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治疗老年便秘的应用进展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uricular Poi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Constipation
DOI: 10.12677/ns.2024.136103, PDF, HTML, XML, 下载: 12  浏览: 29 
作者: 夏丽桃, 熊江艳*, 龙远玉, 罗昭龙, 马四补: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耳穴疗法老年便秘应用进展Auricular Point Therapy Elderly Constipation Application Progress
摘要: 老年便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不仅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精神压力,而且威胁老年患者的健康。耳穴疗法是一种疗效好、见效快、操作简单易行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治疗老年便秘中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对耳穴常用疗法如耳穴压豆、耳穴埋针、耳穴揿针、耳穴磁珠贴压、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在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运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运用耳穴疗法提供参考。
Abstract: Senile constipation is a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in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not only brings great mental pressure to elderly patients, but also threatens their health. Auricular point therapy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technology with good curative effect, quick effect and easy operation, which has positive effect in treating constipation in the age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mmon auricular point therapy, such as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bean, auricular point embedding needle, auricular point press needle, auricular point magnetic bead pressure, 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constip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uricular point therapy.
文章引用:夏丽桃, 熊江艳, 龙远玉, 罗昭龙, 马四补. 耳穴疗法治疗老年便秘的应用进展[J]. 护理学, 2024, 13(6): 718-724. https://doi.org/10.12677/ns.2024.136103

1. 引言

便秘是指大便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发病群体主要以老年人为主[1]。便秘属于中医“后不利”“大便难”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便秘发病主要与饮食不节、年老体虚、气血亏虚、气机郁滞等相关,主要病位在大肠,同时与肺、脾、胃、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2]。现代医学则认为老年便秘的发生主要与年龄、生活方式及疾病等因素有关[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便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全球老年便秘平均患病率为14%,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发生率高达22%,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 [5]。研究显示,长期便秘不仅会引起腹部胀满,产生恶心、厌食等消化系统症状,而且还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失眠、烦躁、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6]。若老年人排便隐忍,久蹲强弩,可诱发胸痹心痛、中风等证[1] [7]。此外,便秘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增加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和社会医疗资源支出[8]

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便秘,除了排便指导、调整饮食结构等外,西医治疗老年便秘主要以口服药物和灌肠为主,虽然能够短时间缓解便秘,但药物的副作用、反复灌肠对肠黏膜的损伤等局限,限制了其在临床长期应用。中医药治疗老年便秘有内服中药、中医外治(如针灸、耳穴疗法、推拿按摩等),其中耳穴疗法是常用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常用的方法有耳穴压豆、耳穴埋针、耳穴揿针、耳穴磁珠贴压、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本文就耳穴疗法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 耳穴疗法治疗老年便秘的理论基础

《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已记载耳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并提出中医经络腧穴系统与耳穴的联系[9]。在《黄帝内经》中更是多次记述了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认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五脏六腑都有密切关系,《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阐明耳在经络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了耳与全身脏腑的联系[10]。1888年清代医学家张振鋆与其族弟张地山著《厘正按摩要术》[11]中提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进一步将耳郭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论述耳朵与人体器官是一一对应的,体现中医学中局部与整体的相关性,将脏腑的生理功能和耳部结构相对应起来。

现代医学对耳朵认识更为缜密,从生理解剖角度来看,耳朵上神经支配丰富,包括脑神经,迷走神经,躯体神经,交感神经等[12]。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从颈至胸直至腹腔,其中耳支迷走神经(Auricular Branch of Vagus Nerve, ABVN)是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taVNS)的基础,ABVN起源于舌咽神经的岩神经节和迷走神经的颈静脉神经节,它为外耳提供躯体感觉神经支配[13] [14]。神经解剖学研究表明,耳甲是哺乳类动物体表唯一有迷走神经分布的区域,耳朵的耳甲区是脏腑的反射区,与迷走神经耳支重合,刺激耳甲区耳穴可激活迷走神经,其传入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纤维支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等外周器官[15]。对耳甲区的小肠、大肠、直肠等穴位进行刺激可有效刺激穴下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促进肠胃蠕动,从而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16] [17]。有研究者[12]提出“耳迷走神经传入通路”的概念,同样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实验结果显示,刺激耳甲区后,刺激信号通过迷走神经分支可传递到脑干的孤束核与延髓,孤束核可传出包括下丘脑室旁核、杏仁核等在内核团的信号。由此可见,耳穴治疗便秘与经络理论及神经系统关系密切。

