它们为泛义动词,以区别表意准确具体而范围固定的一般动作动词。”[4]

泛义动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极具地方色彩。例如,多数学者认为,最早引起学者注意的泛义动词“搞”,在成为共同语之前,属南方方言词,最先由四川地区使用,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5] [6]。随着方言的广泛流传,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也逐渐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这些词语往往具有浓厚的东北地方特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北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词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更为我们打开了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窗口。

1.2. 东北方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众所周知,除官方用语普通话外,方言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地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语言。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十大方言体系,一百多种次方言以及方言片。

在中外交流中,语言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通过方言,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因此,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有利于促进中外交流和文化互鉴。

东北方言作为最受欢迎的北方方言,以其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感染力强的特点而备受喜爱。来自东北地区的喜剧人将东北话带入各类演出作品中,甚至多次将其带上了春晚的舞台,因而东北方言几乎快成了中国喜剧小品艺术界的非官方语言。影视喜剧作品原本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媒介,而东北方言更是借助春晚等各类大型平台走向全国,向全世界传播其独特的魅力,引起诸多关注[7]

因此,本文旨在以东北方言中的“造”为例,对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进行语义及语用分析,以期加深对东北方言文化的理解。本文将通过对“造”字的语义分析和语用考察,揭示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语言学研究和方言文化保护提供参考。

2. 研究现状

“泛义动词”是由刘明瑞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这一概念在提出后并未立即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直至近年,泛义动词的研究才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并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

经笔者查阅,CNKI中关于泛义动词的研究共160篇,其中学术期刊85篇,学位论文41篇。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汉语本体的研究,尤其关注泛义动词的语义语用方面,总数超60篇,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二是泛义动词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这类学者主要分析母语为非汉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偏误,这类文章约有40篇,占总数四分之一;三是外语泛义动词尤其是日语中的泛义动词与汉语泛义动词的对比类文章,研究数量超过20篇;四是泛义动词的常用构式的研究或与泛义动词实际研究无明显关联的文章。

关于方言中泛义动词的研究,CNKI中共计33篇,包含15篇关于东北方言的研究,其中,有7篇研究“整”字,1篇研究“造”字,2篇共同研究“整”和“造”字。崔蕾(2008)通过对“整”进行“词义成分-模式”分析,总结出了泛义动词与一般多义动词的区别。她认为,用构式语法的研究思路对“整”字进行分析,可以从实质上解释“整”的特殊性[8]。李丹芷(2015)运用“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对泛义动词“整”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属性,以及在使用中的限定条件进行了探索和讨论[9]。张雨萌(2020)从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造”字出发,结合语义、语法、语用等对泛义动词进行了探析[10]

作为东北方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泛义动词,“整”和“造”理应受到同等重视。然而,现有研究表明,学者们对于“整”字的研究明显多于对“造”字的研究,进而造成了对于“造”字研究的相对滞后。笔者认为,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造”,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泛义动词“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对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造”的语义和语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学者对方言中泛义动词的研究兴趣,从而共同继承、传承并弘扬中国方言文化。

3.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造”的语义分析

在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的使用率极高。与标准普通话中的“弄”“做”等词语相比,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含义更为丰富,使用范围更为广泛。本章从“造”的原始意义及其在普通话中的释义出发,着重整理分析了“造”在东北方言中作为泛义动词的各种意义。

3.1. “造”的原始意义

《说文解字》中记载道:“造,就也。行声,从辵,告声。”意即,“造”的本义为:就,往某地去。关于“造”的原始意义,流传着一个故事。据史书记载,西周有个著名的车夫,名为造父,深受周谬王的赏识。一日,周缪王命造父驾着八匹良马,前往昆仑山拜见西王母。造父一路驾车,心旷神怡,乐不思蜀。后来,周缪王得知徐偃王谋反,遂命造父驾着战车,千里驰援,最终成功平定叛乱。返回京都之后,周缪王非常高兴,于是将赵城赐给造父。因而造父成为了赵国的始祖。造父的功绩名垂千古,其名中的“造”,便有了“前往某地”之意,饱含浪漫色彩[7]

在后来的发展中,“造”的本义经过不断的演化,演变出多种词义,《实用古汉语大辞典》中对“造”的注释为:1) 做,制作;2) 建立,开创;3) 达到,或使之达到某一境界,培养,造就。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演变,“造”又衍生出了更多词义,不仅在标准普通话中广泛使用,还成为了颇具泛义色彩的东北方言[6]

