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体育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内在机理、价值意蕴与行动方略研究
Ningbo Sports Help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Value Meaning and Action Strategy of Zhejiang’s Common Prosperity Demonstration Zone Construction
DOI: 10.12677/ass.2024.136490, PDF, HTML, XML, 下载: 27  浏览: 4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庆辉: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浙江 宁波
关键词: 宁波体育共同富裕助力Ningbo Sports Common Prosperity Help
摘要: 本研究以宁波体育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内在机理、逻辑遵循、价值意蕴,探讨如何通过宁波体育这一“小杠杆”,撬动起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这一宏大国家议题。研究认为:体育事业与共同富裕二者追求的目标一致,体育能够助力共同富裕;宁波体育工作实践的逻辑遵循在立场上应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在理念上应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体育发展观办体育,在使命上应坚持宁波体育“守初心、担使命”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宁波体育对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具有较强的价值意蕴,包含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生态美好等方面。最后,提出打造宁波体育领域“山海协作”工程,均衡公共体育资源布局,多渠道开发宁波体育产业维度,打造宁波特质的体育文化“符号”等行动方略,以期为宁波及其他城市体育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Ningbo Spor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nalyzes its inherent mechanism, logic follow, and value mea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Zhejiang’s common prosperity demonstration zone. It explores how to leverage Ningbo Sports as a “small lever” to leverage the grand national issue of building a demonstration zone for common prosperity. Studies believe that Sports and common prosperity pursue the same goal, and sports can contribute to common prosperity; the logic of Ningbo sports work practice follows the party’s comprehensive leadership of sports. In terms of concep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sports development concept to run sports, and in terms of miss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of Ningbo Sports’s “abide b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the mission” to serve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 meaning of strong value includes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ultural prosperity, people’s wealth, and ecological beauty. Finally, it proposes to build the “Mountain-Sea Cooperation” project in the field of Ningbo Sports, balance public sports resources, develop Ningbo sports industry dimension in multi-channel, and create Ningbo’s “symbols” such as “symbols”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 area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文章引用:李庆辉. 宁波体育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内在机理、价值意蕴与行动方略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6): 212-22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649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富裕的共同富裕目标,成为新时代中国亟待攻克的重大议题。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这是国家基于精准把握浙江具体实践与具体省情,为其量身定制的一项兼具针对性和示范性的战略任务,旨在通过浙江这一先行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可供全国借鉴的高质量、均衡化发展道路。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浙江省全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体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和实践经验对于推进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本研究试图通过宁波体育这一特定区域的典型实践,提炼和总结一套适用于浙江乃至全国其他地区体育事业助力共同富裕的规范化模式与策略,从而丰富和完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逐步扩大共同富裕的“朋友圈”。

2. 体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

2.1. 理论支撑:习近平体育思想为体育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时提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论述鲜明地表达了体育在促进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这与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构建一个兼顾物质丰裕与精神富足的社会发展模式在内在旨归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2020年他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该论述的核心主张在于全面响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确保全民健身设施在全国范围内达到广泛覆盖,并在区域间实现均衡布局和发展,杜绝资源分布的不均等现象。同时,强调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打破地域、群体界限,促进体育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在体育领域的共同进步与富裕。可以说,习近平体育思想将体育与共同富裕辩证地联系起来,揭示了其内在逻辑关系。体育共同富裕是习近平体育思想的高阶样态,尽管在其论述中并未直接使用体育共同富裕这一提法,但其观点中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这一思想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体育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而又深刻的理论支撑。

2.2. 目标协同:体育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与共同富裕目标追求一致

体育实践与共同富裕的宏观目标在理论内涵与社会实践层面存在深度耦合,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者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这一核心诉求的共同聚焦与互动响应机制上。体育作为一种普适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通过塑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个体生理机能的优化和提升,提高生活质量,它还能够在精神层面塑造坚韧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民赋予更为丰富、更高层次的品质生活,构成了个体及社会层面美好生活理想图景的结构性组成要素,对全面实现美好生活的构想起到实质性的支撑作用。体育不仅可以直接为人们带来物质生活的丰裕,也可以通过改善健康状况和增强工作能力,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形态,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实现物质丰裕与精神富足的和谐统一。在探讨幸福生活的构建时,物质充裕与精神层面的富足作为不可或缺的双重评价体系,深刻影响并共同决定着个体对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实现程度。而共同富裕则是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公正的社会制度与全面发展的方式,促进全体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均衡发展与普遍提升,其核心目标在于回应人民对高品质、多元化美好生活的期待。可见,体育与共同富裕的追求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憧憬的进程中,展现出了一种深层次的功能互补与价值趋同效应,体现了两者在满足人民高层次需求方面,尤其是其是关于身心健康、和谐社会关系、精神文化丰富等方面的本质诉求上,展现出了强烈的一致性。

