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风格对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天津为例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Style on Modern Decorative Art Design—Taking Tianjin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design.2024.93408, PDF, HTML, XML, 下载: 16  浏览: 26 
作者: 王 楠: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天津租界建筑历史文化装饰艺术传承设计史Tianjin Concession Building Historic Culture Decorative Art Inherit Design History
摘要: 本篇文章通过对天津租界建筑风格特色的调研和分析,发掘其所携带的历史文化信息,并且会围绕着建筑本体的风格,形态,空间,材料等各个方面展开,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文章具体论述了它在西方建筑中的文化内涵,反映到天津当代城市建筑装饰艺术上,并充分深入发掘历史建筑对现今空间环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建筑遗产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利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ssions in Tianjin,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it carries. It analyzes and sorts out the style, form, space, material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uilding itself. The article specifically discusses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Western architecture, reflects on the decorative art of contemporary urban architecture in Tianjin, and fully explore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historical buildings play in the current spatial environment, so that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an be fully inherited and utilized.
文章引用:王楠. 历史建筑风格对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天津为例[J]. 设计, 2024, 9(3): 983-987.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3408

1. 引言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建筑遗产在历史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曾经的九国租界建筑并存局面,使天津租界建筑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化,因此在之后天津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建筑也逐渐适应不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区域因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不足,导致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拆除与不加思考的“粉饰”,对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造成严重的破坏。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梁启超故居时提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指示[1],因此建筑遗产得传承是我们当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首要任务。过去几十年里,在前人学者的不断艰辛探索及努力尝试下,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课题取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杨升祥先生在《天津近代西洋建筑文化的特点与思考》一文中分析讨论了西洋建筑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现代天津城市建设风格的融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对天津租界建筑装饰特色加以梳理,分析其在现代城市装饰艺术中的重要意义。

2. 天津租界建筑的形成

19世纪以来,天津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北天津南上海”,其影响力之大,丝毫不逊于当时的上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美、德、日、俄、奥、意、比相继占领了天津,天津也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在这段时间里,一座座西式洋楼的建造,让这座城市的建筑形式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些租界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形式。在这其中各种建筑形态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它赋予了社会、宗教和文化等多种意义。天津各租界的建筑也因此风格迥异,形成了中西融合的城市特色。

英国最早在天津设立租界,也是九国租界中最为繁华的一个。租界内的街道安排灵活多样,路也有点弯,绿植环绕着大楼,这些都是英国人在那个时代建筑思潮的反映。意大利历史街区于190年落成,它在意大利本土以外的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全面、最密的是意大利式建筑街区。当时的规定是建筑物之间不能相互照搬,因而各种建筑形态各异,但在建筑细节上的柱廊、拱券、牛腿等都表现出意大利的特色,从而也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感觉更好。因不同国家建筑形态不同,天津租界被后人称为“万国租界博览会等”,各国文化、艺术和理念的浸润,它对于天津近现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3. 天津租界建筑对西方建筑风格的传承

3.1. 租界建筑形成初期

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导致天津租界面积不断扩大,各个国家都开始按照各自的文化背景,进行街区建设,并将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建筑文化理念引入到天津的租界建筑中,从而使其具有空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各国租界都处在建造之初,各国建造者都力求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本国建筑特色以及装饰艺术特征,租界内部缺乏协调性,因而出现了多国本土风格的拼贴并置局面。望海楼天主教堂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3],整体建筑采用哥特式风格,为石基砖木式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室内采用巴西利卡式的平面布置,同时与两排庭柱做搭配,中庭宽敞,室内设计风格有着浓厚的天主教氛围。上部塔楼可登高眺望海河,高耸的塔尖给人带来朝向天国的升腾感。

西开教堂坐落在法租界内,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半圆形的拱券门窗,主入口是用两侧3根作为一组的柱支撑逐步向内缩小的券门。整个建筑物造型宏伟壮观,结构严谨,具有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特点。教堂内墙壁上绘有装饰富丽堂皇的彩绘壁画。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内部建筑物——塔尖状的大屋顶和高耸而挺拔的钟楼以及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建筑的正立面为中心对称式,两边分别站着高高的穹顶塔楼,3个穹顶均为天主教象征十字架。顶部平台和塔尖分别用白色大理石与黑色花岗石构成。楼座用红、黄色清水砖垒砌,上面砌有翠绿色的圆肚形的尖顶,外立面纹饰整体为红色和黄色水平砖带,整体形态未经粉饰,素朴地表现着材料自身的纹理[4]

