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研究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Art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sd.2024.146162, PDF, HTML, XML, 下载: 11  浏览: 2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宋 鹏*, 贾好萍*, 苏继雄#, 肖海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广西 桂林
关键词: 公众参与乡村振兴公共艺术文化Public Particip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ublic Art Culture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发挥着不可限量的价值。公共艺术可以作为媒介和载体,也可以是途径和表现形式。本文主要研究公共艺术如何以更好的方式介入乡村,基于公共艺术如何助力美丽乡村振兴的思考与探讨,充分了解村落和艺术的属性和内在逻辑。本文拟采用调查法和观察法对乡村进行研究探讨,综合调查发现村落资源禀赋,历史悠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公共艺术的介入可以更好地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落实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用公共艺术的力量改造乡村,不断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将乡村文化与互联网时代相结合,增加宣传力度,以“旅游 + 文化”相结合的产业模式,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最后是逐步发挥艺术在乡村的作用,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role of art and desig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playing an unlimited value. Public art can serve as a medium and carrier, as well as a means and form of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how public art can be better introduced into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how public art can help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 this article fully understands the attributes and internal logic of villages and art. It is planned to use survey and observation methods to study and explore rural areas. Through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village is endowed with resource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intervention of public art can better enhance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residents, promot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ecology, and economy. The role of cultur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implemented, and public art can be used to transform rural areas,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 Combine rural culture with the Internet era, increase publicity efforts, and combine the “tourism + culture” industry model, so as to bring local economic growth. Finally, gradually play the role of art in the rural areas, and deeply explore the multiple functions and multiple values of agricultural villages such as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leisure and sightseeing,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healthy elderly care.
文章引用:宋鹏, 贾好萍, 苏继雄, 肖海林. 公共艺术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研究[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6): 1405-1410.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6162

1. 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及公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公共艺术的介入可以更好地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1]。近年来,国家加快新农村建设,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乡村振兴之路上的重要媒介和方式之一。其次,对于公共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我们积极响应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号召,在保护好本地资源生态性和传承性的同时,推动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加速推进乡村振兴[2]

2. 公共艺术振兴乡村的重要性研究背景

2.1. 公共艺术振兴乡村的背景

改革开放40年来,快速城镇化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新命题,践行着“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不断构建和发展公共艺术价值,艺术家应该走进乡村,真正意义上地感受乡村生活,感受风土文化,感受不一样的建筑村落,在乡村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创造出不一样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体系,艺术创作介入乡村振兴,为乡村创造独特的文化风貌。

2.2. 公共艺术振兴乡村的现状

近年来,公共艺术实践项目在乡村开展得也越来越激烈,但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许多艺术季活动开展时间短暂,给当地带来了一次热闹和留下了一些当地村民看不懂的作品,或者是没有真正地去了解乡村的原始建筑、历史文化和当地的生活习惯等,只是粗略地将当地的一些元素机械地组合在一起产生出一件作品等。如果这些现象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会转变为公共艺术“侵占”乡村这片土地,对当地村民来说只会是一种打扰[3]

2.3. 公共艺术振兴乡村的意义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达方式,可以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激发村民的创造力和自豪感,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断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响应国家号召,引导群众参与其中来,追求公共文化的同时,让群众也体会到艺术带来的力量,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让艺术者愿意去,群众也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村落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继续绽放光芒。

3. 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的概述

3.1. 公共艺术的起源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国的公共艺术受到国外公共艺术的影响,以及过去的艺术形式已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公共艺术历经几代的发展更迭,我们不禁思考公共艺术就是雕塑吗?或是空间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体,超越境界的空间在造,时代在不断进步,给公共空间创造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使公共空间走出了属于公共艺术的辉煌历史,公共艺术振兴乡村是正确的选择。

3.2. 乡村振兴对公共艺术的需求

从公共空间的层面上看,公共空间为乡村振兴所带来的价值不可限量,那么它所带来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认为公共艺术可以为乡村公共空间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可以帮助乡村进行文化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还可以为乡村带来文化支持,总的来说,乡村有大美,中国乡村是文化的故土,乡村本身才是最接近艺术的一片净土,把公共艺术交给大众去完成,发挥公共艺术自身的价值所在,为乡村带来不一样的魅力。

