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追星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Social Psychology Analysis of the Star-Chasing Behavio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4.146425, PDF, HTML, XML, 下载: 20  浏览: 91 
作者: 乔 蕊: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大学生追星行为社会心理学College Students Star-Chasing Behavior Social Psychology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追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是明显。本文通过对河南某高校进行调查研究,描述大学生追星现状,分析大学生追星的原因,研究发现:大学生追星对象、方式具有多样性;大学生追星行为具有理智性;大学生追星原因具有深入性,最后从大学生个人、家庭、高校以及社会四个层面提出引导大学生正确追星的正向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eeking spiritual satisfac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tar-chas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especiall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a university in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ar chasing,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star chasing, and finds that the objects and ways of college students’ star chasing are diverse; College students’ star-chasing behavior is rational; The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star chasing are profound. Finally,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dividual, family, university and socie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sitive suggestions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star chasing correctly.
文章引用:乔蕊 (2024). 当代大学生追星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进展, 14(6), 428-43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6425

1. 概念解析

1.1. 追星现象的兴起

追星一词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很火的歌唱组合小虎队,1989年该组合在演出后被一群骑着车的粉丝追赶,这种现象在当时被称为“追星”,后面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粉丝对偶像的崇拜,20世纪80~90年代盛行的港星在小范围内掀起一股追星热潮。吕鹏在文中提到;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因其无门槛的草根性以及全民关注性风靡全国,直接造就一大批粉丝的产生,所以可看作我国追星文化的开端(吕鹏,张原,2019)。2014年一批从韩国回国的明星引入了饭圈的组织形式,微博出现“超话”功能,追星与社交得以结合(麦智杰,2021)。近年来出现的《偶像练习生》等网络选秀节目丰富了追星的形式,也使粉丝成为造星者的一部分。

1.2. 追星的内涵

我国学者邵道生指出:“所谓的追星,实际上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的一种偶像崇拜的表现形式,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邵道生,1994)。类似的,连蕾提到:“追星”一词是由偶像崇拜演变来的,其实质就是偶像崇拜(连蕾,2021)。陈凤等人认为所谓偶像崇拜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人产生的认同和依恋,在现代社会中,追星是偶像崇拜的主要形式(张懿倬,陈凤,戴妍,2020)。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阶段性行为,本质是青少年在心理上对理想人物的情感依恋和心理认同的特殊的心理行为(张力一翔,2020)。

可以看出,追星和偶像崇拜密切相关。追星的本质就是偶像崇拜,并将追星定义为人们对于“星”表现出喜欢、认同和崇拜,是一种对理想人物的依恋和认同的行为,会出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具体表现在为喜欢的“星”付出的行动上,比如花时间关注所追的“星”的消息、购买相关的东西等,这些实际行动就是追星行为,“星”就是那些因为自身各种特质而被人们所喜爱和追逐的偶像,涉及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2. 理论基础

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论,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构成需要的层次,其中对食物、空气一类的生理需要是首要满足的,较高的需求是在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出现。马斯洛认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归属的需要,二是爱的需要,前者是说一个人对建立、维持关系的需要;后者是说人需要爱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对于大学生来说,当缺乏集体生活中的归属感时会寻找其他归属感,体验到归属感的同时会有安全感。大学生通过追星会结识到喜欢共同偶像的粉丝,在这个群体中进行交流互动,产生归属感,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2.2. 社会认同理论

泰弗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张莹瑞,佐斌,2006)。埃里克森认为一个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发展是以这个人所在的群体为前提的,群体的价值对于群体中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人们会通过自己的判断对各种群体进行评价和比较,希望将自己归入普遍认为的更优秀的群体。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一个追星的大学生个体会因为喜欢的偶像选择去加入粉丝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大家有相同的目标,会通过参加群体活动为偶像应援、宣传等,从中会获得更多的认同。部分“路人”朋友看到粉丝们的一些活动会对其进行评价,一些好的评价会使这个群体的凝聚力更强,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也会提高,群体成员就会更倾向于选择这个群体来对自己进行定位。

3. 当代大学生追星现象调查与心理学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河南综合类A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2023年3月1日至3月10日期间通过线下发放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22份。本次问卷量表《大学生追星行为问卷调查表》为笔者原创设计,共30题,主要从大学生基本情况、行为表现、情感倾向、自我理解、周围人的反应等五个维度展开,调查当代大学生追星现状。其中样本分布情况如下:女生182名(56.52%),男生140名(43.48%);大一至大五的学生分别占9.63%、12.73%、23.91%、48.14%、5.59%。