3.2. “造”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包含八条对“造”的解释:1) 制作,做;例如,制造,创造,造物,造反,建造,粗制滥造;2) 瞎编;例如,胡编乱造,捏造,伪造;3) 成就;例如,他在学术上造诣很高;4) 培养;造就;例如,恶劣的环境能毁灭一个人,也能造就一个人;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律上诉讼的两方,即原告、被告。例如:甲造,乙造;6) 到,去,造访;例如,每当闲暇的时候,我都会造访一下周边的公园;7) 稻子等农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一造,一年两造,晚造。例如,南方的水稻一般是一年两造;8) 时代,年代:末造。例如,民国末造,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西洋物品[7]

此外,《现代汉语词典》将“造”的词性归类为:动词、名词、副词和量词。在上述列出的条目中,1、2、4条是对“造”作为动词的解释,其余皆为其作为非动词的意义。然而,作为泛义动词,“造”在东北方言中的含义远比其在字典中、标准普通话中的使用丰富得多。多数情况下,东北方言中的动词“造”与标准普通话的“造”仅为同音同形,实际含义却存在较大差异。下文中,笔者将就“造”在东北方言中的语义进行数理和分类。

3.3. 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造”的语义

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泛义动词之一,“造”在东北方言中可谓是包罗万象,妙用无穷。除具体的创造、制作等含义之外,“造”在东北方言中多用于泛指各种抽象的动作行为,有时甚至能衍生出情感色彩,是东北居民表达喜怒哀乐的生动用语之一[11]

3.3.1. 表示“弄”、“整”、“干”

使用泛义动词“造”时,多半表达的是一种概括意义,表示语义的强烈,且具有一定的夸张色彩。即,动词“造”字比其他动词更能表达动作的强度、程度和数量。

例1 这事儿太突然了,当时就给我造一愣。

例2 他的一番话,马上就给我造没电了。

在上述例句中,“造”字可以由动词“整、弄、干”等代替,但使用“造”字会显得程度更深,使得句子更富感情色彩。然而,尽管“造”在有些句子中可以被其它动词所代替,“造”字却不等于其他动词。

例3 路滑,一不小心就造了个前趴子。

例4 他们两个性格不对付,说不上两句就非造起来不可。

在例3中,“造”相当于“跌”,却不等于跌,因为路滑也可以使人摔倒,但泛义动词“造”却显得更有概括性。例4中,“造”表示吵架、争执的意思,此处约等于“干”的意思。但倘若直接用“干”,或者吵架,又显得太过明确,生硬。而事实上,在人们发生不和时,未必为真正的争吵,所以“造”的使用,看似显得语义模糊,实际上意思却更为清楚。

3.3.2. 表示“吃”“喝”

东北人性格豪爽,直快,待人接客也十分热情。他们在吃饭时也通常更为急切,形容吃喝时也比较猛烈,颇有狼吞虎咽之意。而使用方言中的泛义动词“造”来表示吃喝,尤其用在口语当中,有一定的夸张色彩,能够表现出一种热情待客,不拘小节的性情,传达出气氛的和谐、随意、舒适。

例5 炖了一锅菜,大伙儿使劲儿造!

例6 一瓶酒让他几口就造了。

例7 桌上的饭菜都让他一个人造了。

上述例句中,例5传达出了说话人的热情好客,欢迎大家吃多、吃好的待客之情,与东北人好客、豪爽的性格十分贴切。例6、例7中“造”则用以形容人的能吃能喝。此外,这种说法有时具有一定主观色彩,说话人在进行此类表达时,或许会稍带不满之情。在这两个例句中,说话人就有流漏出了一丝抱怨之情,抱怨“他”喝得多、吃得多,导致别人没有东西可以吃喝。但是,这类句子的表达,也并非说话人真正的厌恶,只是更为符合东北人直快、豪爽的性格罢了。“造”字用于该类句子,很好地传达出了东北的地域色彩及东北人的性格特点。

3.3.3. 表示“糟蹋”“糟践”“祸害”

在普通话中,“糟蹋、糟践、祸害”通常指某物被损坏或是被浪费。而在东北方言中,与这一意思相类似的词语,可以通通概括为动词“造”。在表达该类意思时,有时会将“造”字与“给”连用,形成“给~”的结构。

例8 一个月工资让他一天就给造了!

例9 这小伙儿太能造钱了。

例10 看你把家里给造的。

例11 新手机还没到手三天咋就坏了?你也太能造了!

例12 你每天干活太多了,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这么造啊!

在上述例子中,“造”字都可以理解为“糟蹋,糟践”之意。在表示该类意思时,“造”可以用于表示多方面的“糟蹋”之意,如对金钱的浪费(例8、例9),对环境或是物品的破坏(例10、例11),以及对身体的不珍惜、糟蹋(例12)。这类句子通常用于形容听话者不好的习惯,表达出了说话者的不满之情,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造”字用于这些句子当中,能够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这类意思与情感。

3.3.4. 表示“跑”“前往”

正如古汉语中“到某地去”的意思一样,作为东北方言的“造”也包含着“前往、去”的含义,且使用更为灵活,含义更加丰富。

例13 这小子一转眼就造没影了。

例14 他一早就造城里去了。

例15 昨儿个你造哪儿去了?

