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与课程全面思政化融合建设探究
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DOI: 10.12677/ces.2024.126384,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55 
作者: 张 超, 杨苗苗:珠海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广东 珠海
关键词: 师德师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Teachers’ Morality and Styl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摘要: 本研究主要讨论高校课程全面思政与师德师风融合建设。论述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课程思政在理念及发展上存在的内在联系,阐明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相互促进、推动作用,指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课程全面思政建设两个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二者共同建设、相互促进的理念,提出强化制度建设、优化考核评价、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加强建设“内驱力”,构建高校良性发展机制的建议。
Abstract: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ers’ morality and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teachers’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in terms of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expounds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teachers’ style,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teachers’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ptimizing assessment, setting an exampl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driving force” and constructing a benign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张超, 杨苗苗. 高校师德师风与课程全面思政化融合建设探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6): 255-26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6384

1. 引言

师德是指教师自身道德、品德等内涵,师风则是指教师言语、行为等外显。高校师风师德是高校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石,也是门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1],提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最重要的内容是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2]。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做到“以才教人,以德育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对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着良好的加成效应,而良好的师风师德对学校的课程全面思政化更有着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所以,研究讨论高校师德师风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师德师风建设与课程思政理念的内在联系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该纲要强调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举措意义,要求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精准规划,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三个导向”,让学生具备道德判断能力,使其将内在的道德观念自觉地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其“知”为“立德”,“行”是“树人”,立德树人则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课程思政的目标设定及课程全面思政化的开展,对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良好的教育能力教授学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引导、影响学生。在这些对教师的要求中,精神风貌、道德情操等师德师风要素一直是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门槛”,现在,师德师风也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首要要求。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将师德师风作为衡量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第一标准。

课程思政的全面开展要求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以“教”为教育起点,而“育”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而教育的尾点则是“成”,整个过程总结起来则是“教人,育人,成人”。现在的教育目标不在仅仅是让受教育者“成才”,而是真正的“成人”,成为一个扎根于民族,立足于当下,三观端正的现代化青年。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以专业教人,用高尚的道德情操风貌影响、引导受教育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后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现代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对课程的全面思政化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课程全面思政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而课程全面思政化的建设对高校的师德师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驱动力之一,对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和课程全面思政化二者是在高校良好发展的道路上并行的两条路,随着发展的进行,二者渐行渐近,现已形成在一个目标下,一个道路上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3. 高校课程全面思政化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共同问题

高校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及输送人才的最前沿阵线,承担着发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创新科技成果的重任,责任在肩,不容退却。其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但进展一直较为平缓,效果差强人意。而课程思政建设近些年虽取得的可喜的局面,但各地区不同及高校自身特点,使得课程思政要再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持续的推动力。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各自有着自身特点的问题,同时也有着共性的问题,找到这些共性问题并解决,可以极大促进高校建设工作的发展。

3.1. 高校及学科自身特点导致的二者建设力度不足

理工类院校和理工科专业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同,理工类专业教学有着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及实用性倾向。理工类学科多数如数学、物理、力学、工程、机械等此类逻辑缜密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概念、理论、公式推导及技术应用创新是理工类专业传统教学授课重点,目的是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及专业知识应用。这使得理工类专业教师在自身知识的积累及储备中更多的倾向自身的专业知识的精深与创新,对相关人文科学缺乏更多的追寻动力。这使得理工类教师自身知识架构的完善出现问题,自身的品德、修养、人文情怀发展缓慢,从而使得师德师风建设的快速发展受限。

同时由于理工类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薄弱,使得思政元素与理工类知识的融入相对较生硬,课程生动性及吸引力不足。理工类学生由于专业及学业要求,更多的精力也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接受、应用上,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对专业教育以外刻意融入的思政元素积极性不高,使得课程思政效果不佳,专业课程思政化建设进展缓慢。

3.2. 建设参与者的“自律”与“他律”程度有待加强

人的成长需要有“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的作用,师德师风建设和课程全面思政化建设也兼具有这两个方面的特点。自律是自身精神需求、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没有人或事物现场监督的情况下,审视自己的内心,主动遵守规则及公序良俗,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是自我的约束,君子慎独是一种积极的情怀和行为。他律则与自律相对,是指非自愿的受自身以外的个体或群体,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对自己的约束和控制。

3.2.1. 建设参与者“自律性”不足

1) 自身缺乏“内驱力”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及课程思政化建设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高校教师及学生是师德师风及课程思政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具体执行人及主要推动者。参与其中,需要在自身的学识及认知上不断的进行学习、充实及完善,从家国天下到公序良俗,从人文情怀到政治经济。这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现在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自身工作、学业及各项考核、遵守各项制度的前提下,需要再安排出额外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投入及学习,压力较大。且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这样,一些高校教师和学生对这样的工作和学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缺乏主动学习进步的“内驱力”,积极性不够。

2) 外部因素影响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一些平台及某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对一些负面信息及偏激言行的传播,价值观的不良导向,导致了社会上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倾向。这些不良风气也传进了校园,由于个人学识和认知的不足,使得个别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在思想教学以及科研层面出现道德失范的问题,并因此缺少工作、学习和生活热情,缺乏责任感,得过且过,这也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和学生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问题[3]

3.2.2. 建设参与者“他律性”有待加强

1) 宣传及制度制定不到位

有些高校对师德师风和课程全面思政化宣传不够,要求强度不高,缺乏一个“立体式”的宣传环境,使得一些教师和学生对相关建设认识不够,理解深入程度不足,无法深入认识到师德师风和课程思政对社会、国家的深远意义,认为师德师风和课程思政建设相对专业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来说地位居次,是在完成专业教授和学习的基础上的辅助。同时学校相关部门缺乏培训、提升计划和手段,没有长期持续的培训提升计划,使得有些教师对相关建设理解不够,或者是想提高自己,但缺乏学习提高机会。

