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道法课中的运用研究——以广西崇左江州第二初级中学为例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Middle School Taoist Law Courses—Taking Jiangzhou Second Junior High School in Chongzuo, Guangxi as an Example
摘要: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以学生为重的教学特点,讲究双向发力、将课堂归还于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功能。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研究初中思想道德教师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情况,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全方面考察和原因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发表相关的意见建议,以期促进道德与法制课上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推广与运用。
Abstract: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mode that adapts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ith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emphasizing the function of two-way force, returning the classroom to students,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subjectivity. This article uses a survey questionnaire to study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ers applying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s. It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and provides relevant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s in moral and legal courses.
文章引用:杨文巧.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道法课中的运用研究——以广西崇左江州第二初级中学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6): 292-29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6499

1.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的理念要求下,传统课堂的权威式教学法已然不再适用当下学生的学习成长。教师盲目的主导课堂,相对来说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主体的身份,而且如今的学生相比过去,有了更多的见识和对于新事物的理解,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潮流、顺应改变,采用新型的、符合现实要求的教育教学体系。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则是旨在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让学生能够获取知识,领悟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要义。

2. 基本概念

2.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内涵、环节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之下的一种教学体系,它将以往由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预设任务为主线的多维度互动教学模式[1];把重现式教学转化为探索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着一种较好的学习状态,这又体现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于问题的主动探究。它包括:创设情境、确定任务、确立组别、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四个环节。

2.2.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

1) 双向发力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预设教学任务为主线,教师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为学习探究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以教育定学习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习定教育、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2) 主动性与合作性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倡导在合作与互动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传递,增强团队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技能水平[2]。它与分组探究合作相关联。在分组时,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前提下,即小组之间实力,学力差异不大,能够进行横向的比较和探究讨论;组内的学生实力又要保持一个从高到低的排序,这样在合作学习时,能够保证组内人员各个方面的互补。

3) 重反馈、重实效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不同于其他传统教学模式。它更侧重于每一堂课所反映的问题、即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在不断改进和成长的。主要分为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授课效果两个方面。即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

2.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法。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法的学习理念差别比较大,对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建构主义教学认为教学的目的不是为学习者勾画一个外部现实的结构,而是指导学生构建它们自己的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描述[4]。还有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出者是巴班斯基,这种理论的关键点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取最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5]

3.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运用现状

笔者自2023年3月到8月对我校道德与法治课的优秀教师的课堂进行观摩学习,针对教师细节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其次基于对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内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道德与法治课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调查》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进行,共180人参与。对这些问卷做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3.1. 取得优良效果

1) 优化课堂关系

76.8%的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授课方式。总体来说,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下、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更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同时要注意有少部分同学暂时不能够完全融入课堂之中,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以便能够及时进入教师预设的课堂情境中。

2) 提升课堂效率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新型的教学教育模式、符合当下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要求、迎合了学生需要,进而在不同程度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Table 1. Survey on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1. 关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调查

学生课前能够自主预习、探究重点内容

77.1%

课堂上就问题能够以小组形式发表见解

56.2%

课上讨论探讨更深入、接近真实案例

72.7%

大部分学生能够跟进老师的引导

66.5%

由上表1可知,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课前的预习,并针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点进行探究、组间交流,这些都是帮助课堂授课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够跟紧教学进度,甚至领先于其他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堂课。

3.2. 存在的不足

1) 传统授课思维是影响新授课方式使用的最重要因素

Table 2.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2. 对传统授课的评价

执教中是否会直接采取讲授法

77.5%

课堂讨论设置是否合理、贴近生活

36.6%

课堂是否采用过新型的手段、例如辩论赛、演绎等

12.2%

以上表2数据所示。这些影响分别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习惯于应用讲授法、一言堂的方式进行授课。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课堂中,常常因为学生提出相异的观点,教师无法回答,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带过。而在课堂讨论问题的设置上,多数教师并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合理的问题以供探讨交流。更多的是几乎没有举行过新颖的教学活动,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是有一点耽误的。

2) 部分教师无法把控课堂秩序

Table 3. Assessment of teacher’s classroom management ability

3. 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考察

学生有时提出问题会比较出人意料

47.3%

合作探究环节教学秩序是否混乱

56.3%

执教中遇到问题是否会比较慌乱

32.3%

从以上表3数据得知:在初入教师行列,不少青年教师因为经验不足,会导致课堂秩序或者课堂计划出现意外状况,简而言之就是教学机智不足。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预设环节遭遇打断、教学受到阻碍,学生有时提出问题会比较出人意料,47.3%的青年教师无法应对。第二,当部分学生提出更深层次或者是更为独特的观点的时候、56.3%的青年教师无法进行掌控合作探究环节。第三,当课程预设结果与课本或者知识点的衔接不够紧密、青年教师无法将课堂引回正规或者是说预设的三维目标,很多时候可能只是换一种说法、或者是反面的东西。简而言之、青年教师教学机智不足、教学机智有待提高。

