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重构
Re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urriculum Based on OBE Concepts
DOI: 10.12677/ces.2024.126381, PDF, HTML, XML, 下载: 27  浏览: 4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陆晓洲: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关键词: OBE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重构OB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Curriculum Reconstruction
摘要: 在社会对体育师资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面临众多挑战。体育院校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进行重构:以学生为中心,明确课程目标;以产出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以成果为导向,优化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重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为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rowing social demand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s is facing numerous challenges.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by reconstruct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 clarifying the course objectives by focusing on students,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by taking the output as the guide, and optimiz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by taking the outcome as the guide. This kind of reconstruction not only help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but also can better adapt to today’s complex and changing social need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and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陆晓洲. 基于OBE理念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重构[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6): 235-239.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6381

1. 引言

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师资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专业。在社会对体育师资需求激增的背景下,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体育人才培养要求。而OBE理念注重教育产出与预期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将成果导向教育(OBE)应用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OBE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进行重构,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完善评价体系,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 以学生为中心,明确课程目标

OBE理念的核心在于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根据他们的成长规律、个性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设定课程目标,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协调。以此实现所期望的教学成果。在重构实践课程体系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课程目标,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期望,结合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目标[1]

2.1. 培养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

通过参与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学生能够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时要将具体的教学技能分解,然后根据每个技能的学习目标将其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例如,在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中,对课堂组织教学技能、课堂评价技能、体育教学设计技能等进行训练和培养。具体到每个小目标的内容为: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提前明确好课堂中需要进行的环节;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进行观察、记录;根据记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每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需要学习哪些内容,要设计哪些环节等。通过具体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基本技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组织到课堂评价、从知识到技能、从教到学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2.2. 提高学生的体育教育专业素养

OBE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和感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2]。通过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体育教学基本理论、体育教学设计和体育教学实施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设计并实施一堂体育课”以及“如何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课型”等知识。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和应该改进之处。此外,在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中还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课,在小组讨论课中,学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创新等。

3. 以产出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和快速融入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OBE理念下的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实践课程设置。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总结来完善课程体系,从而保证实践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以“产出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实践教学内容要兼顾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三方面,使学生不仅能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能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的基本能力。

3.1. 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基础性实践教学是指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提供学习平台和实践基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因此,基础类课程就成为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实践性,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因此,在构建基于OBE理念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时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3]。其中,实践类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实习、模拟实训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例如,在“体育教育理论”课程中,实验、实习和模拟实训都是必要的教学环节。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体育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实习是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模拟实训则是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应关注其应用性,并加强课程内容与实践的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体育改革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教育教学中去,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实践活动,如参加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全国体育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和其他技能比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汲取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3. 教学内容的创新性

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OBE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内容设置要丰富,不仅包含传统的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技能训练方法,还包括新兴的健身运动方法:游泳、瑜伽、健美操、太极拳等。此外,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例如,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设置有体育创新创业项目,包括互联网+、共享经济、创客空间等;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以“互联网+”“双创”等为主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创业比赛、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设置学生选修课程,如体育社会学专题讲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选修课等。通过这些创新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 以成果为导向,优化评价体系

在OBE理念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应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展开。学生方面,应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改进,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方面,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在实践课程中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学校方面,应注重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成绩、轻能力。传统评价方式多以理论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实践课程考核多为期末考试成绩,其成绩组成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重结果、轻过程。传统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实践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因此,学校应依据OBE理念改革传统评价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以目标为导向对实践课程进行重构与优化,完善评价体系;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细化评价内容、指标与方法;制定评价标准和要求;建立完整的评价制度和机制[5]。体育教育专业应基于OBE理念将实践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教学目标,从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实践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并通过对实际需求、社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及评价指标体系[6]。此外,应在组织实施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5. 结语

在当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基于OBE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通过调整实践教学目标,将职业技能训练、岗位适应性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作为实践教学内容的重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作为学生毕业时的考核标准,通过多种形式考察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OBE理念将实践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技能课两类,强化公共必修课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实践课程与专业必修课内容衔接。通过建立评价机制、加强评价过程管理等手段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督促教师和学生将成果导向理念运用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OBE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重构,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30257)“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体育教育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 杜志娟, 赵光勇. 基于OBE理念反向设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 当代体育科技, 2022, 12(2): 120-123.
[2] 唐炼, 杨洁. 基于OBE教育模式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29): 85+87.
[3] 房英杰, 宋文利, 张萍, 等.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J]. 冰雪运动, 2021, 43(3): 58-63.
[4] 万义, 钟曼. OBE理念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例[J]. 体育科技, 2020, 41(5): 147-148.
[5] 胡永红, 吴邵兰, 黄春神. 基于OBE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微——以韶关学院为例[J]. 韶关学院学报, 2018, 39(5): 33-36.
[6] 李骏. OBE模式背景下综合性高校体育类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22(4):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