3.1.2. 调查结果

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数据信度系数值为0.710,大于0.6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可以接受,KMO值为0.780,问卷设计科学合理,可以进行以下统计分析:

1) 大学生追星的主体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进行偶像崇拜活动的大学生。结果显示75.47%的大学生现阶段有崇拜的人物,24.53%的大学生没有。其中女大学生中存在偶像崇拜现象的有84.44%,男大学生中存在此现象的有65%。

2) 大学生追星的对象

大学生追星的“对象”是指被大学生追的“星”,也就是偶像。调查发现,大学生追星对象中81.89%是男性偶像、18.11%是女性偶像,无论是女大学生还是男大学生对于偶像的选择更倾向于男性偶像。这一点与岳晓东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岳晓东,严飞,2007)。

从大学生崇拜的对象类型分布来看,占比最大的是影星,59.67%,紧接着是歌星,占比51.44%,排列第三的是革命先烈或民族英雄,占比29.63%,也有5.76%的大学生选择自己作为崇拜的偶像(见图1)。

3) 大学生追星的行为表现

在以往对追星行为的研究中,模仿行为受到广泛关注,粉丝出于对偶像的喜欢会模仿偶像的各方面,从大学生的角度分析追星的大学生所进行的“模仿行为”,通过“当您看到周围同学崇拜一个偶像时,他/她会?”问题调查发现,近七成的大学生希望拥有偶像的品质。四成的大学生模仿崇拜者的说话和言行,超过三成的大学生模仿崇拜者的穿着打扮。

Figure 1. The category of idols worshiped b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1. 当代大学生崇拜的偶像类目图

从大学生的追星行为来看,结果显示,收集偶像的签名、照片、影集以及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这两种占比较高,其次是写文章赞美偶像、购买偶像演唱或演出的正版光碟(见图2)。

Figure 2. Star-chasing behavio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2. 当代大学生追星行为

4) 大学生偶像的更换频率

据问卷调查的数据,30.12%的大学生经过很久会换偶像,25.16%的大学生会变换偶像,但是不频繁,还有从来不换偶像的,占16.15%,仅有9.01%的大学生经常变换偶像。

5) 大学生追星的目的

通过调查发现,73.29%的大学生追星是为了缓解压力、感到轻松愉悦,55.59%的大学生是看到心中理想的她/他,有53.73%的大学生是为了有生活的目标,其他为了增加友伴(20.19%)以及跟上时代(15.22%) (见图3)。

Figure 3. The purpos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tar-chasing

3. 当代大学生追星目的

3.2. 归因分析

3.2.1. 满足情感需求

大学生能够通过追星弥补缺失的情感。一些大学生因为内向、不擅长交际或者是家庭原因,很难在大学里交到朋友,然而处于特殊时期的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诉求,诉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甚至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据多个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已上升至16%到30%之间,其中抑郁是检出率最高的心理问题之一(陈雨濛,张亚利,俞国良,2022)。人有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些大学生可能会选择追星这种形式来满足情感需求。根据调查数据,多达52.85%的大学生喜欢一个偶像的原因是为了得到精神慰藉、心理满足。对于大学生来说,加入粉丝群体就是融入群体的一个途径,在其中可以和粉丝产生交流互动,还可以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获得归属感、关心等。根据本次调查数据,21.24%的大学生会给偶像写信并希望送到偶像手中,写信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寄托。另外,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自我,然而因为现实原因,可能会导致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差距,这时大学生会将情感投射到偶像身上,从而减少这种差距带来的落差感,心理会得到一定的慰藉。

3.2.2. 获得自我认同

大学生在追星过程中,通过粉丝群体之间的互动,能够获得自我认同。根据贝特–汗莱密所说的认同的三个层次,个体首先获得群体认同,再根据群体认同获得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会促进个人自我认同的建立。在追星的个人和粉丝群体中,个人通过对粉丝群体的认同会选择加入群体,就粉丝群体内部而言,大家会在这个群体中形成自己的特殊语言、组织群体内的活动,这会促进群体凝聚力。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每个人都想为偶像出一份力、增加其曝光度,调查发现,22.35%的大学生会为了偶像专门学习视频拍摄剪辑技术,64%的大学生为偶像的作品做过实际宣传。大学生通过剪视频、编辑文案等为偶像做宣传,通过群体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特长的粉丝会选择收藏点赞作品等,这些互动会促进群体成员的关系,增加群体认同;就群体外部来说,群体外部的人会对群体做出评价,好的评价会促使群体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也会促进群体成员的群体认同。