3) 学生未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Table 4. Comparison of student adaptability to teaching modes

4. 学生对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比较

您所执教班级中学生差异是否较大


(否)

34.3%

(是)

65.6%

学生是否能够适应任务驱动式教学


(是)

71.2%

(否)

18.8%

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课堂所布置的任务、如课前预习、课中探究


(是)

71.4%

(否)

28.6%

我通过对七年级部分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班级进行调研,结果如上表4显示,部分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一个了解、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极差、无法完成基本的任务,如课前预习、课中探讨环节的。还有就是学生习惯于传统课堂的讲授法。对于新型课堂的快节奏无法完全适应。

4. 阻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良好应用的成因分析

4.1. 教师对学情把控不准确

学生学情是我们教师备课的前提、掌握好学生学情是我们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基础。首先每个学生是独立存在的、拥有独立的人格的个体,并且是不受教师意志影响和控制的人。他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所以我们只有准确认识学情、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而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走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如此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有自己的灵魂。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

4.2. 学生基础差异大

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年级、每班学生都是存在差异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我所执教的班级影响学生差异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较大;二个则是学生所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第三个则是特殊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会有智力上的差别或者是患有心理上的疾病。

4.3. 教师对驱动式教学模式掌握不够熟练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有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差池,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课前,我们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难度适中的任务,一边学生能够开展课前自主学习。但是如果问题设置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就会导致预设的课堂活动难以开展。在分组交流探讨问题时,首先分组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小组间横向要有自己一定的竞争力,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如果单纯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那么这就是变相的放弃了一部分学生。那么我们课堂探讨交流也就无法开展了。

5.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使用的途径

5.1. 精准把控学情

对于个体来说,有些学生的知识储备好、思维能力比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对于这些学生的指导,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思维上的引导,给他们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质量比较高的题目,充分发掘他们的思维,给他们一些思维的支点,然后让他们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这些学生往往是班级的尖子生,对他们的培养其实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但是要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掌握学情的关键部分是成绩在中等程度的60%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既不突出,也不糟糕,他们是最需要老师指导的一部分。了解学情时,应该充分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思考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而且对这部分学生的掌握越到位,教师在数学课上也就越得心应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就更加到位,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就越轻松,学生学好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越高。另外,还需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情,这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令人头疼的地方。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好,作业不完成不及时,家长的关注度不够等诸多方面。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努力在方方面面逐步提高。只有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学情,我们才能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才能比较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唯有如此,教学活动才能从粗犷中逐渐过渡为精细精准。也只有在不断精细化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慢慢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并使其有所进步。

5.2. 完善教学模式

我们要完善教学模式,首先课前做好几件事;首先是学生的分组、还有任务的设置。我们应该根据班级的具体学情、做好分组工作、保证一个小组内部成员是相互契合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应该具有互补性、而不是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全部分布在一个小组、而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分在另一个小组。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形成探讨交流、也不会被说是变相的放弃某一部分学生。同时要考虑到任务创设问题的设置、理当是贴合贴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要适中,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能获得成就感,不会因为任务问题过于容易而产生懈怠情绪、同时不会因为问题过难而灰心、打击学习信心。在课堂上的探讨交流环节,我们要放手、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并设置打分环节,打分标准应包含以下方面;1) 组内讨论是否积极;2) 查找相关资料的参与度和贡献度;3) 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表现(是否积极、发言是否落落大方)等等。要从多个维度、多种层次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5.3. 完善听评课制度

1) 正确认识听评课

听评课是促进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面临日新月异的课堂教学问题时、在面对不同挑战面前,我们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深入学习。作为日常重要教研活动的听评课无疑是培育和提升我们教师素养的重要平台。通过听课教师的评价,我们可以正确地认识到我们的不足有长处、取长补短,方能提升自我。而作为听课教师,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关问题,进而查找自己身上是否有类似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 完善听评课组织管理制度

我们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课堂之中,更应该注意建立建设相关制度,因为听课评课是我们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的课后环节、是课堂效用的重要保障制度。第一我们要确立组织制度,如每个月每班10节的道法课、我们至少要进行一到两次的听评课,由固定人员进行听评课;再比如落实环节中、领导要以身作则、积极落实。

6. 结束语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当下一种新兴的、符合我国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其应用实施必然是充满挑战的一个过程。值得我们教师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落实与改进去实践,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走出舒适区、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新课程改革付出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静.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13(25): 5.
[2] 张朝珍.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军事基础训练中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
[3] 周春华, 荣世辉, 唐明桥, 贾洪静, 郜伟. 军事院校教育转型关键在于放手[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7): 19.
[4] 武薛.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 张博. 巴班斯基教育思想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借鉴与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