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热点探析——基于CNK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Hot Spots of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s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NKI Journals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主题,运用Cite Space对其进行可视化检视发现,能够清晰地看出其研究主题、研究趋势以及相关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发现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为之后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方法。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s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theme, and using Cite Space to visualize and review the findings, we can clearly see the research themes, research trends, and the specifics of the relevant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can find out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thus provide direc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found, so as to provide directions and methods for subsequent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靳芳芳. 近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热点探析——基于CNK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教育进展, 2024, 14(6): 581-59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976

1. 引言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建设。1984年我国高校创办了第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随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1]。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建设工作更加重视,研究近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过程,能够进一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过程,认识到学术界目前对于这一主题研究的进展以及现状,进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

本文的文献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里面的中文文献库。笔者首先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关键词,选取CNKI里面的中文期刊样本,初步检索结果为878篇,随后笔者进一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并剔除92篇学术论文、1份报纸以及11场相关会议的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文献为528篇,文献跨度将近30年(1994年至2023年)。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方法,使用的文献处理工具是Cite Space6.3.1。

2. 研究现状概括

2.1. 发文数量

对于文章发文量的分析可以比较清晰明了的反应出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以及现状,能够在整体上把握研究主题的研究分布以及变化趋势。笔者依据检索到的287篇文献,通过CNKI的可视化分析,能够得到近年来目前国内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一主题的历年发文量的总体趋势图(见图1)。

通过分析发文量可知,第一篇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这一主题的文章发表在1994年,其篇章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来表达自己的相关想法以及观点。可见,国内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是率先从大学开始的[2]。随后,学术界开始逐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这一主题进行研究,但是在2004年之前,学术界对这一主题并没有深入研究,平均每年都一篇或两篇左右,其中1998年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文章数量增多。从2004年开始,学术界开始更加重视这一问题,发表的文章数量也逐渐增多,从2004年的3篇到2005年9篇。而2006至2007年,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小高潮。2006年学术界主要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定位、建设、发展进行论述,其中《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是第一篇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联系在一起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研究平台[3]。到2007年,学术界开始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路径,有的学者将其扩展到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到2008年后,学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一主题的研究相较2006年和2007年来看,热度略有些下滑,但整体还是持续上涨,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到2014年,学术界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热度达到了顶峰。到2015年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热情下滑,发文量持续下降,到2023年预测其发文量也只有19篇。

Figure 1. Overall trend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building over the years (1994~2023)

1.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历年发文量总体趋势(1994~2023)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文数量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热情已经趋于平淡,文章数量也稳定在每年10篇左右。但是,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道路、创新方式以及运用的研究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

2.2. 研究力量分布

1) 研究者基本情况

自1994年国内学者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之后,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相关主题的学者。笔者依据CNKI的可视化分析得出了自1994年至今相关学者的发文量(图2),并依据Cite Space软件绘制出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研究者合著共同线(图3)。

Figure 2.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domestic scholars on research in the discip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 国内学者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发文量

Figure 3. Co-authored co-linear chart of researchers building the discip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1994~2023)

3.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者合著共线图(1994~2023)

图2中可得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过程中,众多学者都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张耀灿发表了15篇相关文献,而郑永延则发表了12篇相关文献,沈壮海与李合亮则都发表了6篇文献。他们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都能该主题研究的贡献较大。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主题中,大多数学者都是发布3到4篇文章,可见大部分学者都是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更多的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的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层次内容。

在Cite Space软件中,设置years per slices = 1,time = form 1994 to 2023,其它设置默认,进行author共线分析,得到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者合著共线图(图3)。在该网络图谱中,研究者姓名字体大小代表发文量多少,发文量越多,字体越大;边接边表示合作性,合作性越强,边接边越粗。

由图可知,目前研究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领域形成了以独立研究为主、以合作研究为辅的研究态势。其中郑永延、张国启等人是发文量较高的独立研究者;张耀灿、项久雨和周琪、平章起和李伟、王迎新以及邱柏生和董雅华等人是合作研究的主要代表。

根据研究者的情况,利用Cite Space软件绘制出了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机构合作共线图谱(图4)。

Figure 4. Mapping of common lines of cooperation amo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s (1994~2023)

4.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机构合作共线图谱(1994~2023)

在Cite Space软件中,设置years per slices = 1,time = from 1994 to 2023,其它设置默认,进行institution共线分析,得到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机构合作共线图谱(图4)。在该网络图谱中,节点圆环大小代表带机构发文量多少,圆环越大,发文量越多;边接边表示合作性,合作性越强,边接边越粗。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我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主要机构是各大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政法学院;其二,各机构都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研究中心,但是几个大型的研究机构之间却很少存在共线,并无紧密合作。总体看来,我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主要机构是各大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但是这些研究机构彼此之间却缺乏合作,只是小范围的进行合作和交流。因此,应当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推进该领域的发展。

3. 演进脉络

3.1. 关键词聚类图谱展现研究内容

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相关知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时区图谱和突现共现的呈现,能够清晰地获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领域的研究现状、演进趋势和前沿热点。