3. 耳穴疗法治疗老年便秘

3.1. 单纯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指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粘贴于相关的耳穴给予适度的按压刺激,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通过经络感传原理,以健脾益气、泻下通气、调节胃肠功能、增加肠蠕动,达到改善便秘的作用[18],车向阳等[19]和Aminizadeh M等[20]在研究中,将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大肠、直肠、三焦、脾、肺、交感、皮层下,经过10天治疗后,发现王不留行籽作为一种药丸贴于相应穴位进行规律刺激,可有效改善老年便秘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表明耳穴压豆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便廉验的优势,但耳穴压豆需要患者自行按压,增加刺激量,提升疗效,就依从性差的患者而言,治疗达不到最佳疗效。

磁珠贴压是耳穴压豆的一种,选取磁珠置于方形胶布上后粘贴于相应穴位,应用磁场作用于耳穴处,通过按压刺激治疗疾病[21]。在张晓晨等[22]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主穴选大肠、小肠和直肠,配穴选脾、肾、三焦、皮质下和交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直肠收缩压、肛门残余压均降低,耳穴磁珠贴压联合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便秘患者中医证候和直肠感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表明王不留行籽和磁珠作为耳穴压豆的不同介质贴于耳朵表皮,没有刺破肌肤,但磁珠的磁性穿透力更强一些,据此推断,耳穴磁珠贴压效果优于王不留行籽。

3.2. 耳穴联合疗法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应用

3.2.1. 耳穴压豆联合艾灸

艾灸,又称灸疗或灸法,即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通过艾燃烧产生的热力或药力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达到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目的。金芳等[23]通过为期4周的疗程观察,艾灸天枢、神阙穴和耳穴贴压直肠、大肠、皮质下、便秘点对老年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能有效改善老年便秘患者的便秘状态。蔚建红[24]对老年便秘患者进行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治疗经过4周的疗程后,结果均显示便秘Wexner量表评分和PAC-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表明艾灸通过燃烧的热力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蠕动,从而促进排便,艾灸与耳穴压豆联合能有效提升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但联合操作会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施灸过程时间较长,操作者需全神贯注,以免艾灰脱落引起烫伤。

3.2.2. 耳穴压豆联合推拿

推拿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从而很好地促进患者肠道蠕动。国内范莺莺[25]将推拿联合耳穴压豆对82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干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推拿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胃、脾、肺、三焦、大肠、直肠及便秘点进行耳穴贴压,规律治疗4个疗程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陈润红等[26]予心力衰竭便秘患者耳穴压豆结合腹部推拿法干预,结果发现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推拿法治疗便秘效果显著。表明该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3.2.3.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中草药制成粉末状,加入水、蜂蜜等,而后取适量药物放于胶布内贴于相应穴位上,通过药物渗透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功效。徐艳萍[27]在研究中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联合大黄贴敷治疗,穴位贴敷取神阙、双侧天枢穴。崔竹等[28]将老年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一步探讨耳穴压豆治疗老年便秘的有效性,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通便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干预,崔竹与徐艳萍等人在研究中均给予耳穴贴压组患者取直肠、小肠、大肠、脾、胃、肺、三焦进行贴压,穴位贴敷部位都为脐周。两组研究结果显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及便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表明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具有无创无痛、适用性广的优点,且穴位贴敷为外用药不用内服,对人体损害比较小。

3.2.4.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的相关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王海芹[29]予试验组耳穴贴压加穴位按摩护理,耳穴贴压便秘点、大肠、直肠下段、肺、三焦,穴位按摩天枢、中脘、水道、归来穴。结果显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可缩短老年便秘患者的排便时间,改善其治疗效果。徐欢[30]将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腹部穴位按摩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贴压大肠、肺、便秘点、三焦、乙状结肠、脾,对照组予推法以及揉法延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顺时针方向,经4周治疗后,患者排便次数、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由上可知,两项研究中耳穴贴压部位与按摩部位如出一辙,表明相对于单一穴位按摩,两项操作结合能更有效减轻老年便秘患者的便秘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3.2.5. 耳穴埋针

耳穴埋针是指将皮内针埋于耳穴内,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有传统的皮内针和新型的揿针。刘丹等[31]将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针联合穴位贴敷,埋针期间每天自行按压3次,留针3~5 d,结果显示使用耳穴埋针及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唐江岳等[32]给予对照组饮食指导、排便训练等常规便秘护理,联合组给予耳穴埋针于胃、大肠、直肠、三焦、便秘点,并配合膏摩干预,通过为期4周的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对卒中后老年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耳穴埋针配合膏摩治疗便秘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揿针是一种新型皮内针,只达皮表层不达深层,是一种安全绿色的新型针具。田欣欣[33]将老年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乳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予益气排便汤并配合耳穴揿针治疗,选脾、大肠、三焦、皮质下等作为治疗便秘常规取穴,每日按压3次以上,每次5 min,连续干预14 d,结果显示治疗后总证候积分比较和复发率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耳穴埋针、揿针均属于侵入性操作,治疗过程可能会引起感染,操作前需注意严格消毒,且埋针、揿针过程中会有刺痛感,对于疼痛耐受力弱的老年人来说可能会拒绝接受该项治疗。