3.2.3. 移动终端的普及

首先,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类型的偶像提供了一种可能。从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各类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像网络支付、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分别为9.5亿、8.1亿,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了4.7%、8.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只需要一台智能设备就可以了解到全球的各种新闻,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种网红、游戏主播、选秀明星、美妆达人、运动博主等争相涌现,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种类型的偶像,并且随时随地能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信息。同时,移动终端的普及也使追星的方式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偶像的不可得性。正是因为网络不断的升级换代,粉丝从最开始通过微博和偶像互动,到现在可以通过观看偶像直播实现和偶像的互动,网络在不断地缩小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距离。另外,通过近年来热度较高的选秀节目可以看到粉丝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高,甚至能够参与到造星的过程中,特别是像“你一票我一票,明天xx就出道”类似口号,也能反映出这点。近年来还有一些“某歌手新专辑上线几分钟,销量达3000万”类似报道,可见粉丝力量之大。

4. 结论与思考

4.1. 结论

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

第一,大学生追星对象、方式是多样性的。大学生追星的对象中歌星、体育明星、学术明星、政治名人、虚拟人物、革命先烈、父母、老师和自己都有所涉及。一方面,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会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和新事物,这为大学生喜欢一个偶像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发达,更多类型的偶像出现,大学生的选择随之增加。随着时代的不同,追星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从关注偶像的作品,再到通过网络给偶像打榜投票送偶像出道等,粉丝的话语权增强、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第二,大学生的追星行为具有理智性。虽然大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三观正在形成中,但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网络丰富了大学生追星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危害,由于一些偶像之间存在资源的竞争,难免会有粉丝吵架的行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少发生,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在保持理性的情况下喜欢偶像,能够理性看待偶像的优缺点。

第三,大学生追星的原因具有深入性。深入性是相对于表层性而言的,偶像们往往都是漂亮帅气的,所以颜值会被看作是大学生追星的首要原因,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偶像的了解会更加深入,而不是只停留在外貌、身等表面特征,她们会被偶像的性格、所做的贡献等吸引。虽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但正是这种对偶像的较深入的认识会促使她们更长久的喜欢自己的偶像。

4.2. 思考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高校学生三观的树立需要加以重视。虽然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大学生仍处于学生阶段,三观未成熟,容易受到娱乐圈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何尽可能的发挥追星的积极影响、减少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追星,需要大学生个人,家庭、高校以及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因此本文从这四个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加强自我教育。大学生是追星行为的主体,应该重视大学生在追星方面的自我教育。大学生要注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理性地看待偶像的行为,做到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此外,大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正确看待追星行为,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大学生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父母正确看待大学生的追星行为是父母引导大学生正确追星的开始。得知孩子有追星行为时,父母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可以主动与孩子聊和偶像有关的话题,了解孩子的追星状况,同时注意孩子是否有过度的追星行为,及时进行引导教育。

第三,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榜样教育。高校要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授给学生,同时与相关部门合作,组织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深刻理解其内涵。思政课老师要了解榜样教育,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追星与榜样教育相结合,探究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开展专门的榜样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主动了解本校大学生追星的状况,及时发现追星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策略。

第四,规范相关行业发展,净化网络环境。随着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经纪公司为了盈利一味地迎合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出一些只有颜值的“偶像”,这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相关行业应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在选拔人才时把人品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培养德艺双馨的偶像。网络的普及促使了新的追星方式的出现,也难免会因粉丝的一些极端行为导致网络环境污化,需要有关部门及时作出行动,净化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雨濛, 张亚利, 俞国良(2022). 2010-2020中国内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30(5), 991-1004.
[2] 连蕾(2021). 藏族中学生追星现象及其引导对策.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宁: 青海师范大学.
[3] 吕鹏, 张原(2019).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 中国青年研究, (5), 64-72.
[4] 麦智杰(2021). 青年群体追星行为解析与价值观引导策略.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5), 54-58.
[5] 邵道生(1994). “追星热”的社会学思考. 年研究, (2), 34-37.
[6] 岳晓东, 严飞(2007). 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二)——偶像崇拜的性别差异. 青年研, (4), 15-20.
[7] 张力一翔(2020). 青年饭圈现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3(2), 43-46.
[8] 张懿倬, 陈凤, 戴妍(2020). 从“追星”透视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 长江丛刊, (11), 113-114.
[9] 张莹瑞, 佐斌(2006).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14(3), 475-480.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2014-05-14.
https://www3.cnnic.cn/n4/2024/0322/c88-10964.html, 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