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天津外宣形象批评话语分析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ianjin’s International Image Based on Corpus
DOI: 10.12677/ml.2024.126447, PDF, HTML, XML, 下载: 13  浏览: 2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史 琼: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
关键词: 天津外宣形象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Tianjin’s Foreign Imag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orpus
摘要: 文章以天津市人民政府的英文版网站旅游和文化板块的文本为研究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运用Fairclough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模型为分析框架,运用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高频词、高频词索引行、搭配词和词簇四个方面研究天津市国际旅游与文化形象的自我构建。研究发现:文本凸显了天津传统与现代发展交织、历史与科技发展交融的旅游与文化形象,并提供详细的著名景点旅游攻略,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例如文本重复度较高,时效性不强,没有及时不断地更新,未来可继续采用多模态对旅游与文化资源进行有目的、有针对地推广,构建天津国际城市形象。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texts of the tourism and culture section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website of Tianji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as the research corpus, we built a small corpus of our own, applied Fairclough’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utilized the method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corpus to study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Tianjin’s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culture in terms of high-frequency words, index lines of high-frequency words, collocations, and clusters of words. It is found that the text highlights the tourism and cultural image of Tianjin, in which tradition and modern development are intertwined, and the history of red literature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 blended, and provides detailed travel tips for famous scenic spots, but there are also the following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text is repetitive and the timeliness is not strong, and the multimodal approach can be continued to be used in the future to promote the tourism and cultural resources purposely and purposefully and to construct the image of Tianjin as an international city.
文章引用:史琼. 基于语料库的天津外宣形象批评话语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157-16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47

1. 引言

天津,作为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城市之一,拥有着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风貌和悠久的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历史传统。近代以来,无数文人志士居住天津,来自海外的商人游客在津发展。同时,天津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海陆交汇点、亚欧大陆最近的东部起点,是我国接轨国际、进行对外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多年来,天津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不断突破和创新。天津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津。城市形象包含着对城市标签和符号的构建,城市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区域文化与旅游宣传、经济和科技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而天津对外宣传在传达天津文化与历史、表达天津声音、构建天津国际形象,打造靓丽的城市名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源于1979年福勒(Flow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话语分析方法。Fairclough (1989)结合社会学理论、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形成了“文本–互动–语境”三维分析方法[1]。1992年,他在《话语与社会变革》一书中修改为“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维模型(Fairclough, 1992) [2]。该理论能够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从文本、话语篇幅和社会情景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因此诸多学者运用该理论进行跨学科多议题的研究。另外,语料库语言学有着庞大的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对语料进行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结合起来弥补各自理论的差异,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语料进行分析[3]。本文以官方英文网站的旅游与文化板块内容作为研究文本,运用语料库和批评话语分析相融合的方法,对天津旅游与文化形象的国际形象进行分析,对天津市国际外宣形象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天津城市形象的研究现状

城市形象是基于一座城市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人文生活等方面形成的具有认同感的公众总体形象(卢羡婷,2023) [4]。对于天津城市形象的研究涵盖多个方面,主要集中在文化传播、非遗宣传、品牌形象以及企业发展等角度,但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单一视角对天津形象进行分析。天津“非遗”文化是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例如叶德敏(2017)对非遗“天津时调”的固态和活态传承进行研究,希望电视媒体能够加强对“时调”的记录与宣传,实现“时调”曲艺的高效传播[5]。任莉和郭笑(2024)与时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相融合,对“耳朵眼”的美食的品牌创新和推广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新媒体发展下传统品牌的传播与传承提出相关建议[6]。五大道作为天津5A级景点之一,周末、节假日等时间人满为患,诸多学者对该区域旅游形象进行分析和研究,郑锐洪、张妞和成阳超(2018)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对历史街区旅游价值的整合与开发进行讨论与探索[7]。杨弃(2020)从文字、形象和颜色三个方面对五大道景区的视觉符号进行提取分析,结合视觉符号在公共设施设计时的应用价值,对该景区的公共设施设计的更新进行探索,以期传递城市精神文化、塑造独特城市形象[8]。短视频的迅速发展,促使诸多学者不再满足文字式的研究,纷纷开始从宣传片、抖音短视频等角度对天津形象进行动态研究。例如刘作君和李田田(2023)以有关天津的短视频为研究语料,分析短视频中的天津城市文化特征,同时为新媒体发展下如何更好传达和构建天津城市形象提出相关建议[9]。天津也是一座充满红色文化的城市,历年来诸多纪录片中都会存在天津的身影,如《五大道》《行走海河》和《津门往事》等,因此,部分学者也会以纪录片为研究语料,例如李智(2023)对多种天津纪录片进行研究,探索天津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天津性格[10]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多数学者都是通过单一研究对象分析天津,少有学者为天津城市形象构建语料库,也少有学者对天津的国际形象进行分析。然而,中国其他的很多城市、省份和地区的国际形象都已有相关研究,例如青岛、黄山、扬州、江苏、河北、京津冀地区[11] [12]等,因此,本文从天津市人民政府英文官网中选取研究语料,构建天津国际旅游和文化形象的语料库,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分析天津如何对外实现城市形象的“自塑”。

