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逆境对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The Impact of Early Adversity on the Sense of Life Mean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ern Xinjiang: The Chain Mediating Role of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DOI: 10.12677/ap.2024.146407, PDF, HTML, XML, 下载: 28  浏览: 6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梁黎明: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关键词: 早期逆境生命意义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中学生Early Adversity Sense of Meaning in Life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Mental Resilience Middle School Student
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早期逆境对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344名南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早期逆境、生命意义感、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两两显著相关;中介模型表明早期逆境可直接负向预测生命意义感,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2.252%;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为5.614%、8.375%,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为3.499%。结论:早期逆境与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存在链式中介效应,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两者之间分别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arly adversity on the sense of meaning of lif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ern Xinjiang, and to the mediating role between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Methods: 344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ern Xinjiang were investigated with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perceptive social support scal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 and life meaning scale. Results: Early adversity, sense of life meaning,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he mediation model shows that early stress can directly and negatively predict the sense of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direct effect accounts for 82.252% of the total effect.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n early adversity and life meaning were 5.614% and 8.375%, respectively, and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s were 3.499%. Conclusion: There is a chain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early adversity and the sense of meaning of lif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ern Xinjiang, and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play a certain mediating role between them.
文章引用:梁黎明 (2024). 早期逆境对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学进展, 14(6), 267-275.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6407

1. 引言

早期逆境作为一种较严重的社会心理应激,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的早期阶段所需刺激的缺乏或所经历的负面、困难及有害的环境或事件(张丹丹,孙莹,2019)。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产生的长期健康影响已然成为全球各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内承担的主要经济重负(Fang, Fry, Ji, Finkelhor, Chen, Lannen, & Dunne, 2015)。同时儿童经历的早期逆境将会损害儿童当前和未来的健康,例如曾经历的虐待和忽视等将会导致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并且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痛苦,对社会不利。在社会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普及和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命挑战。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学习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出现偏颇,进而影响到生命意义感的构建。据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自杀已成为该年龄段第二大死亡原因,并且自杀倾向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并深入研究。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极具可塑性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通过教育介入,有可能显著提升其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在当前时期,他们如何思考和看待自己的生命意义,对他们的将来会产生重要影响。对此,学校增设生命教育课程,使他们对生命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是我们亟需关注和立即行动的教育议题。生命意义感包括追求生命意义和拥有生命意义,意味着个体对生活的价值和目标有所领悟,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宗旨与责任(张荣伟,柯少菁,连榕,李丹,2020)。“缺失恢复理论”提出,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往往会寻求生命的意义(李占宏,赵梦娇,刘慧瀛,刘亚楠,彭凯平,2018),他们被迫对生活的核心领域进行重新评估,并通过形成新的意义体系来重新构建自我认知。但更多研究表明,缺乏生命意义感可能导致心理疾病(Steger & Kashdan, 2009)、身体功能障碍(Mota, Tsai, Kirwin, Sareen, Southwick, & Pietrzak, 2016)及增加自杀风险(Corona, Van Orden, Wisco, & Pietrzak, 2019)等负向后果。基于上述论述,本研究提出假设1:早期逆境与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负相关。

