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亲密关系视角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A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s on Marriage and Lo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DOI: 10.12677/ass.2024.136526, PDF, HTML, XML, 下载: 25  浏览: 58 
作者: 王 功:广东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广东 肇庆
关键词: 亲密关系大学生婚恋观Intimate Relationships College Students Views on Marriage and Love
摘要: 本研究以亲密关系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的婚恋观。通过随堂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结果显示,大学生婚恋观存在部分问题,如:过分重视外表、恋爱开销过高、安全及忠诚意识不足、权力不平等、恋情维系方式匮乏等。对此,高校及教师需在宣传和教育方面提升对健康择偶观、恋爱安全及理性恋爱预期、健康消费观、健康家庭观、恋爱忠诚度及恋情维系方式、恋爱平等观等方面的重视。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views of college students on marriage and lo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 total of 675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ese mainland voluntarily completed different parts of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in a public selective course of Psychology of Lov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with college students’ views on marriage and love, which were excessive emphasis on appearance, excessive expenses in dating, lack of awareness of safety and faith, power inequality, and lack of methods of maintain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colleges and teachers need to increase their emphasis on healthy views of choosing partners, love safety and rational love expectations, healthy consumption views, healthy family views,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and the methods of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and power equality.
文章引用:王功. 基于亲密关系视角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6): 506-51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6526

1. 引言

亲密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的个体会在主观上体验到一种亲密感[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亲密关系这一主题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从而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的背景多以国外为主,部分细分领域的国内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补充相关调查结果,丰富国内亲密关系领域研究数据。

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同时,目前大学的在校生普遍为2000年后出生的“00后”,这一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更加多元的社会文化。因此,本文从亲密关系的视角出发,在《恋爱心理学》公共选修课的部分授课章节中,选取当堂内容所涉及的亲密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对大学生进行随堂线上问卷调查。在学期末对全部调查内容进行汇总以及归纳,进而从多维度呈现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共计675名学生参加随堂调查,平均年龄19.51 ± 0.75岁,学生其余一般人口学资料见表1。因调查过程遵循自愿原则,且部分学生因缺乏恋爱经验无法回答部分问题,所以不同问题在参与人数有所差别。

Table 1. Demographic variables

1. 一般人口学资料

人口学变量

分类

人数(人)

百分比(%)

性别

350

51.85

325

48.15

年级

大一

336

49.78

大二

231

34.22

大三

108

16.00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结合《恋爱心理学》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以“问卷星”调查软件为工具,向学生呈现线上调查问卷并筛选部分答案提供即时反馈。调查问卷共涉及4个主题,分别为:“恋爱初体验”、“恋爱开销”、“未来婚姻”以及“恋爱中的权力与冲突”,共计13道题目(8道客观题,5道主观题)。对于客观题使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主观题进行编码和归类并计算百分比。

3. 结果

3.1. 恋爱初体验

3.1.1. 吸引力的主要来源

共计258名学生参与该问题调查,其中男生113人(43.80%),女生145人(56.20%)。对不同性别学生最有吸引力的异性特征详细排序见表2

Table 2. Most attr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ther gender

2. 对不同性别学生最有吸引力的异性特征

异性吸引力特征排序

男生

女生

1

漂亮(34.51%)

帅气(48.97%)

2

性格好(16.81%)

性格好(31.72%)

3

善良(10.62%)

温柔体贴(23.45%)

4

幽默(10.62%)

幽默(20.69%)

5

好身材(8.85%)

个子高(17.24%)

6

三观正(7.08%)

富裕(16.55%)

7

温柔(7.08%)

有才华有能力(13.79%)

8

开朗(7.08%)

责任心(11.03%)

3.1.2. 一见钟情

共计217名学生参加该问题调查。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分代表对一见钟情“一点也不信”,5分代表对一见钟情“非常相信”。男生对一见钟情的相信程度(M = 3.41 ± 1.29)略高于女生(M = 3.12 ± 1.23),F (1, 215) = 2.77,p = 0.098。

3.2. 恋爱开销

3.2.1. 约会开销

共计192名学生参与该问题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在与恋人的日常约会过程中,每次约会的日均总开销见图1

Figure 1. Average daily expenses of college students on each date

1. 大学生每次约会日均开销

3.2.2. 礼物开销

共计192名学生参与该问题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向对方赠送礼物的平均价值见图2