3. 研究设计

3.1. 语料来源

本文以天津市人民政府得英文版官网(http://www.exploringtianjin.com/)为语料来源,自建“天津市旅游与文化形象语料库”(Tianjin Travelling and Culture Image Corpus, TTCIC),随后进行手动文本筛选和清理,共计得到文本语料108951个字符数,形符数19886个,类符3818个。

3.2. 研究方法与问题

本文将得到的语料库文本导入到分析工具软件Antconc 4.2.4w中,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框架,结合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范式对语料进行词频、搭配词、索引行等方式,分析天津市人民政府官网对天津旅游和文化的外宣形象塑造,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 官方网站构建了什么样的天津旅游和文化外宣形象?

2) 官方网站如何实现天津外宣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3) 官方网站在构建天津外宣形象上有哪些不足?

4. 天津国际旅游与文化形象的“自塑”分析

4.1. 高频词分析

高频词指在语料库文本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本文通过Antconc软件工具剔除掉a,an,the,in等功能词后,对语料库中的实义词进行排列,得到如下表1所示排名前30的高频实义词(见表1)。

表1所示,Tianjin,China,museum,cultural,art,history,modern,national等词频率较高且占高频词前列,从高频词中可以看出文本的主题与关键内容。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其下有16个辖区,因此从表出可以看出Tianjin,China和district的高频词排名都比较靠前。modern,new,national,ancient等词也显示了天津是一座同时历史底蕴与国际视野的城市。天津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古文化街、五大道、意式风情街、津湾广场等景区是游客首选,因此Museum,art,square,hall,exhibition,temple,road等词频数都较高,突出了天津旅游与文化景观的特色。总之,天津市人民政府英文网站的旅游与文化版块中对外强调了天津的古今交织、中西交融的城市形象。

Table 1. Top 30 high-frequency real semantic words of TTCIC

1. TTCIC前30位高频实义词

序号

高频词

频次

序号

高频词

频次

序号

高频词

频次

1

Tianjin

363

11

new

55

21

development

41

2

area

148

12

national

54

22

exhibition

41

3

China

118

13

city

48

23

Chinese

40

4

museum

115

14

culture

48

24

ancient

39

5

cultural

85

15

square

48

25

arts

39

6

district

66

16

tourism

45

26

world

39

7

art

63

17

hall

43

27

temple

37

8

history

61

18

great

42

28

library

36

9

meters

59

19

style

42

29

road

36

10

modern

55

20

center

41

30

park

35

4.2. 高频词索引行分析

索引行的分析能够在文本语境中获取上下文的信息,了解关键词的内在含义。由于本文主要探讨天津对旅游和文化形象的自我构建,因此,研究以“Tianjin”为关键词通过Antconc软件分析该词的索引行。在高频词词表中,Tianjin出现363次。通过对该词进行进一步索引发现,Tianjin的常见搭配词为in Tianjin (160次),of Tianjin (54次),to Tianjin (10次),在上述搭配中,Tianjin主要作为发生事件的地点,以Tianjin作为主语,将天津作为事件发生的使动者的句子非常少,仅有以下9处:

(1) Tianjin is one of the first Chinese cities to have contact with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2) Tianjin is well worthy of its nick name-“the city of humor”.

