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骨文和玛雅文字的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Maya Hieroglyphs
DOI: 10.12677/ml.2024.126467, PDF, HTML, XML, 下载: 7  浏览: 2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倪苛嘉, 刘 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浙江 绍兴
关键词: 甲骨文玛雅文字对比研究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Maya Hieroglyphs Comparative Study
摘要: 中国甲骨文和玛雅文字作为两种古老文明中的代表性文字系统,各自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尽管它们源自不同的地域和时代,但从形态学角度看都属于象形文字的范畴,同时,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中国甲骨文与玛雅文字在诞生背景、书写内容、书写载体、书写工具及书写形式与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揭示两者在各自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Abstract: Chines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Maya hieroglyphs, as representative writing systems of two ancient civilizations, carry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pectively. Despite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eras, both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hieroglyphfrom a morphological perspective, yet they also exhibit certain differences.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t positions and influences of these two writing systems in their respective civilizations by comparing their backgrounds of origin, content, mediums, tools, and styles of writing.
文章引用:倪苛嘉, 刘洁. 中国甲骨文和玛雅文字的对比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314-31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67

1. 引言

美国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摩尔根曾在其著作《古代社会》中指出:“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也具有同样的意义。”(摩尔根,2012: 35) [1]文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神内涵,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因为有了文字记载,作为后人的我们才能够在今天看到千万年前的世界。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形式之一,也被视作中国现代汉字的鼻祖,不管是在字音还是字形上都充满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如今随着社会对于甲骨文的研究与宣传越来越广泛,我们对这个古老的文字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而与中国相隔甚远的中美洲出现的玛雅文明,也以其高度发达的语言文字系统而突出。古代玛雅人所创造出的玛雅文字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为后世所重视和研究。甲骨文和玛雅文字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形式,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在诞生背景、书写载体、书写工具及书写形式等方面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对这两种文字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诞生时间和书写内容比较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起源于公元前1300年,距今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商代的甲骨文就是当时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2023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原副院长、国家级重大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夏商西周时期”项目负责人于成龙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谢建晓、杨之甜,2023) [2]。由此可见,甲骨文作为商代社会的重要记录,通过其独特的文字形态和丰富的内容,深刻反映了商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在殷墟出土的众多甲骨上,能够看到,记录在上面的大多是关于祭祀占卜的内容。这是由于商代社会生产水平低下,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便普遍相信超自然力量。具体说来,商代人认为上天、祖宗或神明主宰着世间一切,而商代统治者尤其崇拜信奉鬼神,他们都希望通过占卜的形式来与上天沟通获得帮助。商王几乎逢事必卜,无论是祭祀、战争、天气还是收成、疾病、田渔等都会与占卜联系起来。正如于成龙举例道,“比如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契刻占卜记录问卜者‘子’,其决疑事项包罗祭祀、军事、田猎、贡纳、宴飨、天气及入学、乐舞、射箭、御马、疾病等众多领域,可谓‘子’的起居实录,塑造了一个能文能武、有血有肉的商朝王子形象。”(谢建晓、杨之甜,2023) [2]由此可见,虽然甲骨文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为了服务于古代社会的祭祀占卜活动,其初衷具有鲜明的宗教、政治色彩,但因为商王对于不同方面大小事务都一一占卜,使内容突破了原有的框架,变得更加丰富,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为后世了解古代中国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研究材料。

首先,甲骨文为我们揭示了商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和宗教信仰。商代社会是一个以王权为中心的等级社会,甲骨文中有许多关于阶层的记载。还原了商王朝的社会结构,包括商王、王妇、王子、贵族、祭司平民以及俘虏与奴隶等不同社会阶层,以及国家的形态和重要政治事件。同时,甲骨文还记录了宗教

仪式、祭祀活动的内容,包括祭祀的对象如天地、祖先等、祭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祈祷的内容和目的。这些记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拜和信仰,反映了商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中大量的卜辞和卜问内容,记录了当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和占卜结果。这些内容通常涉及国家的命运、君主的安危以及其他重要事件的发展。

其次,甲骨文也为我们展现了商代社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甲骨文中记录了商代社会的商业交易农业生产、畜牧业、手工业等经济活动,如种植粮食、饲养牲畜、制作陶器等。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人名姓氏、地名等。这些记录为我们了解商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水平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甲骨文还反映了商代社会的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甲骨文中不仅有文字记录,还有图画、符号等,这些图画和符号往往与商代社会的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密切相关。例如,甲骨文中的动物形象、人物形象等,都为我们了解商代社会的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提供了重要线索。

而玛雅文字最早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3世纪,盛行于5世纪中叶。虽然较甲骨文字晚了一千多年,但玛雅文字内容也体现了古代玛雅人的社会生活和文明程度。

