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策略探析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Era
摘要: 新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极度重视,许多民办高职院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但国内较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理论实践不匹配等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分析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优化育人模式、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强化民办高职院校“双创”师资力量等途径有效加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有效加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have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by the state and society. Many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lso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call of the state, taking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s their training goal. However, many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still have problems such as mismatch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clarify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 forward ways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optimizing the education mod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double-creation” teachers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s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ultivate more outstand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文章引用:吴云东. 新时代视域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策略探析[J]. 教育进展, 2024, 14(6): 939-94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1028

1. 引言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以下简称《纲要》),标示着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它确立了一个“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达到全球标准的知识产权大国”的目标,并且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这一《纲要》的发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的重视,也预示了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新期待和新要求[1]

随着国家逐步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尤其是在如今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创新进步的实用型人才,更是社会迫切需要的珍贵资源。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等职业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塑造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重大责任。因此,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策略,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不断进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各大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特别是在各类大型会议,如全国创新创业研究与教育研讨会中,专家、学者和业界领袖们多次发出呼吁,强调全国高校应当深入加强对于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养的全方位培育。这一呼吁的背后,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双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3] [4]。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高校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实践教学成为关键的一环,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民办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今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有效缓解因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从而不仅解决了个人就业问题,还为其他毕业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这种教育注重实践,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实干型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在市场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为社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技术,为社会带来丰富的创新成果。

此外,民办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职院校也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重要的是,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鼓励更多人投身创业事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力度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对于应用型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是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类院校深知,只有将“双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合理搭配,才能有效地提升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这种全面技能的增强,不只是有助于学生在职场上崭露头角,建立起强大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为我国的社会经济进步注入新的动力[5]

深入剖析民办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其核心在于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双创”精神和创业能力。这种精神和技能,是大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核心。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创新思维、创业方法以及市场动态,从而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这些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综合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更加从容自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并逐步普及化,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6]。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变得尤为关键。它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里,创新与创业的教育已然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7]。这种教育模式对塑造新一代大学生具备的“双创”思维及创业技能、提高他们全面的能力水平和素养、强化他们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问题

3.1. 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脱节

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中,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度进步阶段,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已经变成了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目前,不少民办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或者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教学,没有真正深入理解并满足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时代需求[8]。这种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市场洞察力的培养,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双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如今,各行各业都急需具备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以推动行业的革新与升级。然而,当前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却显得相对滞后,未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一方面,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往往将其视为传统教育的附加品,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策略。这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较为浅显,教学材料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许多教师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的经历和背景,难以将创新创业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经验有效融入教学中。他们往往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此外,民办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上也存在不足。受限于资源有限和场地制约等因素,许多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学生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缺乏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这导致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技能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民办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9]。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必须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首要任务是增强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使其成为学校的总体发展策略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需要强化教职员工团队的力量,吸引具备创新与创业经历的教育者加入,以优化教学水平。此外,我们也需加强实际操作课程的发展,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取知识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2.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对“双创”的学习兴趣

在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中,高达72%的学生对“双创”(即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缺乏较大的主动学习兴趣。这一数据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尤为突出,凸显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尽管许多民办高职院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具有实践性质的教育活动,但学生的参与热情却往往并不如预期。许多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并非出于真正的兴趣和热情,而是迫于学校的要求或随大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进入大二、大三阶段后,许多学生对于这类赛事的热情逐渐减退,甚至对创新创业学习本身失去了兴趣。这种缺乏兴趣和动力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民办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缺乏内在驱动力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和成就。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也对民办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上述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发现了其存在多个层面的原因。民办高职院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时,往往面临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其提供高质量课程和丰富实践机会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动力。其次,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未能精准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度投入。此外,学校和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同样是学生兴趣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为了真正点燃民办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的“双创”热情,并推动他们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改革和优化。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是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教育品质和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3.3.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成熟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评价体系确实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足之处。长期以来,这些学校大多采用了一种较为传统且单一的评价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聚焦于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将评估的重心放在了诸如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创业公司的营收等直观、可量化的指标上[10]。虽然这种评价方式在表面上看来十分直观且易于操作,但它实际上过于简单和片面,无法全面、深入地揭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深远影响。

