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下教师的数字素养优化策略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in the Digital Age
DOI: 10.12677/ae.2024.1461032, PDF, HTML, XML, 下载: 8  浏览: 22 
作者: 晏淑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教师数字素养Digital Age Teacher Digital Literacy
摘要: 数字化时代的大学教师需要有一定的数字素质,以应付新技术的融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智能社会。本文分别从理论认知、技术应用、数据整合、信息安全素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数字素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了当前教师的数字素养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Abstract: In the digital age, university teachers need to have certain digital qualities to cope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future intelligent socie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and components of digital literac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etical cogni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ata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other literacy,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文章引用:晏淑琴. 数字化时代下教师的数字素养优化策略[J]. 教育进展, 2024, 14(6): 962-96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1032

1. 引言

人工智能的崛起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推动了教育领域各层面的深刻变革。如今,教育已全面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悄然改变着教育的生态面貌。从智慧校园的构建到数字教材的普及,再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兴起,这些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引领教育系统变革的新潮流。这些变革不仅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促使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进行角色的重构。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掌握基本的数字素养已成为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紧跟时代步伐的关键。因此,本文在深入剖析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路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旨在为培养大量具备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数字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2. 数字素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以数据驱动的学校、分析改变教育”的教育大数据时代已到来,运用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来引导教学与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

数字素养是指人们对数字资源和数字环境的感知、理解和把握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在使用数字资源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在21世纪,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基础设施。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也是存在信息爆炸的问题。因此,如果想要对数字环境有所了解,就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这个定义应该能够涵盖数字素养包含的内容、类型和影响范围等方面。信息素养可以包括对信息获取、加工、管理、传输、表达及使用的能力。其中,收集和处理信息是第一步要做好的,而内容质量则是第二步要考虑的事情。这两步其实都需要依赖于人本身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信息技术时代,数字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力,是国家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提高教师的数字素质已迫在眉睫[2]

(一) 理论认知素养

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首先体现在理论认知层面,这是因为高校教师对相关概念(例如信息与知识、信息与交流、网络、信息社会等)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水平比学生要高得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必须学会处理数字化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挑战。高校教师通常都具有较好的数字素养,其基础是对相关概念和理论有一个良好理解。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掌握数字技术的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互动答疑、测试考核等教学活动中去。具体来说,高校教师的理论认知素养主要包括数字技术的概念内涵、技术原理、运行逻辑、研发历程、实际应用及社会影响等方面[3]

(二) 技术应用素养

技术应用是培育其数字素养的关键环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熟悉学会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产品。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学会选择数字设备进行教学。数字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涉及到很多方面,高校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受众的角度来选择合适的课程,因此适切的数字化教学仪器,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数字教材,即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学习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习者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习的新型教学资源。数字化教材是对传统纸质教材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将电子阅读、数字交互、数据分析等功能与传统纸质教材紧密结合,既能实现教师的教学辅助作用,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具备数字化教材的使用能力,一是要具有网络平台搭建能力;二是要具备数字化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三是要具备数字教材的自主使用能力;四是要有知识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

BBC基于牛津大学卡尔·佛雷和米歇尔·奥斯本(Frey & Osborne, 2016)的数据系统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率”,结果显示教师职业的被取代率只有0.4%。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我们不要过分高估也不要过分低看,就像雷·克种福德(Ray Clifford)所言,“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同理,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会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成三项基本任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价。其中,前两个任务都可以通过人机协同来完成,而第三个任务需要人类完成。当我们提出“人机协同”这个概念时,并不是说人工智能完全代替教师来进行教育工作了。恰恰相反,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语音输入快速生成课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辅助教学等等。教师可以根据人工智能的特点,利用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5]

(三) 数据整合素养

数据整合素养是一种通过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来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合并和重新聚合。这种能力通常意味着能够发现不同来源的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它也可以被应用于对潜在事实或模式进行分类和分组。如果想要整合多个来源的数据,就需要利用数据整合的帮助从不同来源获得新知识。当前来自网络和生活中的信息太多,教师作为教育者,需要从众多信息中挑选有效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数字技术在数字时代以技术赋能推动教育与教学数字化转型,要求大学教师通过数字技术,准确地认识和整合数据,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变化。