3.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宁波体育工作实践的逻辑遵循

3.1. 立场: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在中国体育事业和宁波体育工作的宏大叙事中,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其稳健前行、不断突破的核心动力和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以其先进的理论指导和高效的组织优势,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绘制了明确的蓝图,并在宁波等地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无疑验证了唯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体育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宁波体育在具体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与精髓,并将这一科学理论贯彻到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使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工作都能够体现出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使宁波体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开创出宁波体育事业的新局面、新高度。

3.2. 理念: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体育发展观办体育

“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换而言之,即想群众所想、谋群众所需、急群众所急,让人民真正享健身之乐,受健身之益。“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思想从根本上充分回答了体育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也为宁波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理念。因此,宁波体育工作的开展应聚焦于民生所向,扎根于人民群众,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将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衡量体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鼓励和支持人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治理,共享体育发展成果,以提升人民对体育发展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在宁波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3.3. 使命:坚持宁波体育“守初心、担使命”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此论断深刻表明体育已远远超越个体健康与竞技的表面层次,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元领域的整体实力与民族精神内核。体育事业的繁荣与进步,既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宁波体育事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有义务、有必要将自身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中,通过对接国家战略,明晰自身定位,从而汲取更强大的驱动力,积蓄更充沛的后劲,进而迸发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事实证明,宁波体育的发展必须也只有通过这种高层次、宽视野的战略布局,才能够以宁波体育这一“小杠杆”,撬动起共同富裕这一宏大的国家议题,最终实现从局部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的跨越,书写出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宁波体育新篇章。

4. 宁波体育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价值意蕴

共同富裕是物质、精神、社会等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全面富裕[2],社会和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生态美好等,都是共同富裕的在各个维度的具体要求与体现。体育作为一种具有多重价值属性的社会活动,在这五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价值。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进程中,宁波体育应积极践行体育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到服务共同富裕的大局中,为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1. 政治价值:营造和谐稳定环境,促进社会和睦团结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象目标,它不仅仅指经济繁荣,更包括宏观层面的社会和谐和睦。社会学认为,仪式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能够有助于社区的整合与团结[3],而体育恰恰是一种仪式活动[4],不仅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还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认知与行为意识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5],对营造和谐稳定环境、促进社会和睦团结发挥重要作用。宁波作为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殊荣的城市,在探索体育构建和谐社会、强化社会团结的道路上已然做出了诸多实践。一是,大力推动各类群众体育赛事、社区体育活动以及全民健身节等社区体育活动。据宁波市体育局统计数据显示,宁波每年举行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多达4000余场,直接参与人数达300万。可以说,这些体育活动为“陌生人社会”中的宁波市民构建了一个跨越年龄、职业、阶层的公共交往空间,实现社会关系网络的整合,“消解了陌生人社会的碎片化和原子化状态”[6],在社区内逐渐重塑了一个具有良好信任关系的“熟人社会”[7],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通过开展各类体育志愿服务、体育公益捐赠、体育精神文明进校园等公益活动,引导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树立公益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如,宁波“体育公益小天使”项目,鼓励青少年参与到体育设施维护、社区体育服务、特殊群体体育关爱等公益活动中。通过体育的力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社会公德与公民意识的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三是,积极推动体育法治建设与普及,通过携手法律界专业人士及高校体育学者,定期向社区开展“社区体育法治讲座”,讲解体育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居民对于体育规则与法律条款的认知,提升大众的体育法治观念与自我规范能力[8]。值得推广的是,宁波专门制定了全民健身法规《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规定了公民在参与健身活动时应遵循的法律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如《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民在参加健身活动时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维护责任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文明健身,不得有下列行为:损毁、破坏全民健身设施;从事封建迷信、色情、暴力、赌博等活动;违反噪声污染防治、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影响其他公民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该条例为宁波公民公平享有体育发展成果提供了法律依据,强化了体育活动的法治基础,确保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文明、有序进行。可见,宁波体育以其独特的政治价值,在推动体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强化社会团结的有效工具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成效与创新实践,有力地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的和睦团结,为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了独特的政治价值。

