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研究
Study on the Regional and Folklore Characteristics of Dunhuang Literature
摘要: 敦煌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敦煌文学作品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其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大漠边陲多民族聚集区社会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风光的独特展现;而民俗性特征则体现在对民间信仰、人生礼仪、民间文学等方面的深入刻画。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多民族交融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敦煌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Dunhuang literature has distinct regional and folklore characteristic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eply analyze the regional and folklore characteristics of Dunhuang literature and reveal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behind it. Through the carding and analysis of Dunhuang literary works, it is found that i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escription of social life in the multi-ethnic areas of the desert border and the unique display of natural scenery; the folklore characteristics are reflected in the in-depth description of folk beliefs, life etiquette, folk literature and so o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multi-ethnic blending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 Dunhuang area. This study not only help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Dunhuang literature, but also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and ideas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文章引用:崔艺馨. 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研究[J]. 国学, 2024, 12(3): 465-473.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3074

1. 引言

1.1. 敦煌文学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概述

1.1.1. 敦煌文学的历史

敦煌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源远流长。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敦煌文学丰富而独特的历史内涵。自汉代以来,敦煌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其文学形式和内容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外来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学[1]。从魏晋南北朝的佛经翻译,到唐代的诗歌创作,再到宋代的词章传唱,敦煌文学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1.1.2. 文化背景概述

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为敦煌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敦煌文学深受佛教文化、汉文化以及西域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风貌[2]。同时,敦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也为敦煌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大漠风光、边塞生活、民族风情等元素在敦煌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2. 敦煌文学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的意义

1.2.1. 敦煌文学的地域性

敦煌文学的地域性特征是其独特性的重要体现。敦煌地处西北边陲,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得敦煌文学在表现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敦煌文学作品中对大漠、戈壁、雪山等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边塞生活、民族风情的叙述,都深深地打上了地域的烙印[3]。这种地域性特征不仅丰富了敦煌文学的表现手法,也使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1.2.2. 民俗性特征的意义

敦煌文学的民俗性特征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为敦煌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敦煌文学作品中对民间信仰、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等民俗事象的描绘和叙述,不仅展示了敦煌地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敦煌文学的民俗性特征也体现了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文学与民俗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敦煌文学作品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敦煌文学的特色和价值,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促进对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推动敦煌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对敦煌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敦煌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其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的具体表现。此外,还将结合实地考察法,对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民俗活动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以获得更直观、更生动的资料和感受。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法,对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3. 敦煌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3.1. 敦煌的地域背景与发展脉络

3.1.1. 敦煌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敦煌,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敦煌的自然环境独特,气候干燥,植被稀疏,然而来自祁连山的雪山融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形成了绿洲,滋润着河流两岸的沙漠,植被得以茁壮生长[4]

3.1.2. 敦煌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发展

敦煌的历史沿革丰富多彩,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以来,敦煌逐渐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汉武帝时期,敦煌作为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节点,官方开始在此设立郡县,进行有效管理。随着历史的演进,敦煌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和文化交流中心,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

3.2. 敦煌文学中的社会生活与地域特色

3.2.1. 敦煌文学中的大漠风情与边塞生活

在进行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的文本分析时,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敦煌文学作品作为案例,深入探讨其中所展现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

在《李陵变文》中,对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特色有着丰富的描绘,作品中多次提及“敦煌”、“玉门关”、“西域”等地名,这些地理名词直接指向了敦煌及其所处的西北边陲地域。通过对这些地名的使用,作品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明确的地理背景,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敦煌的地理位置和边塞风光。

作品中对大漠、戈壁、雪山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体现了敦煌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例如,“黄沙漫漫遮天地,白日无光夜更长”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敦煌地区荒凉、辽阔的自然环境。这种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加深了读者对敦煌地域特色的认识[5]

在《李陵变文》中,民俗文化的元素也随处可见,作品中对民间信仰的描绘较为丰富。例如,文中多次提到“天神”、“地祇”等神灵,反映了敦煌地区民间信仰的多样性。通过对这些神灵形象的塑造和信仰活动的叙述,作品展现了敦煌地区人民对自然和命运的敬畏与祈求。

作品中对敦煌地区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也有所涉及,文中描述了士兵们在边塞的生活场景,包括他们的饮食、服饰、娱乐等方面,这些都体现了敦煌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作品还通过对节庆活动的叙述,如“盂兰盆节”等,展示了敦煌地区人民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氛围。