2) 监督及考核机制执行不够

有些高校依据国家的文件对师德师风建设及课程全面思政化建设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实施方法及考核机制,但相关机制相对务虚,落在实处的点不多,缺乏执行标准及考核点,这样在考核时更多的还是倾向于科研业绩,忽视育人效果。或者是遇到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等一些问题,为减小影响,或顾忌颜面,从而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样使得一些参与者对相关问题严重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完成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工作,做一个守法公民即可,忘了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师德师风与课程全面思政建设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图1所示。

Figure 1. Common issu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thics and style and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1. 师德师风与课程全面思政建设中的共性问题

4. 高校师德师风和课程全面思政化融合建设策略

高校要回归教学本真[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校教育的初心为“育”。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看,增加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改善、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是“育已”,师德师风建设就是一个“育已”的过程。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课程全面思政化的基石和保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为线索,将“中国梦”,“大国崛起”,“家国情怀”等思想元素点点滴滴圆融的融入其中,提高专业教学的温度和深度,吸引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和学生一道打造有品质的专业思政课程。

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是“育人”。教师“以才教人,以德育人”。高校的教育平台给了教师一个展现自我人生价值最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需要教师展现自己的学识、专业素养、人文温度、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等等,课堂表现是否成功以学生的共鸣和参与程度为标准。学生的尊重和认同感是教师教学的快乐源泉,也是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源动力”和“内驱力”。

无论是“育人”,还是“育已”,都是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才是实现二者建设发展最有力的途径。

4.1. 宣传机制落实深入

4.1.1. 部门协同,宣传工作建设常态化

高校党委、基层党委、党办、学工各部联动,形成全面协作的工作形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课程全面思政化建设工作常态化。可以以学校发展为主题,将工作建设、监督机制、奖惩制度等内容以共同讨论、学校征文、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形式进行,充分利用授课平台、学校官网、平面媒体及手媒的协同作用,引起全校的参与,将工作目标落在打造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健康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上,“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5],从战略发展来认识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4.1.2. 加强新入职教师筛选及培训工作

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对教师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品行等软实力方面要求较高,因此学校需要有更丰富、更科学的评估方法,在招聘阶段对应聘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科学、细致的评估。在新教师入职培训阶段,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立体化,落实到每一点的培训工作中去,让新教师深刻意识到现在高校建设工作中,科研业绩不再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师德师风才是立德树人的第一标准,拥有工作业绩考核中的“一票否决”权,真正的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并伴随整个职业生涯。

4.1.3. 树立党员模范,以点带面

高校可结合日常建设工作,将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教师和学生树立典型模范。结合党建工作从青年教师队伍及优异学生群体中培养发展党员,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师德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6],加强对党员教师和学生模范典型模范事迹的正面宣传。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让受奖者获得被集体认同的成就感,产生有效的辐射作用,让集体其他成员产生认同、趋同感,形成“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局面。

4.2. 加强过程管理

高校课程分类复杂,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学生课程从思想道德与法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到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理论力学等专业基础课,再到各个学科专业的专业课,课程性质相差较大,因此课程思政全面化的展开进程也很难做到一致。同时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不是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不断的进行,进行中不断改进,所以说课程思政的进行是一个近似螺旋化曲线前进的路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时代特征不断有新思政元素注入,也有一些元素因时效等原因需要剥离。将各专业课程落实到专业及个人,以专业集体课程建设、个人项目申报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以2年至3年为建设周期或批次完成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以学期或学年为阶段目标,制定目标任务,以学院或专业为单位,对专业、个人、课程进行阶段性目标评估,以激励为主要方式,以批评、督促为辅助促进课程全面思政化的开展。

4.3. 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及标准

对师德师风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从爱国、爱党、敬业、育人、言行、风貌等各方面表现纳入评价系统。建立师德师风展现平台,对优秀的师德师风表现进行宣扬和激励,树立正面形象。同时畅通师德师风投诉渠道,对在师德师风方面不良表现进行考核,加强指正和管理。

标准化学校督导、听课制度,细化听课评价标准,量化同行老师的听课频次,鼓励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将师德师风和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纳入教学及听课评价,可以从授课准备、授课水平、思政元素采点及融入情况、学生参与程度、课堂效果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现场评价和交流。同时引入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学生是和教师最直接的接触者,对教师的表现最有发言权,构建学生评教系统,师德师风建议平台等,将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道德情操、师表风貌等作为评价标准,提高学生在评价系统中的权重。

将学校、同事、学生相关考评结果纳入评优评先、薪资晋升、职称评定中,将结果进行公示。在教师中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促进进步。

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是让事物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师德师风和课程全面思政化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事情,加强师德师风和课程全面思政化的监督标准、考核标准,让教师和学生在师德师风和课程思政建设中,自己明确要怎样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合格、良好及优秀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样的。这样在师德师风和课程全面思政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清楚、明白的做事,知道努力的方向,形成公平、公正的工作学习氛围,促使学校良性发展。

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主要目标还是为学校、社会、国家培养更好的人才。这个主要目标的实现在高校主要体现在课程全面思政化的平台的建设。高校课程全面思政化也是促进、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动力。将师德师风建设和高校课程全面思政化建设有机结合,在一个平台内共同建设,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是促进高校健康快速发展的最佳路径,最终实现最佳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001).
[2]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8-05-03(002).
[3] 周书钟.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举措[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1(4): 82-85.
[4] 董小龙, 王若斯. 理工类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7): 25-27.
[5]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9-09(001).
[6] 张帅, 徐云露. 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科教文汇, 2021(19):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