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lzheimer’s Disease
DOI: 10.12677/tcm.2024.136192, PDF, HTML, XML, 下载: 32  浏览: 54 
作者: 王 洋: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中医进展痰浊淤血肾虚Advan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legm Turbidity Gore Kidney Deficiency
摘要: 对近5年关于中医药治疗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阐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进展,找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观点和新方案,为阿尔茨海默病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并将其整理和归纳,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内治、针灸治疗、传统功法和五音疗法等方面进行阐释。多数医家认为AD的本质在于肾虚髓减,主要病理产物为痰浊、淤血,并且二者皆为AD的加重因素;中医药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多种方法且具有稳定的临床效果证明,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大优势,前景更可观。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and research of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expounds the clinical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finds out new views and new solu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search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 CNKI, sorting and summarizing i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CM, TCM internal treatment, acupuncture treatment, traditional exercises and five-tone therapy. Most doctors believe that the essence of AD lies in renal deficiency and medullary reduction, and the main pathological products are phlegm turbidity and congestion, both of which are aggravating factors of A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many methods to treat Alzheimer’s disease and has stable clinical effect, which proves that it has great advantage and good prosp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D.
文章引用:王洋.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 中医学, 2024, 13(6): 1267-1271.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4.136192

1. 引言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同时也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患者人数约占总痴呆患者人数的50%~75%。阿尔茨海默病多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陈绍敏等学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患病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1]。AD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不过多数的学者认为AD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表征为进行性的、不可逆的智能衰退和行为损害,且多伴有精神异常和人格改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 [2]。阿尔茨海默病不仅会给患病本人带来痛苦,也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A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同时由于其发病机理不清,临床防治手段和新药研发都面临着诸多瓶颈[3],AD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 中医病因病机

阿尔茨海默病在祖国医学中并无其名,但可以在中医古籍中找到关于AD的详细记载。根据其善忘、失语、失用、失认的临床表征,可将其归属在中医“痴呆病”的范畴中。早在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就已在《景岳全书》中提出了“痴呆”之病名,详细论述了痴呆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认为痴呆的预后在于“胃气之强弱”,并创立了七福饮和大补元煎等方剂用于治疗痴呆[4]。由于其临床表征尚有精神异常和人格改变,故AD与“癫狂”“错乱”等病也存在着一定关联。

2.1. 肾亏髓减,神机失用

朱可蓥[5]等学者认为AD病位在脑,肾气亏虚是其发病之根本。“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这里的“伎巧”反映的是智力水平,表明人之智力与肾密切相关。《灵枢·本神》曰:“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此言明“肾志”有记忆功能,且肾中所藏之精是肾志发挥其正常功能的关键。肾为先天之本,脑为元神之府,肾主藏精,精生髓通于脑,肾精濡养脑髓并发挥其记忆的功能。肾中所藏之“精”是生命的起始,贯穿着生命的全过程,肾精的充盈变化规律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随着机体逐渐衰老,肾精则逐渐虚衰,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神机失用,故发生健忘、记忆力不佳。

2.2. 瘀阻脑窍、元神失聪

乔森等[6]学者认为在AD的发病过程中,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并且血瘀是AD病理进展的关键。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言:“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亦提到:“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方隅在《医林绳墨》所述:“夫人身之血气也,精神之所依附者,并行而不悖,循环而无端,以成生不息之运用……故血乱而神即失常也”。可见,淤血与AD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人至老年,各脏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不畅,淤血停滞于脑。瘀血中阻,清气不升则昏蒙呆钝;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精血不能上荣于脑络,精神无所依附,则痴呆善忘。其中又可大致分为气滞血瘀证和瘀浊阻窍证两个类型。陈靖等[7]学者认为AD始于肝气之郁,肝失疏泄,气机运行不畅,血液运行受阻则生淤血,人有“气郁不舒”,便可致“遗忘”。段力等[8]学者认为人体水液代谢异常则生痰,痰属阴邪,易困厄阳气,气血运行不畅则见血瘀。

2.3. 脾胃失调,神灵失养

张恒等[9]学者认为治疗AD时应以“脑胃同调”理论为指导,养神和胃法为基本大法以调和脾胃,充养脑髓,健脑养神,平衡阴阳。脾主运化,胃主腐熟,脾胃失调,中焦气机不利,脾不升清,清阳不能上达于脑窍,胃不降浊,水湿内停生痰,痰则蒙蔽清窍。脾为气血运化之源,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生血,则血虚,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脾藏意,意为脾之所主,在志为思,与脑的记忆相关。气血不足,血不能上荣于脑,依附于血的意则妄动,故见痴呆。

3. 中医治疗

3.1. 中医内治

邢庆昌[10]等学者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肾虚血瘀型AD,治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82名年龄为55~75岁的气滞血瘀型AD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恩必普组)和观察组 (补阳还五汤组),每组41例,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8%,高于对照组75.6%;朱长保等[11]学者认为肝旺肾虚型AD,应当治以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方用镇肝熄风汤,86名年龄为65~86岁的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予脑细胞保护剂、维生素E、钙离子拮抗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陶录岭等[12]学者对于痰瘀阻窍型AD首创黄芪续命汤,治以益气温阳、祛瘀通络,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并小续命汤)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入黄芪续命汤),每组61例,连续治疗15 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1.82%高于对照组63.64%。