通过对《李陵变文》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到敦煌文学在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方面的丰富表现。这些特征不仅为敦煌文学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种对地域与民俗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文学与民俗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3.2.2. 敦煌文学中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描写及其地域性体现

《敦煌曲子词》是敦煌文学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它们是唐五代时期流行于敦煌地区的民间词作。这些作品以其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的风格,展现了敦煌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望江南·莫攀我》中的地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敦煌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描绘上。词中写到:“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这里的“曲江”虽然并非特指敦煌的某个具体地点,但“临池柳”的意象却与敦煌地区多水、多柳的自然环境相契合。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词作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敦煌地区的独特风情。

词中通过对边塞生活的隐晦描述,也间接体现了敦煌文学的地域性特征。虽然词作并未直接描写边塞风光或战争场景,但通过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远离家乡、戍守边关的孤寂与无奈。这种情感背景与敦煌作为边塞重镇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使得词作在情感表达上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6]

《望江南·莫攀我》中的民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敦煌地区民俗文化的体现上。首先,词作通过对男女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敦煌地区人民对爱情的珍视和追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体现了敦煌地区人民朴实、真挚的情感观念。

词作中还融入了一些敦煌地区的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虽然这些元素在词作中并未直接呈现,但通过对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安排,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这种对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体现,使得词作在文化内涵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通过对《望江南·莫攀我》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到敦煌文学在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方面的独特魅力。这些特征不仅为敦煌文学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种对地域与民俗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文学与民俗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3.3. 敦煌文学中的方言词汇与地域性表达

3.3.1. 敦煌方言的特点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敦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在敦煌文学作品中,方言词汇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语言表达,也增强了作品的地域性特征。这些方言词汇往往与当地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紧密相连,使得作品更贴近民众生活,更具有地域文化气息[7]

敦煌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其中不乏一些独特的词汇,如“沙陀”(指沙漠中的骆驼队)、“胡沙”(指西域的沙漠)、“莫高”(意为“最高”或“无上”,用于形容敦煌莫高窟的崇高地位)等。这些词汇在敦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如“胡沙千里起风尘,铁骑奔腾过玉关”(描绘边塞风光和军事行动),“莫高窟上佛光现,万民朝拜心虔诚”(表现民众对佛教的信仰和崇拜)。这些方言词汇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语言表达,也使得作品更加贴近当地民众的生活,增强了作品的地域性特征。

3.3.2. 方言词汇对敦煌文学地域性特征的塑造作用

方言词汇在敦煌文学中的运用,不仅使得作品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也进一步塑造了作品的地域性特征。

“沙陀”这一词汇在敦煌文学中频繁出现,用于描述沙漠中的骆驼队或商旅。例如,“沙陀队伍穿沙海,铃铛声声远传来。”这样的描绘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敦煌地区沙漠的广袤和商旅的艰辛,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地域性特征。

“胡沙”作为对西域沙漠的特指,这一词汇在敦煌文学中常用于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如“胡沙漫天遮日月,壮士挥戈战未休。”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敦煌地区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进一步凸显了作品的地域性特色。

“莫高”这一词汇与敦煌莫高窟紧密相关,是敦煌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在敦煌文学中,“莫高”常被用来形容崇高、神圣的事物。如“莫高窟上佛光普照,众生皆得解脱道。”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莫高窟的崇高地位,也体现了敦煌地区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驼铃”作为沙漠中商旅的标志性物品,驼铃在敦煌文学中常被用来描绘商旅的艰辛和沙漠的广袤。如“驼铃声声传千里,商旅艰辛路漫漫。”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敦煌地区沙漠的荒凉和商旅的孤独无助,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地域性特征[8]

通过运用方言词汇,敦煌文学作品能够更准确地描绘当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因此,方言词汇的运用是敦煌文学地域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

4. 敦煌文学的民俗性特征探究

4.1. 敦煌文学中的民间信仰与崇尚

敦煌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与崇尚。敦煌文学作为反映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少不了对这些信仰与崇尚的描绘。

4.1.1. 敦煌文学中的鬼神信仰与预兆观念

敦煌文学作品中,鬼神信仰与预兆观念是常见的主题。这些信仰与观念深深植根于敦煌民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作品中常出现对鬼神的崇拜与敬畏,以及对各种预兆的解读与应对。