4.2. 经济价值:孕育新兴产业契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体育的经济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其本身的产值创造,更重要的是它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在战略目标中指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9]。宁波深谙体育产业在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高度重视其作为新兴业态的发展潜能。一是,大力培育体育品牌赛事。据宁波市体育局局长张霓透露,2023年宁波成功举办了50余场国家级以上的重大体育赛事,其中上半年举办国际体育赛事11场,吸引参赛人数达1万余人,观赛40万人次,赛事期间,有效带动了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制造等相关关联行业的发展,拉动消费达8亿元[10]。可见,高端体育赛事凭借其强大的消费拉动能力,对宁波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力驱动了宁波的经济增长。二是,积极探索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如智能健身设备制造、健康养生、运动大数据分析、电子竞技、户外运动装备等,通过这种跨界的融合发展,使宁波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得到更有效地互相渗透,催生出多元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消费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三是,持续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培育“热力宁波”体育消费活动品牌,打造沉浸式体育消费新场景100余个,引流102万人次,拉动消费3200万元[10]。根据《2022年度宁波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宁波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高达291.51亿元,人均消费3030.87元。这一数据不仅直观展示了宁波市民对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及较强的消费能力,而且深刻揭示了体育消费对宁波经济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宁波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已达到1057.15亿元,占全省份额的四分之一,占GDP的比例为2.18%,体育产业已然成为推动宁波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宁波体育产业的繁荣进步,在逻辑上构成了宁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劲推动力量,其表现形式涵盖了经济增长、社会效益提升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优化等多个维度,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经济架构夯实了基础,为其实现包容性增长、均衡发展以及全民共享的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扎实而富有成效的经济支持框架。

4.3. 文化价值: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促进精神生活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问题,也包含了精神生活的富足。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着共同富裕的成色、底色和亮色[11]。体育,作为一种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的社会性文化活动[12],因其丰富的娱乐、休闲属性,可以“使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很好满足,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富裕”[13]。在浙江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宁波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充分挖掘并发挥体育的文化属性,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和形式,持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精神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积极推动各类群众体育赛事、体育节庆、社区体育等“运动宁波”系列活动。1) 通过举办各类马拉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群众体育赛事,让市民们在竞技较量中体验运动所带来的愉悦与挑战,更能借由这样的集体参与过程,深化对体育精神的领悟,培养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极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精神生活富裕的进程。2) 通过“热力宁波”体育消费节、宁波全民健身节、宁波街头体育生活节等体育节庆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体育比赛、体育艺术表演、体育摄影展、体育电影放映、体育夜市、体育会展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供给,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市民休闲、购物、娱乐的需求,还有效传播了体育知识,提升了市民的体育素养,有力推动了宁波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与身体健康同步提升。3) 社区体育活动中,宁波鼓励各社区举办各类社区运动会、健身活动、体育培训等,让体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进邻里间的互动与交流,丰富了宁波市民的文化生活。二是,搭建体育文化对话桥梁,宁波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人才交流、专题展览与高端论坛等形式与中东欧国家、国际友好城市、港澳台地区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等建立了紧密的体育文化交流纽带,不仅增进了宁波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度交融互鉴,也为宁波市民提供了更多元、更高品质的体育文化产品与服务,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增进了宁波市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体育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强化了宁波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三是,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挖掘和保护体育文化遗产,弘扬体育精神,培养市民的体育文化素养。宁波通过举办体育名人讲座、体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市民了解宁波体育的历史沿革、名人故事、重大赛事等,增强市民对宁波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宁波还通过设立体育文化基金、体育文化研究机构、体育文化教育基地等,支持体育文化研究、创作、传播等工作,推动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宁波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文化平台,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显著激发了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截至2022年,宁波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已高达44.1%。可见体育文化繁荣有效地促进了宁波社会整体精神文化的丰裕化进程,也为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文化滋养。

