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及当代启示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Essential Connotation and Contemporary Revelation of the Marxist View of Mass History
DOI: 10.12677/acpp.2024.136178, PDF, HTML, XML, 下载: 9  浏览: 19 
作者: 汪 娜: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发展历程本质内涵当代启示Marxism Marxist View of Mass History Development History Essential Connotation Contemporary Revelation
摘要: 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性地对旧的人民群众观做出批判,并创立了新的科学的人民群众观。第一部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渊源,在以前的群众观的基础之上,阐释了新的科学的群众观;第二部分简要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第三部分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五种本质内涵,更加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人为本”的主基调;第四部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启示,表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于强调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劳动实践的重要性、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及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些都对我们理解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founding the materialist view of history, Marx and Engels revolutionarily criticized the old view of the masses and founded a new scientific view of the masses. Part I analyse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Marxist view of mass history, and explains the new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 the mass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conception of the masses; Part II briefly describes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Marxist view of mass history: germination,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Part III outlines the five essential connotations of the Marxist view of mass history, and makes clearer the main tone of the Marxist view of mass history, which is “people-centred”; Part IV explains the revelation of the Marxist view of mass history, showing that the people are the main body of history, and the fundamental force that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 Marxist view of mass history lies in the emphasis on the creativity of the people, the importance of labour practice, tak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ety’s continuous forward development, all of which are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汪娜.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及当代启示[J]. 哲学进展, 2024, 13(6): 1190-119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6178

1. 引言

马克思群众史观是无产阶级在看待人民群众问题上的根本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理论基石。马克思通过批驳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在群众问题上的偏见,彻底实现了群众史观历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伴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群众史观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唯心主义对群众的错误定义划清界限。群众史观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足点,是在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一套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科学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以前的群众观

哲学在“群众”之外,或者“群众”在哲学之外,一直是西方哲学史的思想主流[1]。“哲学家高于普通人、心智和灵魂高于物质、先存在的理想的型高于现象世界、绝对的东西高于相对的东西、死后的精神生活高于眼前的物质生活”。(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在这种语境里,“群众”只能成为“普通人”、成为“物质”性的存在、属于“现象世界”等。在鲍威尔那里,“群众是革命剩下来的渣滓”。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认为“群众”只能成为“一群无定形的东西”,而且“他们的行动完全是自发的、无理性的、野蛮的、恐怖的”,“群众”就是一群“无组织的集体”。勒庞在《乌合之众》也把“群众”指称为“自觉的个性丧失,情感和思想转到一个全新的方向上去”的乌合之众,而且这群人“不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却常常会在付诸行动的问题上操之过急”[2]

在阶级社会中,群众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工具或者手段,是统治阶级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工具或者手段。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群众观始终是社会的主流观点。

2.2. 马克思的群众观

前面这种脱离群众现实的哲学肯定只能存在于纯粹思维世界而忽略了现实世界,这样的思想状况肯定不能被当时的马克思所接受。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作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基本方法。以前的哲学将人认为是“从意识出发”,不将人看作实践的主体,也不将意识看作实践的结果,而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一种“新唯物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与以前的哲学相反,它的本质是将意识看作人的实践的结果。人民群众创造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财富,却被“统治阶级”所占有,而自己只能占有一小部分。在马克思看来,“群众”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成为“无产阶级”,或者说“无产阶级”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群众”[3]。《共产党宣言》中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更是准确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群众史观思想的实质。马克思的群众观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他们视为历史的主体和社会变革的动力。这一观点对于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发展历程

3.1. 萌芽时期

第一阶段主要是他在中学和大学学习期间,尤其是从他开始系统地学习黑格尔哲学思想到他的博士论文完成。

中学时期:1935年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认为,我们青年选择职业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个原则也就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要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只有为人类中的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够拥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才能得到来自内心深处最真正的幸福。这篇文章中为人类谋福利,为人类而工作的思想恰恰是马克思形成群众史观最初的思想基础。

大学时期:在上大学期间马克思系统地读了黑格尔的许多著作,其中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使他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对马克思关于辩证统一的观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且在此期间他参加了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组成的“博士俱乐部”的组织和活动。直到1841年,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从他的博士论文可以清晰感受到马克思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已经有了向唯物主义转变的倾向。这种倾向和苗头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形成所必不可少的阶段和环节。

3.2. 发展时期

马克思群众史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主要是他在《莱茵报》做编辑和主编时期,以及与恩格斯合写《神圣家族》时期。

