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财富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
The Main Content of Marx’s View of Wealth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DOI: 10.12677/acpp.2024.136183, PDF, HTML, XML, 下载: 21  浏览: 5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程雅琪, 王 贝: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马克思财富观生产关系劳动Marx Wealth View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Labor
摘要: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上,将研究财富与生产力关系结合起来,阐明了生产关系对财富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并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导致的财富生产与人的发展异化进行批判,同时强调了财富生产与分配的主体——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出马克思财富观的科学内涵。基于此,探究马克思财富观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对解决当今中国的财富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Abstract: Marx stoo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mb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lth and productivity, illustrating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of wealth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the wealth of capitalist employment labor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lienation, at the same time emphasized the subject of wealth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reflect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Marx’s view of wealth. Based on this, exploring the main content of Marx’s view of wealth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wealth problem of modern China,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construct the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文章引用:程雅琪, 王贝. 马克思财富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J]. 哲学进展, 2024, 13(6): 1224-1230.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6183

1. 引言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审视了从重商主义以来的传统财富观,在19世纪人类实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劳动主体能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得出了马克思科学的财富观。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揭示了财富运动的普遍规律。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方式,并指出未来社会的财富生产将为实行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分配模式提供物质保障。财富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的基本动力,创造并享有财富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所以,将马克思财富观联系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富增长创造了新的成就,与此同时,人们的财富观念也随之改变,立足财富观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对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来说,厘清马克思财富观的生产和分配,洞悉马克思财富观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找到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新出路和新方法。

2. 生产发展是财富分配的首要前提

物质财富的生产始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十分重视社会财富增长与生产力发展。马克思深入探讨了财富生产与分配的问题,就财富生产来说,财富生产需要一定物的要素,因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1], p. 103),近代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分工,这样土地、劳动和分工就成为财富生产与增长的基础,要想增加社会财富,就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相应的投入。

2.1. 在社会财富生产方面,土地等自然物是财富之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自然资源分类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日常生活的资源,如水源、土地等;另一类则是用于复杂劳动的资源,例如高山、森林、金属矿和煤矿等。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发展阶段,第一类资源构成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第二类资源在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对财富生产起决定性作用。这就已经说明财富生产的关注点首先就是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容易被人所控制的这一部分自然资源。至于采取什么样的使用形式来使用这些自然资源,马克思指出:“占有瀑布的那一部分工厂主,不允许不占有瀑布的那一部分工厂主利用这种自然力,因为土地是有限的,而有水利资源的土地更是有限的”([1], p. 619)。自然财富对人们的生产活动来说是有限的,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带不走的,所以,当人们进行财富生产活动的时候,便认为只有占有它们才能划分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并通过自身劳动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而不可控的自然资源很容易造成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过度开采和滥用资源会让人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伤害,例如,空气和土地的污染,这些问题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资源被破坏之后,难以恢复到“原生态”,也就是说,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以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实现财富的可持续发展。

2.2. 在社会财富形成方面,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财富独立的物质形式趋于消灭,不是劳动的结果的东西都是自然,而作为自然就不是社会的财富。土地等自然资源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劳动下才能发挥出创造财富的作用,因为土地等自然资源只有通过劳动这一能动的创造过程,将物的要素变成了商品,从而形成社会财富,“上衣、麻布……通过……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2], p. 56),所以要想在生活中实现的永恒的财富生产和增长就必须通过劳动,而且“上衣、麻布等等……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2], p. 56),从劳动开始理解财富,物质世界不过表现为人类劳动的客体化,人的能力就是在社会劳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的过程,人本身实际是特殊财富即“创造财富的财富”。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内在需要,人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劳动,人本身所参与的生产行为和社会工作都是他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同时,劳动也是一种与社会紧密相关的活动,每位劳动者都应承担参与劳动的基本责任。

马克思重视劳动的能动创造作用,并将创造财富的劳动进行区分:维持个人生活消费需要的财富,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中创造的,此时创造的财富并不能引起社会的大规模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主要依靠在剩余劳动时间内进行的创造活动,并且社会财富的增加以不断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因此不管是为了个人的生活需要还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的劳动来创造财富,提高劳动效率和水平,提高自己增加财富的能力。