玛雅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玛雅人的农业生活。古代玛雅人主要依赖农业为生,种植玉米、豆类、南瓜等农作物,玛雅文字中有很多与农业相关的符号和记录,如农作物、农具、耕作方式等。

古代玛雅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也体现在玛雅文字内容上,他们可以仅使用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的不同排列来表示任何数字,并用这种方法来精确计算和设计建造太阳和月亮神殿,这不难展现出玛雅文明中先进的计算手段和技术(林大雄,2006: 38) [3]

此外,玛雅文字还记录了古代玛雅人的天文观测和日历系统,他们创造了一套复杂精密的日历系统,包括太阳历和神秘循环历,还记载了神秘的编年史。

但玛雅文与甲骨文相比具有较强的宗教和政治色彩,文字所展现的社会生活的层面相对有限,这不仅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发展,也抑制了它的生命力(王霄兵,2005: 47) [4]。通过玛雅文字中象形字的取象,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宗教祭祀、社会结构的文字几乎占据了其绝大多数内容。

对于古代墨西哥人来说,祭祀活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仪式,因此玛雅文字记录了大量玛雅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祭祀仪式。同样,在物资匮乏的状况下,玛雅人崇拜自然神,相信世间万物皆由神造,玛雅文字中有很多符号与玛雅人的宗教信仰相关,反映了他们的宗教观念。

玛雅文字也记录了玛雅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制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比如有君主的称号、统治者的事迹、贵族家族的谱系等。这些内容反映了玛雅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政治结构。

玛雅文字中的相关符号和记录为我们了解玛雅文明成就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了解古玛雅社会文明的重要窗口,也向我们揭示了玛雅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综上,不仅两种古老文字代表诞生的时间存在先后,而且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不尽相同,这也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甲骨文作为汉字的雏形、中华文明的瑰宝,对于后世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玛雅文字同样承载了玛雅人的智慧与信仰,并作为一种已经发展成熟且拥有自己独特结构的文字系统,为后世研究古代语言甚至已经消失的文字留下了宝贵参照。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两种文字诞生的时间和背景有差异,书写内容也存在异同,但它们都是各自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通过对两种文字所反映的古文明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在我国的商代时期,还是在中美洲的玛雅社会,政治和宗教、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都是文字记载的主要对象。

3. 书写载体及书写工具比较

甲骨文和玛雅文字不仅书写的内容有所差异,两者的书写载体也不尽相同。“商代文字虽主要刻于甲骨,但也有铸在青铜器、书于陶器、石器之上者,证明商代文字有多种载体。甲骨只是商代文字的载体之一,是专门用于巫卜这一特殊行为的遗存。”(梁晓强,2016: 63) [5]《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甲骨文的出现无疑是与商代帝王和贵族逢事必先占卜的习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古代人们认为甲和骨属于神秘且珍贵的材料,甲就是龟的腹甲和背甲,因龟为长寿之象征,是灵物、神物,他们把十分重要且庄严神圣占卜内容刻在龟甲上,一方面可以使之成为沟通人神之间的中介物,另一方面因其坚硬且耐久的特性,也使得所刻文字能够长时间保存。而骨主要来自牛羊鹿猪等兽骨,经过打磨等工序后,也可以作为刻写文字的载体,商代占卜多使用牛的肩胛骨(侯霞,2008: 20) [6]。“此外,在《史记•龟策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著龟,不易之道也。’也就是说,商周时期的龟卜与甲卜,通过在龟甲或兽骨上钻眼并烧出裂纹,求得天意神兆,所以甲骨文更多地服务于祭祀占卜活动,担负着沟通人神的通灵功能。”(王贞贞,2007: 15) [7]因此,由于书写材料本身的神秘、珍贵和难以加工,使得刻在龟甲上的文字也相应地被赋予了一种神秘性。

相比甲骨文,玛雅文字的载体类型则更加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石材,在石碑、建筑的门楣、面板、灰泥雕饰上都有玛雅文字的考古证据;(2) 玉器、骨雕和贝壳雕;(3) 彩绘壁画;(4) 彩绘和雕饰的彩陶罐、彩陶碗;(5) 抄本;(6) 木质门楣。”(吴思佳,白云,2019: 190) [8]在这些载体中,石碑因其不容易被破坏,保留下来的玛雅文字最多。

甲骨文与玛雅文字使用的书写载体截然不同,因此,二者使用的书写工具也必然迥异。

甲骨文使用书契工具,“中国先民自古以书为著,契为刻。‘殷墟出土的龟甲文字有两种,一是用毛笔书写的,或墨书或朱书。但笔书在卜辞中并不常见。二是用刀等契刻的,卜辞中大部分是刀契。既然商人有笔书有刀契,故此,过去有学者常常称甲骨文为殷墟书契’或‘殷人刀笔文字’。”(吴思佳、白云,2019 :191) [8]

