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课程开发经典模式的评价与启示
Evalua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Taylor’s Classic Model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OI: 10.12677/ae.2024.1461033, PDF, HTML, XML, 下载: 7  浏览: 31 
作者: 邓 红: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泰勒原理”教育目标评价启示“Taylor’s Principl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Evaluation Revelation
摘要: “泰勒原理”以其扎实的教育积淀和理论支撑,提出新课程改革需确立多元化的教育目标。其精髓在于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激发其内在动力,并主张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发挥其引导与促进作用。对“泰勒原理”的深度剖析,不仅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更指引我们探索和实践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
Abstract: With its solid educational accu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Taylor’s principle” proposes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needs to establish diversified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ts essence lies in valuing the subjectivity of learners and stimulating their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advocates that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lay their 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roles.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aylor’s principle” not only provides soli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modern education reform, but also guides us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more effective education methods.
文章引用:邓红. 泰勒课程开发经典模式的评价与启示[J]. 教育进展, 2024, 14(6): 969-97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1033

1. 引言

在现代课程开发过程中,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及其提出的有关课程的观点对课程理论的发展有其重大借鉴意义,对当代课程开发设计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1949年出版的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以精简的语言归纳了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在课程发展史上该原理被称为“泰勒原理”,泰勒也因此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和“现代评价之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以四个基本问题为起点,而这四个问题是编制任何课程与教学计划必须加以回答的问题,下面我将对“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观点进行简单的阐述与评价。

2. “泰勒原理”概述

2.1. “泰勒原理”的发展历史

“泰勒原理”是美国历时八年(1933~1941年)进行广泛实验研究的学校改革成果。20世纪下半叶,教育理念由“以效率为学校教育理想”和“以学科知识为课程目标”逐渐减弱,对于失业率剧增的情况,对其教育方面也面临许多挑战;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因此决定彻底改革课程,从全国200所高中中选出30所进行试点研究,涉及四大核心问题:关于教育目的–关于教育管理–关于课程选择和安排–关于评估工作。这一历史阶段反映了学校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应对困境的努力,为未来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回溯历史长河,自公元一九三六年开始,直至一九四一年结束,在此期间,“八十年评估委员会”针对共计一千四百七十五名入读大学的学子,施以八种形式的比较研究。此项调研成果呈现,与未参与测试的学生相比,那些置身于测试之中的学生,其学业成绩竟略胜一筹。此次实验用时八年之久,称为八年研究,不仅对美国大学之入学准则与高中课程安排产生深刻影响,更证实了教育目标、课程设计以及评价过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此举为现代课程理论奠定了基石,由此开创了教育评价领域的新纪元。作为“八十年评估委员会”之首,泰勒先生倾注心血于此次课程改革之实验,为其课程设计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2.2. “泰勒原理”的理论基础

“泰勒原理”的形成并非孤立,它深受20世纪上半叶众多课程理论家和教育家思想的熏陶。泰勒本人也坦诚地表示,这一原理实际上是对前人研究的整合与提炼,其中博比特、查特斯和杜威的思想尤为关键。特别是博比特,这位美国课程理论的先驱者,不仅开创了课程开发科学理论的新纪元,更以其独到的见解推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早在1918年,博比特便推出了其著名著作《课程》,此举标志着课程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而到了1924年,他的又一著作《怎样编制课程》问世,书中详细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完整流程,包括分析人类经验、解析工作细节、确立明确目标、选择适切内容,以及细致规划等五个核心阶段。这些理念与实践方法为“泰勒原理”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博比特推崇“行动分析法”,主张依据社会需要和人的实际行为确立课程内容。其核心在于,课程目标务必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凸显实用性,以实际社会活动为蓝本,设计更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课程体系。