Figure 2. The average value of gifts given by college students to their lovers

2. 大学生向恋人赠送礼物的平均价值

3.2.3. 最喜欢的礼物

共计122名学生参与该问题调查并给出明确的礼物。在既往经历中收到的来自于恋人赠送的所有礼物中,学生最喜爱的前8位依次为:有重要意义的礼物(19.67%),鞋服(12.30%),日常用品(9.84%),玩具公仔(9.06%),饰品(8.20%),亲手制作的礼物(7.38%),贵重物品(6.56%),食品(5.74%)。

3.3. 未来婚姻

3.3.1. 婚前性行为

共计96名学生参与该问题调查。该问题采用李克特十点计分。同时,部分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男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支持程度(M = 5.56 ± 3.42)略高于女生(M = 4.28 ± 2.95),F (1, 94) = 3.842,p = 0.053。

婚前性行为支持度为1分到5分区间的学生(58人)所提出的排名前三的理由分别为:担心对方事后不对自己负责(17.24%),认为婚前性行为充满不确定性(13.79%),担心疾病或怀孕(10.34%)。

婚前性行为支持度为6分至10分区间的学生(38人)所提出的排名前三的理由分别为:提前试错,避免婚后不和谐(26.38%),增进感情(26.38%),正常生理需求(21.05%)。

3.3.2. 家务活的分配

共计120名学生参与该问题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家庭中,父亲平均承担38.25%的家务活,而母亲平均承担61.75%的家务活,且家务分配不均的家庭中有80.83%是双职工家庭。

参与调查的学生在“自己未来所组建的家庭中如何分配家务活?”这一问题中有6人(5.00%)希望在自己未来的家庭中能够比伴侣多分担一些家务活,14人(11.67%)希望在自己未来的家庭中能够比伴侣少分担一些家务活,100人(83.33%)希望在自己未来的家庭中能够与伴侣平均分配家务活。

3.3.3. 婚姻决策上是否应遵从父母的意见

共计122名学生参加该问题调查。该问题采用李克特十点计分,1分代表在婚姻决策上“完全不遵从父母意见”,10分代表在婚姻决策上“完全遵从父母意见”。同时,部分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男生对父母意见的遵从程度(M = 2.81 ± 1.92)略低于女生(M = 3.22 ± 2.27),F (1, 120) = 1.04,p = 0.31。

在该问题中得分为1分到5分区间的学生(109人,有16人未给出原因)所提出的排名前三的理由分别为: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35.78%),适当听取但决定权在自己(23.85%),兼顾自己和父母的意见(8.26%)。

在该问题中得分为6分至10分区间的学生(13人,有5人未给出原因)所提出的唯一理由为:认为家长对婚姻大事更有经验(61.54%)。

3.4. 恋爱中的权力与冲突

3.4.1. 恋爱中的权力占比

共计188名学生参与该问题调查,其中20人(10.64%)认为自己在恋爱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34人(18.09%)认为自己在恋爱中拥有约七成的话语权,103人(54.79%)认为自己在恋爱中拥有约五成的话语权,16人(8.51%)认为自己在恋爱中拥有约三成的话语权,15人(7.98%)认为自己在恋爱中几乎没有话语权。

3.4.2. 冲突的类别

共计287名学生参与该问题调查。该问题对大学生在恋爱关系中遭遇过的最为痛苦的冲突经历进行调查,并将学生的回答内容按照亲密关系中常见的冲突类型进行编码和分类。

排名前8位的冲突类别排序见表3

Table 3. Types of love conflicts

3. 冲突类别

冲突类别排序

冲突类别及百分比

1

背叛(16.03%)

2

忽视(12.89%)

3

嫉妒(10.80%)

4

冷暴力(10.10%)

5

沟通不良(7.67%)

6

欺骗(5.92%)

7

性格或习惯差异(5.57%)

8

异地恋(3.48%)

4. 讨论及建议

4.1. 重视对健康择偶观的培养

研究发现,在对于恋爱对象的选择上,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最为看重的都是另一半的“颜值”,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第一,移动社交的盛行。如今,各类移动社交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便捷、即时的社交资源。在这些平台上,用户的“颜值”与受欢迎程度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关联,往往外形条件优越的用户发布的内容会得到更多的点赞及评论互动。同时,部分自媒体出于产品营销等目的发布的内容中,过分强调外貌的重要性。并且,当下的影视传媒作品(如电影、电视剧、情景短剧)等在营销时也会强调“颜值”,并以此制造热议话题。这些网络中的信息可能会使大学生误以为外貌是决定一段恋爱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第二,同伴压力。生活在集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需要与大量同龄人进行交往和互动,外形条件优越的个体可能会受到更多来自于同伴的关注和欢迎。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学生因过于期待他人的认可、互相攀比等因素而产生容貌焦虑[2]。因此,从个体层面而言,大学生应当更加理性地看待他人对于自己外貌的评价,减少对“标准美”的刻意追求,树立健康的审美观[3]。从学校层面,应鼓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对于健康审美观的传达,让学生意识到美并不仅仅只有一种,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特点打造自己所适合的外在形象。教师也同样需要向学生讲解影响恋爱关系维系的其他重要因素,如社会文化、依恋类型、人格、自尊等,让学生意识到外表仅仅是影响个体适配价值的单个维度。

