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及动因分析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Antonymic Compound Word “Gao Di” and Its Motivational Analysis
DOI: 10.12677/ml.2024.126461, PDF, HTML, XML, 下载: 29  浏览: 60 
作者: 任美颐: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反义复合词“高低”语法化认知分析Antonymic Compound Word “Gao Di” Grammaticalization Cognitive Analysis
摘要: “高低”是一个现代汉语常见的反义复合词,有名词和副词两种词性。从一个并列结构的词组发展到名词再到副词,“高低”的语法化演变有着一脉相承的演化轨迹。副词“高低”的形成有着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基础,并且跟语义的泛化与虚化、语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Abstract: “Gao di” is a common antonymic compound word in modern Chinese, with both noun and adverbial forms. From a co-ordinate structure to a noun and then to an adverb,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gao di” has a consistent evolutionary trajectory. The formation of the adverb “gao di” has a cognitive basis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and defuzzifi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文章引用:任美颐. 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及动因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272-27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61

1. 引言

“高低”作为现代汉语常见的反义复合词,其语义十分丰富,特别是副词“高低”具有“无论如何、不论怎样”这一语义,与“高”和“低”的空间量度义差异较大,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讨论。曾丹(2007) [1]、李倩倩(2015) [2]、胡静(2018) [3]在研究反义复合词或反素副词时,将“高低”作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刘胜男(2021) [4]将反义复合词“高低”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认为其语法化是语义、句法和语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申盼路(2016) [5]对伊川方言中的语气副词“高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补充,通过搜集北京大学语料库和国学宝典语料库中的语料,梳理了“高低”的语法化轨迹,并对其语法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2. 反义复合词“高低”

“高”和“低”是常用来形容空间垂直距离长度的一组相反的概念,现代汉语中“高”和“低”两个词素可以构成反义复合词“高低”。“高低”可以用作名词表示“高度”,可以是具象的空间层面的高度,也可以是抽象的声调的高度、身份地位的尊卑贵贱等。除了表示“高度”以外,在作名词时还可表示“高下”“分寸”。此外,“高低”也有副词的词性,在普通话里表示“无论如何、无论怎样”,这与“高”和“低”两个语素的语义相差较大。另外,“高低”在个别方言作副词时,还可以表示“到底、终究”。

(1) 老板正用一个木头做的三角架,在测量这山洞的高低。(古龙《圆月弯刀》)

(2) 他的目光更炽热:“迟早总有一天,我也要跟他一较高低。”(古龙《圆月弯刀》)

(3) 虽然孙老元觉得自己可以与李老喜平等了,但李老喜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孙老元家这么一个过去的佃户,靠刮盐土贩牲口起了家,也敢与人称名字,真是不知高低。(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

(4) 葡萄觉得自己现在心眼多了,不愿意把话给人说透,说透别人高低也明白不了。(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5) 十年前,编辑即便给我叩三个响头,立下字据,打下包票,高低我也不肯写。(《读书》报刊)

例(1)~(3)的“高低”均为名词。例(1)中“高低”是定语“山洞”修饰的中心语,是指“山洞在空间上的垂直高度”;例(2)的“一较高低”是一个动宾结构,是指“一决高下、分出胜负”;例(3)的“高低”作宾语,“不知高低”是指“孙老元说话做事没有分寸”。例(4)和例(5)中的“高低”是副词,作状语,无论在主语前还是在主语后都可以使用,句法位置相对自由。例(4)用在主语后,是说“即使把话说透,别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明白”,例(5)用在主语前,是说“无论编辑怎样求我,我都不会写”。

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词义是如何演变的、副词的词性如何产生、为什么会这样演变,这些都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高低”的语法化演变

“高低”的语法化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高”和“低”的组合使用阶段、“高低”的名词阶段、“高低”的副词阶段。

3.1. “高低”的组合使用

在先秦时代“高”和“低”虽然已被广泛使用,但二者还没有出现连用的现象。我们能找到的最早一例“高”和“低”的连用出现在晋代,如下:

(6) 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需。(晋·王羲之《笔势论》)

例(6)中的“高低”与其后的“远近”相对,可以拆分为“高和低”,结构松散,我们不把它看作一个词,而是由“高”和“低”两个词组成的并列结构。在这里的“高低”是指书法笔画的高和低,语义仍然处于空间层面。这种结构松散、只表空间位置高低的情况一直延续到隋朝,如例(7)和例(8)