3.2.6.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作为耳穴疗法的一种,是一种非侵入物理疗法,通过选定耳迷走神经区进行电流刺激,以达到无创治疗疾病的目的[34]。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种,是脑肠轴与神经免疫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良好维持代谢稳态;且Ma等人经功能磁共振成像证实耳甲区含有丰富的迷走神经,也是体表唯一有迷走神经分布的区域,由此可知,耳甲区是taVNS治疗疾病最有效和最佳的位置[35] [36]。此外,taVNS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已有研究中得到证实,且操作简易、副作用小;同时摒弃了手术创伤大、术后风险高、并发症多等缺点[37]

国内肖翠梅等[38]对中老年骨折便秘患者进行干预,将178例中老年骨折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加上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中频治疗(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参数:10 min,1次/d),入院后开始连续治疗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便秘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该研究表明,在中老年骨折患者便秘防治中实施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中频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Shi X等[39]将招募的患者随机分为假taVNS组与taVNS组,taVNS组将电极片放置于双侧耳甲(参数设置:脉冲频率25 Hz、振幅0~2 mA、脉冲宽度0.5 ms),假taVNS组刺激点在肘部区域,参数设置同taVNS组一致,经4周治疗后taVNS组患者便秘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排便量明显增加。虽以上研究表明taVNS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无创操作,但taVNS使用耳夹贴于双侧耳甲区,对于易过敏的患者而言可能会引起皮肤泛红,同时参数调节过大会造成疼痛,因而操作时需随时询问患者感受及耳部皮肤情况。