在对于恋爱对象的选择上,部分男生和女生共同表达了对于另一半性格的重视。这表明已经有部分学生开始意识到良好性格特质对于一段感情的长期发展以及恋爱幸福感的重要地位。根据“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Stimulus-Value-Role Theory)”,在恋爱初期阶段,彼此的吸引力建立在长相等明显的外部特征,即“刺激”信息的基础之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感情日益亲密,了解愈发深入,彼此的吸引力基础逐渐转移至“价值观”阶段,即彼此态度和信念的相容上。而通常直到结婚、生育之后,双方的吸引力基础才会逐渐转移到彼此家庭角色的相容上[4]。大学的恋爱多处于上述理论的前两个阶段,即“刺激”阶段和“价值观”阶段。所以,在大学婚恋教育的课程及讲座中,应重视对于“价值观”阶段以及“角色”阶段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择偶过程中不应该过于重视外表,也要重视双方价值观的匹配以及生活观、事业观、育儿观等方面的匹配。

4.2. 重视对恋爱安全及理性恋爱预期的培养

此外,研究发现男生更加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一见钟情”这一观念表现了处于成年早期(18~25岁)个体对于感情的渴望。同时,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爱情”也是成年早期阶段个体的重要发展议题。但在追求感情的过程中,“一见钟情”式的浪漫观念仍有潜在的风险。当前,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且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换脸”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虚拟化的人物形象、声音、行为及语言习惯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人物,容易让人产生混淆,进一步地提高了大学生上当受骗的风险。同时,而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较短,社会经验相对匮乏,对于感情带有过度期待和渴望的学生有可能会受到特定类型诈骗类型的影响,比如“网恋”诈骗的受害者多为中青年男性。对此,高校宣传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应定期就这类高发诈骗类型的典型流程、常见话术展开有针对性的防诈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防范意识,为学生营造健康、绿色、安全的网络及生活环境,尽最大可能保障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与此同时,“一见钟情”式的浪漫主义信念容易使学生对于恋爱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预期。而有研究发现,如果想要长期地维持一段感情的幸福,需要双方对感情持有相对理性、现实的预期,以免因期待过高而产生心理落差[5]。因此,在大学婚恋教育的课程及讲座中,应指导学生根据伴侣的表现来适度地调整自己的预期,以及让学生认识到感情的成功是在双方的共同经营之下所取得的结果,并不是一见钟情之后自然而然实现的。同时,高校应定期开设预防艾滋病及生殖健康主题讲座,保障学生健康,避免性传播疾病对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

4.3. 重视对健康消费观的传达

在学生所给出的礼物中,只有6.56%属于较为贵重的物品,如5000元以上的手机、相机、手表等。学生提到最多的礼物属于价值不是很昂贵,但对其具有重要意义的物品,如:亲手写的明信片、相册等等。同时,学生为恋人赠送礼物时,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如:暖手宝、洗面奶、服饰鞋帽等。此外,部分学生喜欢恋人亲手制作的礼物,如:手织围巾、自己编的手链等。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恋爱支出的主要范畴有饮食、逛街、娱乐等方面[6]。而近年来的物价上涨会影响学生在恋爱中约会、赠送礼物的固定开销。所以为避免学生养成攀比、冲动等非理性消费观,高校可举办消费心理、理财规划等主题讲座,鼓励学生养成独立、健康、可持续的恋爱消费理念。公共课、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将恋爱消费这一主题融入到案例、例题的设计中,从而间接地向学生传递健康消费观。