(7) 既攀藤而挽葛,亦资伴而相提穷羊肠之诘屈,极马岭之高低。(南朝梁·萧詧《游七山寺赋》)

(8) 时序寒热,国土高低,产育精粗,食物浓淡。(隋·智顗《摩诃止观》)

3.2. 名词阶段的“高低”

到了唐代,“高低”呈现出一定的词汇化倾向,语义得到了扩展,不再局限于具象的空间上的高度。

(9)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唐·白居易《弹秋思》)

(10) 官班朱紫多相似,年纪高低次第匀。(唐·郑据《七老会诗》)

(11) 如敢故违,便即擒捉,不问职分高低,所在处斩讫奏。(《唐文拾遗》)

例(9)的“高低”指“琴声格调的优劣”,例(10)用来形容“年龄的大小”,例(11)是指“职位位份的或高或低”。相比以往表示的“空间位置的或高或低”,“高低”的语义变得更加抽象,并呈现出一定的词汇化倾向,此时的“高低”不仅仅是“高”和“低”两个语素的语义相加,这其中还融入了一定的语境义,对于“高低”的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此外,“高低”也产生了转喻的用法,如例(12)。

(12) 幼攻左氏之书,长擅右军之笔。高低谈美,遐迩称贤。(《唐代墓志续编》)

例(12)的“高低”作主语与“遐迩”互文,是指“地位高低不同的人”,这里是用部分指代整体,这种转喻机制也是副词“高低”产生的认知基础。

元代以后,“高低”的语义进一步演变,出现了“不知高低”的用法。

(13) 你这个老人家,好不知高低,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全元曲》)

(14) 倘或言语上,略不相对,他那哭丧棒又重。假若不知高低,捞上几下,我怎的活得成么?(明·吴承恩《西游记》)

上述两例的“不知高低”有所不同,例(13)的“不知高低”指“不知好歹、不识好坏”,例(14)的“不知高低”指“没有分寸、不知轻重”。但无论是哪一种“不知高低”,都是在主观认识上的概念,相比之前的用法,这两处“高低”语义虚化程度都要更深一些。

而后,“见高低”“较高低”等表“高下”含义的“高低”在明清小说中大量出现,如例(15)~(17)。

(15) 他二人战经三十回合,不见高低。(明·吴承恩《西游记》)

(16) 吾有一阵,摆与你看,吾便保周伐纣;若是不认得,我与你立见高低。(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17) 何不往彼一游,寻个出头的国手较一较高低,也与中国吐一吐气,博他一个远乡异域的高名,传之不朽?(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此时的“高低”在语义上更倾向“高”一些,“见高低”“较高低”是“分出或比较双方中的哪一方本领更大、能赢”的意思。

3.3. 副词阶段的“高低”

随着名词“高低”语义的不断虚化,副词“高低”产生,最早出现于明清小说。

(18) 且留这钱,不够,可把我几件首饰添上;再要不够,我问徒弟们家告助,高低赶五七出了这殡,看耽误下了。(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19) 夏鼎道:“不难,不难,我高低叫他上钩就是,只是迟早不定。” (清·李海观《歧路灯》)

(20) 你低着头只顾掷,高低叫他赢了七八百两。(清·李海观《歧路灯》)

(21) 他家非赌即娼,我一个年轻人走来走去,高低没有好处。(清·李海观《歧路灯》)

例(18)~(21)的“高低”均为副词作状语,例(18)和例(19)的“高低”表示“无论如何、不管怎样”,其后的中心语为未发生的事件,例(20)和例(21)的“高低”表示“究竟、到底”,修饰的中心语为已发生的事件。在古代汉语中,我们找到的副词“高低”很少。但在现代汉语(特别是口语)中副词“高低”大量出现,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第一种表示“不论如何、不管怎样”的“高低”,而第二种表示“究竟、到底”的“高低”只存在于方言中。

4. “高低”语法化的动因分析

副词“高低”的形成有着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基础,跟语境的影响、语义的泛化与虚化密切相关。

4.1. 隐喻和转喻

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语言学里的两个重要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两个重要工具,对人类的认识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4.1.1. 隐喻

隐喻是人们通过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高低”所涉及到的空间方位概念对于人类而言,就是一种熟悉、有形、具体、常见的概念,在人类认知经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6]

