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人的宇宙空间意识与“元宇宙”
On the Space Consciousness and “Metaverse”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DOI: 10.12677/cnc.2024.123084, PDF, HTML, XML, 下载: 31  浏览: 85 
作者: 杨 洋: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空间意识元宇宙先天五太虚实Space Consciousness Metaverse Innate Five Realms Virtual and Real
摘要: 中国古人对宇宙空间的认识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哲学和宗教信仰之中,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到战国星象家的天体观念,再到《易经》中周而复始的宇宙循环理论,无不反映出古人对宇宙空间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元宇宙”。本文旨在通过“先天五太”、中国古人诗画中的“虚实”等空间观念分析中国古人的宇宙空间意识与现代“元宇宙”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异同,以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提供新的视角。
Abstrac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by ancient Chinese people is deeply rooted in our culture,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beliefs. From the mythological legend of Pangu who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earth, to the celestial concept of the astrologer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o the cyclical theory of the universe cycle in the Book of Changes, all reflect the unique and profound insights of ancient people on the universe. Meanwhi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we have entered a brand new virtual world—the “metaverse”.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a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ace consciousness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and the modern concept of the “metaverse” through spatial concepts such as “innate five realms” and “virtual and real” in Chinese poetry and painting, in order to provide u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wo concepts.
文章引用:杨洋. 论中国古人的宇宙空间意识与“元宇宙”[J]. 国学, 2024, 12(3): 530-534.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3084

1. 引言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1、“一阴一阳之谓道”2等展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独到之处,这是中国古人以其独特的见解所描绘的他们心中对于宇宙空间的理解。随着时代的更迭,每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也都在不断探索着宇宙空间,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我们所处的宇宙实则是一个在三维空间的辽阔基础上再融入时间流转的四维空间。而今,科技的飞速进步与观念的持续演变,让我们得以跨越现实的界限,创造出一个与真实世界并行不悖的虚拟空间——“元宇宙”。那么,当中国古人的宇宙空间意识撞上“元宇宙”,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呢?

2. 中国古人的宇宙空间意识

“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3这股将宇宙虚廓融合为一体所产生的生生之气,便是中国画的核心与所要刻画的对象,纵身大化,与物推移。在中国的诗歌瑰宝中,我们常常能读到一些字眼,如周旋、徘徊、盘桓、流连等,这些词汇细腻地描绘出了古人对空间的独特感受。同样,在《易经》中,周而复始、往复、无往不复、来回等词汇不仅揭示了宇宙间万物运转的规律,也反映出古人对时空循环往复的深刻理解和对空间的细腻感知。在这些字眼的背后,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中国古人漫步于山水之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时空的流转中体验着生命的起伏与轮回,领悟着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真谛。

《易经》上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恰如中国诗人、画家内心那份“俯仰自得”的悠然,以此来品味和欣赏这浩渺无垠的宇宙。那么,何为“宇宙”?“天地为庐”即为宇宙。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崇尚与天地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头顶的整个建筑物的空间结构便是“宇”,“宇”中日月星辰的升降、四季的更迭则为“宙”。时间的节律与空间的方位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人眼中的宇宙。这份对宇宙的敬畏与理解也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文化的骨髓之中,无论是诗人笔下的山水还是画家纸上的云烟,都是他们对宇宙的独特诠释,他们用心灵去感受、用笔墨去描绘,并将那份对宇宙的深情厚意化作千古流传的佳作。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物质,都与“宇宙”二字密不可分。中国古人对于“宇宙”二字最早的记载,莫过于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尸佼所著的《尸子》,书中写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所谓四方上下,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空间,而往古来今则是时间[1]。简单地说,宇宙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但古人对于“宇宙”二字的解释,并未对其四方上下和往古来今这两个概念加以度量衡的界定,或者说古人并未限定其范围大小。由此可见,古人在定义“宇宙”这个概念时便已经告诉人们,宇宙的范围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这也正是古代哲学家所提倡的“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