(四) 信息安全素养

大学教师要坚持数字道德,要有保护数字安全的能力,要有正确的数字价值观念,要保证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权利。数字伦理是指基于对技术和人类行为相互关系的理解,由社会契约所确立的、规范和指导数字技术和数据活动的一系列规则、原则、规范以及准则。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数字技术观念和价值观念,要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实现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3. 数字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拓展

数字化时代,高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拓展体现在三个层面:将数字化技术与教学意识、素养、能力与研究相结合。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数字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阶段性的过程,包括应用、深化和创新三个阶段[6]

(一) 数字化技术与教学意识相结合

在数字化时代,教师要自觉地把数字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数字时代下的教师,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开展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认识到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性;把数字化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发掘数字化技术更多有用的东西,来进行自己的内容创新。

(二) 数字化技术与素养相结合

教师所拥有的数字素养是给学生传授21世纪核心能力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具备使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教师通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开展基于知识的探究、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价等。同时,教师还应具备将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能力[7]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与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教育质量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有效交流、问题解决和终身学习等关键能力为目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育实践,那就无法真正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更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教师所具备的技能得不到保障,那么学校所具备的资源将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所需。

(三) 数字化技术与能力相结合

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在实践中,教师应该用它来设计、改进、完善或提高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技术的工具作用在于促进或者阻碍教学的发展。因此,如果没有设计和改进能力来驱动教学实践,那么技术将无法对教与学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如果没有设计能力、改进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支撑技术应用的核心能力,技术就会成为一个“无源之水”[8]。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数字技术融入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 + 教育”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简单过程——它需要教师从根本上对未来教育模式的重构和变革产生共鸣。

(四) 数字化教育与研究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标准的模型进行教学研究,从而对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能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验方式,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师可以从探究式教学的规律入手,深刻地思考教学,创新教学方式,以分享和交流带动其他老师的发展。

4. 当前教师的数字素养状况分析

(一) 数据的获取途径有限

教师能否有效掌握数据信息,首先取决于数据获取的途径和渠道。掌握了这个途径和渠道,你才能利用这些资源去采集和整理数据。但有的高校教师的信息渠道并不是很广,或者说信息渠道没有达到应有的覆盖面,这就会导致在获取数据资源时出现问题。同时由于一些高校教师在信息收集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说工作上不够严谨细致,可能导致自身信息渠道在数据采集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而且高校教师要想得到尽可能多的数据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二) 教师本身的数字素养欠缺

虽然数字教学资源的形式非常丰富,但没有一个教学软件是万能的,更不能包治百病。如果教师不会利用这些资源,那么即便有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也会成为纸上谈兵。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几种数字教学资源中,大部分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从网上下载并不等于学习数字资源。有的时候下载了之后根本就不能用。这对于教师来说是致命的。一些教师就会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然后用电子邮件等方式发给老师,但其实他们自己也没有掌握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去做一些学习内容。而有些教师认为网上下载来的资源只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等,根本没有什么价值。但其实这些东西有的时候的确是比较有用的学习素材,不过大家也要学会有效地去利用。因为其中确实有很多好的做法和方法,我们可以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来。有些教师接收了信息,但是却只浮于信息的表面,不会运用和创新。

(三) 无法合理运用数字化教学工具

数字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数字化教学为代表的教育变革也将成为数字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攻方向。数字化教学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途径,并引领我国数字技术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转型升级[9]

首先,数字化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数字化手段,可以通过视频点播等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可以通过拍照上传作业或答题等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满足学生群体间的实时交流和互动需求;可以利用在线考试系统实现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的目的。其次,数字化教学能够实现学校管理系统与公共服务平台间的深度融合,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最后,数字化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创新。从顶层设计到日常管理再到绩效评价和工作分析,都可利用大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数字化工具在教师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只把数字化的教学工具作为辅助工具,没有挖掘其真正的价值,没有让自己解放出来。