(3) Tianjin has built 6 tourist brands with special features, including Cultural Tour-understanding Modern China through Tianjin... Tour in the Suburbs and China Tourism Industry Expo, so as to develop itself into an influential city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t destination.

(4) Tianjin once became the political center of China.

(5) Tianjin was rated a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tourist cities in China.

(6) Tianjin was a bus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ity in modern times

(7) Tianjin boasts plentiful natural and humanistic resources which reflect modern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8) Tianjin fostered hundreds of Xiangsheng artists represented by Ma Sanli, enabling it to become a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cradle of Xiangsheng artists.

(9) Tianjin had 19 cultural centers, 65 museums, 32 public libraries and 239 cultural service stations at grassroots level.

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位概念中,概念主位在句子中做主语时,属于非标记主位。在非标记主位中,虽然上述九处句子也突出强调了天津,最早接触现代西方文明的城市之一的特色旅游品牌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海河、滨海新区、相声艺术等,但Tianjin作为主语出现的小句较少,反映出天津官方网站在构建天津城市旅游与文化形象时,忽视了Tianjin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4.3. 搭配词分析

搭配指词汇之间习惯性伴随出现的现象。结伴出现的词语体现了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表达意义。一般来说,研究对象被称为节点词,节点词与搭配词的共现频率越高,表示搭配强度约达。本文通过Antconc软件,对“culture”,“cultural”,“tourism”等与旅游和文化相关的词进行检索,取似然性前十结果如下(见表2)。

Table 2. Typical collocations of the node words culture, cultural and tourism (partial)

2. 节点词culture,cultural和tourism的典型搭配词(部分)

排序

节点词

搭配词

频数

似然性

节点词

搭配词

频数

似然性

1

culture/al

heritage

250

68.899

tourism

agricultural

10

24.307

2

culture/al

ancient

390

44.526

tourism

villages

80

23.776

3

culture/al

street

350

36.415

tourism

business

90

22.607

4

culture/al

relics

160

35.444

tourism

industry

100

21.57

5

culture/al

intangible

70

31.285

tourism

red

20

19.661

6

culture/al

center

410

29.788

tourism

visits

20

19.661

7

culture/al

national

540

23.64

tourism

leisure

150

17.657

8

culture/al

key

80

23.37

tourism

oriented

30

17.11

9

culture/al

tourist

320

23.042

tourism

income

30

17.11

10

culture/al

folk

340

22.156

tourism

development

410

16.169

根据表2可以看出,culture和cultural的典型搭配词有heritage,street,relics,center,folk等名词,ancient,intangible,national等形容词,另外,tourism的典型搭配词有business,culture,development,income,industry,leisure等名词,agricultural,comprehensive,oriented,red等形容词。可以发现,在文化和旅游两个板块,政府的宣传度有一定侧重点,在文化层面,侧重于历史遗迹、民间民俗、传统非遗技术以及各文化街,在旅游层面,除了对文化资源的描述,还对天津这座城市的农业、工业、商业等发展宣传,另外天津是一座历经百年红色文化的城市,在天津多处旅游景区中,多出历史风貌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的百年历史。在天津市网站的宣传中,除了文字模态对各景区风光人文的描述之外,还辅助图片、视频等特写,给读者更加直观的印象。但是,虽然对红色文化的内容较多,但具体的历史发展详细说明的较少,因此,未来可以增加对红色历史的细致描述,增加游客对景区的了解度,从而帮助游客更好地游览各景区,提升天津景区的知名度。

4.4. 词簇分析

词簇指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结构,是意义单元的重要载体,能够帮助了解话语的隐藏含义。本文对高频词Tianjin,Culture,tourism进行词簇分析。