3.3. 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分析

1) “流下村”实践案例

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冠头岭山脚(图1),隐藏北海这座美丽海滨城市的郊外,流下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渔村,为什么用流下村作为案例分析呢?我们认为身边的实践案例更有说服力,且多次进行了调研分析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流下村的公共空间表现在流下村走出了独特的风格,有现代风的名宿和各种打卡点,诗意的田园风光与现代化的清新文艺气息在这里和谐共融,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观光,流下村发展的今天,大多是依靠自身的优势和公共艺术的介入,加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凭借着特色的南方临海老民居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给公共空间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条件,我们也对此做了一系列研究,利用专业知识为村民打造宜居和宜游的空间环境,增加酒店民宿、旅游餐饮和文创产业等功能。

2) “曲湾村”实践案例

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银滩镇(图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曲湾村凭借着自身资源禀赋,将文化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但仍有不足之处,我们想利用村落自身的优势为公共艺术提供落地性保障,深入挖掘农村的建筑风貌、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小曲湾村的文化艺术村改造,正是顺应了未来文旅产业的趋势,将文化艺术特色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既宣传了中华优秀文化,也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让农民通过参与文旅产业以实现脱贫致富。

注:图片来源于小组成员自绘。

Figure 1. Aerial view of Liuxia Village

1. 流下村鸟瞰图

注:图片来源于小组成员自绘。

Figure 2. Aerial view of Quwan Village

2. 曲湾村鸟瞰图

4. 乡村振兴中公共艺术的实施路径

4.1. 调查研究

在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之前,首先要对乡村进行一个实质性的调查研究,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优劣势所在,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乡村村民的意愿与诉求,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到村民真正的需求,也可以使设计者有初步的方案[4]

4.2. 进行研究规划

在规划理念上,应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发挥村落自身优势所在,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包括村民自身的生活习惯、村落的艺术建筑等是否需要一定的改善,确保公共空间能够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兴。

4.3. 艺术家参与

随着公共艺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家响应国家号召,持续将公共艺术融入乡村的绿水青山中,为乡村规划和设计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深入调研小曲湾村的乡村村貌、设施基础条件、历史文化等,分析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找准合适的切入口,充分利用和吸收优秀经验,持续积极探索公共艺术融入乡村振兴的举措。

4.4. 人民群众参与

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同时,前提是要尊重村民主体的地位,关注百姓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乡村先是村民生活的快乐家园,其次才是公共艺术的介入,总的来说,乡村是需要一个进化,而不是异化,真正地考虑到村民的需求,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保留原始的村落建筑风貌,同时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激发村民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真正意义上地感受村民的诉求,不断引导他们去关注和投入到乡村建设和发展中去,发掘文化源源不断的价值。

4.5. 高校参与

公共艺术赋能乡村,高校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艺术人才赋能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实现学校、社会以及学生个人三者的统一,为广大艺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形成艺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高校目前通过设计课程安排和社会实践,间接地接触到乡村振兴,师生们利用实践专业优势,深入乡村生活,对乡村开展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用AutoCAD、3ds max和Sketch Up等设计软件对公共空间进行计划改造,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支持和智力支持,改善当地的村容村貌,以实际行动为广西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4.6. 宣传推广

加大宣传力度,结合“互联网+”模式,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景点,带动乡村的旅游业发展,提高村民生活的同时,带去文化艺术,形成多元化的艺术乡村,让更多的人关注乡村的美丽风貌。

5. 结束语

公共艺术扎根于乡村振兴是一个漫长的路程,通过对乡村振兴的现状展开系统研究,梳理出公共艺术振兴乡村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对措施弥补空缺,为乡村带来价值和新的创新点,全面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形象,为乡村文化建设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乡村振兴建设中优秀的公共艺术创作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乡村居民的积极配合和公共艺术工作者们的探索实践,这样才能使乡村未来发展的走向呈上升趋势,才能更好地将公共艺术与乡村的文化需求有机结合,为乡村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对美化乡村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建设的作用及影响[5]

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小曲湾村为例》;项目编号:S202310595354。

NOTES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韩露露. 公共艺术介入川西林盘的设计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华大学, 2021: 1-107.
[2] 周佳儿. 公共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构建模式研究——以中国莫干山镇和日本濑户内地区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 2021: 1-46.
[3] 田蒙. 乡村振兴语境中公共艺术的创作实践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四川美术学院, 2022: 1-35.
[4] 隆鑫. 石柱县文旅产品开发策略与设计实践研究——艺术设计介入乡村振兴的实践[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工商大学, 2022: 1-79.
[5] 沈慧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墙绘艺术表现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蚌埠: 安徽财经大学, 2020: 1-67.