而领悟社会支持是反映了个体从来自外界的人和环境中获得支持的感知程度,它是个体体验到的被帮助和被关爱的积极情绪及满足感的体现(Barrera Jr., 1986)。这种支持是构建个体生命意义感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正确的认知,良好的友谊,家庭和睦及善于情感沟通,都能够使中学生拥有良好的生命意义感(王洁聪,2022)。通常个体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相对的其生命意义感也越强。此外,经受童年创伤的个体在步入成年阶段时,往往面临着建立亲密关系的挑战(Frederick & Goddard, 2007)。然而,研究显示,当个体在遭遇不利事件时得到亲密关系的支持,其心理功能水平往往更为健全(Dimitrova, Pierrehumbert, Glatz, Torrisi, Heinrichs, Halfon, & Chouchena, 2010)。此外,朋友和家庭提供的关爱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减轻虐待的不良后果,缓解心理难受程度(Sagy & Dotan, 2001)。这些发现突显了社会支持在应对早期负面经历和提升个体生命意义感中的重要性。据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领悟社会支持在早期逆境与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此外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遭遇逆境或危机时,可以迅速恢复正常状态并在现有环境中正常生活的能力。近期,学界更加关注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此外,心理弹性的价值在于,当个体在经历一系列生活困境后,它能够帮助个体启动关键的积极调适机制(Masten, 2016)。一系列研究成果揭示了心理弹性在减轻早期逆境对成年期抑郁症状(Shi, Chen, Yin, Zhao, Zhao, & Yao, 2016)及重度抑郁障碍(Sexton, Hamilton, McGinnis, Rosenblum, & Muzik, 2015)的负面影响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张欢等人(2017)认为生命意义感的功能之一是为个体提供对世界的预测和控制感;但日常发生的各种事件都基本难以把握,这对个体生命意义感的维持带来了挑战。而与此同时心理弹性恰好是一种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和逆境的内在力量,因此,具有较高心理弹性的学生更倾向于主动采取积极策略,促使在挑战中适应和成长,使个体对生活的理解得以增强,并提升了探求生命意义的动力与坚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与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同时,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关系研究较多,学生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不仅是心理弹性的外在防护性因素,而且对于心理弹性的构建与进展具有显著影响,两者显著相关。张晗认为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涉及个体对家庭、朋友以及其他重要人士提供的支持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在持续压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特质(张晗,2015)。此外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会对个体心理弹性的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即个体领悟到更多社会支持时,其相对应的心理弹性往往呈现更高水平。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4: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对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采纳方便抽样法,在南疆三所中学中分发放4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344份,有效回收率为86%。其中,男生182人,占52.91%;女生162人,占47.09%;城市111人,占32.27%,农村233人,占67.73%;独生子女98人,占28.49%,非独生子女246人,占71.51%。

2.2. 方法

2.2.1. 儿童创伤期问卷

采用Bernstein & Bernstein (1998)编制,赵幸福等人(2005)修订的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此问卷由28个条目组成,并采取5分制评分方式,要求参与者回顾16岁之前的童年经历。通过调整反向计分条目,计算出问卷的总分,总分越高则表明个体在儿童期所遭受的逆境越为严重。这一量表所体现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表现出较高的可信度。

2.2.2. 生命意义感量表

采用Steger等人(2006)编制,覃丽等人(2013)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运用7分制评分体系,并对反向计分项进行转换以汇总最终得分。量表的总分越高,表明被测个体的生命意义感越显著。该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83,显示出较好的测量可靠性。

2.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Zimet等人(1988)编制,严标宾和郑雪(2006)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此量表包括12个条目,使用7分制的评分方法,通过计算所有条目得分的总和以确定总得分。得分越高,表明参加被试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此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87,显示其具备良好的测量一致性。

2.2.4. 心理弹性量表

本研究运用了胡月琴和甘怡群(2008)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来评估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量表由27个条目组成,并采取5分制评分机制。通过汇总各条目的得分以确定量表的总分,总分数值较高表明个体展现出更高的心理弹性。此量表的总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反映出较为可靠的测量稳定性。

2.3. 统计处理

在数据处理阶段,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的输入与整理,并实施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在通过正态分布检验后,确认所有变量均遵循正态分布的条件,进而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技术。根据研究假设,本研究运用PROCESS插件中的模型6,对链式中介模型进行了检验,并通过Bootstrap方法来检测链式中介效应的显著性,以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为了评估共同方法偏差的可能性,采用了Harman的单因子检验方法。将所有测量变量的条目纳入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第一因子所解释的变异量为20.97%,明显低于40%的标准阈值。同时,分析还提取了20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研究并未出现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周浩,龙立荣,2004)。

3.2. 描述性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计算出早期逆境、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的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对四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早期逆境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生命意义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和生命意义感则显著正相关,同时,心理弹性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具体结果详见表1