2.3. 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分工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分工促进生产力,同时是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探讨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的联系时,马克思明确表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3], p. 147)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水平是决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和生产工具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分工的进展,马克思认为,生产工具的集中度和发展程度越高,分工的细化程度就越深,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生产工具越来越先进,分工也更加精细。劳动者的知识储备、技术能力也是决定分工的关键因素。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与理论知识才胜任某一特定工种所要求的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那些拥有相关技术或知识的人,在与其个人条件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上,不仅可以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还可以通过操作技能来促进自己的发展。

通过分工推动生产力的增长,是生产力进步的象征。分工在社会经济中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第一,分工优化劳动工具,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可行性。第二,分工扩大了人类活动空间,劳动者拥有更高级的技能,以适应劳动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劳动工具的进步。第三,分工节省了劳动时间。在分工产生之前,劳动者从事固定的单一生产,变换劳动场所,浪费劳动时间,随着分工的逐渐明确,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处理,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

3.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财富分配的决定因素

生产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映,马克思十分重视生产资料所有制,因为这是决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生产本质的因素,马克思在重视生产力的同时,又特别注重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生产资料不仅决定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还限制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方式和地位,进而决定了财富生成的目标和劳动成果的分配方式,这进一步导致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和分配模式的出现。

3.1. 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

伴随着分工和交换的发展,突破了原始劳动的狭隘性,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使得私有财产急速增长,最终产生了资本。财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单个的商品堆积”([1], p. 95)。“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1], p. 97),而“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1], p. 96),通过深入到商品背后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后,可以发现雇佣劳动为基础财富将使用价值让位于交换价值,货币在交换的过程中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财富的物质内容就变成货币,同时货币蕴含着资本产生的可能性。资本的产生必要条件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与劳动力结合就变成资本,在此过程中,资本家实现价值增殖,工人成为财富的“源泉”,但其自身却被剥夺了获得财富的可能,资本通过对劳动力的控制,一方面找到了真正的财富源泉,另一方面生产了所有权关系。

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掌握着物质生产资料的是资本家,而劳动者却只有人自身的劳动这一生产条件,被迫参与雇佣劳动的劳动者在各个方面受到资本家的压迫和控制。资本主义分配采取“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个公式”[4],认为资本家获得利润是凭借资本所得,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是凭借土地所得,工人的工资是劳动所得。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前者把后者当作是从自己本身中分离和生产出来的。马克思指出,“按照资本的本性来说,它本身是狭隘的”[5],资本无止境发财致富欲望必然牺牲人自身发展,财富生产不再为人服务,占有财富的一方与无产阶级总是处在对抗之中,无产阶级必须推翻私有制,才能继续进行社会生产,谋求自由和真正的财富。

3.2.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财富分配的公正性

在马克思看来,发财致富才是资本产生的根本目的,所以他本身具有狭隘性,“使财富具有资本的性质”[6],社会主义将自己的发展同资本主义的发展脱离出来,实现其与社会发展的合理内契,从而在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建出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统一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社会财富生产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财富观。以人为本的财富观的并不意味着不要物的生产了,而只是强调创造财富要为人类发展服务这个目的本身。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将财富生产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一种方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财富的人的本质回归,马克思明确表示,未来的社会遵循的发展模式是“重新建立个人的所有制”([1], p. 300),每个人跟其他人一样拥有同样的身份,都只是劳动者,他们共同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7], p. 363)是进行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财富不再被少数人占有,而是全体劳动者共同拥有。

人本财富观蕴涵着和谐的社会生产关系。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期,我们的首要工作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提高经济水平,以此解决生产匮乏方面问题,必须防止人人平均的生产与分配的理念,社会主义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社会财富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好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避免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财富分配偏向。就此来说,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是我国向共同富裕发展的现实需要。

4. 社会财富分配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

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中的财富分配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对劳动力进行剥削,使劳动者没有独立支配自己劳动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实现个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通过自主联合劳动的方式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社会总产品的分配方式则是在社会“必要扣除”之后进行的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都在尽其所能地工作,这使得创造财富的活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4.1. 社会财富分配状态决定于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7], p. 365)。分配方式取决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的变革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只有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分配方式才能随之转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导致财富占有上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按劳分配以劳动为标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结果则表现为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按劳分配原则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分配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分配原则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分配原则受到社会物质生产的制约,并会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变化。要实现按需分配原则的普及,必须以长期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践为基础,因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7], p. 364)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分配正义与社会公正之间矛盾所产生的冲突。

