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汉语习语的英译实践
C-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DOI: 10.12677/ml.2024.126466,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68 
作者: 王郁嘉, 赵 硕: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北京
关键词: 习语文化英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文化交流Idiom Culture C-E Translation Eugene Nida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Culture Exchange
摘要: 习语文化凝聚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地域特征和文化习俗,因此,正确了解并英译汉语习语对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在保证我国与其周边国家文化及经济交流上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对汉语习语的英译也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研讨。文章将依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部分代表中国特色的习语为例,从词汇、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对该习语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习语的翻译如何追求对等的效果,最终达到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目的。
Abstract: Idiom culture reflects a country’s historical background, religious belief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ustoms. Therefore,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ng Chinese idioms has far- reach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spreading and developing our culture, as well as in ensuring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exchanges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the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has also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Naida’s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article will take some idioms represent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examples, analyze the idioms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vocabulary, syntax and pragmatics, and focus on how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文章引用:王郁嘉, 赵硕.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汉语习语的英译实践[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309-31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66

1. 引言

各民族、各国家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有所差异,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习语及习语文化也各不相同。作为语言文字的精华,习语文化凝聚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而翻译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的“传声筒”,如何正确理解并对习语进行准确英译格外重要。因此,这需要译者在对源语和目的语进行转换的过程中,既要充分理解源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对该习语英译后的理解与接受程度。目前,习语的英译策略主要集中在直译、意译以及直译加注法上,它们一方面为译者在习语英译的实践上提供了基本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也为对其他策略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2. 习语的定义与翻译

习语源自人们的现实生活、文学寓言和经典著作,是一个民族多年来文化与生活的沉淀,体现着民族的智慧。习语具有独特固定的表达方式,其构成没有固定或特定的规则。有时一个词组成一个习语, 有时也可能会是句子[1]。本文所指的习语是其广义上的涵义,包括成语、俗语、俚语、谚语、警句、寓言等。然而,习语是文化载体的同时,又是语言的精髓,可见,习语自然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2]。因此,习语翻译的本质是文化翻译,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其意义,更要传达其背后的文化特征。然而,由于中西方思维习惯、历史背景和宗教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习语总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信息,从而导致汉语习语在英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鸿沟”现象,因此译者如何正确、准确地翻译习语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3. 习语翻译的研究进展

正确了解与翻译习语既有利于加快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起到促进我国与他国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作用。这也使得多年来有大量译者参与对汉语习语英译的研究。

在我国历史上,翻译界就翻译策略的运用进行了讨论,其中著名的包括玄奘的“五不翻”理论[3]、严复的“信达雅”理论[4]、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5]、傅雷的神似论[6]等等。这些理论首先均强调忠实于原文内容的重要性,其次也强调要达到源语形式和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的平衡的效果。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习语翻译的研究也进展颇多。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冯庆华创著的《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第三版》、陈永祯,陈善慈,张同编著的《中英成语习语800对》、吴景荣,程镇球编著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曾东京编写的《汉英双解成语词典》等,在无数翻译学者的不断研究下,网络中也涌现出不少习语英译的例子,比较经典的有可可英语和新浪教育等。

尽管习语翻译发展成效显著,但在拜读上述作品中仍发现一些翻译的不尽人意之处。冯庆华[7]将“胸有成竹”翻译为“have a well-through-out plan before doing something”,作者的确较为准确地翻译了该成语的意思,也展示了其内在涵义,但成语中的形象却被省略,这意味着东坡先生所著的“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一名句在英译版中并不能表现的如此生动;陈永祯等人[8]将“近水楼台先得月”翻译为“the person always christens his owe first”这里的译文与“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中这一方便得到某种利益的比喻相差甚远,也歪曲了从源语出发的真实意思,同时将这一习语转化成一个表达内容不同的译文,会使目标受众感到困扰。吴景荣等人[9]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翻译为“the monkey rules the mountain when there is no tiger.”在英语文化中,“虎”与“猴”不像中国文化中具有“王者”与“淘气”的意义,因此这样翻译也会使目的语读者产生困惑;在新浪教育栏目中,有作者将“蚁族”翻译为“anti family”这个翻译更是没有将“收入较低的大学毕业生定居在紧凑的社区里”这类群体翻译恰当。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五不翻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当今习语翻译仍存在文化形象不完整、文化形象错配、文化形象相应空缺等问题。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就这一平衡点给出了具体方案,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文体对等。因此,引入“功能对等原理”对中国习语文化的英译具有重要意义。

4. 习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

“五不翻”、“信达雅”等理论首先均强调忠实于原文内容的重要性,其次也强调达到源语形式和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的平衡的效果。在习语翻译实践中,要想达到这种平衡并非易事,而功能对等理论也就这一平衡点给出了具体方案,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文体对等。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可以被称为动态对等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就是把源语内容从语义到文体用最恰当、最自然、最对等的语言再现出来,即在翻译时并非强调文字层面的死板对应,而是强调达到源语的内容和译文之间的动态对等。由于在很多时候译文信息都包含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因此在翻译时由浅入深地把握并再现源语的内容尤为重要。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四项对等也并非能够完全实现,在特定情况中也应该做到有所取舍。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是第二”[10],能够达到完全完美的翻译实践很少存在。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当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的内容和形式,在二者出现矛盾时,应适当舍弃原文的形式以确保源语语义的对等,因为一些源语的形式很可能会影响目的语读者对源语内容的理解,从而适得其反,阻碍文化交流。