在人类的普遍认知中,空间方位上的“高”往往是被仰视的、遥远的、难以企及的;相反,空间方位上的“低”是被俯视的、距离近的、容易到达的。于是,“高”和“低”这两个空间方位概念在从空间域投射到其他领域后,“高”可以是地位的尊贵、品格的崇高、难度上的遥不可及、程度上的无法比拟,相反,“低”可以是地位的低微、品格上的受人鄙视、难度上的轻而易举、平易近人等。组合在一起,形容地位上的高低、品格上的优劣、难度上的大小等。而“高”和“低”这两个空间上完全相反的概念组合后涵盖了很大的空间范围,投射后也可以表示其他域的大范围。所以,产生了表“无论怎样”的副词“高低”。

4.1.2. 转喻

人们常常采用某一事物易理解或易领悟的方面,来表示该事物的整体或该事物的其他方面,这就是转喻。同隐喻一样,转喻在“高低”的演变历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偏义复合实际上是一种部分代整体的转喻。上文提到过“见高低”“较高低”中的“高低”偏指“高”,这是两个表意相反的语素在语义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比较极端的结果。“高”和“低”作为构成语素构成“高低”一词,语素和词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用其中的一部分“高”来表示整个词语的意义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转喻。

另一方面,用相对或相反的词来指其上位概念也是一种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这一点在“高低”成词的初期体现得比较明显。“高”和“低”是两个形容“高度”这个上位概念程度的两个词,作为语素的“高”和“低”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指代“高度”这一概念。

4.2. 语境的影响

副词“高低”的产生受到了语境的一定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和“不计、不论、不问”的搭配使用,使“高低”的词义和句法功能受到了影响。“不计、不论、不问”与“高低”的组合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在宋代以后则使用得更为频繁。

(22) 请今后凡是散官,不计高低,若犯罪,不得当赎,亦不得上请。(《唐文拾遗》)

(23) 当时窟内集结时,不计高低相赞许。(《敦煌变文》)

(24) 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全宋词》)

(25) 今当不问高低,不拘小大,亦不问可以决水与不可以决水。(宋·范成大《吴郡志》)

“不计、不论、不问”后的“高低”含义还比较具体,根据语境,可以指官位的高低、道行的高低、身份等级的高低、地势的高低等。但由于与“不计、不论、不问”的频繁组合,“高低”的语义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吸收了“不计、不论、不问”的部分语义,跟“高低”原有的语义进行融合,产生了“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的意思。同时,“不计高低、不论高低、不问高低”的组合在句中常作状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低”词性上的转变。

另一方面,语境义的融入使“高低”的语义不再局限于空间范围,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理解其词义,这一点也在上文提到过,在此不多做介绍。

4.3. 泛化与虚化

泛化与虚化,是指实词语义的抽象化、一般化和扩大化,是以实词的部分具体义素的脱离和词义的适用范围扩大为前提的[7]。“高低”的语法化与其语义的泛化和虚化密切相关。

纵观整个“高低”的语法化历程,可以看出“高低”的语法化演变也是一个词义不断抽象化、一般化和扩大化的过程。成为名词后的“高低”,语义由先前具体的空间垂直位置的高度转变到抽象的身份的高低、官职的高低、能力的高低、品味的高低等,适用范围逐渐扩大,语义也逐渐虚化。在这样的语义泛化与虚化基础上,才能产生出“不知高低”“不问高低”“不论高低”的常见组合,随后“高低”有了“无论如何、不论怎样”的语义,语法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发展出了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语气副词的用法。

5. 结语

本文以反义复合词“高低”为研究对象,对其语法化历程进行了梳理,将“高低”的语法化演变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高”和“低”的组合使用阶段、“高低”的名词阶段、“高低”的副词阶段。此外,此外对这一语法化历程的动因进行分心,认为副词“高低”的形成有着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基础,跟语境的影响、语义的泛化与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曾丹. 反义复合词形成演变的认知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金华: 浙江大学, 2007.
[2] 李倩倩. 反素副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 胡静. “空间量度”类反义复合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大学, 2018.
[4] 刘胜男. 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J]. 文学教育(下), 2021(3): 46-47.
[5] 申盼路. 伊川方言语气副词“高低”的多角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6.
[6]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 张谊生. 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 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 中国语文, 2000(1): 3-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