4.4. 社会价值:提升人民富裕程度,促进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橄榄型”社会结构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占绝大多数、中间阶层构成社会成员的主体、收入极高者和低收入者都相对较少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14]。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工具,在推进人民富裕程度升级以及塑造“橄榄型”社会结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宁波体育的生动实践进程中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快体育健身服务业的建设和发展,如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优化区域分布、提升服务质量,使宁波人民能够便捷地参与体育锻炼,在提高健康水平的同时,降低了因病致贫的风险,从而减少了潜在的医疗支出,间接增加了家庭可支配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稳固了其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稳定性。二是,体育产业的创新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凸显。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的体育产业项目,包括体育赛事、健身休闲、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创造了众多高附加值岗位,促进了人才流动和职业晋升通道,使得更多的劳动力有机会进入中产阶层,壮大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三是,宁波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催化了体育产业的繁荣,推动了体育用品销售、体育旅游、体育教育培训等衍生市场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体育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进一步拉动了内需,催生了一系列就业与创富机遇,尤其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体育的经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了收入差距,构筑起“橄榄型”社会结构的中部坚实层,助推了宁波“橄榄型”社会结构的理想格局形成。宁波体育的实践探索无疑是对人民富裕程度提升和社会结构优化的深层次介入,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贡献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4.5. 生态价值:优化生态宜居之基,促进美丽家园建设

美丽家园不仅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更需要打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宜居环境[15]。体育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活动,与生俱来具有强烈的生态属性。宁波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一直在体育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和美丽家园建设方面作许多出积极实践。一是,宁波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入,建设了大量绿色体育设施。1) 通过有效利用城市的江、河、湖、山、草等自然环境和现有公园土地资源,修建大量兼具休闲、环保、生态和教育等功能的绿色线性开敞空间——绿道,如鄞州公园绿道、月湖公园绿道、滨江水韵绿道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锻炼、休闲,实现了城市空间的美化与功能重塑,有力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2) 有效利用城市边角土地、废弃工业区、地下空间及桥下空地等,变废为宝,打造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有效增加城市绿色植被面积、改善城市面貌[16]。如风来运动鲲鹏热力体育公园前身是一片城市边角料荒地,环境脏、乱、差,宁波市政府政府通过体育 + 生态的发展模式,成功将其打造成为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体育公园,极大改善了城市景观。据统计,宁波市已串联建设各类绿道1200公里,现有体育公园存量51个,绿道和体育公园作为践行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显性行为表达,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同时也以发展体育的方式促进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实现树茂、水清、天蓝的环境要求,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美观度[17],让民众通过体育走向自然、美化自然,让群众因自然而进行体育[18]。二是,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鼓励各地依托水域、空域、森林、山地等特色自然资源打造体育生态运动产品[19]。如打造帆船、滑雪、攀岩、山地露营、海滨休闲营和航空飞行营地等,通过此类集运动休闲、生态体验于一体的户外运动,不仅有效提高参与者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与修复,而且也为当地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当市民尝到“绿色富裕”的甜头,生态环境保护逐渐从政府监督管理演变为当地内生的行动自觉[20],市民开始主动去关心和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治理当中。三是,积极响应低碳倡议,倡导宁波体育低碳排放。1) 政府部门通过社区向居民开展体育者环保意识讲堂,倡导社区民众绿色运动行为,鼓励通过步行或自行车的方式低碳出行,构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借助新闻媒体工具,加强城市绿道的休闲体育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增强群众参与体育与保护环境的意识。2) 在体育赛事活动中切入生态实践,赛事筹备期间,优先选用环保建材与低环境影响地点,确保赛事环保进行,减轻对周边居民及环境的不利影响。赛事运营中,强调绿色管理,推广重复使用办公用品及公共交通出行,力求减少垃圾与碳足迹。赛后,则迅速清理现场,利用赛事示范效应,加快构建中国绿色体育赛事标准,引领生态文明实践。可见,宁波体育在生态建设维度上的深度探索和实践,不仅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也借助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和社会影响力,传播和践行了绿色发展观,优化生态宜居之基,促进美丽家园建设,进而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5. 宁波体育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行动方略