3.3. 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和领悟社会支持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4.0,在控制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的条件下,以早期逆境为自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纳入模型6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图1所示。未加入中介变量前早期逆境负向预测中学生生命意义感(β = −0.72, P < 0.001),假设1成立;在加入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两个中介变量后,早期逆境到领悟社会支持的直接路径显著(β = −0.44, P < 0.001),领悟社会支持到生命意义感的直接路径显著(β = 0.11, P < 0.001),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在早期逆境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

Table 1. Th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variable

1.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变量

M ± SD

1

2

3

4

1早期逆境

2.635 ± 0.673

1.00




2领悟社会支持

4.798 ± 1.105

−0.444**

1.00



3心理弹性

3.405 ± 0.618

−0.535**

0.515**

1.00


4生命意义感

5.175 ± 1.103

−0.875**

0.532**

0.641**

1.00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下同。

介作用存在,假设2成立;早期逆境到心理弹性的直接路径显著(β = −0.38, P < 0.001),心理弹性到生命意义感的直接作用显著(β = 0.20, P < 0.001),表明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与生命意义感直接的中介作用存在,假设3成立;同时领悟社会支持到心理弹性的直接路径显著(β = 0.35, P < 0.001),假设4成立,具体回归结果详见表2

Figure 1.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s of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etween early adversity and sense of life meaning

1. 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variable relationships in the chain mediation model

2. 链式中介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显著性

整体拟合指数

结果变量

预测变量

β

t

R

R2

F

领悟社会支持

早期逆境

−0.444

−9.142***

0444

0.197

83.569

心理弹性

早期逆境

−0.382

−8.033***

0.618

0.382

105.086

领悟社会支持

0.345

7.251***

生命意义感

早期逆境

−0.719

−25.309***

0.903

0.816

499.709

领悟社会支持

0.111

3.955***

心理弹性

0.200

6.742***

为进一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本研究运用了偏差校正的Bootstrap非参数检验方法。通过设置5000次的重复随机抽样,并以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包含0为标准,来确定路径效应的显著性(方杰,张敏强,邱皓政,2012)。通过分析表3,发现模型中的三条路径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这充分表明了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都是显著的。此外早期逆境对生命意义感的直接效应也显著,同时,早期逆境对生命意义感的直接影响也是显著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2.152%,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分别占5.614%、8.735%,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占3.499%,整体间接效应为17.848%。研究结果表明,假设1,假设2,假设3,假设4均得到支持。

Table 3. Bootstrap analysis for significance test of intermediary effect

3. 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的 Bootstrap 分析

效应

路径关系

效应值

标准误

效应量

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直接效应

早期逆境–生命意义感

−0.719

0.028

82.252%

−0.774

−0.663

中介效应

早期逆境–领悟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

−0.049

0.016

5.614%

−0.083

−0.021

早期逆境–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

−0.076

0.017

8.375%

−0.112

−0.046

早期逆境–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

−0.031

0.007

3.499%

−0.046

−0.019

总中介效应


−0.156

0.024

17.848%

−0.203

−0.114

总效应


−0.875

0.026

100%

−0。926

−0.823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早期逆境能显著负向预测生命意义感,并且早期逆境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生命意义感缺失的成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解早期逆境如何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影响生命意义感,可以使我们设计出更加有效的干预手段和心理疗法,旨在提升个体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早期逆境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即早期逆境的程度越严重,个体生命意义感水平越低下,证明了本研究的假设一。有研究表明,早期经历的虐待和欺凌都会导致自残或自杀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Lereya, Copeland, Costello, & Wolke, 2015)。同时支持累积风险假说也证明,每增加一个不良事件,报告的健康状况不佳的几率就会增加9% (Balistreri & Alvira-Hammond, 2016)。即早期经历的逆境水平越高或不良经历越多,青少年生命意义感水平越低,越容易产生危害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在早期逆境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这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二。早期逆境负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这证实了领悟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与先前研究成果一致。缓冲器模型认为,社会支持能在个体遭遇应激情境和压力事件时,对其身心健康受到的负面影响,发挥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保持或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Cohen & Wills, 1985)。在经历了早期逆境事件之后,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能够使其对逆境事件的认知水平得以降低,对于逆境事件所导致的结果的危机性评价也会大大降低,并且还能够有效降低逆境事件对个体生命意义感带来的影响,给予个体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缓解个体的早期逆境情况,促进其生命意义感的提升。