在《敦煌变文集》中的《降魔变文》中,描述了佛祖降服恶鬼的故事,展现了民众对鬼神力量的敬畏与对正义的向往。同时,作品中还常出现对梦境、星象等预兆的解读,如“昨夜梦星辰,今朝事必成”等谚语,反映了民众对预兆观念的重视与运用。这些描绘不仅展示了敦煌地区独特的信仰文化,也反映了民众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想象。

4.1.2. 敦煌文学中的智勇崇尚与英雄形象

敦煌文学中,智勇精神与英雄形象是备受推崇的。这种崇尚源于敦煌地区艰苦的自然环境与多民族交融的社会背景。作品中塑造了许多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他们或驰骋沙场,或保家卫国,成为民众心中的楷模与榜样[9]

如《李陵变文》中的李陵,以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形象出现,成为民众心中的楷模。这些英雄形象不仅展现了敦煌民众的勇敢与智慧,也传递了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敦煌民众的勇敢与智慧,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4.2. 敦煌文学中的人生礼仪与民俗风情

人生礼仪与民俗风情是敦煌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记录了敦煌民众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传统,展现了这一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

4.2.1. 敦煌文学中的婚丧嫁娶等俗礼描写

敦煌文学对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的俗礼描写尤为细致。作品中详细记录了婚礼的热闹场面、丧礼的庄重氛围以及嫁娶过程中的各种习俗与仪式[10]

如《敦煌曲子词》中的《抛球乐》一词,描绘了婚礼的热闹场面:“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这种对婚礼的描绘,不仅展示了敦煌地区的婚礼习俗,也反映了民众对婚姻美满的祝福与期盼。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敦煌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也反映了民众对于人生重要时刻的重视与敬畏。

4.2.2. 敦煌文学中的节日庆典与民俗活动

节日庆典与民俗活动是敦煌文学中另一大亮点。敦煌地区的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赛马、斗鸡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如《敦煌变文集》中的《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中,描述了端午节时民众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展现了敦煌地区节日的欢乐氛围与民俗特色。敦煌文学作品对这些节日与活动的描绘生动而具体,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敦煌地区的节日氛围与文化特色。

4.3. 敦煌文学中的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

敦煌文学中的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是其民俗性特征的重要体现。这些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不仅丰富了敦煌文学的内涵与形式,也为我们了解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3.1. 敦煌文学中的民谚、俗语与民间谜语

敦煌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了民谚、俗语与民间谜语等民间文学形式。这些民间文学形式以其简练生动的语言与富有哲理的内容,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与民俗气息[11]

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等谚语,以其简练生动的语言与富有哲理的内容,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与民俗气息。这些民间文学形式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语言表达,也传递了敦煌地区民众的智慧与情感。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语言表达,也传递了敦煌地区民众的智慧与情感。

4.3.2. 敦煌文学中的民歌、传说与故事

敦煌文学中的民歌、传说与故事是其民俗性特征的又一重要体现。这些民歌、传说与故事往往与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以及民众生活紧密相连。

《敦煌曲子词》中的《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一词,以民歌的形式讲述了敦煌地区的历史传说与英雄故事,展现了敦煌地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敦煌变文集》中的《伍子胥变文》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与忠诚的传奇故事,与敦煌地区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这些民歌、传说与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与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敦煌地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同时也为我们了解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与资料。

5. 敦煌文学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的成因分析

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并非偶然形成,而是由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多民族交融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共同塑造而成。

5.1. 历史文化背景对敦煌文学的影响

敦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汉代以来,这里便是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佛教文化东传的关键节点。敦煌地区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交融,为敦煌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变革、文化风尚等[12],都在敦煌文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敦煌变文集》中的《张骞变文》和《班超变文》等作品,便以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为蓝本,描绘了敦煌地区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场景,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敦煌地区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

佛教文化在敦煌地区的传播,也对敦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高窟中的佛教壁画、雕塑以及大量的佛教文献,为敦煌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如《敦煌曲子词》中就有许多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讲述佛教故事,展现了敦煌地区民众对佛教的信仰与崇敬。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不仅塑造了敦煌文学的创作风格,也使其具有了独特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

5.2. 多民族交融对敦煌文学的影响

敦煌地区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交流。这种多民族交融的文化环境,使得敦煌文学在表现内容与形式上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