说到“宇宙”二字,又不得不提到如今的“元宇宙”,“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中的人们可以通过特殊设备以“虚拟分身”的方式住进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2],这个虚拟空间的场景设置便称为“元宇宙”。这个空间能够超越现实空间中的各种形态和运作方式,能够改变人类几乎所有的活动行为,同时也能或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现实空间中人类的工作、生活和经济等运行方式,现实世界也会以虚拟空间为支柱而进行各种改造,从而成为一个能够支撑元宇宙正常运行的全新硬件载体。

如今,“元宇宙”的研究如火如荼,虽然人们对“元宇宙”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探索仍在继续。实际上,“元宇宙”的概念及这个虚拟的世界在古人的观念里已经展现得非常明显了。

3. “先天五太”与“元宇宙”的发展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预知将来,必先为史。我们要知道“元宇宙”会如何发展,就得看看历史上的古人是如何研究宇宙的?相比于西方还在研究的宇宙爆炸论,中国古人更好的进行了归纳。中国古人通过对事物的考察和推理归纳出了宇宙发展的五个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也分别从宇宙发展的元、气、形、质、体五个阶段进行了概括和描述。

列子在《冲虚真经》天瑞篇中写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3]天地宇宙以阴阳进行控制,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共分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也就是“无极”的四个阶段,这也是宇宙从0到1的发展必然会经历的四个阶段。列子在内容中又对“无极”的四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延伸出“太极”和“易”的初期概念——“浑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混沌”。汉代纬书《易纬·乾凿度》中说:“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4]大概意思是太易阶段一切皆无,太初时候出现气(炁),太始时候有了气形,太素阶段形成物质,当气、形、质融为一体不分离的时候就成了“混沌”,这时候万物混沌一片且紧密相连,这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状态,便称为“易”。某种程度上看,《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三”代表的也是气、形、质,三种元素不断混合发展后就滋生了万物。

气、形、质构成了“太极”的初期状态,也就是“易”。“太易”是宇宙起源说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无形无质,虚无缥缈,只是产生了一点能量的亮光,与西方所说的“奇点”4这一概念如出一辙,如果和元宇宙的产生能有什么联系,那就是元宇宙的发展必然要经过“太易”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元宇宙概念产生和理论诞生的阶段,也是做好下一步规划的基础。

随着古人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最终在元朝末年,道人张善渊在《道法会元》中把宇宙从0到1的发展过程确定为五个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中国“先天五太”宇宙起源假说体系由此建立。而根据中国历代先贤、最新科技、经济行业的元宇宙发展来看,元宇宙的发展也必然会经历相同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太易,奇点出现,概念产生——元;

第二阶段:太初,炁机酝酿,氛围加剧——气;

第三阶段:太始,出现生机,商机显化——形;

第四阶段:太素,宇宙空间,软硬完善——质;

第五阶段:太极,星系诞生,行业发展——体。

4. 古代“元宇宙”中的虚实相生

一虚一实、一阴一阳、一明一暗,这是中国画所追求的空间境界,由此,面面中所有空间的流动便有了节奏,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虚实相生是中国画也可以说是中国哲人从古至今的追求,虚实相生主要是以虚托实,即虚而不空,虚中有物;虚实相生也可以相互转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即可以是“空无”,也可以是“实有”;实即可以是“实有”,也可以是“空无”。但往往“虚”比“实”更赋予丰富的内容,因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5

在中国古人传统的空间观念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宇宙,一个存在于古人想象中的虚幻的宇宙。那么,中国古人是如何看待身处的现实世界和想象的虚拟世界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便是最好的例证。一位武陵渔人穿过一个幽暗的小窄洞,便从现实世界进入到了虚构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个世界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这个世界,便是陶渊明为自己创造的属于他的“元宇宙”。当然,还有南柯一梦中的淳于棼,枕头就是他进入“元宇宙”的链码。

中国古人对于虚拟世界的幻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实现与现实世界的连通甚至交叠的,人也能在两个世界之间自由地来回穿梭,这不禁让人想到古老的石窟艺术。密密麻麻如同蜂巢一般的洞窟构筑在远离尘嚣的崖壁间,壁画上五光十色的佛殿、祥云和天人形象将壁面的真实建筑融入到一个巨大的幻象之中,整个山崖化为宗教净土,哪个是真实,哪个又是虚幻?当人们礼拜佛窟时,是不是也会沉浸在那个虚拟世界里?