中介效应结果还发现,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这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三。早期逆境对心理弹性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心理弹性则对生命意义感有正向的预测效应,证实了心理弹性的缓冲作用,即在早期逆境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中心理弹性发挥保护和缓冲功能。整合性弹性模型阐明了外界因素与个体拥有的心理弹性水平相互影响,个体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越能够拥有更多的心理资源,减轻早期逆境中的危险情况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能够减少个体经常处于逆境中而导致的连锁反应,还能有助于保持个体心理状态的动态平衡,并维护其生命意义感的稳定(Kumpfer & Bluth, 2004)。因此,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个体,越有可能在早期逆境中实现成长与适应,促进个体对生命的深层认识,并激发其探寻生命意义的驱动力。从而产生更高的生命意义感水平。

最后,本研究还发现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在早期逆境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这与以往领悟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弹性提升的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假设四。在这条链式中介路径中,个体感知到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早期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心理弹性也越高,从而促进了个体生命意义感的提升。发展系统理论强调生态系统范式对个体心理弹性所施加的影响,例如家庭互动、社区情境等,并且认为个体的心理弹性是动态发展的,应当在动态的互动中不断的进行了解深入(代晓薇,2022)。个体领悟到的物质支持,能够帮助个体缓解现实压力,从而更加积极的解决问题,提升心理资源的合理分配;领悟精神支持能够提升信心,改变心态,更有利于个体逆境后心理上的恢复,即推动个体心理弹性的成长,从而提升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感知程度。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主观领悟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心理弹性的发展,能够帮助个体缓解负面情绪的出现,改善经历逆境时的状态,增强个体的心理复原力,以及培养和促进心理弹性的成长,并进一步提升个体的生命意义感水平。

本研究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低下提供了一些预防和干预措施。首先,必须要重视中学生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最大程度的减少负面、困难及有害的环境或事件的发生。第二,要让中学生感受到多方面社会的帮助支持,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重要的生活环境,家长、教师和学校必须协同作用,如家长在生活中要多对其进行爱的鼓励,充分关爱孩子内心,及时提供适当的帮助,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方式方法多进行正确引导,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来自家庭和老师的关心支持,提高他们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第三,要专业的心理老师提供专业性的心理辅导,增进中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培养其抗压能力,从而减少逆境经历对其生命意义感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同样存在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没有将变量中的各个维度全部细致分析,不能明确早期逆境中何种维度对于生命意义感造成的影响更大,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哪一具体维度更能缓解早期逆境所带来的危害未能进行比较;其次,受限于样本,样本代表性不足,结论不一定具有推广性,未来研究可以加大样本量,多地区多层次进行随机抽样;最后,横断面研究无法确立因果联系,未来的研究需增加方法的多元性与成果的精确性。