如《敦煌变文集》中的《李陵变文》和《王昭君变文》等作品,便以汉族历史人物为主角,同时融入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敦煌文学中还出现了许多描绘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例如《敦煌曲子词》中的《酒泉子·胡沙落日》一词,便以胡人(即西域少数民族)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他们在沙漠中的生活场景与情感世界。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也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都在敦煌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多民族交融不仅丰富了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也使其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13]

5.3. 自然环境对敦煌文学创作的塑造作用

敦煌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敦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的大漠、戈壁、雪山、绿洲等自然景观,为敦煌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意象与情感表达空间。敦煌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渲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与情感基调[14]。例如《敦煌变文集》中的《降魔变文》便以沙漠为背景,描绘了降服恶鬼的惊险场景。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渲染,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其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俗气息。

同时,自然环境也深刻地影响了敦煌文学的情感表达与意象构建,使其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俗气息。如《敦煌曲子词》中的《望江南·敦煌郡》一词,便通过对敦煌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之情,这种情感表达与意象构建方式,使得敦煌文学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是历史文化背景、多民族交融以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敦煌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

6. 敦煌文学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敦煌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对当代文化传承和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6.1. 敦煌文学在反映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方面的贡献

敦煌文学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地展现了敦煌地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通过敦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以及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敦煌文学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这些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得以传承和弘扬[15],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敦煌文学在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敦煌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敦煌文学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生动表现,使得这些民俗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敦煌文学中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2. 敦煌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敦煌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敦煌文学作品中的新颖题材、独特风格以及生动描绘,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敦煌文学中的民间故事、传说等,也为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推动了古代文学的发展和创新。

6.3. 敦煌文学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的当代价值

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当代价值。在当代文化传承中,敦煌文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口,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敦煌文学中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有助于推动当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还对当代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敦煌文学中蕴含的和谐、包容、进取等精神内涵,可以为当代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学习和传承敦煌文学中的优秀文化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7. 结论

敦煌文学以其独特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敦煌文学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敦煌地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更能从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敦煌文学的地域性特征,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汇聚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敦煌文学在表现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无论是描绘大漠戈壁的壮美风光,还是展现绿洲生活的细腻画卷,都体现了敦煌文学对地域文化的深刻挖掘与生动呈现。

而敦煌文学的民俗性特征,则体现了其对民间信仰、崇尚以及人生礼仪与民俗风情的深入描绘。这些民俗元素不仅丰富了敦煌文学的内涵,也使其更具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通过敦煌文学,我们可以感受到敦煌民众对鬼神的敬畏与崇拜,对智勇精神的崇尚与追求,以及对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的庄重与敬畏。敦煌文学的地域性与民俗性特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当代意义。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口,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敦煌文学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法,也可以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牛幻诗. 河西宝卷之民间四大传说宝卷调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22.
[2] 马高强. 敦煌草书写本整理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22.
[3] 朱国立. 晚唐五代宋初敦煌节日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22.
[4] 郭威. 曲子的发生学意义[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9: 229.
[5] 刘敬圻. 明清小说补论[M]. 哈尔滨: 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6: 597.
[6] 王孟. 敦煌佛教疑偽經綜錄[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7] 李言统. 故事歌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民族大学, 2010.
[8] 李松, 杨芷若. 跨学科视域与跨文类叙事: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敦煌文学书写[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102-117+2.
[9] 钟书林. 百年敦煌文学研究及其反思[J]. 社会科学文摘, 2023(12): 54-56.
[10] 蒋应红. 敦煌文学还是文学敦煌?——叶舟长篇小说《敦煌本纪》的文本启示[J].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3(6): 107-112.
[11] 伏俊琏. 敦煌文学研究的困境和出路[J]. 敦煌研究, 2023(5): 66-74.
[12] 钟书林. 中国百年学术缩影: 百年敦煌文学研究及其反思[J]. 甘肃社会科学, 2023(5): 90-98.
[13] 徐兆宝. 当代诗歌中的敦煌书写与建构[J]. 丝绸之路, 2023(2): 142-147.
[14] Zhang, Y. (2021) Dating the Hand-Copying of the Heart Sutra Annotation from the Dunhuang Museum Collection. 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 7, 126-137.
https://doi.org/10.1080/23729988.2021.1884023
[15] Yu, Y.L. and Zhang, W.H. (2018) [Textual Research on Дх.09319, a Fragment of Dunhuang Literature Preserved in Russia].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48, 35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