在上述三个例句中,“造”字表示“跑、去、前往”的意思,与古汉语中的“到某地去”一脉相承,表达着相同的意思。由此可见,东北方言中“造”的语义并非空穴来潮,随便得来,而是有理有据,继承发展而来的,他们都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与使用历史,加之以一定的地方色彩和使用价值,进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东北方言。关于“造”字及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的语用特点,笔者将在下一章进行简要陈述。

4. 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的语用特点

人类的交际离不开语言的使用。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从产生至今,离不开其使用价值。为更好地理解并使用这些泛义动词,本章将以“造”字为例,简要罗列并阐述这一词语在东北方言中的语用特点。

4.1. 泛义动词多用于口语化表达

泛义动词涵义宽泛,内容丰富,可用于多种场合的口语化表达。在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造”能代替多个具体动词,而每一个具体动词又包含各自的特性,因而泛义动词的使用,有效避免了语义的重复与复杂,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与此同时,也正因泛义动词意义丰富,其真正含义需要结合不同语境、语调或语气进行揣摩、推断和理解。如:

例16 他最近在造房子呢!

例16中,“造”既可能表达“建房子”的含义,又可能表达“买房子、装修房子”的含义。具体被解释为何种意思,只有处于同一语境中的说话者与听话者才得以理解。因而,尽管可以以书面语的形式进行呈现,泛义动词更多的还是用于口语化的场合当,用于口语交际。

4.2. 泛义动词多用于非正式场合

泛义动词多用于轻松、随意的非正式场合,而非严肃、庄重的场合。如在上述例5中,“造”字表示“吃喝”之意,表现出主人的客气以及饭桌上愉快、轻松、随意的气氛。而倘若将其用于严肃、庄重的场合,如订婚宴、结婚宴,商务宴请等正式场合当中,就显得过于随意,不太正式、庄重了。

4.3. 泛义动词具有一定的突出和强调作用

泛义动词还能够使句子有一定的突出以及强调焦点的作用。信息焦点,是一句话中最为核心、重要的信息。一句话中的信息焦点,需要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呈现。

例17 a. 在初审过后,我们应该再造一轮面试考试。

b. 在初审过后,我们应该再面试考试一轮。

例18 a. 中午,就造了一碗饭,他就饱了。

b. 中午,就一碗饭,他就饱了。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句子都呈现句末焦点的格局。也就是说,在例17和18的b组句子当中,焦点都应是句末的“一轮”、“一碗饭”。而在有泛义动词“造”的a组句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泛义动词通过焦点移位实现了对句子的强调。将动词“面试”向后移至句末焦点的位置,同时使用泛义动词“造”来填补谓语的空缺,能够使泛义动词“造”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起到突出、强调句子信息的作用,进而体现泛义动词的语义特点。

以上是以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造”为例,所阐述的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的语用特点。多年来,泛义动词的产生及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语用特点。泛义动词的存在,也大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便利着人们的交际和使用。

5. 小结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语言的各个要素也或多或少地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语言之所以丰富,是因为为了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中的词汇也一直在辞旧迎新,旧含义不断被淘汰,代之以新的含义。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语言词汇含义更新换代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令人惊叹。

随着东北文化在中国大地的不断传承、传播与发扬,东北方言也历久弥新,新词汇、新含义、新表达更是不断涌现。本文从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造”出发,整理分析了泛义动词“造”的语义及语用,希望能由此引发学者们对于不止是东北方言,更是中国各地方言的进一步关注与探讨,从而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中国的方言文化。

参考文献

[1] 曹志耘. 中国语保的理念及其实践[J]. 语言文字应用, 2019(4): 8-14.
https://doi.org/10.16499/j.cnki.1003-5397.2019.04.003
[2] 杨春宇, 佟昕. 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整”和“造” [J]. 大连大学学报, 2013, 34(2): 42-46.
[3] 燕燕. 泛义动词探析[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4] 齐丽娟. 泛义动词研究综述[J]. 林区教学, 2007(7): 33-34.
[5] 杨丽君. 动词“搞”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用考察[J]. 语言文字应用, 2002(2): 59-66.
https://doi.org/10.16499/j.cnki.1003-5397.2002.02.010
[6] 张春秀. 动词“搞”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7(3): 120-122.
[7] 赵松涛.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研究——关于“整”和“造” [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4.
[8] 崔蕾. 小议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 [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6(3): 53-56.
[9] 李丹芷.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探析[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15.
[10] 张雨萌. 从泛义视角看东北方言词“造” [J]. 青年文学家, 2020(21): 178-179.
[11] 佟昕. 东北方言动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