4.2. 按劳分配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由于生产资料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财产,劳动者在这个阶段可以以“所有者的身份”来看待自然界,而劳动也成为了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来源,马克思指出其分配原则只能是按劳分配。

第一、按劳分配分配进步性。在按劳分配的方式下,劳动者获得的个人消费资料就是他本身直接提供的劳动量,分配的计量单位是“劳动时间”,分配方式采取“劳动券”或“证书”形式。商品等价物的交换的同一原则是按劳分配使用的通行原则,但是此时交换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从具体的交换内容来说,工作不再仅仅为了出售劳动力,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方面需求。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关心自己产品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等。在交易的方式上,劳动者已不再依赖货币支付劳动力的价值,而是通过劳动凭证来领取消费资料。在取消货币和市场的环境下,不再表现为价值或价格,是完全的等价交换,马克思称上述不同为按劳分配的“这种进步”。

第二、按劳分配仍具有局限性。“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这种分配方式,从形式上来说,这是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平等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以“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来保证大多数劳动者的平等地位,但劳动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各不相同的,劳动者的能力、智力和素质基础不同,但“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从而看似平等的分配其实分配结果仍不平等。为了达到平等的劳动报酬分配,我们必须将每个人视为“劳动者”,不接受他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同,同时也不考虑他们的不同需求、家庭和人口的差异等因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均主义”。因此,按劳分配的分配结果也就是“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7], p. 364)。

4.3. 按需分配实现的条件性和慢长性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 pp. 435-436)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丰富,个人有了充分发展的条件,这时,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了。随着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和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各种合理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此,人的需求就变成了分配的唯一准则,分工已经演变为一种不受脑力和体力劳动限制的自由活动,劳动者也获得更多自由时间,不再是生活所迫,它已经变成了实现个人存在和价值的首要需求。当人具备了全方位发展的前提条件时,个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境界发生转变,不需要以分配消费品的方式来驱动人们的劳动,不同劳动方式之间的对立消失,每个人的需要成为劳动的尺度,从而实现人本质的回归。人们只会领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不会额外拿取超出自身需要的,人类的视野超越了自身的利益,不再进行的冷冰冰的利益计算,实现按需分配是马克思所谓的最理想、最公平的分配。

5. 马克思财富观的当代启示

5.1. 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马克思指出,“在所谓分配问题是大做文章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7], p. 365),马将财富分配置于社会生产的总过程中来考察,因此,劳动者要获得更多财富就必须发挥自身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不仅对于个人来说是如此,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亦是如此。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3], p. 405)正是由于资本家无止境的致富的欲望,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生产力。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资本的功能,对资本的特征和运作规则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本创造财富的积极作用,将其与实体经济与物资资料结合起来,带动社会生产力的长久性发展,并通过法律、道德等手段对它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的约束。其次,需要持续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搞好科技革命与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产业革命的机遇,占据科技市场优势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成果的研发与推动需要相关技术性人才来实现,创新型人才与革新科技相结合,才能为我国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

5.2.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农地的公有制。大跃进与人民公社时期,实现对农业、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既不搞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也不搞私有化。我国在重视生产力的基础上,十分重视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都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中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立足于问题导向,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确立了新时代的发展目标,包括“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等具体的实施办法,其中“集体经济”也叫“集体所有制经济”,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势,集体经济可以集中的吸收社会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税收积累财富,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与此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也在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5.3. 从历史角度对分配方式调整与完善

观察我国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能够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出最大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按劳分配的主体已经超越了单一的国家和社会,现在还包括市场、企业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同时,它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唯一的分配方式,而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市场经济下,政府需要通过分级监管市场和加强资金分配与管理等制度来确保决策结果是客观、公正的。完善税收等再分配制度,对初次分配进一步调节,低收入人群是再分配的重点对象,我们应当合理地利用税收政策工具,增强对初次分配成果的调控能力,利用市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控机制,建立起橄榄型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做好三次分配的制度保障,使中高收入人群在自愿的基础上更好的通过慈善公益方法对社会财富再分配,在财富自由和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帮助弱势群体的解决基本生活问题,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并努力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创造逐步前进的条件。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23BKS099)。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95, 96, 97, 103, 300, 619.
[2]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56.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47, 405.
[4] 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924.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539.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161.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63, 364, 365, 43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