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衔接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ading to Writing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Discourse Cohes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DOI: 10.12677/ae.2024.1461021, PDF, HTML, XML, 下载: 11  浏览: 34 
作者: 刘晓林, 刘 芸: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以读促写语篇衔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Reading to Promote Writing Discourse Cohesion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摘要: 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推进,读写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如新高考试题加入“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题型,这体现了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有着更高的期待。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深入剖析了语篇衔接理论在英语写作中的核心地位,并探讨了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技能及作品质量的深远影响。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种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作品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不仅对优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具有实践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the tre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or example, the new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added the question type of “continue to write after reading or brief writing”, which reflects higher expectations for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reading-to-writing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text cohesion theory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to deeply analyze the core position of the text cohesion theory in English writing, and to explore the far-reaching impact of the reading-to-writing teaching mode on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and the quality of their works.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find that this mode of reading promoting writ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cohes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improving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nd writing quality, and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is study not onl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nglish writing in high school, but also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文章引用:刘晓林, 刘芸. 基于语篇衔接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探讨[J]. 教育进展, 2024, 14(6): 896-90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1021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Swain提出输入理论后,研究人员逐渐揭示了阅读与写作间潜在的关联。他们发现,阅读与写作不仅相互关联,而且能够彼此促进,产生积极影响。进入21世纪后,高中英语课堂开始尝试采用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法——“以读促写”。通过案例研究的深入剖析,该教学法的有效性已得到确凿验证,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鉴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并深入探讨了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由此可见,英语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关系。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多样化的语篇,能够逐渐掌握并运用各种写作技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学生们对语篇衔接理论的了解相当有限,同时部分教师在运用这一理论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许多高中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理论讲解和范文点评上,随后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的教学过程缺乏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因此,对于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并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

2. 基于语篇衔接的“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现状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当前的高中英语老师们正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更新[1]。他们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课堂上的多样化交流。同时,老师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写作教学,他们会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写作的技巧,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加系统、高效的写作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以读促学引入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例如,重庆市万州区某高中在其英语写作课程中,采用了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每周安排学生阅读一篇优秀的英文文章,并要求学生通过模仿和仿写的方式进行写作练习。据该校教师介绍,学生们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写作作品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针对以读促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评估,一些研究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实证研究。例如,在万州某高中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表示通过阅读优秀文章的方式进行写作练习,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然而,由于深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学生们往往过分关注词、句的基础训练,却忽略了段、篇的整体输入输出。这导致他们在写作时结构不够严谨,条理不够清晰,缺乏必要的逻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忽视英汉语言差异的对比,同时也缺少对写作技巧和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以中文思维构思,逐句翻译中文要点来展开行文,这样的做法使得“中式英语”的作文现象普遍存在。

3. 理论基础

3.1. 语篇理论

语篇理论关注语言单位(如句子、段落、篇章)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强调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对于英语写作教学而言,语篇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文章中建立逻辑关系和衔接段落,以确保整体表达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3.2. 阅读教学理论

阅读教学理论强调阅读对于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广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即源于阅读教学理论,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3.3. 语篇衔接理论

语篇衔接理论关注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的连贯性和衔接性。它研究如何通过语言和逻辑关系将文本的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结构。语篇衔接涉及到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以及逻辑、语法、语气等方面的衔接问题。在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是确保文章表达连贯、通顺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在国外,哈里德和哈桑于1976年共同撰写并出版了《英语的衔接》一书,标志着衔接理论的正式诞生。在这本书中,衔接被细致划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别[2]。这些衔接手段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信息,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并把握句子间的语义关系。自语篇衔接理论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在国内,黄国文教授是最早进入语篇研究领域并对其投入极大热忱的学者之一。他所著的《语篇分析导论》一书,对篇章内部的衔接机制进行了精细的划分,诸如语法上的衔接、词汇层面的衔接以及逻辑上的关联词等,这本书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受到他的理论影响,胡壮麟和张德禄两位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衔接方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语篇衔接理论,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活力。

语篇衔接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解析:

首先,认知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此理论指导下,学生在语篇衔接的学习中,会主动地将新知识与现有知识对接和融合,以构建更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他们需要理解语言表达中的逻辑关系、语义关联等,从而对整个语篇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语言的衔接规律,从而深化学习。

其次,社会交往理论指出,语言习得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受社会环境和交际目的的影响。在语篇衔接的教学中,通过营造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语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篇衔接能力。

再者,交际语言教学理论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并强调在语境中运用语言。在语篇衔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对话、讨论、合作项目等多种交际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语篇衔接的技巧。

同时,语篇连贯性理论深入探讨了语篇中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语法衔接、词汇衔接等问题。在教学中,这一理论能够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实现语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任务型教学理论将学习活动聚焦于任务,认为通过完成任务能够有效促进语言习得。在语篇衔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如阅读理解、写作任务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语篇衔接的技巧。

这些理论依据为设计语篇衔接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案。

3.4. 写作教学理论

写作教学理论包括过程写作理论、产出导向理论等,强调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和反思来提高。基于语篇衔接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理论的支持下,通过提供实际写作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其写作能力,特别是在语篇衔接方面的表达能力。

研究高中英语写作的社会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体现在多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沟通能力的培养:英语写作作为一种关键的沟通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的平台。通过写作,他们能够更精准地传达信息,从而增进与他人的理解和合作。这种沟通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社交圈都极为重要。

学术和职业发展: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职业生涯中,良好的写作能力都是一项基本技能。它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工作想法,为他们在学术和职场中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整理和深化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动力。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为学生提供了与全球各地人士交流的机会。通过英语写作,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为未来的跨文化交流做好准备。

培养自我表达和自信心:写作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来倾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不断练习和提升的过程中,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会得到增强,自信心也会随之提升。这种自我表达和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研究高中英语写作的社会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更对他们的学术、职业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英语写作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领袖。

4. 语篇衔接理论与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将语篇衔接理论引入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中开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以读促写能力与语篇衔接能力呈正相关关系[2]。语篇衔接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语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读者更能进一步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各种衔接手段来构建连贯、完整的文本的。这些衔接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逻辑联系语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语篇的骨架,使得整个文本更加紧密、有条理。以读促写概念最早由语言学家Widdowson提出,他强调以读促写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阅读和写作可以相互渗透一起进行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写作技巧训练,也可在写作教学中引入阅读技巧训练[3]。语篇衔接理论与以读促学教学模式之间紧密相连。首先,这一理论为师生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准则,指导他们如何利用语言和逻辑来构建文本的连贯性。而以读促学教学模式,作为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质文本,让他们直观感受文本的连贯与衔接,从而深化对衔接理论的理解。此外,该教学模式还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衔接问题,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衔接理论,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因此,可以说,以读促学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展现了语篇衔接理论的价值,两者相互支持,共同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5.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价值与意义

5.1. 英汉互译赏析,引导语言对比

英语与汉语的根本差异,体现在其形合与意合的不同表达上。形合,即是通过语言形式手段(诸如关联词)将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紧密相连,从而清晰地展现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这正是英语造句所常用的方法。而意合,则是指词语或分句之间无需语言形式手段的连接,其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本身的含义来传达,汉语造句则主要依赖这种意合法[4]。这两种不同的构造方式,凸显了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这种差异在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强调形合与意合的语篇差异,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两种语言的不同,更是为了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语言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同时,我们导入语篇衔接理论,这是一种探讨如何使语言在逻辑上连贯、意义上完整的理论。通过学习这一理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内在逻辑,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们更加关注英语和汉语在形式和思维上的异同。他们会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学习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这种深入的学习过程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

5.2. 文本逻辑分析,提高语篇衔接意识

在英语作文中,语篇衔接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写作过程中,适当运用语篇衔接知识布局文章结构,以凸显文章主题,文章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表达明确,文章具有连贯性,如才新宇于2022年探讨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以读促写教学,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还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语篇衔接意识产生积极作用[5]