查斯特是课程研究运动中杰出代表之一,汇聚了许多支持者。他强调以“理想”和系统数据作为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础。查斯特在《课程编制》中提及,“课程开发者首要任务是找出人们应该做什么,然后指导如何去做。”[1]他通过“功能分析”强调了从人类活动分析中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性。他的课程开发模式强调“首先明确目标,再选择内容,且内容选择过程中持续评价是否符合教育目标。”[2]博比特和查特斯的目标导向模式为泰勒的课程开发原则提供了重要框架。这些理论贡献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推动了教育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杜威的经验课程观为“泰勒原理”的孕育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他坚决摒弃那种预设、固定且僵硬的教育目标观念,深信教育的目的蕴含在过程中,无需外在界定。他主张通过实践来学习,让学习者在亲身体验中累积知识,强调用积极主动、富有体验性的学习方式取代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据此,杜威强调,教材的选定应以学习者的当前经验为基石,而非仅仅基于成人对未来生活的预设。泰勒深受杜威这一思想的影响,并在其课程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这一理念,使得课程设计更加贴合学生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实践,让学习成为一种真实而有意义的过程。

泰勒在八年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结合博比特、查特等人观点,并阐释发展了杜威的经验课程观,最终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深化了对教育目的与实践之间关系的理解,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为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提供了明晰的框架。他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校的教育目标,这是每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精心挑选适合的学习经验。接着,应精心组织学习过程,确保教学效果。最后,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课程设计。这四个问题相辅相成,是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石。它们不仅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也为当前课程研究指明了道路,推动着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

在设计课程时,首要考虑教育目标。泰勒强调,确定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选择过程。这要求综合考虑对学生、校外生活和学科专家意见的研究数据,从中选择适当目标,并结合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哲学对其进行评价,最终确立切实有效的教育目标。这种以合理选择为核心的方法,为课程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教育目标与学习者需求和现实情境相契合,促进教育教学有效实施。

确定了教育目标后,下一步是考虑如何选择适合实现目标的学习经历。支持不同类型目标的学习经验应当具备培养思维能力、促进信息获取、塑造社会态度和激发兴趣等四个特点;进一步,对学习经验的有效组织。泰勒认为,“组织应符合连贯性、一致性和整合性三个基本标准;设计课程时必须明确与领域和整体课程相关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选择和安排将确保培训计划在各方面保持连贯性、一致性和整合性。”[3]这意味着这些要素要贯穿整个培训计划的所有环节,确保学习经验的有效性和质量。

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评价教育效果。“评价主要旨在审查课程和教学计划是否实现了既定教育目标。”[4]教育评价通常需两次:第一次是教育过程开始前,第二次是教育过程后期,以评价教育过程中的变化。泰勒指出,评价结果不应仅限于分数或描述性术语,而应为学习者当前状态提供概述。评价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向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传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改进。评价结果反映了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为教学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泰勒强调课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持续发展的过程,受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的影响而不断演变。他认为在设计任何课程和教育计划时,必须回答“设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结果”这四个基本问题。这就是泰勒著名的“课程主导范式”原则,指导着课程设计和实施,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保证教育内容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

3. 评价“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堪称课程编制研究领域之权威楷模,在教育实践中亦应用广泛,犹如一股激流,席卷各大学府与讲堂。此设计核心以学生为本,着重于个性化之研习、经验式的求知及技能的锻造。数十载光阴流转,泰勒的课程设计原则犹如明灯,指引着学习理论诸多流派的发展道路,对教育教学的实践,影响甚深,难以估量。然而,随着后现代思潮之崛起,“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原则亦受到诸多批判与质疑,犹如风中摇曳之烛火,引人深思。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犹如一幅精细的蓝图,展现了教育之道路,引领我们探寻教学之真谛。

3.1. “泰勒原理”的优点

个性化学习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原则便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该原理设计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强调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计划和资源。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路径,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和学习风格来探索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学业成绩。经验式学习是“泰勒原理”的另一大特色。它倡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检验所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提升综合素质。在技能培养方面,“泰勒原理”同样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和设计点;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这些技能不仅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学科知识,还能锻炼批判性思维、沟通、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此外,“泰勒原理”这一设计原则还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导师和伙伴;他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地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3.2. “泰勒原理”的局限性