同样在习语翻译中,再现源语的意义和形式是首要准则,译者既要保留源语的内容忠实性,又要保留汉语习语的比喻意义和文化底蕴。由于习语的特殊性,它通常具有双层意思,表面上的表层意义以及深层的比喻意义,这也意味着汉语习语在英译时必须同时译出双层意义,以展现习语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在习语翻译时要尽可能多的保留源语的形式,并再现源语意义,从而保证目的语读者能像源语读者一样理解特定的习语及其深层内涵,正确把握习语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

5. 功能对等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人类文化及其物质文化都具有相似性。其原因在于即使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的经历和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因生活环境的相似而存在众多相似之处。因此,虽然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但英汉习语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习语是人们对于以往生活经历和经验的总结与凝练,部分汉语习语在英语国家中也具有同样的表达,此时的功能对等理论便同时讲求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即这类习语在英译时只需找到目的语中具有同样意义的表达即可,即使源语和目的语的具体描述对象并不同,但意义相同即可表达相同的意思,也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其意义。

但是英汉习语有本质的区别。英语习语的意思通常不是由它们组成的短语的意思加在一起的结果,而是有另一个意思。如果把所有的单词加在一起翻译成英语,目的语和源语就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这主要是因为其中涉及的隐喻。这也证明了英语习语并不是单个单词词义相加的结论,通常是在相加之后再加上相应的比喻意义。因此,译者并不能完全套用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四个对等”的公式来翻译汉语习语。为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特定的标准,我们更应该注重习语在意义层次的对等,而不是形式层次,原因在于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实现形式上的对等很可能掩盖源语的文化意义,不能很好的起到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习语中的物象在目的语中的具体文化内涵,并将这一内涵用目的语文字的形式充分展示出来。

例如,“胸有成竹[11]”这个习语,仅仅从词汇对等领域,我们可以翻译成“have a clear of bamboo in mind before drawing”,然而由于汉语和英语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竹与梅兰菊并成为四君子,所以竹子在中国不仅是一种植物,还代表着刚正不阿、坚忍不拔、正直谦虚等性格和品行;而在英国,竹子只是一种植物,并未有其他隐喻意义,因此当目标语读者看到该习语时,可能只知道表面意义,并没有把握其内在的旨意,为使读者在源语中的意图和目的语中的期望达成一致,译者应首先充分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层面的差异。“牌文化”在西方国家流传至今,因此扑克牌的形象在西方耳熟能详,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将“胸有成竹”翻译成“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 [12]”,西方的读者便可以更好地抓住该习语的内在含义,这一相似性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成功翻译的道路。“近水楼台先得月[13]”的翻译也是如此,首先找到习语中的物像“水”、“楼台”、“月”根据功能对等,找到英文文化中的对应物象,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a waterfront pavilion gets the moonlight first-be in an advantageous position.”就可以充分将中文习语的涵义表达出来。又比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13]”的翻译,首先要找出物像“猴子”与“虎”,我们也要敏锐的察觉到在英文文化中,“猴子”与“虎”不像汉语文化中那样具有“调皮”与“王”的潜在含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直译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将其翻译成“when the cat leaves, the mice will play.”会更让读者明白源语的意图。最后,“蚁族”的翻译,我们也是依照上面的思想,了解此习语要表达的是“一群由于收入低,因此居住地比较紧凑的人”的内涵后,将其翻译为“anti tribes”,这样就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这个群体所面对的巨大压力。

6. 结论

习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习语的翻译应综合各种要素,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正如尤金·奈达所说,翻译不应该仅仅在词汇、句子或语法上寻求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对等,而更应该从文化交流与交际的角度寻求对等,如果汉语习语中的物像在两种文化中均被人熟知,那就可以通过直译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用最自然的目的语来再现信息,这将使译文能够再现原文的意思,再现原文的文化现象、语言特征和作者独特的表达风格。这也将使翻译更忠实于原文。如果汉语习语的物像不被目的语读者所熟知,那么,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神话故事、地理地域习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直译是行不通的,此时,意译可以有效地使译语读者理解各种习语的意思。习语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应更加重视、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矛盾,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获得最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智勇. 功能对等角度下的英语习语翻译[J]. 现代交际, 2014(9): 21+20.
[2] 陈奕翰, 贺安芳.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周而复始》中习语翻译的对比研究[J]. 英语广场, 2022(4): 13-18.
https://doi.org/10.16723/j.cnki.yygc.2022.04.004
[3] 张凯. 玄奘译《法住记》版本研究[J]. 五台山研究, 2023(4): 28-33.
[4] 赵巍. “雅达信”的实践与“信达雅”的理论——严复的“文化惯习”与“翻译惯习” [J]. 外语学刊, 2023(5): 86-91.
https://doi.org/10.16263/j.cnki.23-1071/h.2023.05.012
[5] 张李亚, 黄蕾. 从忠实、通顺、美看林语堂文言文本翻译策略——以《兰亭集序》英译本为例[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3): 99-101+130.
[6] 王琳. 傅雷“神似说”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异同点分析[J]. 英语广场, 2019(9): 31-32.
https://doi.org/10.16723/j.cnki.yygc.2019.09.015
[7]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 [M]. 第三版.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8] 陈永祯, 陈善慈, 张同. 中英成语习语800对[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9] 吴景荣, 程镇球.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10] 张馨怡, 陈娟.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辽宁革命老区外宣翻译法研究[J]. 品位·经典, 2024(1): 74-76.
[11] 李懿达. 汉语习语在汉英口译实践中的翻译策略[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外交学院, 2014.
[12] 霍恩比.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 李旭影, 等, 译. 第9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239-2426.
[13] 郑萍. 汉英习语翻译的文化意象传递问题分析与对策[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