文本逻辑分析是指对文本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以揭示文章的逻辑思维和语篇衔接的方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逐段分析,探讨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和逻辑推理。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主旨要义,从而提升其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更加流畅地运用衔接词和衔接手段,让文章更加连贯和有条理。

5.3. 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素养

英语写作是衡量其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共同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基石。然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将这四个环节孤立地看待,分别进行教学,这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升速度缓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理解文章的语篇结构、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等要素,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增加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进行简单叙述,通过搭建语言输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除了注重语篇衔接的技巧和方法,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如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组织讨论和辩论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话题,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素养水平。这些综合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篇衔接理论,提高其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6. 语篇衔接理论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实际效果分析

经过调查和分析重庆市万州区N中学高一(5)班和高一(6)班的英语写作情况后,笔者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一(5)班进行了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经过长达四个半月的教学实践,笔者得出以下实际效果分析: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实验结束后,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通过访谈,发现学生的写作成绩普遍有所提高,他们从原先的恐惧和抵触转变为对写作充满信心。他们愿意将学到的“以读促写”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并期待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语篇衔接知识和技巧。

提高学生写作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结束后,高一(5)班学生的写作成绩有显著提高,而后测的写作成绩与对照班相比也有显著差距。这表明在初一英语写作教学中,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启示:语篇衔接与连贯是英语写作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结合“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阅读主题相关的语言材料,让学生理解衔接手段的形式和意义,并引导他们进行专项写作训练,促使写作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

尽管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样本不足、实验时间有限和研究者自身研究能力有限等,但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效果,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7.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读促写是一种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它强调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以下是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几个关键策略:

首先,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精心挑选那些既能反映英语语言文化精髓,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文本。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学名著、时事评论或者是专业论文等,内容要丰富多样,形式要多样,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同时,材料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既不能太简单,缺乏挑战性,也不能太难,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为了让初三学生学会写叙述文,可以选择American black bears这篇同等适合初三学生学习难度的文章来引导学长模仿文章写作结构和写作重点。

其次,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就能立即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实践。例如,同样上一篇American black bears 的说明文可以让学生就阅读材料中的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模仿所读文本的风格写一篇短文,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帮助他们掌握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各种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再者,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及时且有效的评估是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组织互评活动或者让学生自己反思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当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应着重强调对文章结构的掌控、过渡词的巧妙运用以及整篇文章的流畅连贯。而在评价学生的写作作业时,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机械地纠正拼写、句子构造或语法规则等表面错误,并以此作为打分的唯一依据。相反,教师更应采用形成性评价的策略,专注于学生的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师生共同评价的方式,通过这种互动与反馈,有助于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可以制定一份为期一个月的“个人写作强化计划”(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并将其作为学生期末学术汇报的关键评估工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在写作上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胜利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对写作的热爱和兴趣。通过持续不断的写作训练,以及结合即时的反馈评价和语言比较分析,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比较分析能力都将得到显著的增强。

Table 1. Personal writing intensive program

1. 个人写作强化计划

周次

完成情况(按高到低分为A,B,C档)

篇章模式 词汇衔接 语法衔接

小组意见

教师意见

改进策略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月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在以读促写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8. 结束语

在本文中,笔者对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深入了解了当前该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在效果评估中,我们也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从以上论述来看,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并非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语言输入,而是需要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互动来实现。这意味着,除了必需的词汇、句法、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的输入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语篇衔接的手段,如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和短语,合理地组织段落结构,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连贯性。这些语篇衔接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坚定地实践“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通过阅读滋养学生的写作素养,让他们在朗读中重构语篇的骨架、体验文本的情境、感悟艺术的形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学会梳理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脉络,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和情感表达。这不仅能让学生逐渐摆脱单调、刻板的写作方式,更能在高效而有趣的写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写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不同学校和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情况,深入分析其教学效果和影响因素。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提高其教学效果和实用性。

最后,提出了一些教学实践建议,希望能够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2.
[2] 张德禄, 刘汝山.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3] 刘峰.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探究[J]. 英语广场, 2023(12): 117-120.
[4]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5] 才欣宇. 衔接理论指导下的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