图5所示,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这一关键节点形成了相互联系的众多节点,这些节点构成了该研究领域的关系网络。节点的大小不仅体现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更表明了该关键词主题内容的研究热度。“学科建设”、“学科边界”、“学科定位”、“新时代”和“基本经验”等是共现频次最高的5个关键词,代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在通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运用Cite Space软件绘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文献关键词的聚类图谱(图6),形成了#0学科建设、#1学科、#2学科定位、#3学科发展、#4发展、#5学科交叉这五个聚类展开。结合关键词共现图谱和聚类图谱,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Figure 5.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ping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确立与建设。围绕#0学科建设、#1学科等聚类关键词以及“学科交叉”“建设”等关键词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主题的确立。吕绳振率先从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观点以及思考;张耀灿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逐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4];骆郁廷则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精准定位、注重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强重点课题攻关、培养本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加强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等六个方面说明了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5]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学术探讨。围绕#2学科定位、#3学科发展等聚类关键词以及“新时代”等关键词形成了两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学术探讨。一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本身的学术讨论。王鑫和李秀芳围绕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学科概念、学科名称、研究对象以及学科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6];平章起和李伟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内在要求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7];王秀敏和张国启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因此应当客观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青年学生的身份确认、情感皈依[8];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学术探讨。崔华前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旨归,认为应当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出发加强学科建设[9];汪青松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方向、内容与方式,他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背景下发展[10]

Figure 6. Keyword clustering mapping of literature for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building

6.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反思与经验探讨。围绕#4发展、#5学科交叉等聚类关键词以及“基本经验”等关键词形成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反思与经验探讨。崔华前从学科定位、培养目标、研究内容、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11];张耀灿和孙清华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注重探索并遵循规律,因此应当进一步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并加以阐发[12];徐蓉和张飞则从新文科视域下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他们认为应当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联动贯通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13]

3.2. 时区图谱反映研究发展脉络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的时区分布情况(图7),从时间维度上呈现不同阶段研究内容的演进脉络,直观地判断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在不同阶段研究热点的演化与变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年度发文数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划分为3个阶段:

Figure 7. Map of co-occurring time zones of keywords for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7.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阶段一:1994~2004年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初始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主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学术界研究的学者较少,发文量较低。1983年,中共中央在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指出;“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14]随后,各大高校开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到1993年,全国已经有58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阶段二:2005~2014年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视,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一时期,学者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定位、创新以及交叉学科等角度进行研究论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学者开始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与其它政策或学科结合的可能性。由此,学者们不在单纯拘泥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论或者观点,反而将其和党的大政方针相结合,同时结合社会热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出现的相关的问题。

阶段三:2015至今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学术界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关注度下降,研究热情相比前一时期大幅度下降,发文的数量也远不如阶段二。这一时期学者主要围绕前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新时代、教育等主题展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改变,中国进入新时代。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指出要推动教育强国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 突出文献体现研究前沿热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始终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随着党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其主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采用突现关键词分析的方式进行检测和识别,得到特定时间范围内突现关键词图谱(图8)。图中粗的线条代表着突现关键词热度所持续的时间长短,由图8可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中,出现了“科学化”和“新时代”这两个关键词,其中“新时代”研究前沿突现值最大为9.85。在前文整体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脉络演进的基础上,基于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沿突现图谱,结合这两个关键词,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沿热点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首先,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国家开始朝着进一步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也围绕着科学化进行探讨,但是这个热度在2012年消退了,持续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时间;其次,进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转变,并提出了世界前所未有的两个大变局。随之做出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的论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跟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的学科,也随之结合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探索。从2019年开始,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新时代结合起来进行讨论,随后这个热点词汇一直持续不下,到2023年新时代也依旧是热频词汇。

Figure 8.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literature keyword sudden mapping

8.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研究文献关键词突发性图谱

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深入分析

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定位、发展状况、思考以及历史回溯等方面都取得了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研究成果,为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依旧还有些许不足。

首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方面较窄。目前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回顾以及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这些研究虽然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但是其研究面却并没有拓宽。因此,想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就需要扩宽其研究面,从更多层次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其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目前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大多都仅限于采用思辨的、历史的、定性的研究方法,而忽略了科学计量学、教育统计学和测量学、模糊数学、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而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时,可以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把“思辨描述”的文字分析和“动态展示”的知识图谱结合起来,使复杂多变的思想现象通过简单直观的图像展现出来,以便于更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建设[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7): 32-35.
[2] 吕绳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2): 5-8+39.
[3] 刘春雪, 平章起. 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06(11): 167-169.
[4] 张耀灿.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5-9.
[5] 骆郁廷.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1): 16-17.
[6] 王鑫, 李秀芳.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争鸣观综述[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6): 97-102.
[7] 平章起, 李伟.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论析[J]. 理论学刊, 2012(3): 77-81+128.
[8] 王秀敏, 张国启.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阈下的政治认同[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11): 12-15.
[9] 崔华前.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1(4): 93-103.
[10] 汪青松. 马克思主义“三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6): 50-54.
[11] 崔华前.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基础”课的学理支撑[J]. 学术论坛, 2008(6): 190-193.
[12] 张耀灿, 孙清华.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规律性探索与遵循[J]. 教学与研究, 2022(12): 74-82.
[13] 徐蓉, 张飞. 新文科视域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23(5): 62-68.
[14] 冯刚.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创新发展的历程与经验[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3, 60(4):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