笔书与刀契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甚至可以说毛笔书写更为关键。“现代考古发现的商代文字留存,主体是用刀刻在甲骨上的,但必须先用毛笔书写。”而陶器、石器上的留存,则为毛笔书写。与后世一样,“毛笔是当时的书写工具,而不是刻刀。”(梁晓强,2016: 63) [5]

玛雅文字的书写载体种类繁多,每个承载字的载体材料各不相同,那对于书写工具的基本要求自然是要与其对应合适。“根据载体材质的不同,玛雅人契刻文字的工具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毛发制成的笔刷,主要用于写本;另一类为水晶石或者是燧石等硬石料制成的石刀,主要用于铭文。”究其缘由,玛雅人的文明中,直到公元2世纪都未曾经历使用金属工具的发展阶段,在技术发展程度上属于石器阶段。所以推测不管是刻在石碑、祭坛等硬质材料上,还是在各类陶器或玉器上皆通过各种尖锐的工具比如骨头、石器等工具实现。而抄本是用树皮纸或兽皮制成,通常用由毛发制作而成的毛发笔来书写(吴思佳、白云,2019: 191) [8]

这些不同的书写载体和用具的选择,主要受到各自文明的特点、环境资源以及技术水平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之所以选择龟甲和兽骨作为载体,是由于商代人们对龟的崇拜、动物的普遍利用以及铜石工具的普及有关,而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铸造业步入了盛期,便出现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的现象,不再刻在甲骨上。而玛雅文明地处中美洲,其丰富的石料资源、陶瓷制作技术以及独特的抄本文化,则使得玛雅文字在书写载体和用具上呈现出与中国甲骨文截然不同的特点。

4. 书写形式与风格比较

甲骨文和玛雅文字都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书写形式上都表现出强烈的象形特征。象形文字是一种通过图形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文字系统。在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象形字,如“日”“月”“人”等,它们通过简单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相应的实物或概念。同样,玛雅文字也有许多象形字,如表示“水”“火”“玉米”等事物的符号。

这些象形文字的共性反映了人类早期对于文字表达方式的共同认知和理解,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装饰性。但具体来看,其书写形式却有所不同。甲骨文的笔画繁多,线条细瘦,而玛雅文字则更为复杂和精细。此外,在书写风格上,甲骨文注重笔画的曲直粗细和多方折的特点,而玛雅文字则更注重图形的组合和布局。

首先,在书写形式上,甲骨文更注重符号的排列和组合,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笔画多为直线线条,两头为尖锐状,圆曲、转折处,经常由两条直线相接成曲折状。字的点划布置以及间架结构的安排往往是长扁随形、方圆多异、变化错综。主要是勾勒事物大致轮廓,因此图像特征并不很显著,更多注重于“形似”而在细节特征上不拘小节,形体符号化的程度相对较高,这也正体现了甲骨文字符总体线条性强,笔画简洁的特色(侯霞,2008: 19) [6]

而玛雅文字则更注重符号的变化和组合,通过改变符号的形状和位置来传达信息。异于甲骨文采用的简易线条设计,玛雅文字结构中所使用的笔画相对比较复杂,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对于事物形体的描摹不是简单的勾勒,而多细部的描绘,因此,笔画既有直线,又有曲线,还有点、圈结构,字形繁复,字符的图像性、临摹性更强,即写实性很强,更想通过字符把真实的事物展现出来,象与物的对照关系紧密。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使用头像符号来表达整体的概念,“对于面部头像的特征描写非常细致,既体现了五官的特征,又有面部饰纹艺术化的呈现。”(侯霞,2008: 19) [6]

其次,在书写风格上,甲骨文以简洁、直接和生动为特点,给人以质朴、自然、雅致之感,在关心笔画的同时也能抓住写意神态。每个字都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以多变的风格和严整的结构著称。而玛雅文字则呈现出一种神秘、复杂而富有艺术感的特点,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表现力。其符号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使得玛雅文字以其独特的象形特点和圆润流畅的线条著称。

5. 结语

通过比较研究中国甲骨文与玛雅人特征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我们可以发现,它们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的诞生背景、书写内容、书写载体、书写工具及书写形式与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东西方文明在文字体系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去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度浙江省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西班牙语国家概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摩尔根. 古代社会[M]. 杨东莼, 马雍, 马巨,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2] 谢建晓, 杨之甜. 如何从甲骨文中读懂商代(了不起的甲骨文) [N]. 河南日报, 2023-12-02(04).
[3] 林大雄. 失落的文明——玛雅[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6(1): 29-41.
[4] 王霄兵. 玛雅文字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 梁晓强. 从甲骨文的结构看汉字的起源[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5(5): 62-67.
[6] 侯霞. 甲骨文与玛雅文象形字比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7] 王贞贞. 甲骨文与玛雅文字的符号学意义比较初探[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8] 吴思佳, 白云. 甲骨文与玛雅文字的书写体系比较[J]. 中国书法, 2019(22): 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