4.4. 重视对健康家庭观的培养

当前研究中发现,83.33%的学生希望在自己未来组建的家庭中与伴侣平均分配家务活,表明大部分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持有较为健康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城镇家庭开始步入“双职工家庭”的模式,即夫妻双方皆有自己工作的家庭。有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如果夫妻双方愿意平均分配家务活,将会给双方均带来高水平的婚姻幸福感[7]。其可能原因为: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共同承担家务活来表达自己对于婚姻的情感投入;双方共同承担家务活的情况下,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从而在一天的工作之余给双方提供更多相互陪伴的时间来增进感情。因此,在高校家庭教育的课程及讲座中,有必要向学生传达双职工家庭中平均分配家务活所能够产生的好处,鼓励学生建立健康的家庭生活观念,为未来的幸福婚姻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可结合时代背景,鼓励学生在未来有条件的情况下尝试一些新的方式来为双方共同减少一些家务劳动量,从而减轻双方负担,提升幸福感,如:使用高科技家居产品(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等设备)来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用市场购买的方式解决一定量的家务劳动需求。

另外,研究发现,在“婚姻决策上是否应遵从父母意见?”这一问题上,大多数学生认为更应该听从自己的意见,表明大学生对待婚姻的责任心在逐渐增强,更倾向于独立做出选择。同时,在这部分学生中,仍有部分表示愿意适当听从父母的建议。因此,在高校婚恋、家庭教育的讲座及课程中,应适当加入关于婚姻决策的内容,指导学生该如何兼顾父母及自己的意见,并向学生传达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共同促成家庭的和谐以及决策的成功。

4.5. 重视对恋爱忠诚度及恋情维系方式的培养

在当前研究中,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冲突类型可概括为:忠诚意识不足以及恋情维系方法的匮乏。首先,如背叛、嫉妒、欺骗等冲突类型均与忠诚意识不足有关。对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着重强调保持忠诚对于恋爱的重要性,以及不忠行为可能对伴侣和感情所可能造成的伤害。另外,如忽视、冷暴力、沟通不良等冲突类型均与恋情维系方式和技巧的匮乏有关。部分学生在大学开始自己的第一段恋情,缺乏对于“该如何维系一段感情?”这一问题的认识。在遇到冲突时,学生可能会下意识地沿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处理方式。如果学生将原生家庭中的不良应对方式迁移至自己的感情冲突当中,则有可能导致关系受损。所以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常见的不良应对方式,以及更为合理、有效、成熟的沟通及应对技巧,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维系恋情。

4.6. 重视婚恋平等观的教育

在恋爱权力以及家务活分配的调查中均体现了大学生对于平等的重视和期待。一方面,半数以上的学生(54.79%)处于权力平等的恋爱关系中,与另一半有均等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仍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处于权力不平等的恋爱关系中。而亲密关系中双方在权力上的差异与更低的关系满意度有关[8]。所以在涉及该主题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权力平等的重要性以及益处。在学校层面,可通过海报、公众号等渠道鼓励学生追求恋爱关系的平等地位。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发现部分问题,如:过分重视外表、恋爱开销过高、安全及忠诚意识不足、权力不平等、恋情维系方式匮乏等。对此,高校及教师需在宣传和教育方面提升对健康择偶观、恋爱安全及理性恋爱预期、健康消费观、健康家庭观、恋爱忠诚度以及恋情维系方式、恋爱平等观等方面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Jamieson, L. (2011) Intimacy as a Concept: Explaining Social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sation or Another Form of Ethnocentricism?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16, 151-163.
https://doi.org/10.5153/sro.2497
[2] 罗希, 程思, 彭新. 超七成受访大学生希望通过恋爱综艺学习树立健康的爱情观[N]. 中国青年报, 2022-05-13(007).
https://doi.org/10.38302/n.cnki.nzgqn.2022.001693
[3] 史敬怡, 韦欣雨, 王礼军. 负面评价恐惧与大学生容貌焦虑的关系: 功能失调性态度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 31(12): 1898-1903.
https://doi.org/10.13342/j.cnki.cjhp.2023.12.026
[4] Murstein, B.I. (1987) A Clarif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SVR Theory of Dyadic Pair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 Article 929.
https://doi.org/10.2307/351985
[5] Lavner, J.A., Karney, B.R. and Bradbury, T.N. (2013) Newlyweds’ Optimistic Forecasts of Their Marriag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7, 531-540.
https://doi.org/10.1037/a0033423
[6] 渠东玲. 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菏泽学院为例[J]. 菏泽学院学报, 2018, 40(3): 112-117.
https://doi.org/10.16393/j.cnki.37-1436/z.2018.03.025
[7] Schumm, W. (2010) Paul R. Amato, Alan Booth, David R. Johnson and Stacy J. Rogers. Alone Together: How Marriage in America Is Changi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41, 872-874.
https://doi.org/10.3138/jcfs.41.5.872
[8] Jamieson, L. (2011) Intimacy as a Concept: Explaining Social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sation or Another Form of Ethnocentricism?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16, 151-163.
https://doi.org/10.5153/sro.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