“元宇宙”,Metaverse,由Meta (超越)和Universe (宇宙)两部分组成。单纯从字面来看,“元宇宙”又可以被解释为通过技术手段在真实的自然世界中搭建一个平行且持久存在的沉浸式虚拟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个虚拟空间中进行各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早在1000多年前古人建造石窟其实就是在创造自己的“元宇宙”。

佛经上说,在佛界的大千世界之外,一定还有不同的宇宙存在,所谓“三界唯心,万法惟识”7。佛教常言“法身、报身、化身”,清净是法身,圆满是报身,千百亿不同的形像是化身[5]。南怀瑾先生曾说,“拿哲学的观点来看它,法、报、化三身,就是体、相、用。宇宙间一切的事物,它本身都有体、相、用。”[6]从某种意义上去理解,可能这就是一种“虚拟化身”。在自成体系的壁画空间里,人们建构起一个虚拟的世界,进入其中便可以进行各种“沉浸式体验”(修禅、朝拜、祈愿)。在这些尺寸悬殊、结构有别的洞窟中古人不断地调整自己与雕塑、壁画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方面的,他们将自己的现实与愿景投射到壁面上,与壁画中的平行世界交互,并满足着内心。当人们进入到石窟中仰望窟顶,盛开的莲花、伏羲、女娲,奔腾飞翔的羽人、朱雀、飞天,还有雨师、乌获、飞廉、三皇等,满天诸神,萦绕眼前,在人界、天界和自然山林中自由转换,现实与虚构的世界独立而连接,这何尝不是一个灵动祥和的“虚拟世界”。

“元宇宙”的概念,因为它的模糊性,反倒凭添了更多美好的想象空间。古人“隐藏”在敦煌壁画中、属于他们的精神世界远比我们了解的更丰富、更神秘。无论私密或宏伟,壁面上的世界与现实平行、与世间种种体验相互映射,它更像是一种“法”,帮助人们回归本我,找回万物最本来的面目。一花一世界,一人一宇宙,也许古人早已探知,只有你自己的宇宙才是真正的“元宇宙”。

5. 结论

如今,元宇宙正在以蓬勃之势迅速进入各行各业,在元宇宙中人们可以超脱于真实时空、超脱于自然寿命、超脱于死亡,也可能从根本上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7]。回望历史,古人早已在2000多年前就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元宇宙,只不过仍存在于幻想之中,当下我们所有的理念与展望也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发展、向前推进的,当我们能够以科技的力量进入元宇宙的那一刻,今人将与古人重逢,异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不复存在,未来世界也能得以被我们窥见。

NOTES

1出自《易传·象传上·泰》。

2出自《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3出自《淮南子·天文训》。

4物理上把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点称为奇点。奇点,也称引力奇点或时空奇点,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引力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在这个点,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无法适用。

5出自清人笪重光的《画荃》。

6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7出自《华严经》。

参考文献

[1] 龙彬, 童淑媛. 以时率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空融合特征探研[J]. 新建筑, 2011: 122-125.
[2] 尹铁燕. 元宇宙概念: 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引[J]. 运城学院学报, 2024: 27-35.
[3] 杨伯峻. 列子集释[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9: 5-8.
[4] 林忠军. 《易纬》导读[M]. 济南: 齐鲁书社, 2002: 81-82.
[5] 黄伟. 杨仁山佛教思想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 南开大学, 2011.
[6] 汪京元. 内心矛盾空间的演绎——关于抽象画家的哲学思维[J]. 美术大观, 2011: 54-55.
[7] 王艳萍. 当代中国的生存哲学[D]: [硕士学位论文].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