基金项目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师生合作项目“早期逆境对南疆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阶段性研究成果(NJSS2023003);喀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多民族地区中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KD2023KY012)。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 孙莹(2019). 早期成长逆境与情绪障碍关联研究进展. 中国学校卫生, 40(5), 792-796.
[2] 张荣伟, 柯少菁, 连榕, 李丹(2020). 人际交往能力与生命意义的关系: 孤独感和年级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5), 576-583.
[3] 李占宏, 赵梦娇, 刘慧瀛, 刘亚楠, 彭凯平(2018). 生命意义寻求的原因: 成长抑或危机. 心理科学进展, 26(12), 2192-2203.
[4] 王洁聪(2022). 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汉中: 陕西理工大学.
[5] 张欢, 龙霖, 胡可芹, 李培(2017). 医学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 363-366.
[6] 张晗(2015). 三年制中职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7] 赵幸福, 张亚林, 李龙飞, 周云飞, 李鹤展, 杨世昌(2005). 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中国临床康复, 9(20), 105-107.
[8] 覃丽, 王鑫强, 张大均(2013).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发展特点及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关系.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0), 165-170.
[9] 严标宾, 郑雪(2006).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3), 60-64.
[10] 胡月琴, 甘怡群(2008).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心理学报, 40(8), 902-912.
[11] 周浩, 龙立荣(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 942-950.
[12]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20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 回顾与展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 105-111.
[13] 代晓薇(2022).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自尊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14] Balistreri, K. S., & Alvira-Hammond, M. (2016).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Family Functioning and Adolescent Health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Public Health, 132, 72-78.
https://doi.org/10.1016/j.puhe.2015.10.034
[15] Barrera Jr, M. (1986). Distinc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Concepts, Measures, and Model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413-445.
https://doi.org/10.1007/bf00922627
[16] Bernstein, D. F., & Bernstein, D. P. (1998).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A Retrospective Self-Report Manual.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17]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 310-357.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98.2.310
[18] Corona, C. D., Van Orden, K. A., Wisco, B. E., & Pietrzak, R. H. (2019). Meaning in Life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rally Injurious Experiences and Suicide Ideation among U.S. Combat Veteran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Resilience in Veterans Study. 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11, 614-620.
https://doi.org/10.1037/tra0000475
[19] Dimitrova, N., Pierrehumbert, B., Glatz, N., Torrisi, R., Heinrichs, M., Halfon, O. et al. (2010). Closeness in Relationships as a Mediator between Sexual Abuse in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and Psychopathological Outcome in Adulthood.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17, 183-195.
https://doi.org/10.1002/cpp.650
[20] Fang, X., Fry, D.A., Ji, K., Finkelhor, D., Chen, J., Lannen, P. et al. (2015). The Burden of Child Maltreatment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93, 176-185C.
https://doi.org/10.2471/blt.14.140970
[21] Frederick, J., & Goddard, C. (2007).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verty, Childhood Adversity and Child Ab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ulthood. Child Abuse Review, 16, 323-341.
https://doi.org/10.1002/car.971
[22] Kumpfer, K. L., & Bluth, B. (2004). Parent/Child Transactional Processes Predictive of Resilience or Vulnerability to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Substance Use & Misuse, 39, 671-698.
https://doi.org/10.1081/ja-120034011
[23] Lereya, S. T., Copeland, W. E., Costello, E. J., & Wolke, D. (2015). Adult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Peer Bullying and Maltreatment in Childhood: Two Cohorts in Two Countries. The Lancet Psychiatry, 2, 524-531.
https://doi.org/10.1016/s2215-0366(15)00165-0
[24] Masten, A. S. (2016). Resilience in Developing Systems: The Promise of Integrated Approaches.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3, 297-312.
https://doi.org/10.1080/17405629.2016.1147344
[25] Mota, N. P., Tsai, J., Kirwin, P. D., Sareen, J., Southwick, S. M., & Pietrzak, R. H. (2016). Purpose in Life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Incident Physical Disability in Aging U.S. Military Vetera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4, 706-714.
https://doi.org/10.1016/j.jagp.2016.03.004
[26] Sagy, S., & Dotan, N. (2001). Coping Resources of Maltreated Children in the Family: A Salutogenic Approach. Child Abuse & Neglect, 25, 1463-1480.
https://doi.org/10.1016/s0145-2134(01)00285-x
[27] Sexton, M. B., Hamilton, L., McGinnis, E. W., Rosenblum, K. L., & Muzik, M. (2015). The Roles of Resilience and Childhood Trauma History: Main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n Postpartum Maternal Mental Health and Functioning.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74, 562-568.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4.12.036
[28] Shi, J., Chen, Z., Yin, F., Zhao, J., Zhao, X., & Yao, Y. (2016). Resilience as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ft-Behind Experience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62, 386-393.
https://doi.org/10.1177/0020764016636910
[29] Steger, M. F., & Kashdan, T. B. (2009). Depression and Everyday Social Activity, Belonging,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 289-300.
https://doi.org/10.1037/a0015416
[30] Steger, M. F., Frazier, P., Oishi, S., & Kaler, M. (2006).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 80-93.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53.1.80
[31] Zimet, G. D., Dahlem, N. W., Zimet, S. G., & Farley, G. K. (1988).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2, 30-41.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52jpa5201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