目前,国内外耳迷走神经电刺激仪参数设置未有统一标准,taVNS参数设置参照VNS并保持一致。有研究表明耳部迷走神经A-β纤维核团的数量是颈部迷走神经的1/6 [40],推测参照VNS参数标准可能会导致疗效没有达到最佳效果。此外,由于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刺激仪脉冲幅度、脉冲宽度、脉冲频率、电刺激强度、刺激区域的选择和刺激时间的设置也是影响有效性的重要因素[41] [42],所以寻找最佳参数设置及刺激区域是提升疗效的关键。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加剧及老龄化人口日益增长,老年便秘患者数量将持续上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便秘的治疗方法不再局限于药物干预,而是在不断深入研究中探寻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目前,耳穴疗法是临床上较常用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肯定等显著优势,在临床中医护理上的应用广泛。但耳穴贴压疗法需病人自行坚持按压,其疗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病人按压次数、手法及治疗依从性,而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机能下降、易健忘可能会影响贴压效果。因此,使用耳穴贴压疗法防治老年便秘时还需加强对病人按压手法的指导及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告知,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耳穴疗法中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是使用耳夹贴于耳甲区,且可调节刺激参数,方便患者自行刺激,为患者提供便利的治疗,弥补了耳穴贴压患者依从性差和按压手法错误的局限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但taVNS在治疗老年便秘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taVNS,仍需要对耳迷走神经刺激术进行不断钻研,未来taVNS的研究也需进一步探索其在临床应用的最佳刺激参数、刺激区域,以降低老年便秘患者复发率,使得该病患者不再受便秘困扰,为老年便秘患者提供最优的护理方案。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胡慧. 中医临床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2] 沈洪, 张露, 叶柏. 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J]. 北京中医药, 2017, 36(9): 771-776, 784.
[3] 吴慧娟, 许瑞, 巩应霞, 等. 老年便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 2022, 31(10): 1038-1041.
[4] Guo, M., Yao, J., Yang, F., et al. (2020) The Composition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Future Microbiology, 15, 163-175.
https://doi.org/10.2217/fmb-2019-0283
[5] 黄彩凤, 刘芮, 邓玉琴, 等. 老年人便秘体质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 2023, 37(2): 347-350.
[6] 吕恒刚, 宋云平, 郭莘. 便秘的危害及预防[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8): 198.
[7] 史佳强, 郑松柏. 老年人慢性便秘危害的研究进展[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2, 28(5):1157-1160.
[8] 章玲, 汪莉, 范德兰, 等.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 12(21): 65-70.
[9] 冯伟. 浅析《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篇》[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4(6): 4-6.
[10] 郭蔼春. 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上[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11] 王磊, 何家恺, 刘兵, 等. “耳脑脏腑相关”理论构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 23(6): 2051-2057.
[12] 黄丽春. 耳穴治疗学[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7: 123-128.
[13] Butt, M.F., Albusoda, A., Farmer, A.D., et al. (2020) The Anatomical Basis for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Jounral of Anatomy, 236, 588-611.
https://doi.org/10.1111/joa.13122
[14] 辛颖.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植物神经”相关概念辨析[J]. 生物学教学, 2021, 46(10): 73-74.
[15] 李少源, 张煜郑姮, 荣培晶.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术及其临床应用[C]//中国心理学会. 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2022: 2.
[16] 李少源, 荣培晶, 张悦, 等. 基于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技术的“脑病耳治”思路与临床应用[J]. 中医杂志, 2020, 61(24): 2154-2158.
[17] 张悦, 李少源, 王俊英, 等.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对糖耐量受损模型大鼠血糖及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 针刺研究, 2020, 45(11): 882-887, 919.
[18] 罗春梅, 汪涓, 陈宇, 等. 耳穴压豆防治便秘效果的系统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 2017, 17(4): 548-554.
[19] 车向阳, 王大鹏, 马红. 耳穴贴压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9): 247-248.
[20] Aminizadeh, M., Tirgari, B., Rashtabadi, O.R., et al. (2023) Effectiveness of Auricular Acupressure on Constipation and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the Older People in the Residential Care Hom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BMC Geriatrics, 23, Article No. 171.
https://doi.org/10.1186/s12877-023-03881-7
[21] 汤艳玲, 姚卫兵. 磁珠耳穴贴压与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3, 30(5): 1013-1015.
[22] 张晓辰, 刘凤珍, 余峰, 等. 耳穴磁珠贴压联合针灸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直肠感觉功能的影响[J]. 河南中医, 2022, 42(2): 306-309.
[23] 金芳, 郑子月, 鲍金雷, 等. 艾灸随身灸联合耳穴压籽对社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改善效果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7(4): 651-656.
[24] 尉建红. 艾灸与耳穴压豆联合常规医护措施改善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21, 53(12): 189-192.
[25] 范莺莺. 推拿加耳穴贴压治疗老年便秘41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9, 26(2): 228-229.
[26] 陈润红, 黎月银, 李明民, 等. 耳穴压豆结合腹部推拿法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便秘的护理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 22(34): 106-109.
[27] 徐艳萍. 耳穴埋豆联合复方大黄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便秘41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 27(6): 977-978.
[28] 崔竹, 吴政政, 张敬华, 等. 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便秘患者腹胀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 34(3): 466-469.
[29] 王海芹. 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山西医药杂志, 2014, 43(5): 585-586.
[30] 徐欢. 腹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40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 27(6): 996-998.
[31] 刘丹, 魏苇芃. 耳穴埋针及穴位敷贴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便秘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2): 140-142.
[32] 唐江岳, 向桃, 杜辕滨. 膏摩配合耳穴埋针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便秘[J]. 河南中医, 2019, 39(2): 280-283.
[33] 田欣欣. 益气通便汤配合耳穴揿针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气虚津亏型)的临床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
[34] Yap, J.Y.Y., Keatch, C., Lambert, E., et al. (2020) Critical Review of 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Challenges for Translation to Clinical Practice.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8, Article 284.
https://doi.org/10.3389/fnins.2020.00284
[35] Ma, J., Zhang, L., He, G., et al. (2016)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Regulates Expression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 and Activin-Like Kinase 5 i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Rats. Neurological Sciences, 369, 27-35.
https://doi.org/10.1016/j.jns.2016.08.004
[36] van der Vliet, R., Seles, R.W., Andrinopoulou, E.-R., et al. (2020) Predicting Upper Limb Motor Impairment Recovery after Stroke: A Mixture Model. Annals of Neurology, 87, 383-393.
https://doi.org/10.1002/ana.25679
[37] Kim, A.Y., Marduy, A., De Melo, P.S., et al. (2022) Safety of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taV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l. Scientific Reports, 12, Article No. 22055.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25864-1
[38] 肖翠梅, 罗发展, 吴庆梅, 等. 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中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22, 12(28): 70-72.
[39] Shi, X., Hu, Y., Zhang, B., et al. (2016) Ameliorating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al Nerve Stimulation on Abdominal Pain and Constipation. JCI Insight, 6, e150052.
[40] Meyers, E.C., Solorzano, B.R., James, J., et al. (2018)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Enhances Stable Plasticity and Generalization of Stroke Recovery. Stroke, 49, 710-717.
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17.019202
[41] 祝海霞, 杨志, 薛文婧, 等.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2, 28(3): 554-558.
[42] 张丹, 王娟, 杨俊强, 等. 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对伴糖尿病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31(24): 3448-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