实施“泰勒原理”这一课程编制需要充分的教师培训和资源支持,这可能对学校和教育机构造成经济压力。同时,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积极支持与合作才能成功实施这一模式,因为他们在推动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时,学校和家长可能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确保学生在个性化和实践学习中取得成功,必须制定恰当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这将有助于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综合来看,在教师培训、资源支持、学校和家长的参与以及评价标准方面的协调合作是实施以“泰勒原理”为课程开发模式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确保实施过程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教学效果。

“泰勒原理”在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基本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该原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境和学科,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运用。

4. “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泰勒原理”的“经典课程范式”为课程编制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实用的程序和方法。对于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而言,借鉴这些理念至关重要。首先,课程目标应全面考虑,从多维度出发。其次,课程编制应侧重于满足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凸显学习者的核心地位。此外,教师的积极参与亦不可或缺,他们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更是编制过程中的关键角色。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4.1. 从多维角度确定教育目标

教育的目标,无疑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所在。“泰勒原理”所阐述的教育目标三大来源,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目标的深层次逻辑。它不仅源于对学习者个体的深入剖析,还需考虑到现代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和学科专家的专业见解。“现代的教育观与课程观,更注重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和平衡性。既要依循学科的基础结构和完整体系,又得紧密结合学习者的兴趣与需求。”[5]在这里,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成为课程设计不可忽视的一环,确保逻辑结构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愈发凸显。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帮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当下需求与兴趣,并与之与理想规范进行比对,帮助学生找到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更有效地规划学习目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校教育自然也不能固步自封。课程现代化是必然趋势,它不仅需要反映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还要以学科的基本概念与规律为基础,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泰勒原理”强调课程设计要关注学生需求和兴趣,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在过去,“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中,学科专家以布鲁纳为代表主导课程设计,但未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和需求。”[6]“泰勒的理念强调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发获得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7]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机会,促使学生学会探究和学习的方法。教师应创设环境,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体验到成功,并感受到成就感。总的来说,“泰勒原理”强调了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需求与兴趣,将学生视为课堂互动的积极主体,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4.3. 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和编制工作

泰勒在探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让学校或大学的教师更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审视我国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角色定位有待提升。长久以来,课程的设计主要依赖于政府机构的决策,而教师们则更多地扮演着课程内容传递者的角色。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往往是被动的执行者,他们按照既定的课程内容和教材进行教学,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程设计的决策过程中。这种外部指令式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课程的掌控和创造力。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课程范式的转变,我们愈发意识到,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核心力量,应当被赋予更多的课程设计权利和责任。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科背景,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着深入地了解。因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鉴于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角色定位,赋予他们更多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同时,通过培训和引导,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在课程设计中的积极作用。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灵活且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泰勒原理”,这一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首先,它教会我们要清晰地确立教育目标。传统的教学往往过于笼统,难以具体衡量。而“泰勒原理”则强调对教育目标进行细致的划分和量化,这样,新课程改革便可以借鉴此点,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绩效指标,从而更精准地评价教学效果,推动教育的持续改进。其次,“泰勒原理”也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点各不相同。新课程改革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方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乐趣和成长路径。此外,“泰勒原理”还特别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是不可或缺的。新课程改革应该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专业发展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程编制,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5. 结语

“泰勒原理”是课程编制的一种经典理论,它强调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该原理主张在课程编制过程中坚持四个基本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奖励,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社会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泰勒原理”在课程编制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双赢,从而实现师生协同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 著. 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14.
[2] 吴式颖, 主编. 外国教育史程[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518.
[3] 陆彩霞. 泰勒的课程编制思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8(11): 11-12.
[4] 刘彩梅.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思想内涵及启示[J]. 兰州教育学报, 2012(6): 105-106.
[5] 张蕊. 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 安徽文学, 2010(3): 198-199, 203.
[6] 司庆栋. 经典课程范式: “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8(8): 99-101.
[7] 曹春凤. 试论“泰勒原理” [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2):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