5.1. 打造宁波体育领域“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山”“海”优势互补“共富”

打造宁波体育领域的“山海协作”工程,即利用宁波体育优势与浙江相对滞后的地区建立紧密的体育对口支援关系,形成宁波与对口支援地区体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从而推动全省体育事业的全面性、整体性发展。一是,推动跨区域体育赛事联动机制。1) 定期举办“山海杯”系列体育赛事,邀请如丽水、衢州等对口支援地区的体育队伍参与比赛交流,既提高了体育竞技水平,也可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和参与度。2) 联合承办大型比赛,将部分分赛场设在对口支援地区,既可提升对口支援地区的体育设施利用率,又能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带动如体育旅游、体育用品制造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二是,构建“山海体育人才计划”。1) 依托宁波教育资源和培训基地,定期选派宁波优秀教练、运动员、管理人员到对口支援地区开展指导和训练。2) 设立专项基金或项目,鼓励对口支援地区的体育人才到宁波接受培训、学习,邀请优秀体育苗子来宁波训练,发挥宁波“冠军之城”的竞技优势,提升对口支援地区的竞技能力和水平。通过跨区域的人才培育与交流,逐步缩小山区与海洋地区在体育人才上的差距。三是,体育产业跨区域合作。利用宁波市区体育产业优势,引导和支持体育企业向对口支援地区延伸产业链,投资建设相关项目,带动对口支援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将宁波市区的体育装备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引入对口地区,孵化和发展适合对口支援地区特点的户外运动、休闲健身等相关产业,以体育为纽带,带动对口支援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四是,搭建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宁波政府层面需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山海协作”工程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各类协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如,设置专项补贴资金,对参与体育“山海协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制定差异化税收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和个人投身于对口支援地区体育事业的积极性。

5.2. 均衡公共体育资源布局,促进宁波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共享“共富”

均衡公共体育资源布局,它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了每个个体平等享有体育发展的机会。这种布局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为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从而助力实现体育领域的全面共同富裕。一是,优化市区与乡村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加大对宁波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薄弱的边远乡镇,通过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地等,以期缩小城乡体育设施差距,确保城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基本平衡。二是,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并推行城市优质体育资源下沉至乡村,让乡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市区居民同等水平的体育服务。如,推广实施“城乡结对、资源共享”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鼓励市区体育培训机构和专业教练团队定期到结对地区进行公益培训和指导。三是,加快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打破城乡信息壁垒。基于数字宁波建设,构建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平台,让乡村居民也能够便捷获取各类体育资讯、预约体育设施及参与线上体育课程,切实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高质量的体育服务。例如,开发并推广“宁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市区与乡村的体育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四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宁波市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支持乡村体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方面,同时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持续改进与完善。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资助乡村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

5.3. 多渠道开发宁波体育产业维度,多元化促进人民口袋“共富”

在推进宁波体育助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构建供给更为丰富的产业延伸价值链,形成与体育强市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格局,从而带动消费结构的升级,切实将体育产业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财富积累,最终实现人民口袋鼓起来的“共富”目标。一是,依托宁波山水自然生态丰富的区域特色,如将东钱湖、九龙湖、慈溪、奉化、宁海和象山等区域的优质山水生态,打造成集登山、徒步、骑行、露营、帆船、皮划艇等户外运动项目的精品体育休闲产业,进而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带动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宁波人民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二是,应积极推动体育与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各类健身中心、运动康复中心以及智能体育设施,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比如,宁波鄞州区已建立了多个社区多功能健身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健身服务,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三是,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投融资机制,引导和支持体育产业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在体育装备制造、智能穿戴设备、体育大数据、体育科技等领域培育新动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为实现人民口袋“共富”提供有力支撑。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科技型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进一步拓宽居民收入渠道。

5.4. 打造宁波特质的体育文化“符号”,促进人民身体、脑袋同频“共富”