3.2. 租界建筑受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时期的影响

1919年前后北洋军方混战使得西方帝国主义的势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国内的各种类型的建筑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此期间“折衷主义”理念盛行,受“折衷主义”理念的影响,租界建筑多采用折衷式的艺术手法在建筑形式上争相模仿,各个租界之间形成的建筑风格得以相互交汇融合,构建了多元融合的建筑空间,相继出现了各种建筑形式的银行、商业街、旅馆以及一些公共服务型建筑和私人别墅院落等。以英法租界为代表,其道路两旁的建筑几乎都采用了古典主义的爱奥尼柱式,这些雄伟的柱式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功能作用,更多的则是装饰意义,它们毅然矗立在建筑之前,整齐的排布让整条街区充满节奏与韵律感,并且迎合了业主所有需要的气势感[5]

但是这些建筑风格并不是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原搬照抄,而是选取其形式中的精华,并且根据环境需要进行变质和折衷。如大清邮政津局建筑,将天津传统石雕与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建筑外墙采用具有天津传统的青砖堆砌,搭配传统工艺手段制作出的精细美观的西式风格砖雕花饰,成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典范[6]。比如具有代表性质的横滨正金银行,在建筑立面中壁柱的运用就与古典主义相悖,入口处的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板也打破了古典主义的定义。

3.3. 租界建筑现代主义时期的变化

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材料与技术不断涌现,在“机器美学”的推动下,现代主义运动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装饰,注重结构组成的形式美,设计理念上的简约,提倡突破、创新、理性、实用。在寻求改变的同时,也迫切需要解决一战带来的建筑破坏,因此现代风格的建筑形式和实用的功能正好符合这种需要,于是在欧美掀起了一股现代派的设计热潮。20世纪30年代以后,天津租界建筑在现代主义设计影响下,极具现代主义特征的建筑作品开始涌现出来,例如代表性建筑渤海大楼、中国大戏院等。其中渤海大厦于1934年完工,共有七层,是当时天津地区最高的建筑物,慕乐先生在设计时彻底摒弃了古典主义风格,在建筑立面上并没有采用过多的装饰物,墙面以枣红色的大理石镶嵌。由于项目处于两条路口的交汇地带,设计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做出高耸的塔尖使其成为城市的焦点。

4. 天津租界建筑对当代装饰艺术的影响

设立天津租界,这是我国历史悲剧性的一页,但是从它租界的建筑艺术自身来看,不论在建筑风格或艺术形式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烙下屈辱的印记。天津营造建筑氛围已久,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构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脉络与历史记忆,是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各形态租界建筑及周围环境遗存,使得天津城市有了鲜明,浓郁、独具城市艺术特点。所以,当代“继承和发展”成为天津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保存了近代城市的记忆,更是为了适应当代生活需求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4.1. 现代装饰艺术对天津租界建筑装饰的传承

先农大院位于五大道历史风情区,始建于1925年,大院整体呈里弄式布局形式,外为联排式。建筑整体集折衷主义西式洋房、英式连排别墅、英式独栋别墅等多种风格于一体。历史的沉淀使得这块地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给予先农大院应尽的保护,使得这一地区出现房屋破损、交通混乱、景观破败等环境问题[7]

2006年,天津政府开展先农大院环境整治工作,第一,建筑立面装饰方面,外檐墙砖的需要量很大,供不应求时,维修工作还在积极争取类似的老砖、老砖的切割砌片、加工制作代替砖和其他工艺,争取达到恢复场地原样的目的,浸润着建筑本体的质朴与温暖、简约大方的风格特点。二是空间环境的再创造,颜色方面使用了红色陶瓦屋顶和清水红砖、砖红色的木窗配以浅米色的石材点缀,色彩搭配和谐统一,使之完成从建筑环境向院落环境匹配。从环境氛围营造方面看,采用现场原连续围墙和条状花灌木,分割兼顾院落空间私密和开阔,并且把整个环境融入到五大道街区的建造之中,以此来突出街区的环境特色。最后,就景观节点而言,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先向游客开放。地面上点缀的条形地灯布置整齐,影射院落空间流线导向,以冰裂纹为图案,反应天津租界文脉中西合璧之特点。