3.2. 针灸治疗

李志刚教授[13]通过临床总结提出“通督启神”法,即以“通督”为手段,以“启神”为目的,用于治疗包括AD的各种与“脑”相关的疾病,取均位于头面部的督脉穴位–百会、印堂、人中,三穴合用共奏“通督启神”之功。谭婷婷[14]等学者发现,针刺益智穴(包括四神聪、印堂、内关、太溪、丰隆、太冲) 对于AD患者的脑岛、背外侧前额叶、海马等区域之间的网络连接有着调节作用。

3.3. 传统功法

为了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李根等[15]报道在临床上使用传统功法八段锦可以明显改善AD患者的症状,李根学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八段锦训练组(n = 11)和健康教育对照组(n = 10),每周训练3次,每次40分钟,6个月后,AD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功能、记忆力、注意力、抽象、延时记忆、定向能力等7个能力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4. 五音疗法

宋艳丽等[16]学者根据中医学“五音”理论“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选择乐曲,辨证施乐用以治疗AD,宋艳丽等将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五音疗法,每日1次,每次30 min,12周后观察组在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5. 香薰疗法

香薰疗法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赵江鹏[17]等学者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香薰疗法对于治疗情志类疾病有一定疗效。兰蓝[18]等学者报道运用香薰治疗脾肾两虚型阿尔茨海默病,50例脾肾两虚型AD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混合疗法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使用常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常规护理,混合疗法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五行音乐和香薰疗法辅助治疗,12周后,混合治疗组的患者精神认知障碍和患者的记忆力与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改善,混合疗法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 结语

临床上,众多学者虽然对AD的病因病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医家仍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位主要在脑,起源于肾虚,气滞、痰浊、血瘀皆是其重要的进展因素。

2018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称,全球至少有5000万人患有AD,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至1.52亿。目前,关于AD的研究尚未取得重大突破,AD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朗,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AD仍然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由于AD起病隐匿,呈持续进行性发展,故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AD的预后十分关键。并且如今尚无特效药能够治愈或者逆转AD进程,联合使用药物治疗AD是目前能够有效延缓和治疗AD的方式。临床上,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同时中医药对于AD的诊治有着确切的疗效,安全性高,可以为AD的诊治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是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绍敏, 张亭亭. 老年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与氧化应激指标关系的研究进展[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 35(3): 123-127.
[2] 徐朝晖. 中国式现代化人口发展中家庭养老建设[J]. 群言, 2024(3): 14-16.
[3] 魏江平, 代渊, 文跃强, 等. 从“阳化气, 阴成形”理论探讨阿尔茨海默症病机演变规律[J]. 中医杂志, 2018, 59(24): 2099-2102, 2106.
https://doi.org/10.13288/j.11-2166/r.2018.24.007
[4] 陈永灿, 马凤岐. 张景岳: 说智从《内经》治痴用“七福” [J]. 浙江中医杂志, 2020, 55(2): 123-125.
https://doi.org/10.13633/j.cnki.zjtcm.2020.02.028
[5] 朱可蓥, 余瑾. 阿尔兹海默病的形、气、神三位一体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2): 104-105.
[6] 乔森, 段力, 范冠杰, 等. 从瘀论治阿尔兹海默病[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18): 37-39.
[7] 陈靖, 刘晓丹, 许欣竹, 等. 从气机论治阿尔兹海默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6(5): 841-843.
https://doi.org/10.13463/j.cnki.cczyy.2020.05.001
[8] 段力, 冯毅翀, 乔森. 中医痰病理论防治阿尔兹海默病的探讨[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2(1): 6-9, 94.
https://doi.org/10.16588/j.cnki.issn1002-1108.2020.01.002
[9] 张恒, 邬欣怡, 蒋士卿. 基于“脑胃同调”探析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机及防治[J]. 中医学报, 2024, 39(3): 519-524.
https://doi.org/10.16368/j.issn.1674-8999.2024.03.089
[10] 邢庆昌, 胡文慧, 杨建宇. 补阳还五汤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 2023, 34(12): 1079-1082.
https://doi.org/10.14010/j.cnki.wjyx.2023.12.013
[11] 朱长保, 肖忠源, 宋汉秋. 镇肝熄风汤加减在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辅助治疗中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1, 30(27): 5132-5134.
[12] 陶录岭, 鹿滨麒, 袁艳, 等. 黄芪续命汤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NE、DA、ChAT表达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 2024, 44(1): 62-67.
https://doi.org/10.13463/j.cnki.jlzyy.2024.01.015
[13] 乔冬爽, 卢梦晗, 李志刚. “通督启神”法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经验总结[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 22(8): 2628-2633.
[14] Tan, T.T., Wang, D., Huang, J.K., et al. (2017) Modulatory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Brain Network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atient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12, 250-258.
https://doi.org/10.4103/1673-5374.200808
[15] 李根, 谷媛媛, 田进, 等. 八段锦对轻度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 2018: 2.
https://doi.org/10.26914/c.cnkihy.2018.001660
[16] 宋艳丽, 张芮溪, 张丽娟, 等. 五音疗法辨证施乐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C]//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人民政府. 第二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四等奖论文. 2023: 3.
https://doi.org/10.26914/c.cnkihy.2023.042947
[17] 赵江鹏, 张敏, 张明生.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古代香薰防疫方用药规律[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18(3): 460-464.
https://doi.org/10.13935/j.cnki.sjzx.230307
[18] 兰蓝, 朱诗林, 蒋谷芬, 高娟. 中医五行音乐、香薰疗法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脾肾两虚证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24, 30(2):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