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强调结果导向,而忽视了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培养出能够成功创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看重最终的创业成果,而对于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展现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关键素质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其次,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路径都是独特的,他们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无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传统的评价方式也缺乏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动态评估和反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11]。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在课程结束或项目完成后进行一次性的评估,无法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和指导。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调整方向,还可能使得学生错过最佳的成长时机。为了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创业实践成果的展示、企业服务成果的评价、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塑造等。这种评估系统能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的创新及创业历程的进展情况,同时也能给教师带来有用的信息以供他们做出相应的改动或改进他们的教导方法。执行此种评估方式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创业发展指标来指导他们自我检查并找出问题所在。通过自测,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通过诊断,教育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 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进对策思考

4.1. 进一步明确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民办高职院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此,学校需要制定专门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该方案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发展需求。为了有效实施这一方案,学校应选拔具备丰富理论基础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创”教师,负责讲授《创新创业教育》等核心课程。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民办高职院校应积极筹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同时,学校应大力支持青年大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和校内外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学校还应密切关注社会发展趋势,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民办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民办高职院校通过制定专门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专业背景,确保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12]。选拔的“双创”教师凭借丰富的经验,成功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创业环境中锻炼自己。此外,学校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密切关注,使得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2.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优化,从而推动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转而采取一种更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仅仅依靠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为了更有效地唤醒学生的热情和潜力,学校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个性、爱好、学习习惯以及专业特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策略。“体验 + 项目”教学法便是其中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从实践中学习和成长。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13]

为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他们需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专业特点又贴近创新创业实际。同时,教师还需要持续优化教学手段,运用项目驱动和案例分析等富有互动性的教育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实训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应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模拟创业环境、组织创业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创业的过程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教师还应完善考核方法,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纳入考核体系,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除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外,教师还应积极探索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特色,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14]

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团队合作以及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采用项目驱动和小组协作等手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自我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民办高职院校通过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专业特征,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体验 +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持续优化教学手段和实训环节设计,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积极探索适用于本校学生的教学改革方案,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推动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4.3.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多方合力培养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给予更高的重视。这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为了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民办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

首先,学校应加大对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这意味着需要引进更多优质的“双创”教育资源,包括教材、课程设计和教学设备等。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实用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学习途径。同时,学校应确保“双创”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软、硬件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只有教师拥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成功地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升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软、硬件教育设施层次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包括更新和完善教学设备、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还包括优化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软件设施[15]

此外,学校亦可以探索将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创新和创业所需的各种技能,例如问题分析和解决技巧、团队合作技巧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和“双创”教师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深远影响。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当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塑造新一代优秀人才来说,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及“双创”教员需要携手合作,让学员深刻理解其对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并激起他们投身于此的兴趣,同时提升他们在创新与创业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办高职院校通过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成功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加大对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引进了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更实用的学习途径。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将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此外,学校还积极与企业、行业等外部力量合作,共同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得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和信心。同时,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5.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使命。为了响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这些人才不仅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还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龚敏. 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策略探析——评《高校实践育人创新探索与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5): I0037.
[2] 赵超, 李真. 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与破解路径探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2013(12): 73-74, 79.
[3] 阎惠全, 褚文静.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23): 27-29.
[4] 邵月花.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10): 76-79.
[5] 李海涛, 江平.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问题与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3(21): 91-96.
[6] 张爱梅.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反思[J]. 教育与职业, 2016(6): 82-83, 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3985.2016.06.028
[7] 邵作仁.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 19(5): 12-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5787.2010.05.004
[8] 汪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目标定位[J]. 科教文汇, 2016(15): 81-82.
[9] 金雷, 朱元彩, 杨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提高——基于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调研[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3, 32(4): 10-14.
[10] 朱涛, 席从文. 谈民办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J]. 煤炭高等教育, 2011, 29(5): 74-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154.2011.05.021
[11] 代敏. 新媒体对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19): 224.
[12] 田新英, 冯爱华, 许文强. 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养方式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21): 136-137.
[13] 李佩雯. 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https://doi.org/CNKI:CDMD:2.1012.274521
[14] Wei, Z., Ma, Y. and Li. X. (2022) To Deepe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Frontier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3, 393-403.
[15] Lu, S., Ye, S. and Xu, X. (2024) Improv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Institutions: The Impact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on Undergraduate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6, 10-26.
https://doi.org/10.61414/jeti.v6i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