(四) 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

手机、电脑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与使用也就是高校信息化程度的提升。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都在使用手机或电脑,它们不仅是师生沟通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成为了其个人知识体系、信息数据库系统建立和维护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应用普遍感到新鲜和好奇。在线学习、在线交流、社会化媒体等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但由于网络媒体的频繁使用,存在着安全隐患,这将成为影响数字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数据交流的增多意味着数据会进行广泛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原创数据得不到保障,盗用的情况很多。因此很多教师会选择放弃上传自己的原创内容,好的教学内容得不到流通,教师间不能进行有效的、积极的交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 提高教师数字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一)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高质量、高水平、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师是实施数字化教学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足够专业的教师,那么无论多么先进的仪器都是摆设,再先进的数字教学也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设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和熟练操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基础途径就是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提升教师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及师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或专业素养是基础和核心,所以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或专业素养越高,其所具有的能力越强。这就意味着: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基础途径就是强化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

(二) 加强对教师的监督考核

要真正提高大学教师的数字化素质,必须要有一个有序、有效的培养程序。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监管和考核,把评价结果与责任追究相结合,为高校教师数字化素质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过程包括数字技能学习、应用技能提升和信息应用能力提升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是基础性环节,第三个阶段是关键性环节。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不能由教师个人自由选择,要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为此,要严格监管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过程的全过程:第一,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与内容;第二,要将考核结果与问责追责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质量提升;第三,要加强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过程的督导;第四,要强化培训效果评价[10]

(三) 利用智能化技术推进高效全面的教学管理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目前,教师的教学工作比较繁忙,课程多,课时多,学生多。这就要求一个具有高稳定性、高可控性的智能教学管理平台,既要有基本的存储与显示功能,又要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以便于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管理。

在当前教学管理中,教师对课程的编排、学生的选课、开课时间、教学进度等方面很难进行精确的安排,需要通过教师经验积累和对课程资源的建设来完成。而以往的信息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现在必须要建立一个能对课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平台来协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11]

另外,在当前教学管理中,各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从教务系统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比如有的任课教师在开课前需要了解学生缺课原因、哪些课程受欢迎等信息,而教务系统是无法提供这些信息的。因此信息化平台必须要与教务系统相结合,才能实现教学过程全流程数据采集。

通过智能化技术对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便捷化,有效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教学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四) 完善评价机制,增强教师提升数字化素养的积极性

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性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关注并进行评估。评价与激励机制是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工作的动力保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能够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从多个角度对高校教师培养数字化素质的方向、内容、方法、过程、效果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激发内生动力。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激励机制,更需要内在的激发动力。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数字素养培育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教育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师数字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

(五) 完善法律法规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教师很多呕心沥血的原创作品得不到保护,应该完善对网络信息保护的法律,让教师能够安心的把自己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发布到网络上进行沟通和交流。

6. 总结

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不仅是新技术浪潮下教师角色重塑的关键节点,更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的综合性能力提升工程。本文深入探讨了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当前状况以及有效的培育路径,旨在激发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讨论,为构建专业化、创新型的数字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过程中,要从理论研究、教育引领、实践锻炼、监督考核以及评价激励等多个维度综合施策。既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也要确保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其在安全、可靠、灵活和可控的范围内运行,继而打造全方位、全程化、全要素的数字教学课程,培养数字时代的卓越数字教师,开启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周良发, 张梦雪. 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J].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2, 32(4): 1-6.
[2] 韩锡斌, 陈香妤, 刁均峰, 等. 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核心要素分析——基于学生和教师的视角[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7): 37-42.
[3] 侯怡, 储慧, 黄艳红. 双高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视界, 2021(35): 193-194.
https://doi.org/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1.35.86
[4] 余胜泉.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1): 16-28.
https://doi.org/10.13966/j.cnki.kfjyyj.2018.01.003
[5] 张月, 吴兆明.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22(12): 155-157.
[6] 张玉玉, 刘瑞儒. 数字化时代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 42(2): 145-147.
[7] 郭晓琳. 教师专业数字素养: 核心要素与培养路径[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11): 27-31.
[8] 李玉婷, 王海福. 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 数字教育, 2022, 8(1): 48-53.
[9] 张欣琪. 数字素养为何成为教师“必修课” [N]. 中国教师报, 2021-10-27(003).
https://doi.org/10.28126/n.cnki.ncrjy.2021.001217
[10] 何剑. 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整合模型及提升策略[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1, 32(3): 73-78.
https://doi.org/10.16219/j.cnki.szxbzk.2021.03.015
[11] 佘雅斌, 黄姣华. 智能时代开放大学教师数字素养及提升策略[J]. 高教论坛, 2019(7):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