在马克思攥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过程中,巴黎工人举行了频繁的起义,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此时的马克思深入工人内部,同很多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他对社会物质生活的认识又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了劳动实践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和历史进步的伟大意义,指出正是人通过劳动这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动创造了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通过分析异化劳动,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无法解决的矛盾,也就是资本与劳动的矛盾。用来解释私有财产会带来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也必然给工人阶级乃至整个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消灭私有财产从而消灭异化劳动,也只有解放工人,才能解放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中严肃批判了英雄史观的思想。在书中鲍威尔等人认为只有精神才能推动历史进步,并且认为精神是唯一正确的因素,而大众却被他们认为是精神的对抗力量,认为群众什么都没有创造。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他们认为:“工人才创造一切,……工人甚至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2页)群众才是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本质因素,思想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群众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说:“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

3.3. 成熟时期

马克思群众史观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直至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一时期代表了马克思群众史观的完全形成和成熟。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全面批判了费尔巴哈历史观方面的唯心主义,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的本质关系都是实践关系。马克思在针对法国唯物主义的“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观点时指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马克思这里其一是说,群众和社会是相互制约的,群众的发展不仅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而且群众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者从一方面来说要受到群众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教导群众,使群众的素质得到提高。其二是认为,这种学说的实质是英雄史观[5]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对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阐明“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对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句话的意思表面,其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是指占人口多数的群众。“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表明这个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6]。这也就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要紧紧依靠群众,永远信任群众。

4.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本质内涵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本质内涵和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都是人民主体论,这也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形成的[7]。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主体论。古往今来,人民靠着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不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实践主体观。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发现客观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不断改造着客观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三,价值主体观。价值是人民群众创造并赋予的,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价的主体,一个东西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完全是由人民群众所决定,而社会价值的最终受益者依然是人民群众。

第四,利益主体观。群众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人类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内驱动力是足够的利益吸引,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既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第五,权力主体观。我国的权力隶属于人民,权力只有给人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好处和利益,让人民群众感到幸福才能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在我国,人民拥有行使权力的主体地位,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前提[8]。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历史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5.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真理性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以及彰显。群众史观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的决定力量,这对当代发展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5.1. 历史发展的方向由人民群众决定

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各种不同需求和利益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多种可能的发展路径,这些路径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社会各界的互动。当劳动人民的意志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并共同发挥作用时,形成的合力将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比如在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人民群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斗争,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三大改造”,创造出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历史的走向和发展速度主要取决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和满足程度。以史为镜,在当今社会想要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必须要做人民群众满意的事,做人民群众拥护的事,要始终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5.2.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

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当前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满足程度。同时,社会发展的阶段也取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单一需求表明社会发展程度低,而多样需求则显示社会快速发展。比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群众的需求大都是为了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这样的单一需求。而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需要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更多样性的需要(如社会公平正义、自然环境保护、人的全面发展等)。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社会才能发展,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信赖人民群众。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更多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福利[9]。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强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解决社会问题。这启示我们在制定政策和进行社会改革时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心,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5.3. 社会历史的发展取决于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需求,涉及到物质生活、政治权利、文化认同等多个方面。这些需求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以及不同历史背景的人们,因此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比如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变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向着更高层次转变。反之,人民的需求越高则社会越发展。人民群众的多样性需求和多元化利益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而社会历史的动力主要源自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取决于人民群众利益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意程度。当今世界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对于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首先要认识到满足人民群众主体性需求对于其主体性发挥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使其需求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最后社会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诉求,提供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的政策和设施,满足人民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6. 总结

总的来说,人民群众作为有生命、真实存在的群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础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行动力,他们在尊重客观历史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不断创造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尊重和相信人民群众的基础,形成了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对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指引我们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和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应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张云飞. 试论群众史观中群众概念的界定[J]. 兰州学刊, 2008(10): 13-16.
[2] 李彬彬, 周衍冰. 马克思恩格斯对布鲁诺∙鲍威尔“群众观”的批判[J]. 山东社会科学, 2022(9): 33-39.
[3] 牟成文. 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2): 4-22, 205.
[4] 张彦梅, 马佳. 《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探析[J]. 大学, 2023(33): 169-172.
[5] 张文喜. 历史主心骨: 群众的政治性意义[J]. 浙江学刊, 2020(4): 65-73.
[6] 陈培永. 什么是人民、阶级及其他: 以马克思的名义[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7] 王水兴. 信息文明视阈的群众史观新内涵[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 245-249.
[8] 蒋旭东.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研究评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2(3): 23-32+71.
[9] 谢美玉.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演进及价值[J]. 重庆社会科学, 2018(2):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