体育文化符号代表着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体育领域的独特文化标识和象征,体现了该地区的体育精神、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打造宁波特质的体育文化“符号”,促进人民身体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一是,打造宁波籍奥运冠军引领下的文化精神“符号”。奥运冠作为一种强烈的精神文化符号,集合了众多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奥运冠是国家荣耀的象征,其身上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人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是社会文化中积极进取和永不言败的典范。宁波作为“奥运冠军之城”,可以依托宁波籍奥运冠军的影响力,构筑具有宁波辨识度的体育文化“符号”,以奥运冠军人物为楷模塑造宁波城市形象的新篇章。例如,将奥运冠军的事迹编入地方教材、绘在文化墙上,开展奥运冠军进校园、进社区的面对面交流活动等。通过奥运冠军所彰显出的特殊体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生动的德育教材,既可以吸引更多人群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又可以激励宁波人民将奥运冠军的优质精神植入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之中。二是,宁波有奉化布龙、云龙龙舟、宁海抬龙、四明山内家拳等众多烙有宁波印记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历史底蕴厚重、地域特色显著,是宁波独特文化“符号”的重要体现。1) 政府相关部门应主导开展对这些活体体育文化遗产的梳理和保护,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确保传统技艺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同时,加强在教育体系的融入,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开设特色课程等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和接触到宁波本地的体育文化。2) 开发以传统体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文化体验基地,如布龙体验馆、四明山内家拳修炼营等,同时开发相关衍生产品和服务,如布龙、龙舟等工艺品,通过深层建构与传播宁波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激发宁波人民的体育参与热情,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实现身体锻炼与精神文化修养的双重提升。三是,基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阳明文化”等城市IP,以及“甬马”、滨海运动、山地运动、龙舟、电竞等一系列自主IP品牌赛事,将宁波的地方文化和体育精神有机融合,让市民在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培养起深厚的家乡情感和文化底蕴。四是,在公园、广场、文化礼堂等设置体育雕塑,体育公益广告、墙体彩绘宣传百姓健身故事和榜样,开设或命名城市地铁运动主题车厢、体育宣传巴士、体育主题宾馆、冠军大道等。引导市民追求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让体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生活、精神风貌、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的新风尚,促进人民身体、脑袋同频“共富”。

基金项目

2023年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宁波体育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内在机理、价值意蕴与行动方略研究》(G2023-2-25);2023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体育助力浙江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内在机理、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研究》(2023-1C-006)。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N]. 人民日报, 2013-09-01(01).
[2] 沈满洪.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共同富裕观[J]. 治理研究, 2021, 37(5): 5-13+2.
[3] 李璐. 磐安“炼火”文化的传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4] 刘桂海. 回答: 体育本质是什么[J]. 体育与科学, 2011, 32(3): 20-26.
[5] 赵艳龙. 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乡村农民精神文化教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4.
[6] 钟秉枢, 张建会, 刘兰. 用体育的力量, 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来自广西乡村振兴的体育实践[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 42(3): 21-31.
[7] 卢学晖. 社区精英主导治理: 当前城市社区自治的可行模式[J]. 宁夏社会科学, 2015(4): 99-103.
[8] 兰薇. 新《体育法》公民体育权利的立法价值、表达逻辑与实现路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3, 46(5): 138-146.
[9]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 2019-09-02.
[10] 徐欣. 亚运落幕, 宁波如何用好亚运红利[J]. 宁波经济, 2023(12): 20-23.
[11] 刘惠惠. 把握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N]. 山西日报, 2023-03-28(09).
[12] 刘如, 方倩倩. 体育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地方实践与推进思路[J]. 浙江体育科学, 2021, 40(6): 2-7, 33.
[13]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N]. 人民日报, 2023-12-12(09).
[14] 李军鹏. 以共同富裕政策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J]. 行政管理改革, 2022(6): 22-29.
[15] 吕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治理的实践逻辑与因应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2, 45(2): 64-73.
[16] 雷哲. “三生空间”视域下城市体育公园发展: 价值、挑战及策略[J]. 体育文化导刊, 2022(12): 52-58.
[17] 文冬妮, 陈炜. 乡村振兴视域下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价值评估[J]. 广西民族研究, 2021(6): 155-162.
[18] 卓明川, 张枝尚. 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绿道体育的价值意蕴、阻碍因素与纾困方案[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2(4): 104-109.
[19] 赵晚晴, 赵轶龙, 叶海波, 赵剑缘. 新时代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机理、原则导向与实践路径[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9(2): 45-51.
[20] 傅钢强.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机理和实践指向[J]. 体育学研究, 2024, 31(1):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