首先,以Tianjin为节点词,最小共现频次为3,词簇长度设为2~6个词,可以得到,二词词簇52个,三词词簇29个,四词词簇13个,五词词簇5个,六词词簇2个,词簇长度越高,共现频次越少。在二词单位中,频数较高的几位是in Tianjin 78次,of Tianjin 54次,the Tianjin 28次,Tianjin,the 20次,Tianjin’s 19次,Tianjin and 13次,Tianjin museum 12次,Tianjin Binhai 11次,Tianjin art 10次,Tianjin is 10次,Tianjin eye 7次,Tianjin concert 6次,Tianjin with 6次。部分单位意义完整,体现了天津市景区宣发重点在于博物馆、天津之眼、滨海新区等。在三词单元中,共现频数最高的几位为of the Tianjin 10次,Tianjin Binhai new 9次,Tianjin art museum 8次,city of Tianjin 7次,Tianjin concert hall 6次,Tianjin Huangyaguan great 5次,Tianjin science and 5次。可以看出,前四个与二词单元的高频词一致,领海强调了国家4A级景区黄崖关和天津的科技。在之后四词、五词和六词单元中,频数较高的均为滨海新区、黄崖关、天津科技博物馆等。

其次,以culture,cultural为节点词进行检索,在二词词簇中,频率较高的是cultural heritage 14次,and cultural 14次,ancient culture 10次,cultural relics 9次,culture street 9次,culture and 8次,cultural center 8次。可以看出,非遗文化和文化街是天津宣发的重点内容。在三词词簇中,频率较高的是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5次,national key cultural 4次,culture and history 3次,Chinese maritime culture 3次。传统非遗文化源远流长,但面临失传,因此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也是城市和城市人民的考虑因素。在四词、五词和六词单元中,共现成分逐渐减少,但都强调非遗文化保护。同样,天津莅临渤海,拥有港口,水陆交通发达,政府还重点宣发了天津丰富的海洋文化。

最后,以tourism为节点词进行检索,只有二词词簇,频率较高的为tousim and 6次,tourism industry 5次,cultural tourism 4次。有明确意义的只有tourism industry和cultural tourism,其余词簇需要到索引行中观察上下文确定。

但总之,文本中对天津文化和旅游资源都重点突出了各文化街、传统非遗文化、红色历史、滨海新区、科技发展、旅游产业等,在自然、人文、历史、海洋、科技等方面描绘天津这座城市。

5. 结论

天津地处环渤海湾中心,与北京相邻,交通方便,自然和人文资源众多。作为直辖市之一,在经济、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国际大都市的地位。运用语料库技术和话语分析方法对天津市政府官方英文网站的旅游和文化文本所建构的天津外宣形象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高频词、高频词索引行、搭配词、词簇分析等方法,发现网站对天津的旅游和文化形象构建是多方面、多视角的,不仅向观看者传达天津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还介绍天津这座城市在经济和文化上与国际的接轨。但网站更新时效性较弱,文本重复性较高,更新时间较早,作为英文网站,今后可更加突出天津个性化名片,持续不断更新网站内容,结合外国受众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推广和宣发,增加国外游客吸引力。

致 谢

感谢为本文提供修改意见的同门队友。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天津市研究生项目资助:“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津城市宣传片文化形象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项目编号:2023YJSSS009)。

参考文献

[1]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gman.
[2]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Polity Press.
[3] 尹铂淳. 基于大型语料库的长沙国际形象及其自塑策略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6(4): 177-181.
[4] 卢羡婷. 旅游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研究——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例[J]. 社会科学家, 2023(9): 51-56.
[5] 叶德敏. 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时调的电视传播模式[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7(8): 17-19.
[6] 任莉, 郭笑. 新媒体技术下“耳朵眼”品牌创新设计与推广研究[J]. 包装工程, 2024, 45(2): 226-233+285.
[7] 郑锐洪, 张妞, 成阳超. 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旅游价值的整合开发[J]. 城市问题, 2018(2): 41-49.
[8] 杨弃.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街区视觉符号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 2020, 41(16): 279-284.
[9] 刘作君, 李田田. 天津城市形象短视频传播的文化特色内涵与关键概念策略建构[J].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3, 29(4): 292-296+303.
[10] 李智. 电视纪录片中的天津形象[J]. 海河传媒, 2023(5): 63-65.
[11] 蔡强, 郭海青.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日报》浙江省形象分析[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3(4): 65-70.
[12] 程宝乐. 中国城市形象国际化表达的视角分析——评《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J]. 新闻爱好者, 2022(10):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