先农大院是以原面貌为蓝本,经过重新改建和设计而成,把建筑装饰语言贯穿于装饰艺术的表达之中,使老街区的老建筑恢复了活力,全新的院落空间环境,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并且引发了关于时代艺术和城市生活导向等方面的新思维。

4.2. 对泰安道五大院场所的重塑

泰安道五大院,总用地面积约16.29公顷,该区域原为英租界中街,2009年天津市政府开展泰安道五大院改造项目,此次的项目规划在建筑重塑是,计划将建筑原有的结构功能与传递的文化内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装饰材料的选用上大面积的采用天津传统租界区的清水红砖,并且搭配石材、金属、陶瓦生动的刻画了建筑拱券、墙面、线角、壁柱的造型,让建筑环境在色彩及质地上彼此之间相互联系,恰当地表达近代天津英租界建筑环境的风貌内涵。如在四号院的入口处采用典型英式风格的拱券造型并且处理手法多样,红砖砌筑的装饰带、石材砌筑的井字格等等,这些装饰手法在美化景观同时让入口更加的醒目[8]。在装饰符号的运用上,大量的运用了山花、塔楼、老虎窗、线角等古典主义元素,在展现租界特有的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引入中式纹样,中西合璧的装饰样式形成了恰当而协调的空间环境效果。在泰安道五大院的改造上都呈现出明显的英式风格特征,但却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建筑空间环境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功能与当代审美特征进行现代化改造。从建筑形式以及空间环境等方面延续了该街区的历史风貌,将新旧建筑有机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新时代背景下营造空间环境的新活力。

5. 现代装饰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地域文化,不能没有理性的设计思路和手法,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要充分考量当地的历史脉络,对场地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延伸。首先要参考这一地区的遗迹环境,对其建筑形式、色彩搭配、建筑材料、比例尺度等信息进行梳理,从而获得建筑空间环境的整体风貌,为后期场地环境再塑造奠定基础。其次要对建筑中各式的装饰符号进行总结与概括,再提炼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产生明显的地域特色。它融合了当代设计的特色,将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更加富有活力的空间环境[9]

租界建筑在天津地区的历代发展史中受到巨大的影响,通过建筑形态的向人们讲述着近代以来与其他国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租界地区丰富的艺术形态和建筑风格,在近代天津城市环境上发挥着主导作用,由此构成了城市的历史风貌。从建筑本身的角度来看,对旧建筑的元素符号加以提炼概括与再利用,使得历史的记忆烙印在新建筑与新环境之中,从而创造出独属于天津的风格特征。对该历史街区及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和合理使用,将为天津的城市特色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切一定会使得租界建筑研究价值进一步提高,并创造出更多的审美和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为.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天津案例” [J]. 城乡建设, 2019(16): 14-17.
[2] 刘辛夷, 范潇潇. 天津租界建筑的风格特色在现代城市中的运用[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8): 106-111.
[3] 温亚. 天津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J]. 中国文化遗产, 2017(1): 20-25.
[4] 王苗. 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天津近代建筑发展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大学, 2013.
[5] 王苗, 曹磊. 近代建筑饰面材料的运用与历史风貌保护——以天津为例[J]. 中国园林, 2013, 29(6): 121-124.
[6] 郭友琪, 张萌, 秦迪天津五大道地区建筑使用现状调查——以重庆道为中心[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4): 130-133+143.
[7] 黄晶涛, 赵春水, 马健, 等. 泰安道地区城市设计[J]. 城市环境设计, 2021(4): 184-195.
[8] 李洁琼. 谱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J]. 中国金融家, 2020(10): 122.
[9] Fang, H., Chan, T. and Young, B. (2021)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Octagonal High-Strength Steel Tubular Stub Columns under Combined Compression and Bending.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47.
https://doi.org/10.1061/(asce)st.1943-541x.000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